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礦務局煤工塵肺死亡原因分析_第1頁
某礦務局煤工塵肺死亡原因分析_第2頁
某礦務局煤工塵肺死亡原因分析_第3頁
某礦務局煤工塵肺死亡原因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某礦務局煤工塵肺死亡原因分析本地區某礦務局自1963年7月1997年12月共診斷的煤工塵肺1 378例,其中死亡人數546例,占39.72,刪除60例死亡緣由不明者,我們對其余486例進行了分析,現狀結果報告如下。1 資料來源全部病例均來自當地某礦務局人事勞動部門檔案,全部病例由省煤炭局塵肺診斷小組診斷。1986年前病例按1963年塵肺X線診斷標準,1986年后病例按1986年塵肺X線診斷標準。死亡病例的診斷依據:主要依據患者的醫院住院死亡診斷書。2 結果2.1 死亡工種 死亡486例中,均為男性,其中掘進工315例,占64.83;采煤工104例,占21.39;混合工59例,占12.14;幫

2、助工8例,占1.65。全部的病例生前均從事有煤開采。2.2 死亡期別 死亡病例期281例,占57.81;Tb 29例,占5.97;期107例,占22.02;Tb 9例,占1.85;期37例,占6.72;Tb 23例,占4.73。2.3 死亡年齡 486例病人,死亡的平均年齡64.25歲(4379歲),診斷塵肺時平均年齡53.47歲,平均接塵工齡20.27 a(531 a),以接塵1125 a最多。2.4 死亡工齡 工齡在5 a以下死亡14人,占2.88;610 a45人,占8.26;1115 a98人,占20.17;1620 a和2125 a均為117人,占24.07;2629 a55人,占1

3、1.32;30 a以上40人,占8.23。2.5 死亡年月 20世紀60年月死亡11人,占2.26;70年月50人,占10.29;80年月177人,占36.42;90年月248人,占51.03。2.6 死亡緣由 以惡性腫瘤最多183例,占37.65、其中肺癌109例,消化系統種瘤61例,其他腫瘤13例。其次為呼吸系統疾病180例,占37.04,其中肺心病161例,結核15例,其他肺部疾病4例。第3位腦血管疾病49例,占10.08,其中出血性疾病34例,缺血性疾病15例。心血管疾病占第4位,47例,占9.67,其中心肌梗死28例,高心病10例,心衰9例。其他類疾病27例,占5.56。3 爭論煤工

4、塵肺是由于從事煤礦開采中吸入煤塵、矽塵等引起的肺間質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長期以來,有不少學者認為;吸入體內的粉塵量越多,粉塵對機體的危害越大,預后越差。但本組資料有以下特點:接塵工齡1125 a組死亡率最高,25 a以上組卻低,接塵工齡與病死率不成正相關性。由于大部分病人在1960年前后開頭接塵,當時粉塵濃度大,危害嚴峻,個人防護差;死亡病例以期煤工塵肺最多,可能與塵肺并發癥有關;煤工塵肺患者與工種有關,不同工種,接塵性質不同,致死緣由有異,掘進工種主要吸入矽塵,危害大,死亡率高且肺結核感染率增加,從而加快了塵肺的發生進展。從本調查結果看,死亡年月以8090年月占比例較大。這部分病人607

5、0年月從事煤礦開采,大部分接塵者身強力壯,低抗力強,未開頭發病,有些雖然發病,但病情尚未達到肯定程度,病情進展到8090年月,死亡率明顯上升;死亡緣由:本組煤工塵肺死因有39種疾病,塵肺合并惡性腫瘤占首位,其中肺癌占59。這一結果同申國勝報道分析全都。近年來,很多學者從流行病學和塵肺病人尸檢資料討論中,均發覺塵肺并發肺癌有超高現象,這與煤塵中含有一些有害致癌物質有關。呼吸系統疾病占第2位,煤礦工人長期吸入煤塵、矽塵,使呼吸系統感染機會加大,從而導致慢性呼吸道疾病發生,是煤工塵肺死亡主要緣由之一。腦血管病占死亡緣由第3位,主要有腦溢血、腦血栓,與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有關。總之,煤工塵肺在全部塵肺中所占比例甚高,所以應加強煤工塵肺患者預防及管理,改善井下工人作業環境,加強個人防護,合理膳食,促使礦工自覺戒煙,多實行自動化機械操作,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