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教案2_第1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教案2_第2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教案2_第3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教案2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古井中心中學 高華東教學目標: 一知識能力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性活用等現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二過程方法 1誦讀法 , 討論點撥法2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3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教學難點和重點 一,教學重點: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二,教學難點: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時安排: 一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2、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師生共同研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說理思路,把握說理方法,品味語言: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那篇氣勢恢宏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嗎?西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么?(學生齊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們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層探究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二、資料助讀: 孟子與孟子 孟子,名 ,字 ,鄒(現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 、 、 。他是 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他生 活在兼并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主張 以統一天下,曾

3、游說梁、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弟子著書立說。 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著,長于言辭,其文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對后來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頓。(課件出示讀音、朗讀節奏) 2聽了課文的朗讀,你知道怎么讀了嗎?關鍵是讀出文章的氣勢。那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放聲朗讀吧!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學習文言文朗讀是第一步,那么接下來第二步我們該做什么了呢?好,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己翻譯課文,弄懂課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號,待會可以舉手提問。 1學生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課件出示) 五、研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師依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論點: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論據: 進攻天時不如地利 戰爭中需要 防守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域民 類推 固國 治國需要“人和” 威天下 結論: 得道多助順之 失道寡助畔之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對比論證 2學生依據板書提示,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