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如何讓數學不再那么難_第1頁
試試如何讓數學不再那么難_第2頁
試試如何讓數學不再那么難_第3頁
試試如何讓數學不再那么難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怎樣讓學生喜歡數學 -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摘要:教師們常常抱怨數學難教,而學生們也覺得數學難學,這是什么原因呢?如何使數學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教師易教、學生易學?本文從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數學老師、數學教學內容盡量貼近生活、強化教學過程、淡化考試結果等幾方面談談自己任教的一些做法體會。關鍵詞:數學 生活 過程我從事數學任教已經有十幾年了,覺得數學是一門不太好教的課程,常聽數學教師抱怨“這數學真難教!”“當數學老師是最苦的差事!”“學生真是太笨了,一點數學思維也沒有。”每當聽到這些抱怨,我不禁扼腕沉思:是不是學生真的太笨了,沒法接受數學知識?其實答案是令人心痛的,原因就出在我們這些數學教師身上

2、。誠然,我們承認,學生由于先天的素質和后天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存在著差異性和豐富性,但我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能否就因此而放棄那些所謂的“笨學生”呢?在教學中我們是否嘗試過此路走不通,換條路再走呢?我認為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解決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問題,應從以下三方面思考:一、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數學老師做一名讓學生喜歡的數學教師是教好數學的前提,“如果全班學生都喜歡上你的數學課,你就成功了,如果學生都討厭上數學課,甚至見你就頭疼,你就失敗了。” 孔子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因此只有讓學生喜歡你,才能對你的數學課有所期待,在這樣的前提下,數學教學才是有效的。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方法有三

3、:1、多和學生交流、溝通,成為學生的朋友和親人。我在讀小學的時候遇到一位教我的數學教師,是一位年輕的教師,他給人總是一張快樂的面孔,和藹的話語,這樣讓我們班的學生個個都很喜歡他,并十分愛學數學,所以,為人師者不可高高在上,視學生為不懂事的“小不點”,從而與之疏遠。應該把他們當作朋友,多溝通交流,其實為人師者,本身就很容易占據學生的心靈,學生很樂意與老師親近,教師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很容易走進學生的心靈,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以時常牽牽他們的小手,輕撫他們的腦袋,多與他們做做游戲;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可多與他們交流、溝通,聽聽他們的心聲。長此以往,教師自然就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朋友和親人。這樣做會起到

4、事半功倍的作用。2、要有過硬的教學本領。要做一名真正讓學生喜歡的教師,做到讓學生從心底里佩服,還必須有過硬的教學本領。這是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必須具備的業務素質。做到這一點,首先就是要熟悉教材,做到對小學的十二冊教材哪一內容在哪一年級哪一冊了然于胸,甚至于哪一內容在哪一頁都能準確無誤的說出;其次,要能夠運用巧妙的方法,特別對于一些難題的解答,能夠深入淺出、化難為易。做到這些,學生自然就會對你佩服的五體投地。3、教學方法多樣化。從小學生年齡特點來看,他們對什么事情都充滿了好奇,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并且抽象思維還不夠發達,而數學又具有抽象性、邏輯嚴密性的特點,比較單調枯燥,如果像一些老

5、師,總是自己高高在上,一味的挖苦學生,學生那里做的不好就把一切責任怪在學生身上,那樣你的學生是不會喜歡你這位老師,更不要說取得好的成績了。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意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愉快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等,經常采用贊賞、激勵的辦法,讓學生感覺到數學不難學,并且還很有趣,從而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在這種內驅力下,學生由喜歡數學老師逐漸升華為喜歡上數學課,就為學好數學埋下很好的伏筆。二、數學教學內容盡量貼近生活這其實也就是老師們常說的數學生活化,“所謂數學生活化,即在數學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道背景出發,聯系生活學數學。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把課本學習與

6、生活數學掛起鉤來,讓學生認識到學數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為了得高分,而是為了運用數學,讓學生產生沒有數學就沒有生活的強烈意識。數學無處不有,無處不在,源于生活,源于實踐。”小學數學是小學生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傳統教學模式往往把生活實踐與數學相割裂,學不能為所用。而現在教學中就要求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去總結,去聯系,用生活中的數學去作用于課堂教學或用課堂教學去指導生活中的數學,彼此作用。老師們之所以常常抱怨學生難以理解數學問題,其實是沒有把數學問題很好地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教材中的數學問題本身就源自于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才能使學生理解這些問題呢?1、課前認真揣摸教材的設計意圖,了解設計

7、意圖之后,再深層次的挖掘教材,靈活使用教材。如,在進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的教學時,教師可靈活運用身邊的教材實施教學,利用適當的測量工具,讓學生量出教室的長和寬、黑板的長和寬、桌面的長和寬,得出相應的數據,然后利用公式進行計算,從而求出相應的面積。2、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學中,教學應該努力發掘出有價值的實習作業,讓學生在現實中尋求解決方案”。所以設計教學過程時,要與生活情境緊密聯系。如,人民幣的換算這一教學內容,教材中常常會出現在超市購物情境圖,這是學生最熟悉的情境,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教師可設計這樣一個情境,文具盒4.5元、鉛筆0.5元、作業本0.8元、面包2元、礦泉水1.5元,如果你有1

8、0元錢,準備怎樣購物,在學生“購物”這一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如何換算人民幣。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教學的重難點就突破了。再如,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這一教學內容,教材中常常會出現計算游泳池貼地磚的面積,這實際就是求長方體的表面積,但這個長方體又是少了一個面的長方體,少了一個什么面呢?學生就會進一步的思考,其實是少了一個“上面”,而這個“上面”是由長乘寬得到了,所以長乘寬只須計算一次。由于這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所以計算起來也就不那么難了。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學習長方體表面積的真實體驗。有利于學生數學知識的理解、消化。3、學以致用。學習數學的目的不是追求考高分、考名校,而是運用于實際生活。生活中處處都充滿數學

9、,讓學生學會用慧眼去觀察生活,將數學知識用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公園要在一塊長80米、寬60米的草地上安裝噴灌裝置,噴管的射程是10米,那么至少安裝多少個噴管?這個題看起來很簡單,似乎是用長方形的面積除以圓面積即可,其實這是行不通的,因為圓不可以密鋪,要計算安裝多少個噴管,只能是計算長方形可以分割成多少個以圓的直徑為邊長的正方形,有多少個正方形就可以安裝多少個噴管。所以這題應該是如此計算:8060(102)(102)。這些問題都是生活中實實在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只要經常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學生慢慢就會成為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三、強化教學過程,淡化考試結果學習的目的是用于指導生活

10、、服務生活,但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不少教學是為了讓學生考高分。作為學生,如果他們考不好,少不了挨老師的批、挨家長的罵,這也成為時時懸在學生頭頂的一把利劍,所以一部分學生是因怕而學,而不是因愛而學。筆者認為學生本著這樣的態度學習,學習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而作為教師應該淡化考試,消除學生的“考試恐懼癥”,還學生以輕松之身,使之在身心愉快的前提下學習。1、強化教學過程。新課改指出:要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其實也就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一種督促,發現進步及時表揚,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發現不足及時指出,幫助學生回歸正確的航道。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要嚴格要求,每一節課都

11、能讓學生學有所得,對上課期間思想開小差的學生要及時提醒;每一次作業都要求學生認真對待,對完成作業馬虎了事的學生要嚴厲批評。久而久之,培養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終生受益。2、淡化考試結果。考試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手段,因此在評價時也應多元化。但是不少老師和家長,把考試看作終極目標,學生考了多少分,就以此來論英雄,似乎成敗全在這一張試卷上,大有一卷定終身之勢。其實這對教育是大大不利的,雖然考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學生的學習水平,但一次考試并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也不能完全代表學生的實際水平。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學生考試時的臨場發揮很重要,所以考試結果也會出現一些偶然性。如果就以此來完全判定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那么對學生是否公平呢?所以為人師者,切忌對學生以考試論英雄。縱然是學生確實學習效果不佳,也不能因此而責難學生,而應該是和學生找出原因,是粗心還是公式記不住,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查缺補漏,因為學生今后的學習道路還很長,千萬不能因此而使學生喪失學習的信心。總之作為一名小學老師,說實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因為你教育的孩子都太小,對于各方面的人情事故還不懂,如果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