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護理和健康教育_第1頁
糖尿病護理和健康教育_第2頁
糖尿病護理和健康教育_第3頁
糖尿病護理和健康教育_第4頁
糖尿病護理和健康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糖尿病護理與健康教育【摘要】 目的:討論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措施及注意事項,正確開展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對我院內科20多名糖尿病患者從藥物治療、飲食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等方面進行指導和有針對性的健康宣教。結果表明:通過正確的健康教育和細致入微的綜合護理絕大多數患者血糖維持在正常范圍,病情控制良好,達到預防并發癥及提高生活質量的護理日標。【關鍵詞】 糖尿病;綜合護理;健康指導糖尿病,是一種由遺傳基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可引起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蛋白質、脂肪、水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其主要特點是高血糖及尿糖,其典型臨床

2、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消瘦即“三多一少”癥狀。常見并發癥有感染、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眼部病變、糖尿病足、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其臨床分型為: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DDM)、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IDDM)、特異性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糖尿病的診斷檢查包括:1).血糖 :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mmol/L(200mg/dl)可確診本病.2).尿糖 : 簡便易行,除老年及腎功能不全者外,可作為判斷療效指標。尿糖測定包括餐前一次尿糖定性、分段尿糖定性定量、24小時尿糖定量。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對診斷有疑問者

3、可進行,于服糖或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0.5、1、2、3小時取血測血糖。4).糖化血紅蛋白(GHb)測定 : 可反映取血前8至12周的血糖水平。5).血脂測定: 本病多伴有血脂異常,應定期監測血清膽固醇、三酰甘油及高、低密度脂蛋白等。6).血、尿酮體測定: 可及時發現酮癥。 1.臨床病例資料:本組病例共25例,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齡為4671歲,病程414年不等。在這25例糖尿病患者中,有5例1型糖尿病病人,20例2型糖尿病病人,并且絕大多數都合并其他并發癥。其中7例腎功能嚴重損害,并發眼病視網膜病變,7例合并高血壓、腎功能損害,4例病人肥胖伴高血壓,6例合并腦血管病變,1例糖尿病足。經過

4、各方面的積極治療和醫療團隊精心的護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一直都控制良好且恢復樂觀.2.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超重及肥胖,缺乏體育鍛煉,可導致疾病加重。病人都渴望能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所以,通過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疾病知識教育、生活護理及健康指導,能夠使病人了解糖尿病的基礎知識、自我監測、飲食活動、運動方法,能正確合理地控制飲食,穩定血糖,減少并發癥的危害。我們護理工作者應該建立糖尿病患者個人檔案,定期監測血、尿糖,病人全程參與合作,才能堅持并達到預期效果。2.1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糖尿病5大綜合療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療糖尿病的藥物

5、品種繁多,患者不能擅自選購,使用時應該遵循醫囑,通過科學配伍,定時定量的服用,根據病情合理選擇藥物以減輕或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2.1.1口服降糖藥對于2型糖尿病一般首選口服降糖藥,有磺脲類和雙胍類。口服降糖藥物可直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口服的方法相對簡單,比較容易被糖尿病患者接受。但是要保證患者能夠正確地服用口服降糖藥物,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護士對口服降糖藥物治療的患者進行合理的護理和教育。 我們應該告知病人按時按劑量服藥,不可隨意增量或減量,觀察病人血糖、GHB、FA、尿糖、尿量和體重的變化,觀察藥物療效和藥物劑量及藥物的不良反應。告知患者磺脲類藥物主要的不良反應有

6、厭食胃酸分泌增多,腹部燒灼感,同時服用制酸劑可減輕或防止發生。服用劑量過大或飲食不配合可發生低血糖反應。較少見藥物過敏,粒細胞減少、貧血、皮膚瘙癢和皮疹等。雙胍類藥物主要不良反應為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口干苦、金屬味、腹瀉等,偶有過敏反應。上述口服降糖藥物對肝、腎功能減退者不宜使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服用時應與第一口飯同時嚼服,主要不良反應有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潰瘍病、胃腸炎病人應忌用。2.1.2 胰島素 2.1.2.1胰島素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應置于冰箱(4)中冷藏,禁止冷凍。為防注射部位脂肪萎縮,使用前1小時自冰箱取出恢復至室溫。用1mL空針抽取所需量作皮下注射。藥瓶和皮膚嚴格消

7、毒,注射部位可選擇手臂三角肌、腹部、及大腿等,有計劃、按次序地更換注射部位。避免二周內在同一部位注射兩次,可防止注射部位組織萎縮或增生。當有長效和短效胰島素混合注射時,先抽取短效胰島素,后抽長效胰島素,以免長效胰島素中的魚精蛋白鋅與瓶中的短效胰島素發生反映而影響藥效,注射胰島素時間為餐前30分鐘,注射后按時進食,以防低血糖。2.1.2.2觀察和預防胰島素不良反應:常見有低血糖反應與胰島素使用劑量過大、飲食失調或運動過量有關,多見于型糖尿病病人。表現為疲乏、頭昏、心悸、出汗、饑餓,重者可引起昏迷。對低血糖反應者,立即平臥休息及時檢測血糖,根據病情進食糖類食物如糖果、餅干、含糖飲料以緩解癥狀。昏迷

8、者應立即抽血、查血糖,繼之靜脈推注50葡萄糖2030ml.根據情況調整胰島素的有效使用劑量和時間、定時定量進食及適量運動是預防低血糖反應的關鍵,若就餐時間推遲,可先進食些餅干。注意胰島素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注射局部瘙癢、蕁麻疹,全身性皮疹少見。罕見血清病、過敏性休克等嚴重過敏反應。護士應作好搶救準備。2.1.3酮癥酸中毒治療及護理2.1.3.1合理安排輸液 輸液是搶救DKA首要關鍵的措施,由于嚴重失水,故應迅速補液。立即給予建立2條靜脈通道,一條快速輸入0.9%生理鹽水加入胰島素(根據血糖決定胰島素劑量),另一管給輸入其他液體如抗生素,糾正電解質和酸堿失衡等藥物。如無心力衰竭,開始補液速度應快,

9、2 h內2條管最多可輸入1 000 ml2 000 ml,開始4 h輸液量占總失水量的1/3,以便較快補充血容量,改善周圍循環。以后逐漸減慢,根據血壓、心率、每小時尿量、末梢循環情況決定輸液速度。補液量須視失水程度而定,一般按患者的失水量相當其體重的10%估計,若超過原來體重10%以上者,應分批于2 d3 d逐漸補足,不宜太快太多,以免發生腦水腫、肺水腫。總液量一般為4 L/d5 L/d,以后逐漸減少。當血糖下降至13.9 mmo/L時,液體可改為5%葡萄糖溶液加入胰島素(按2 g4 g葡萄糖加入1 U胰島素計算)。2.1.3.2胰島素治療 靜脈應用小劑量胰島素是目前治療酮癥酸中毒最常用方法,

10、采用胰島素加入液中 靜脈滴注,胰島素入量一般以0.1 kg/h計算。每1 h2 h抽血查血糖、血酮、Tco2,根據血糖變化調整胰島素濃度,使血每小時下降3.3 mmol/L5.6 mmol/L為宜,不宜下降太快,以免造成腦水腫,病情穩定后改為胰島素皮下注射或口服降糖藥。2.1.3.3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 密切監測電解質情況,定時抽血檢查電解質及血氣分析,然后對癥治療。如初始血鉀正常,一般在胰島素治療后3 h6 h,就要補鉀。因血鉀隨葡萄糖進入細胞內,而且多隨尿排出。如Tco2仍較給應用5%碳酸氫鈉,低鈉者還應補鈉 。2.1.3.4積極治療并發癥,去除誘因:及早治療并發癥和去除誘因是搶救本病的

11、關鍵之一,嚴重并發癥給治療帶來困難。DKA常并發感染,應根據感染部位選擇相應抗生素,發生休克、心力衰竭等并發癥應采取相應護理措施。2.2 飲食護理 飲食治療是各種類型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療措施。合理地控制飲食,可以減輕B細胞的負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糖尿病在臨床上多以飲食、運動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通過飲食治療,控制血糖盡可能接近正常范圍,延緩和減少各種并發癥的發生,護士應該做好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健康宣教,使糖尿病患者能夠主動積極地配合治療,提高糖尿病生活質量。2.2.1 飲食治療的原則 低糖、低鹽、高蛋白、高維生素、適量脂肪,營養搭配的原則。限制糖攝入,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等,提供食用

12、纖維素含量多的食物,少食油膩煎炸及含膽固醇高的食物。2.2.1.1 營養平衡:每天的飲食應能夠保證正常的生理需要,每日必須攝入谷類、肉蛋類、水果蔬菜、奶制品和油脂類食物。主食提倡用粗制米、面和適量雜糧,每日攝取的蛋白質中動物蛋白應占總量的1/3以保證必需氨基酸的供給。食用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忌食動物脂肪以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飲食中應增加纖維含量,每日飲食中纖維素含量不宜少于40g, 纖維素可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同時可延緩食物的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對病情控制較好者,可指導適量進食水果。2. 2.1.2合理飲食:糖尿病患者無論病情輕重,都應嚴格定量定時進餐,做到總熱量和營

13、養成分的平衡,并長期堅持,要減少汽水、朱古力、糖果、蛋糕等的攝入,減少高膽固醇和油炸食物的攝入,多選擇食物纖維含量較多的食品。2. 2.1.3低鹽飲食:烹調以清淡為原則,避免鹽份攝入過多,食鹽的攝入限制在6g/d以內,尤其是高血壓患者更應該限制鹽的攝入。 2.2.1.4限制飲酒:酒精對機體代謝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酒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在執行糖尿病飲食控制的患者中,非飲酒者60%可見血糖控制改善,而飲酒者只能達到40%,在不實行飲食治療的患者中,病情大多會發生惡化,如果再加上飲酒則后果更為嚴重。主要表現在發生高脂血癥;糖尿病難于控制;引起營養不良;發生低血糖;低血糖

14、的癥狀有時與醉酒的癥狀相似,容易混淆,從而耽誤了低血糖的搶救;引起糖尿病癥狀性酮癥酸中毒;長期飲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種臟器損傷,并產生酒精依賴性、成癮性;使某些降糖、降脂或降壓藥的作用降低。特別是肥胖、高血壓、高甘油三酯血癥的患者更應如此。     2.2.1.5保持理想體重: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更應該攝入足夠的熱量,以保證正常的生長發育。2.2.1.6要鼓勵患者多飲水:不應等到感覺口渴時才飲水,要保證充足的水分。2.2.1.7注重個體差異:對年輕的型糖尿病患者,需供應合適的能量和營養,以保證其正常的生長發育,使飲食治療和胰島素治療得到良

15、好配合;對型糖尿病患者,應根據標準體重控制總熱量,使飲食、藥物得到良好配合;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則應建議低蛋白、低磷飲食。而對于兒童、孕婦、乳母、營養不良或有消耗性疾病者應酌情增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熱量的攝入,肥胖者則予以低脂飲食。2.3 心理護理 糖尿病的心理護理是糖尿病治療的關鍵,對減輕或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質量有重要意義。只有針對性地對患者做好各種心理疏導,才能使患者解除各種心理障礙,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狀態下主動地接受治療,從而獲得最好的生活質量。糖尿病患者有一些不良心理特征:憤怒、悲觀和失望的態度、焦慮恐懼的懷疑心理、拒絕和滿不在乎的心理、厭世抗

16、拒治療的心理。針對上述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要做到以下幾點:2.3.1 憤怒、悲觀和失望的心理:此類心態患者均是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多是青少年,其將終生依賴外援性胰島素治療,否則將會導致危機生命的代謝紊亂,當他們得知沒有根治的可能,常有一種憤怒的情感,加之必須終生控制飲食,更加重了憤怒的心理。對生活失去信心、整日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對治療采取消極態度。針對這樣的患者的心理情況,我們應該用親切誠懇的語言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宣泄法使患者發泄憤怒的情緒,用生華法轉移其矛盾心理,并且反復講述糖尿病的治療前景并請恢復較好的患者介紹經驗,消除患者悲觀、憤怒和失望的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3

17、.2 焦慮、恐懼、懷疑的心理:此類患者中年人居多,患者患病后不能照顧家庭,常年治療又需要大量資金,又害怕遺傳給下一代而產生內疚心理。對這類患者需用真誠的態度使之相信我們,讓其把思想顧慮傾訴出來,讓患者了解到糖尿病雖不能根治,但合理地控制飲食、適當地運動、科學的用藥、良好的情緒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像健康人一樣工作、學習和生活。在盡可能的條件下,協調社會各方面的關系,幫助解決患者的實際困難,以減輕其心理負擔,同時取得家屬的配合,使患者調整自己的不良心態增強自我保護意識。23.3 拒絕和滿不在乎的心理:此類患者不愿意看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拒絕胰島素治療和血糖檢查或放棄計劃好的飲食治療,認為得了糖

18、尿病就是血糖高點,對身體無大影響,對疾病采取滿不在乎的態度,有的患者甚至懷疑醫生診斷有誤,拒絕改變飲食習慣。這種心理在疾病早期能使患者保持積極態度,仍忘我工作而不重視治療,但長時間的拒絕則阻止了適當的自我監護致病情加重。對有意識拒絕的患者應給予關心和照顧,鼓勵患者傾訴心理話,針對其內心矛盾作疏導安撫工作。有的患者認為胰島素一旦使用就不能停止,并且用量越來越大而拒絕使用胰島素治療。對這類患者應同主管醫生一起向患者說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注射適量的胰島素是對自身分泌不足的補充,正確注射胰島素是治療疾病的關鍵,耐心細致的知識,高血糖的危害及不重視診療已發生并發癥的例子,幫助他們認識自身疾病的發生發展過

19、程,加強他們對飲食、運動及科學用藥的重視程度,使其克服對疾病懷疑、拒絕承認及滿不在乎的心態,患者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增強治療信心。2.3.4 厭世、拒絕治療的心理:此類患者患病時間長,并發癥多且重,治療效果不佳。對治療用藥產生對立態度,認為無藥可治,自暴自棄,不配合治療,對醫護人員不信任,表現出一種冷漠、無動于衷的態度。對這類患者首先用溫和的語言、熟練的操作、豐富的醫療護理知識取得患者的信賴,主動與患者談心,合理提供治療信息,對病情變化、檢查結果主動做科學的、保護性的解釋,幫助患者重新樹立治療的信心;用正確的人生觀、社會感染影響患者,促使患者克服厭世的心理現象,積極地與疾病抗爭。2.4運動指導

20、2.4.1  作用原理 : 運動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方法之一,適當的體育運動可使輕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減輕體重,增加胰島素受體,改善心、肺功能,消除緊張、調節機體免疫功能;適當的運動也可促進血中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血液循環,幫助肌肉保持彈性,同時減輕胰島素或降糖藥的劑量,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2.4.2  注意事項  :指導患者要在相對固定飲食及日常生活前提下輔以運動療法,安排運動要循序漸進,不宜突然中止,出汗過多時及時適量補水,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對使用胰島素患者,胰島素應注射非運動部位,以免吸收過快產生低血糖,對老年人要有監護或隨身攜帶有關姓名疾病資料卡片,防止

21、意外。而糖尿病并發壞疽、嚴重冠心病、眼底出血、嚴重糖尿病腎病等不宜運動療法。2.4.3  運動形式 : 運動形式應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習慣以及糖尿病類型、有無并發癥酌情選擇。如平路快步行走、太極拳、下樓梯、輕微家務勞動等低強度運動,適用于老年糖尿病及妊娠患者;慢跑、上樓梯、擦地板等中等強度的運動,適合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高強度運動,僅適合于輕度糖尿病且無并發癥的患者。以餐后1 h開始運動為宜,運動前做510 min的熱身運動,運動后要進行510 min的放松運動或伸展運動,可有效防止運動性低血糖。運動強度因人而異,循序漸進,一般宜從低強度運動(散步、做操、打太極拳等)開始

22、,逐漸進入中等強度運動(登山、騎車、跳繩、爬樓等)。3.糖尿病的監測3.1  血糖監測耐心告知患者學習和掌握血糖監測技術是十分重要的,通過監測血糖,可迅速獲得血糖信息,使血糖水平量化,及時發現低血糖和高血糖,減少酮癥的發生。應該注意時間和頻率的檢測。(1)監測時間:包括一天的3餐前、3餐后2h、睡前和凌晨2-3點,對于血糖控制差、不穩定者應每天監測,直到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對血糖控制良好或穩定者,應每周監測1-2d。(2) 監測的頻率: 在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增加血糖監測的頻率:1)嘗試新的食物后。2)生病或劇烈運動前。3)出現頭暈、心慌等癥狀。4)比平時進食過多的食物。3.2 

23、 糖化血紅蛋白的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監測指標之一,其反映采血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壞最有效和可靠的指標。一般認為<7%為控制良好,<9%為一般,>9%為控制不良,每34個月測定一次即可。3.3  尿液的監測尿糖測定分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現在常用的測試尿糖的方法是尿糖試紙法,此法簡便、準確、攜帶方便。但在應用時應注意試紙的防潮和有效期限,測定時試紙浸入尿液的時間應在40 s1 min,才能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另外,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有重要的診斷治療意義。4. 糖尿病的預防4.1低血糖的預防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原因與進食量不夠、

24、運動量加大、藥物劑量不準確有關。護士應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與醫生協商制訂用藥方案,使用藥時間與患者的工作、生活不產生較大沖突,培養患者了解低血糖癥狀和掌握低血糖預防措施。一般來說,癥狀較輕者常出現頭暈、饑餓感,較重時出現心慌、手抖、出冷汗,甚至低血糖昏迷。為防止其產生,應讓患者掌握所用藥物的作用高峰時間,勿擅自停藥或改量,保持藥物、飲食、運動三者之間相對的恒定。保證飲食定時定量、營養均衡、避免空腹及藥物作用高峰期運動,宜在餐后1 h開始運動。4. 2  酮癥酸中毒的預防及觀察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一種常見的急性并發癥,常由于急性感染、過食、創傷、妊娠和分娩及突然中斷胰島素而誘發

25、,要反復向患者及家屬強調正規胰島素治療,合理安排飲食;做好口腔、皮膚、足部及會陰部清潔護理,注意日常起居,防止感冒;出現嗜睡、惡心、嘔吐、呼吸深快或伴爛蘋果味等早期中毒癥狀時,及時就醫。5.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要廣泛的宣傳有關糖尿病的知識,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勞逸結合,定期測量血糖尿糖,向患者及患者家屬說明糖尿病必須長期規范治療和保健護理的重要性,保持血糖尿糖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有效提高患者社會適應能力,維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種不良行為習慣的影響;注意飲食控制和體重的調節,減少鈉鹽攝入,忌煙忌酒等,在病情的允許下適當參與運動。護理人員還要做到定期隨訪,可以在社區開展健康咨詢服務,讓患者了解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對開始服用藥物或改換另一種藥物時進行正確指導,每天測量,保持穩定,應該將測到的情況做詳細記錄,以便在日發現問題,為調整治療方案以及指導用藥提供依據。6.論文結束語通過對實習醫院25位糖尿病患者有計劃的綜合護理和健康宣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