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1 電氣部分變電站規模(1) 本期建設2臺220kV、240MVA變壓器,最終規模3臺220kV、240MVAE相三繞組變壓器;(2) 220kV出線,本期4回,遠景6回;110kV出線,本期4回,遠景12回;(3) 35kV出線,本期6回,遠景8回;(4) 無功補償,本期裝設6X1.0萬千乏電容器,電容器電抗率按3組5%3組12%考慮;遠景按裝設9組電容器預留場地,電容器串聯電抗率按12%勺位置預留。2.1.1 電氣主接線及主要電氣設備選擇采用國網A1-1方案,根據系統要求,對通用設計電氣主接線進行調整。2.1.2.1 電氣主接線220kV本期采用雙母線接線,遠景采用雙母線接線。110k
2、V本期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設分段斷路器,裝設2組母線設備,遠景單母線三分段接線。35kV本期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遠景采用單母線分段+單母線接線。根據國家電網生20111223文件“關于印發關于加強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全過程管理重點措施的通知”附件1第二章第八條“采用GIS的變電站,其同一分段的同側GIS母線原則上一次建成。如計劃擴建母線,宜在擴建接口處預裝一個內有隔離開關(配置有就地工作電源)或可拆卸導體的獨立隔室;如計劃擴建出線間隔,宜將母線隔離開關、接地開關與就地工作電源一次上全。”本工程110kV側有出線間隔的GIS母線一次建成,建成母線的遠景擴建間隔本期預裝空間隔。本工程主變220
3、kV110kV中性點采用經隔離開關直接接地或經避雷器、放電間隙的接地方式;35kV系統中性點采用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由于主變35kV側為三角形接線,在35kV母線上配置接地變。本工程采用接地變兼站用變,本期及遠景均2臺,均分在35kVI、II母線上,本期不裝設消弧線圈,遠景按2X1100千伏安消弧線圈預留場地。電氣主接線圖見圖1。2.1.2.2 主要電氣設備選擇主變壓器采用三相三圈降壓結構有載調壓變壓器,變壓器考慮采用低損耗及低噪音,三側電壓分別為220kV、110kV、35kV。根據系統規劃,220kV、110kV、35kV設備開斷電流分別暫按50kA、40kA、31.5kA選擇。220kV
4、和110kV配電裝置均采用戶外GIS方案;35kV開關柜選用真空或SF6型斷路器;低壓側并聯電容器采用戶外組裝式并聯電容器組。所有避雷器均采用雷電和操作過電壓保護性能良好的金屬氧化物避雷器。查電力系統污區分布圖(2011)版,變電站所址的污穢等級為C2級(爬電比距為25mm/kV,根據浙電生【2012】267號電網污區分布圖(2011版)執行規定,本工程戶外設備外絕緣爬電距離按25mm/kV(最高線電壓)配置,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系統戶外設備按上述要求提高一檔,即絕緣爬距220kV設備為6300mm110kV設備為3150mm,35k戶外有效爬距為1256mm根據DL/T404-20073.6kV
5、40.5kV交流金屬封閉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35kV屋內電氣設備外絕緣泄漏距離考慮729m(純瓷)、810m(有機)。按此要求選擇絕緣子串片數,單片XWP2-100XWP2-70絕緣子泄漏距離為450mm選擇計算如下:1)220kV絕緣子串(戶外安裝)片數:6300/450=14,取整數16;2)110kV絕緣子串(戶外安裝)片數:3150/450=7,取整數8。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再考慮取零值絕緣子2片,最終220kV絕緣子串片數為16片,110kV絕緣子串片數取9片。主要設備均采用國家電網公司標準化建設成果(輸變電工程通用設計、通用設備)應用目錄(2011年版)推薦的設備型號及相應參數,應用
6、情況詳見表。表通用設備應用情況表序號設備名稱通用設備編號數量單位應用比例1變壓器2T1B-2402臺100%2組合電器2GIS-3150/501套100%1GIS-2000/401套100%3電容器BC-K106套100%4避雷器2MOA-204/53218套100%1MOA-102/26624套100%535kV開關柜BKG-1250/31.5-A10套100%BKG-2500/31.5-A8套100%2.1.2.3 智能一次設備(1)主變主變采用常規主變壓器+傳感器+智能終端方案實現智能化。主變壓器狀態監測參量包括油中溶解氣體和局部放電(預留)。每臺主變設置主變油色譜傳感器1套;主變局部放
7、電傳感器及測試接口1套;全站本期共設置主變油色譜傳感器2套,設置主變油色譜傳感器IED2只,設置主變局部放電傳感器及測試接口2套。(2)220kV、110kVGIS220kV、110kVGIS采用斷路器+智能終端方案實現智能化。(3)35kV開關柜35kV開關柜采用常規設備。主變35kV間隔采用常規開關柜+智能終端方案。(4)避雷器本工程220kV避雷器采用常規避雷器+傳感器方案實現智能化。避雷器狀態監測參量包括泄露電流、放電次數等。設置避雷器狀態監測傳感器1個/每相。(5)互感器選擇本工程采用常規互感器。(6)設備狀態監測變電設備狀態監測系統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由傳感器、狀態監測IED構成,
8、利用狀態監測及智能輔助控制系統后臺主機實現一次設備狀態監測數據的匯總分析。本站主變壓器、220kV高壓組合電器(GIS)預置局放傳感器及測試接口供狀態監測使用。1)監測范圍及參量主變壓器狀態監測參量:油中溶解氣體、局部放電(預留供日常檢測使用的超高頻傳感器及測試接口);220kV高壓組合電器(GIS)狀態監測參量:局部放電(預留供日常檢測使用的超高頻傳感器及測試接口);220kV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狀態監測參量(在與所有弱電系統完全隔離的前提下):泄漏電流、放電次數。2)傳感器安裝方式a)局部放電傳感器采用內置方式安裝;油中溶解氣體傳感裝置導油管利用主變壓器原有放油口進行安裝,采用油泵強制循環,保
9、證油樣無死區。b)內置傳感器采用無源型或僅內置無源部分,內置傳感器與外部的聯絡通道(接口)應符合高壓設備的密封要求,內置傳感器在設備制造時應與設備本體采用一體化設計。c)外置傳感器應安裝于地電位處。2.124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應用(1)智能變電站技術1)采用常規一次設備+智能終端的方式實現一次設備的智能化。2)采用常規互感器+合并單元實現電流電壓等模擬量的數字化。3)采用交直流一體化電源,采用DL/T860接自動化系統站控層網絡,取消通信蓄電池。(2)電力設備在線監測技術變壓器配置油中溶解氣體和預留局放、GIS預留局放、220kV避雷器配置泄漏電流和放電次數狀態監測。(3)GIS技術22
10、0kV、110kV配電裝置采用GIS設備,設計集成度高。采用智能終端、合并單元實現一次設備的智能化及模擬量的數字化。2.1.2 電氣布置、防雷接地及站用電2.1.3.1 電氣布置220kV變電站采用國網220-A1-1(35)方案。電氣平面布置緊湊合理,出線方便,減少占地面積。全站總布置按照變電站最終規模設計,主變壓器布置在站區中部。220kV配電裝置戶外GIS,采用架空出線,主變架空進線方式,采用分相式斷路器單列布置。出線架構采用雙回出線共用方式;單回出線間隔寬度12m雙回出線共用間隔寬度24m出線門型架掛點高度14m避雷線掛點高度21m。主變壓器至運輸道路中心線距離10.5m,220kV配
11、電裝置縱向尺寸(道路中心至圍墻)26m110kV配電裝置采用戶外GIS;架空/電纜出線、主變架空進線;母線三相共箱布置。出線架構采用雙回出線共用方式,單回出線間隔寬度7.5m,雙回出線共用間隔寬度15m出線門型架掛點高度10m,避雷線掛點高度14.5m。110kV戶外GIS配電裝置縱向尺寸22m。本方案35kV配電裝置采用金屬鎧裝移開式開關柜戶內雙列布置,主變進線采用架空銅母線方式,母線跨線采用架空封閉母線橋方式,其余出線均采用電纜,整個配電裝置室的平面布置橫向尺寸為23m縱向尺寸為12.5m。接地變消弧線圈成套裝置布置于35kV配電裝置室東北側,低壓側并聯電容器單排列布置于站區西南側;主控樓
12、與附屬建筑物布置于站區東北側。站內按運輸、消防要求設有環形道路;變電站出口位于站區的東北側,正對主變運輸道路。220kV變圍墻長102.5m,寬86m電氣總平面圖見圖2。2.1.3.2 防雷接地控制樓防直擊雷措施考慮采用避雷帶,在規定要求的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并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的網格。根據本階段工程地質勘測結果,所區平均土壤電阻率較小。據附近工程高密度測試成果,提供各電性層的土壤電阻率及厚度如表所示。表各電性層厚度及土壤電阻率建議值表電性層編號土壤電阻率(m)電性層厚度(m相對應地層巖性60801.02.0粉質粘土及地表松散層30606
13、.08.0粉質粘土及粉質粘土混碎石(含水)801205.010.0碎石土及全風化基巖450550>30.0底部較完整基巖據水質分析資料,按照巖土工程勘察規范標準判定,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有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有微腐蝕性。按土壤電阻率指標,站址表層土對鋼結構有弱腐蝕性。表2.132-2站址地下水對建筑材料腐蝕性評價表項目SQ2-Cl-Mcj+HCQPH侵蝕性CQ腐蝕性評價單位mg/Lmg/Lmg/Lmmol/L一mg/L范圍值12.2120.3642.4055.803.103.610.8021.0026.86.913.219.8評價內容混凝土結構微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長期浸水
14、微:干濕交替微表2.132-3站址表層土對建筑材料腐蝕性評價表項目K+Na+Ca2+SQ2-Cl-Mg+HCQPH腐蝕性評價單位mg/kgmg/kgmg/kgmg/kgmg/kgmg/kg一范圍值107.02164.0021.2429.7430.5450.90109.72212.0410.2710.3361.13122.286.16.2評價混凝土結構微內容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微根據DL/T5394-2007電力工程地下金屬構筑物防腐技術導則“發電廠(變電站)土壤電阻率在20m及以下的接地網應采取防腐措施”。本工程可采用碳鋼加陰極保護防腐措施。陰極保護一套暫按40萬元列費。二次設備室及配電裝置
15、樓采用鍍鋅扁鋼接地,接地主網考慮到接地系統長期安全可靠運行對接地材料的高要求,結合本變電站腐蝕性的情況,對接地材料進行比較:鍍錫銅絞線、鍍銅鋼絞線和鍍鋅扁鋼加陰極保護,見表。表三種接地材料數量和費用比較表項目鍍錫銅絞線鍍銅鋼絞線鍍鋅扁鋼陰極保護主網截面1202200m截面1502200m80X82200m220kV引下線40X4扁銅600m40X4扁銅600m80X10600m110kV引下線40X4扁銅700m40X4扁銅700m100X10700m主變、35kV與構支架引下線40X4扁銅800m40X4扁銅800m100X10800m均壓環40X4扁銅700m40X4扁銅700m50X87
16、00m主控樓避雷帶及35kV室內避雷器接地及電纜溝50X82200m50X82200m50X82200m二次設備室及35kV屋內配電及不帶電運行的金屬物體接地60X81100m60X81100m60X81100m接地極20150根20150根L50X5150根銅焊接頭600個600個/陰極保護(萬)/40接地費用(萬)118110100由于鍍銅鋼網具有導電性能優、熱穩定性能好、耐腐蝕能力強、施工方便、壽命長、投運后檢驗維護工作量少、無污染等優點,放熱焊接確保連接點為分子結合、無腐蝕、無松弛、導電能力和原導體保持一致,價格優于銅網。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部門文件基建設計2011222號文關于進一步規范
17、輸變電工程接地設計有關要求的通知,“在強堿性土壤地區和高腐蝕介質的中性土壤地區,選用銅接地材料或鍍銅鋼材料”。本變電站為偏弱堿性腐蝕介質土壤;接地主網采用鍍銅鋼材料。本變電站所區接地裝置以水平接地體(鍍銅鋼絞線)為主,垂直接地體(銅棒)為輔;戶外設備引下線采用銅排;二次設備室及配電裝置的樓室內接地網采用鍍鋅扁鋼。接地裝置主要設計原則:1)為保證交流電網正常運行和故障時的人身及設備安全,電氣設備及設施應接地并做到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經濟合理。2)本站無獨立避雷針,全站設置統一的主接地網。3)入地電流取設計水平年電網在非對稱故障情況下的最大入地電流值。4)接觸電位差和跨步電位差應滿足DL/T621
18、的要求。5)主接地網應與線路的避雷線相連,且有便于分開的連接點。6)全站接地以水平接地為主,垂直接地為輔組成復合主接地網,主接地網的外緣應閉合。經計算土壤電阻率約為173Qm接地電阻值約為0.9左右,小于1Q。根據系統提供的參數,計算得地電位26165V,最大接觸電位差3146.7V,最大跨步電壓1181.1V。接觸電勢與跨步電壓均超過允許值。按變電所場地表層鋪碎石(電阻率2500Q.m),道路表面配筋考慮,變電所配電裝置場地允許接觸電壓1027.3V,允許跨步電壓3299.6V,跨步電壓滿足要求但接觸電勢仍不滿足要求。對接觸電勢需進一步采取措施:在屋外高壓設備本體、支架,操作機構,端子箱或就
19、地控制柜等周圍0.6m處敷設局部閉合接地線,埋深約0.3m,并與接地引下線相連。為防止轉移電位引起的危害,對可能將接地網的高電位引向所外或將低電位引向所內的設施,應采取隔離措施:對外的通信設備、引向所外的所用電設備加隔離變壓器;通向所外的管道采用絕緣段等。2.1.3.3 站用電源本工程設置接地變兼所用變壓器2臺,分別接于35kVI、II段母線。380/220V所用電系統為單母線分段接線,用空氣開關分段,重要負荷采用雙回路供電。電氣二次變電所控制方式采用分層分布式計算機監控系統。本工程二次保護測控設備除35kV外集中布置在繼電器室。220kV、110kV采用保護與測控合一的單元,35kV采用保護
20、測控一體化裝置,柜內安裝。直流系統采用220V單母線分段接線,采用輻射狀供電網絡,蓄電池采用2組免維護蓄電池,每組各配1套高頻開關電源成套裝置。主變的本體保護采用就地方式,為每臺主變配置1套包含有非電量保護功能的智能終端,非電量保護跳閘經電纜以接點的形式聯跳主變各側斷路器,保護動作信號以及主變本體信號、開關檔位、本體溫度等則通過本體智能終端經由GOOS網傳至主變220kV側的測控裝置,進而通過MM刪上傳至站控層。變電站繼電保護室里安裝一面GPS主時鐘機柜及一面擴展機柜。配置公用的時間同步系統,采用北斗系統和GPS單向標準授時信號進行時鐘校正,優先采用北斗系統。同時具備通過遠動通信設備接收調度時
21、鐘同步的能力。智能化方案根據國家電網基建201158號文國家電網公司2011年新建變電站設計補充規定和浙電基2011413號文關于印發省電力公司2011年新建變電站設計補充規定實施細則的通知要求,配置1套狀態監測系統,設置交直一體化電源系統,采用一體化信息平臺和高級應用,配置1套智能輔助控制系統,實現圖像監控、電子圍欄、消防、照明、采暖通風、環境監測等系統的智能聯動控制。本工程一次設備采用常規的電流、電壓互感器,配置合并單元,采用智能終端、狀態監測IED實現變壓器、GIS(或斷路器)等設備的智能化,智能終端配置詳見系統二次。全站狀態監測系統變電設備狀態監測系統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由傳感器、狀態
22、監測IED、后臺系統構成。全站共用統一的后臺系統,各類設備狀態監測統一后臺分析軟件、接口類型和傳輸規約,實現全站設備狀態監測數據的傳輸、匯總、和診斷分析。后臺系統不獨立設置,與智能輔助控制后臺集成。本站主變壓器、220kV高壓組合電器(GIS)預置局放傳感器及測試接口供狀態監測使用。1)監測范圍及參量主變壓器狀態監測參量:油中溶解氣體、預置局放傳感器; 220kV高壓組合電器(GIS)狀態監測參量:預置局放傳感器; 220kV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狀態監測參量(在與所有弱電系統完全隔離的前提下):泄漏電流、放電次數;2)監測裝置本期規模本站設置一套后臺系統。傳感器、IED配置見表。表傳感器和IED配
23、置表交直一體化電源系統監測裝置傳感器配置原則IED配置原則本期監測裝置傳感器配置原則IED配置原則本期主變油中溶解氣體監測主變油色譜1套傳感器每臺每臺1只IED2套主變局部放電1套主變局部放電傳感器及測試接口每臺/2套220kVGIS局部放電1套局部放電傳感器及測試接口每相斷路器/局部放電傳感器27個(按線路3個/間隔,主變3個/間隔,母聯3個/間隔,母設3個/間隔)220kV避雷器狀態監測避雷器狀態監測傳感器1個每相220kV電壓等級1只LED監測傳感器18個IED1個變電站交直流一體化電源系統由站用交流電源、直流電源、交流不間斷電源、逆變電源、直流變換電源等裝置組成,并統一監視控制,共享直流電源的蓄電池組。設置接地變兼站用變壓器二臺,分別接于本期兩臺主變低壓側母線。380/220V站用電系統為單母線分段接線,用空氣開關分段,重要負荷采用雙回路供電。本站采用交直一體化電源系統,通信電源不單獨配置,蓄電池容量,電氣負荷按2小時事故放電時間計算,通信負荷按4小時事故放電時間計算;其運行工況和信息能夠上傳總監控裝置,應采用DL/T860通信標準與變電站自動化后臺連接,實現對一體化電源系統的遠程監控維護管理。2.1.5.3 一體化信息平臺和高級應用一體化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把握時機2025年證券從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影視設備行業信息技術支持服務批發考核試卷
- 常州新風管安裝施工方案
- 纖維素纖維的抗菌性與保健功能考核試卷
- 財務預算編制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錯誤更正試題及答案
- 租賃設備的行業應用案例解析考核試卷
- 干部休養所人際關系和諧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目標管理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應試基礎知識復習試題及答案
- 強夯監理實施細則
- 《財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管理國內外文獻綜述》
- 井蓋管理應急預案
- 鵪鶉蛋脫殼機的設計
- 行為安全觀察behaviorbasedsafety研究復習過程
- 動火作業風險告知牌
- 鍋爐專業術語解釋及英文翻譯對照
- 綜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術措施
- 《小石潭記》作業設計
- 密封圈定位套零件的機械加工夾具設計說明書
- 旅行社等級評定申報材料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