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年級聯考習題_第1頁
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年級聯考習題_第2頁
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年級聯考習題_第3頁
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年級聯考習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閱讀年級聯考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對比閱讀,完成練習。房兵曹胡馬(唐)杜甫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1解釋詞語:鋒棱:_堪:_2詩的前四句寫馬的_,后四句寫馬的_。A精神 B形態3分析畫線詩句,完成練習。這兩句詩描寫了胡馬的_和_。其中“_”一詞寫出了馬的疾馳。在這兩句中,_是靜態描寫,_是動態描寫。4詩的后四句與李賀的馬詩中的詩句:_,_。都表現了詩人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5這首詩和李賀的馬詩在表達方法上的相同點是( )A.比喻的手法B.托物言志C.以景寫情2.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

2、雜詩(其二)唐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注釋:來日:來的時候。綺(q)窗:雕刻花紋的窗戶。著(zhu)花未:開花沒有?未,用于句末,相當于“否”,表疑問。1本詩的前兩句連用了兩個“故鄉”,表達了“我”_的情感。2下列對古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一個久居他鄉的游子,終于見到一個來自故鄉的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故鄉的一切B.“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寫出了仿佛故鄉值得懷念的就是窗前的那株寒梅,這有些出乎常情,是故作姿態C.在句式上,以問句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傳達出了對親人無盡的思念之情D.本詩的語言風格質樸清新,口語入詩,平淡

3、而雋永3本詩中_寄托著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請你寫出兩句表達同樣情感的詩句:_3.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練習。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1填空。(1)“詠柳”中“詠”的意思是_。(2)“絲絳”一詞本義是_,在本詩中指的是_。(3)詩人把“二月春風”比作_。2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句?寫下來,并寫出意思。詩句:_意思:_4.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練習。浣溪沙(宋)蘇軾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1讀劃橫線的句子,我們知道,這首詞是詞人游蘄水_(填地

4、名)時所作。2對這首詞理解不當的一項是()A.首句七字既點出了游清泉寺時的時令,也點明了蘭溪之名的由來。B.次句寫漫步溪邊,“松間沙路凈無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潤無泥”。蘇軾將“潤”改為“凈”,更加突出了蘭溪的潔凈和一塵不染。C.“瀟瀟暮雨子規啼”點出了凈無泥的原因,同時又烘托出自己貶官黃州期間的凄涼環境和沉郁、悲涼的羈旅之情。D.江水的東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華只有一次一樣,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曾使古今無數人為之悲嘆。而作者此際面對著眼前西流的蘭溪水,卻產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為什么不可以重新擁有青春年華呢?3_這幾句中,我們能體會到詞人蘇軾不服老、樂觀奮發的精神。5. 閱

5、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關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注釋下:指出兵。白登:古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東北。漢代匈奴曾圍困劉邦于此。(1)這首詩的前四句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有何作用?_(2)請簡要分析整首詩所表達的情感。_(3)詩人借思婦月夜高樓的嘆息來抒發戍人的情感。6. 古詩賞析。使至塞上唐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下列說法中錯誤的一項是()。A.詩中的“征蓬”表達了詩人懷念故鄉,熱愛故鄉感情。

6、“蓬草”隨風飛轉,古代文學常用它來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蹤。B.“單車欲問邊”,寫自已輕車簡從,要前往邊境慰問將士。“屬國過居延”,是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C.頸聯的“直”和“圓”兩字歷來為人稱道。“直”字荒涼孤獨中透著挺拔雄偉,“圓”字蒼茫壯闊中顯現柔和溫暖。D.尾聯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業的心情,這個典故隱含在“燕然”兩字中。7.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某人(印度)泰戈爾你天性是忘掉自己我們心中卻把你牢記你總是愛把自己隱匿我們的愛戴使你發射光芒你把發自心靈的光芒帶給那黑暗的東西你從不尋求名聲和崇拜可是愛之神發現了你1這首詩所贊美的“你”和課文里的“有的人”有哪些相似的美德?_2這首詩和有的人都運用

7、了對比的手法,但又有什么不同之處?_8. 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1“風正一帆懸”的“懸”字,用得極妙,請簡析。_2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哪兩句詩集中表達了這種感情?_3對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寫景詩描寫了作者客游他鄉的羈旅之情,表達出作者放眼山川寬闊博大的胸襟。B.詩的頸聯寫景致的缺憾:殘夜中的海日和舊年中的江春,使人頓生惆悵之情。C.尾聯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抒寫了思鄉之情。D.首聯以對偶句發端,寫了詩人回鄉看到的家鄉美景。9. 先補全詩句,再作答。書湖陰先生壁

8、茅檐長掃凈無苔,_。_,兩山排闥送青來。1填空。2本詩描寫了什么樣的環境?反映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情趣?_3“兩山排闥送青來”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結合全詩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_4詩中寫景從_寫到_,既是對主人的贊嘆,又寫出了山水的情態。5這首詩最后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描寫自然景物?試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_10. 誦讀古詩,理解詩意,回答問題。石灰吟_,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_。1把詩句補充完整。這首詩的作者是(朝代)詩人。2詩句中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若:好像。B.等閑:平常。C.渾:渾濁。3詩句_寫出了石灰的特點。4這首詩吟的是石灰,表達的是作者怎樣

9、的志向?請用一個四字詞語說明這種寫法。_5在括號內選擇適當的關聯詞語將句子銜接起來。(_)千錘萬鑿,(_)烈火焚身,(_)粉骨碎身,我(_)要留清白在人間。A即使 B不管 C無論 D也11. 閱讀春夜喜雨,回答問題。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1這首詩從整體看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描繪春雨?說說運用這種手法的好處。_2這首詩運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請具體指出哪里是真實描寫,哪里是想象描寫。_3這首詩賦予了春雨怎樣的品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_12. 讀一讀下面的詩詞,完成練習。過故人莊唐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

10、田家。綠樹村邊合,_。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_。1請把詩句補充完整。2詩中“_”寫的是山村的自然風光;詩中“_”兩句將視角從窗外轉入屋內,寫出了農家生活的情趣。3詩中自然的風光,普通的農院、平凡的生活場景、醇厚的友誼都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最后作者表示“_”,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13. 讀古詩,完成練習。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1竹石這首詩描寫的是_。詩人以_喻_,實寫_,贊頌的卻是_。2作者用竹子_的特點,來表達自己_的品質。3“東西南北風”喻指()A.各個方向吹來的風。B.生活中的各種艱險磨難。4“千磨萬擊還堅勁”表現出()A.竹子根深蒂固,吹不倒。B.詩人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品質。14. 課外閱讀。我愛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1結合詩句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洶涌:_深沉:_2作者把自己假設成一只鳥的原因是_。3對文中畫線部分理解正確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