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親密聯絡學生生活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浙江省桐鄉市濮院小學 楊志杰?新課程標準?還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時機。強化了數學教學的生活性、實用性,表達“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在新教材里,編者更加有意識地要求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特別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能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因此,我在課程改革當中力求可以挖掘教材與生活的聯絡。一利用生活經歷,引出數學問題。1用生活中的事物,提出數學問題。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經歷和知識從無到有。通過多年的學習,在他們的
2、頭腦里已經積累了許多的生活經歷和數學知識,老師在教學中就要充分利用這些生活經歷引出數學問題,引起一種學習的需要,從而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究之中。如:教學“圓的認識時,可讓學生說一說現實中看見過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的。學生會舉出很多實物,比方水桶底,下水道洞口的蓋子,汽車的輪子等等。那么,為什么要把它們設計面圓形的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講出了許多為什么這樣設計的理由:“水桶的底面用圓形可以多裝水,而且還比較漂亮;下水道的蓋子做成圓形就不會掉入洞內;汽車的輪子做成圓形行駛起來就很平穩,行駛的速度會更快。接著老師再引出學習的內容:“這些好處都是與圓有關的,等學了圓的認識之后,大家就會更
3、加明白它的設計道理的。由于有了這種聯絡生活實際的開頭,學生學習知識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學習目的性強了,興趣自然產生了。2用生活中的事物進展比照,提出數學問題。生活是知識的源泉;數學源于生活,也必須根植于生活。老師在教學時應根據數學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詳細事物出發來學習和掌握數學。如我在教學體積單位時,講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終究有多大?先讓學生伸出食指,指出1立方厘米有如食指第一個指節大小。下一步,我讓學生用食指的第一指節來跟身邊的事物進展大小比較,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然后我拿出一個粉筆盒告訴學生1立方分米有如粉筆盒大小。1立方米這個空間概念有多大呢?
4、我讓學生都用手勢比劃一下1立方米的正方體有多大?與此同時,馬上出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1立方米的正方體木架。學生們一看到木架都不約而同地叫了出來“嘩很大啊!于是學生明白棱長1米的正方體體積就是1立方米。為了讓學生實際體會1立方米的空間到底有多大,接著我又提出:同學們猜一猜,在1立方米的正方體里,可以裝進多少個四年級的同學?問題一出,同學們馬上議論紛紛。有的說10個人、有的說12個人、更有的說20個人為了證明確實人數,我現場請一些學生一個個有序地鉆進木架里面。整個教學過程輕松有趣,學生學情高漲。結果一出,同學們都非常驚訝,原來1立方米的正方體木架能鉆進15位四年級的學生。這樣,在同學們既興奮又驚奇的
5、目光中,我們完成了對1立方米這個體積單位的認識。二創設生活情境,感受數學問題。小學生的生活經歷畢竟有限,但不能說學習數學就可以脫離實際,而是要盡量地去創設一些情境,讓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問題的存在,從而激出學習的需要,這也是重視數學教學的源頭的一個方面。1創設生活情境,產生數學問題。數學學習的對象是呈現兒童生活背景,當學生發現,呈如今自己面前的數學學習任務就是一個自己生活中的問題,他們就會以積極的心態去探究、考慮、分析和解決的。否那么,他們可能就會認為數學與自己的生活無關。例如在講授?按比分配?時,我給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張先生和李先生合伙開一間小店。張先生出資70000元,李先生出資300
6、00元。小店第一個月益利10000元。可是在益利分配時,李先生要求平均每人分5000元。你認為這樣分配合理嗎?請你幫他們想一想按什么方法分配這10000元的益利?通過學生圍繞合理與不合理的討論,讓他們自己發現數學問題,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在接下來的新課學習中,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氣氛濃烈。學習數學不再是枯燥乏味,而變成非常有意義和愉快的事了。2創設生活情境,再現數學問題。把數學知識與生活情境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可以所理解和親身經歷,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回歸生活本質。例如我就親眼目睹過北京著名特級老師劉德武,他是怎樣創設生活情境,再現數學問題的。劉老師所上的?相遇應
7、用題?一課,令我留下深化的印象。例題是這樣:“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對開出,客車平均每小時行50千米,貨車平均每小時行40千米,3小時后兩車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在上課前,劉老師先送給同桌的學生兩輛紙模型車。左邊學生統一拿客車,右邊學生統一拿貨車。劉老師一開場就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手上都拿著客車或貨車,大家來猜一猜,今天劉老師準備扮演一個什么角色?同學們馬上答復。學生1:“客車司機?劉老師:“不對。學生2:“貨車司機?劉老師:“也不對。學生3:“罪犯?同學們哈哈大笑。劉老師:“都不對。今天我要扮演的角色是一位交通警察。同學們馬上產生好奇感,劉老師為什么要扮演一位交通警
8、察呢?此時,學生的學習欲望就開場來勁。接著劉老師就扮演交通警察指揮同桌的同學拿著客車和貨車同時相對而行,再現客車和貨車同時行走和相遇的整個過程。在兩車同時相對而行中,劉老師使學生充分理解了兩車運動的規律和特點。如1兩車相遇地點在哪里?2甲、乙兩地的路程就是誰和誰的路程的和總路程=客車行走的路程+貨車行走的路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既輕松又愉快,手口并用,劉老師把抽象的應用題簡單再現,使到它能成為學生的親身經歷。3創設生活情境,直入數學問題。把數學知識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所熟悉的情景,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例如,我在教學“小數的認識和計算時,就可
9、以模擬買賣貨物的情境,讓學生輪流做售貨員和顧客,開展活動。要求學生此次活動的錢數都要以“元為單位進展交易。如一個學生拿5元錢買單價是1元2角的圓珠筆兩支,單價是5角的橡皮一塊,售票員應找回多少錢?1元2角等于多少元?5角等于多少元?應找回多少元?這一系列問題既形象直觀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三參與生活理論,認識數學問題。在數學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中,老師應引導學生領悟數學教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有些數學知識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讓學生在生活空間中學習,在生活空間中感知。如我在教學長方形面積時,我就讓學生到籃球場,量籃球場的長和寬,算出它的面積;讓學生量乒乓球臺算面積、量國旗算面積。又如我在教學“
10、土地面積單位公頃時,我就先讓學生到操場量老師先畫好的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讓學生算出它的面積。然后告訴學生100個這么大的正方形就是1公頃。再讓學生討論1公頃應該等于多少平方米?應該是怎樣的一個正方形?然后讓學生用測繩量出100米的邊長來,讓大家體會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最后請學生估算一下我們學校大約占地多少公頃。在同學生劇烈的爭論聲中完畢了這堂課。這樣的教學安排,把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參與到生活理論中;又從生活中彌補了課堂內學不到的知識。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觀察內容的選擇,我本著先靜后動,由近及遠的原那么,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與幼兒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觀察內容。隨機觀察
11、也是不可少的,是相當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蟲等,孩子一邊觀察,一邊提問,興趣很濃。我提供的觀察對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鮮明,大小適中,引導幼兒多角度多層面地進展觀察,保證每個幼兒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說得正確。在觀察過程中指導。我注意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即按順序觀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點觀察,觀察與說話相結合,在觀察中積累詞匯,理解詞匯,如一次我抓住時機,引導幼兒觀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劇變化,烏云密布,我問幼兒烏云是什么樣子的,有的孩子說:烏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說“烏云跑得飛快。我加以肯定說“這是烏云滾滾。當幼兒看到閃電時,我告訴他“這叫電光閃閃。接著幼兒聽到雷聲驚叫起來
12、,我抓住時機說:“這就是雷聲隆隆。一會兒下起了大雨,我問:“雨下得怎樣?幼兒說大極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較觀察,讓幼兒掌握“傾盆大雨這個詞。雨后,我又帶幼兒觀察晴朗的天空,朗讀自編的一首兒歌:“藍天高,白云飄,鳥兒飛,樹兒搖,太陽公公咪咪笑。這樣抓住特征見景生情,幼兒不僅印象深化,對雷雨前后氣象變化的詞語學得快,記得牢,而且會應用。我還在觀察的根底上,引導幼兒聯想,讓他們與以往學的詞語、生活經歷聯絡起來,在開展想象力中開展語言。如啄木鳥的嘴是長長的,尖尖的,硬硬的,像醫生用的手術刀樣,給大樹開刀治病。通過聯想,幼兒可以生動形象地描繪觀察對象。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運用于現實生活,使學
13、生真正到達學用結合,學以致用,進步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的可變性后,讓學生深化生活去觀察這種性質的實際用處:“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做成了三角板,三角支架,自行車的三角架等。利用平行四邊形的可變性做成了推拉門,電動門等,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才能需要長期的培養。因此教學要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從上學之日起,就日誦不輟,一般在幾年內就能識記幾千個漢字,熟記幾百篇文章,寫出的詩文也是字斟句酌,瑯瑯上口,成為滿腹經綸的文人。為什么在現代化教學的今天,我們念了十幾年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大學生,竟提起作文就頭疼,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呢?呂叔湘先生早在197
14、8年就鋒利地提出:“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差,中學語文畢業生語文程度低,十幾年上課總時數是9160課時,語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尋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無物。特別是寫議論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學生都知道議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也通曉議論文的根本構造: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真正動起筆來就犯難了。知道“是這樣,就是講不出“為什么。根本原因還是無“米下“鍋。于是便翻開作文集錦之類的書大段抄起來,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參考作文書就很難寫出像樣的文章。所以,詞匯貧乏、內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學生作文的通病。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單在布局謀篇等寫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須認識到“死記硬背的重要性,讓學生積累足夠的“米。單靠“死記還不行,還得“活用,姑且稱之為“先死后活吧。讓學生把一周看到或聽到的新穎事記下來,摒棄那些假話套話空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篇幅可長可短,并要求運用積累的成語、名言警句等,定期檢查點評,選擇優秀篇目在班里朗讀或展出。這樣,即穩固了所學的材料,又鍛煉了學生的寫作才能,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才能、思維才能等等,到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酒店的承包經營合同
- 2025LED廣告屏制作安裝合同
- 2025設備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鋁合金門窗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購房資金短缺的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城市供電特許經營合同樣本
- 2025租賃擔保合同模板
- 2025大學生個人車輛租賃合同
- 2025年農業用地流轉合同模板
- 2025跨國租賃合同范本
- (完整版)四級短對話真題里的虛擬語氣
- 2025 ACC-AHA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管理指南解讀課件
- 《強化危險化學品“一件事”全鏈條安全管理措施》知識培訓
- 智慧樹知到《形勢與政策(北京大學)》2025春期末答案
- 2025年中國尼龍注塑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智慧能源體系》課程教學大綱
- 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套教學課件
- DBJ04-T 241-2024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 1.2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以青田縣稻魚共生為例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 特殊人群安全用藥指導
- 工業物聯網安全風險評估-深度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