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災后傳染病防治常識介紹_第1頁
洪災后傳染病防治常識介紹_第2頁
洪災后傳染病防治常識介紹_第3頁
洪災后傳染病防治常識介紹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洪災后傳染病防治常識介紹2011年9月28日夜間以來,我省大部分地區出現了持續強降水天氣,為有效防范持續暴雨可能造成的災害和傳染病疫情,現將洪災后的防病常識介紹如下:一、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如霍亂、傷寒、痢疾、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各種食物中毒等。(一)保護水源,特別是生活飲水,免受污染。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凈水片)等飲水消毒劑消毒生活用水。(二)注意個人衛生。不喝生水;飯前便后洗手;洪水之后不要去游泳,減少感染機會。(三)搞好飲食衛生。不吃腐敗變質或被洪水浸泡過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不用臟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應煮沸或消毒碗柜消毒,刀、砧板、抹布也應嚴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

2、水產品和海鮮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四)水災之后要清除垃圾、污物、消毒環境、管理好糞便、垃圾、減少污染。(五)消滅蒼蠅。水災期間建臨時廁所,不隨地大小便;糞缸、糞坑中加藥殺蛆;動物尸體要深埋,土層要夯實;災后應創造條件修建防蠅廁所。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一)盡量減少或避免與疫水接觸的機會,不在可疑的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二)管好豬、狗等動物,豬要圈養,不讓其尿液直接流入水中,豬糞等要發酵后再施用。(三)大力開展防鼠滅鼠工作,尤其是洪災期間人群較集中的地方,也是鼠類密度較高的地方。洪災后立即加強滅鼠、殺蟲。(四)注意個人衛生,禁止隨地小便,下水作業時要盡量穿長統膠

3、鞋等,保護皮膚不受鉤體侵襲。(五)病人糞尿用石灰或漂白粉消毒。三、蟲媒傳染病,如登革熱、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等。(一)控制和管理傳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經常灑滅蚊藥,病人要隔離。(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清掃衛生死角、翻盆倒罐,清除室外積水容器,噴酒消毒殺蟲藥水,消除蚊蟲孳生地,降低蚊蟲密度,切斷傳播途徑。(三)夜問睡眠掛蚊帳,露宿或夜間野外勞動時,暴露的皮膚應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驅蚊藥,做好個人防護,避免被蚊蟲叮咬。 洪災后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近期,我省遭遇暴雨襲擊,部分市縣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居民的生活飲用水也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為了有效預防暴雨災害可能造成的腸道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切實

4、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我省緊急部署,加強對洪災后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什么是腸道傳染病?腸道傳染病是由病菌、病毒經口進入體內,在腸道內迅速生長繁殖而使人發病,常見的有:霍亂、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傷寒、副傷寒以及食物中毒等。這類疾病一旦發作,患者就會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及發熱等癥狀,有這些癥狀的病人,應立即到當地衛生院或有條件的醫院就診。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病人及帶菌者體內的病原體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了水源、食物和手,當健康人食用這些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后就會發病。洪災過后,沿海一帶或環境衛生條件比較差的地區的居民生活飲用水容易受到污染,容易引起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我們該怎么預防腸道傳染病?把住“病從口入”關,預防腸道傳染病:提高自我保健和防護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喝開水,吃熟食;不用河溝水洗米、洗菜和洗碗等,防止飲用可能被污染的水;不吃不潔的瓜果和腐敗變質食物,海產品需煮熟煮透后吃;生熟食品要分開切,分開存放,食物要加蓋,以防蒼蠅傳播疾病。積極做好居家及周圍環境衛生,減少疾病傳播:清理住家、房前屋后周邊的垃圾和污水坑塘,翻盆倒罐以防止蚊蠅孳生;不隨地大小便,管理好牲畜糞便以免污染飲用水源。早看病、早診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