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古代醫家對瘀血舌的診斷研究_第1頁
淺談古代醫家對瘀血舌的診斷研究_第2頁
淺談古代醫家對瘀血舌的診斷研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古代醫家對瘀血舌的診斷研究                 論文關鍵詞:古代;瘀血舌;診斷;治療論文摘要:古代醫家對瘀血舌的診斷與治療有相當研究,尤其在診斷方面,故從瘀血舌的舌色、舌苔及其舌下絡脈3個方面論述了古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對瘀血舌的診斷意義。 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觀察,古代醫家對瘀血舌的診斷與治療有了相當的研究,其中在診斷方面,大多將紫舌、青舌、藍舌、舌下絡脈增粗、曲張的改變等歸屬于瘀血舌的范圍。 1瘀血舌的舌色 11紫舌紫舌

2、包括淡紫、絳紫、青紫或紅絳中泛青紫色,或全舌呈均勻之紫色。紫舌的成因,總由血液瘀滯之故,或因于寒,或因陽虛,或因酒毒食積、痰結、停飲、濕熱等等,以致血行不暢,瘀而呈現紫色。清·俞根初通俗傷寒論中指出:“舌色見紫,總屬肝臟絡瘀。因熱而瘀者,舌必深紫而赤,或干或焦;因寒而瘀者,舌多淡紫帶青,或滑或黯;他如痰瘀郁久,久飲冷酒,往往現紫色舌”。可見熱盛已極,則絳色加深而成絳紫,熱傷津液,血液難行,血氣壅滯,故呈絳紫色,若寒凝氣滯而血瘀,多由淡白舌轉變而成,故舌多淡紫帶青,或滑或黯;若邪熱深重,津枯血燥而瘀滯,舌必黯紫而燥;若素有瘀血,又邪熱人營,瘀熱搏結,則黯紫而潤;若溫熱夾濕,蘊結于血分,

3、則舌必黯紫而兼穢垢。本條文指出肝病氣血瘀滯者,可見舌質紫色,若因熱而瘀滯肝脈的,舌質是深紫而赤;若因寒邪凝滯而瘀者,舌質多淡紫帶青,晦黯而潤滑。清·葉香巖外感溫熱篇中指出:“再有熱傳營血,其人素有瘀傷宿血在胸膈中,挾熱而搏,其舌色必紫而黯,捫之濕,當加入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參、桃仁、丹皮等。瘀血與熱為伍,阻遏正氣,遂變如狂發狂之證。”本條文指出舌質色深絳,呈現紫色,為營分血分熱毒極盛所致。但是患者素有瘀傷宿血停滯在胸膈者,又外感熱邪傳人營血之后,便與其相搏擊,舌質也可見到紫色,但其色呈紫黯,捫之潮濕。因其挾瘀傷宿血,故在清涼的方藥之中加入活血散瘀之品,如琥珀、丹參、桃仁、丹皮之類,否

4、則瘀血不散,邪熱難清;而且瘀血與熱邪互結,瘀熱阻遏清竅,正氣不宣,擾亂神明,還會出現如縶淺談古代醫家對瘀血舌的診斷研究歡迎您訪問范,文,家穹竦認斬竦鬧頡?12青舌青舌舌色如皮膚暴露之“青筋”,全無紅色,稱之為青舌,古書形容如水牛之舌。多由于陰寒邪盛,陽氣郁而不宣,血液凝而瘀滯,故舌色發青,主內有瘀血。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很重視辨舌以察諸病之源,論九候之要。對于舌色的描述,包括舌青、舌青黑等多種。如卷36卒破損瘀血候曰:“夫有瘀血者,其人喜忘,不欲聞物聲,令人胸滿,唇痿,舌青,口燥”。卷41妊娠胎動候:“胎動不安者,多因勞役氣力,候其母面赤舌青者,兒死母活,母面青舌赤者,口中沫

5、出,母死兒活”。清·傅耐寒舌胎統志中指出:“全舌青者,或口燥而漱水不欲咽,是內有瘀血”。本條文指出全舌青色,口干燥而漱水不欲下咽,是內有瘀血證的表現。民國時期·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之顏色>也有:“舌邊色青者,有瘀血郁阻也,舌青口燥,漱水不欲咽內有瘀血”的論述。 13藍舌藍舌色如靛藍,梁玉瑜在舌鑒辨證·藍舌總論中寫到:“藍者,綠與青碧相合,猶染色之三藍也”。清·章虛谷醫門棒喝中指出:“舌紫而黯,黯即晦也;捫之潮濕不干,故為瘀血”。本條文指出癥見血瘀證者,舌紫多潤。清·周學海形色外診簡摩·傷寒舌苔辨證篇二認為藍舌為氣能至而

6、血阻之,常見癇厥及胃氣久痛者,舌體全藍,只是瘀血在胃,肝氣不舒,故青黑、藍絳,皆謂之濁,皆涉血分,須辨寒、熱、燥、濕及瘀血宿食、燥屎而治之。文中指出:“胃氣久痛者,舌體全藍,此也瘀血在胃”。本條文指出胃痛屬于刺痛,拒按者,都是內有瘀血的見證,久病胃內瘀血者,其舌質呈藍色。該著作對細絡瘀血也有論述,言及:“劉河間極論玄府之功用,謂眼、耳、鼻、舌、身、意皆借玄府以成其功用者也。上言舌體隱藍,為濁血滿布于細絡,細絡即玄府也。所謂濁血滿布,是血液流通于舌之玄府者,皆夾有污濁之氣也。或寒氣凝結,或痰涎阻滯于胃與包絡之脈中,致血液之上朝者,不能合乎常度,即污濁之氣生矣,非必其血腐敗而后然也”。“玄府”即是

7、“細絡”系統,細絡就是內經所謂的孫絡,如果寒氣凝結或痰涎阻滯脈中,就會影響血液的上潮,以致濁血滿布于細絡。舌質就會呈隱藍色。所論細絡瘀血,與今日微循環之舌質偏于紫黯,舌腹面所見的細絡瘀血完全吻合,實屬難能可貴。      2瘀血舌的舌苔 21剝苔剝苔可為瘀血舌的表現。如診斷學講義“周微之日,嘗見舌中心如錢大,光滑無苔,其色淡紫,但苦常遺精,馀無他病,又見舌質通體隱隱藍色,馀無他苔,但患胃氣痛者,此皆痰血阻於胃與包絡之脈中,使真氣不能上潮,故光滑不起軟刺,是血因寒而瘀也”,又如退思集類方歌注“但欲漱水不欲咽,(津不上承,故唇口干燥,蓄血在中,故不能容水,與

8、濕熱為病,雖渴而不欲飲同。但濕熱則舌有胎,蓄血則舌無胎為別。淺談古代醫家對瘀血舌的診斷研究(2) 歡迎您訪問范.文,之.家)此皆血證諦宜知”。 22腐苔通俗傷寒論:“凡舌苔糙者多穢濁,粘者多痰涎,固已。惟厚膩與厚腐,尤宜明辨。厚膩者固多食積,亦有濕滯。若厚腐雖多由胃液腐敗,然有膿腐霉腐之別:如舌上生膿腐苔,白帶淡紅,粘厚如瘡中之膿,凡內癰最多此證。肺癰、腸癰多白腐苔;胃癰多黃腐苔;肝癰、腰癰多紫黑腐苔;下疳結毒仍多白腐苔。若霉腐苔,滿舌生白衣如霉苔,或生糜點如飯子樣,多見于濕溫、溫毒、伏暑、赤痢、梅毒、疳積等證。無論白腐、黃腐,其病總多不治”。 23黑苔苔黑也可為瘀血舌的臨床表現,如舌苔統志“

9、舌上有黑胎者,為內有蓄血,用抵當湯,或下瘀血湯,須加附姜桂,總之青為陰寒之象也”,又如形色外診簡摩“凡黑苔多兇,心氣為瘀血所阻,邪氣內潰甚速,黑而干燥,或芒刺瓣裂,皆為實熱,急宜下奪。黑薄濕潤,或兼白滑者,皆為陰寒,急當溫經也”。 3瘀血舌的舌下絡脈 舌下絡脈分布在舌體下面,通過經絡與臟腑氣血有直接聯系。“舌為心之苗”、“手少陰心經之別系舌本”、“足厥陰肝經絡舌本”、“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足少陰腎經挾舌本”。手太陰肺經雖無經脈所系,但肺系上通咽喉連于舌本。可見臟腑氣血通過經絡皆上通于舌。 瘀血舌舌下絡脈異常主要表現為舌下絡脈青黑,如諸病源候論:“噤黃候:心脾二臟有瘀熱所為,心主于舌,脾

10、之絡脈,出于舌下;若身面發黃,舌下大脈起青黑色,舌噤強不語,名為噤黃也”,又如圣濟總錄言:“以暖手就臍下款款按至胎處。覺冷應手,是胎已死。稍溫即非,更看孕婦外證,面青舌冷,舌下脈青黑者,皆子死之候也。治子死腹中,產宮氣寒,胎血凝結。死子難下,破寒墮胎”。此外,舌下絡脈增粗曲張,充盈飽滿,迂曲盤旋,或呈葡萄串囊泡狀,其色青黑者,或舌腹面有瘀點、瘀斑、有多量的細網狀瘀血絲或樹枝狀、袢狀均為瘀血阻滯的重要體征。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卷43產難子死腹中候:“婦舌青黑及胎上冷者,子已死也”。說明舌質青紫多為瘀血。 此外,卷12噤黃候記載到:“身面發黃,舌下大脈起青黑色,舌噤強,不能語,名為噤黃也”。這大概是中醫古代文獻中最早錄有舌下二根靜脈的文字了。宋代陳自明在其婦人良方一書中指出:“身重體熱寒又頻,舌下之脈黑復青”。施發在察病指南·產難外候謂:“寒熱并作,舌下脈青而黑,子母皆死”。兩者互參。此后,極少有? ( 淺談古代醫家對瘀血舌的診斷研究(3) ) 寺奐吧嘞侶雎繒鋟?綜上所述,古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十分重視瘀血舌對疾病的診斷,因此,我們在臨床工作中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