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內交易與轉移定價---以東北制藥集團為例_第1頁
企業集團內交易與轉移定價---以東北制藥集團為例_第2頁
企業集團內交易與轉移定價---以東北制藥集團為例_第3頁
企業集團內交易與轉移定價---以東北制藥集團為例_第4頁
企業集團內交易與轉移定價---以東北制藥集團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企業集團內交易與轉移定價東北制藥集團案例分析一、東北制藥集團內交易與轉移定價的類型評述上市公司先天的關聯性和成員企業業務活動的相關性為東北制藥集團內部交易與轉移定價策略的運用提供了實現基礎。東北制藥集團主要通過在關聯購銷、提供勞務、資產轉移與租賃等方式中的轉移定價實現對企業集團的盈余管理。(一 ) 利用內部交易的轉移定價1購銷商品 由下表可見, 東北制藥集團關聯方采購金額 2004 、2005和 2006年均占同類交易 10%以上。同期關聯方銷售額均值為 127 、 698和 991.11元, 占本企業同類交易百分比的 6 % 7 % 左右, 可見關聯方購銷商品對企業

2、的收入及成本的影響相當之大。東北制藥集團主要通過“低價賣出, 高價買入”的方式來提高東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業績, 同時由于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的稅務優惠政策, 東北制藥集團通過向高稅率地區的子公司高價賣出商品或向低稅率地區的子公司低價買入, 從而達到整個集團的稅負最優化。因此關聯方購銷商品這種轉移定價方式也成為很多集團企業進行企業盈余管理和稅務籌劃的重要手段。東北制藥集團關聯方購銷商品一覽 單位: 元2006年銷售額占 2006年銷售百分比2005年銷售額占 2005年銷售百分比2004年銷售額占 2004年銷售百分比向關聯企業采購236 273 656.9916.28222 585 597

3、.4117.8134 068 265.5610.61向關聯企業銷售商品134 911 716.106.12119 667 855.866.16128 517 401.007.02向關聯企業提供動力18 784 928.870.8519 943 607.250.9510 147 086.560.55合計153 696 644.97139 611 463.11138 664 487.562.提供勞務 東北制藥集團生產一線上的員工占全部人員總數的 64.24 % ,集團企業可以通過調撥生產人員或其勞務關系掛靠盈利企業等方式對企業集團的利潤進行調節。如 1996和 1997年連續兩年嚴重虧損,虧損總額

4、達 2億元以上, 為扭轉虧損局面, 企業集團進行內部整合, 其中 4 200人進行了下崗分流,當月可比成本就下降了 546萬元, 1997年 9月至年底,3個月內減虧 1 000多萬元。1998年企業通過改革調整在每年銷售產品降價 1億多元的情況下仍能盈利 1 317萬元。這其中勞務成本的縮減在利潤調節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06年 12月 1日, 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東北制藥集團簽署了綜合服務協議, 協議約定, 東北制藥集團股份公司為東北制藥集團采購原材料、提供能源、勞務、銷售及生產輔助方面的某些服務和供應。2006年 12月份從東北制藥集團采購 VC系列產品, 是按 VC實際銷售價

5、格收取一定比例服務費, 國內銷售按 3.85 % 收取, 國外銷售按 7.85 % 收取。在與企業集團發生其他采購業務時在售價的基礎上加收 1 % 的勞務費, 因此東北制藥集團公司承接相關的債權 92991 028.57元, 壞賬準備 12 088 833.71元??梢娖髽I集團內成員企業之間通過勞務合作有效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二 ) 利用分攤費用的轉移定價 1991-1994年, 由于 VC出口高額利潤的推動, 國內企業蜂擁上項目, 使得 VC產品生產能力嚴重過剩。1995年國際市場巨頭瑞士羅氏公司為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 率先降價, 拉動了國際市場價格大戰, VC產品由 1991年每

6、公斤 12.5美元降至 1995年的每公斤 4.25美元, 1999年下降到 3.2美元, 直至 2003年才有小幅回升。受此影響, 國內企業損失慘重, 作為 VC龍頭企業的東北制藥集團也不例外。為了不拖累上市公司, 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7年將東北制藥總廠萬噸 VC 、利福平、酶法葡萄糖、制劑分廠 (車間 )、對沈陽東港制藥有限公司長期投資等資產 122 161.18萬元(評估值 ) 及相關負債剝離給母公司東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該部分資產及負債自剝離后獨立進行核算, 編制的會計報表匯入東北制藥集團。1管理費用 東北制藥集團組織龐大、結構復雜, 根據稅法有關規定, 通過為下屬

7、子公司提供管理, 可以按一定的標準在子公司之間合理分配。又由于稅法對管理費用沒有明確規定分攤的具體依據, 所以公司采用各自銷售收入占合計銷售收入的比例分攤方式作為依據調節企業集團的整體利潤, 達到集團稅負的最優化。另外自 1997年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東北制藥集團進行債務重組以來, 東北制藥集團股份公司資產順利剝離給東北制藥集團, 而共同的管理費用按各自銷售收入占合計銷售收入的比例這種固定的方法分攤。這樣的轉移定價方式一方面使得東北制藥集團股份公司規避重組以來 VC市場價格下降給上市公司帶來利潤下滑的風險, 另一方面通過銷售收入比例進行分配, 使得盈利公司多分配管理費用, 虧損公司少分配

8、管理費用, 進而達到企業集團整體稅負最小化的目的。2財務費用 東北制藥集團主要通過股份有限公司向相關商業銀行進行借款, 以滿足企業集團的需要, 通過與關聯企業進行債權債務往來、應收賬款掛賬 (無息貸款 )、關聯擔保等方式向相關企業輸入資金。雖然商業銀行利率固定, 但企業集團各公司間卻可以根據盈利情況利用轉移定價來分攤企業集團的財務費用,對于盈利企業可以采用銀行同等利率, 而對于虧損企業則可以零利率無償提供資金, 使企業合理調節利潤, 進而達到集團整體稅負最優的目的。如下表所示, 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至 2006年平均每年為集團內部提供的無息貸款為 564.86萬元。以 1年期短

9、期借款利率 6.12 %計算每年為關聯企業節省財務費用約 34.57萬元。另 1997年資產剝離后, 由于經營活動的特殊性以及銀行貸款業務的連續性, 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借考慮將 VC資產收回及降低成本的原因, 使得原貸款展期及借新還舊發生的部分銀行貸款仍一直沿用東北制藥總廠名義, 截止 2006年 12月 31日, 以東北制藥總廠名義貸款,但在東北制藥集團核算的貸款為 829 588 062.97元, 該部分貸款的利息仍由東北制藥集團全額承擔。企業集團利用上述方式使得上市公司即使在 VC價格下降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很好的業績水平。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集團提供的“無息貸款” 單位: 元2

10、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應收賬款 預付9 448 706.83574 004.359 218 844.934 632 213.504 385 269.50應付賬款 預收16 228.350000集團“無息貸款”9 432 478.48574 004.359 218 844.934 632 213.504 385 269.50(三 ) 利用資產的轉移定價1.有形資產 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7年將東北制藥總廠萬噸 VC、利福平、酶法葡萄糖、制劑分廠(車間 )、對沈陽東港制藥有限公司長期投資等資產 122 161.18萬元 (評估值 ) 剝離給東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

11、公司, 該部分資產及負債自剝離后獨立進行核算, 編制的會計報表匯入東北制藥集團。在VC價格節節下降的情況下, 東北制藥集團有效利用關聯交易的這種轉移定價方式將該部分潛虧資產從上市公司轉移到集團公司, 使得上市公司規避了業績下滑的風險。同時 2001年、 2002年東北制藥集團又分別將其能夠帶來贏利的酶法葡萄糖資產 4 395.59萬元和制劑分廠等資產 31 453.53萬元通過還債方式歸還給東北制藥集團股份公司, 而直至 2007年 VC 行業開始回暖之時, 東北制藥集團于2007年 6月 30日才將 VC資產轉讓給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以此來提升東北制藥集團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2.無形

12、資產 對制藥企業來說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公司的利潤高度依賴于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周期和成本 。要保證企業的競爭優勢就必須保持新藥品推出的連續性, 必須進行不斷的研究開發。因此對于東北制藥集團來說, 合理地制定無形資產研發方案對企業集團的盈余管理至關重要。東北制藥集團每年在經營報告和討論分析時都強調其無形資產開發規劃, 東北制藥集團的無形資產主要是各種專利技術。由于每項專利技術可以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很大的利潤, 且其很難找到市場標準價作為參考, 所以企業集團通過內部企業間收取技術轉讓費的方式有效調節企業利潤。新會計準則對自制無形資產的計量規定:“對企業自行進行研發的項目應當區分研究和開發兩個階段,

13、 前者費用化, 后者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資本化”。由此可見, 企業一方面可以規劃盈利企業進行相關的技術研發, 通過研發費用來調低盈利企業的利潤, 另一方面對研發成功的技術專利又可以低價轉讓給虧損企業以提高虧損企業的生產能力; 或者高價轉讓給盈利企業, 以實現集團利潤轉移的目的。二、東北制藥集團轉移定價的效果分析(一 ) 市場地位1定價水平 醫藥企業之間很多相關產品及原材料存在比較完善的競爭市場, 東北制藥集團關聯企業之間的產品購銷主要采用市場價格作為依據, 即集團內部企業根據產品或勞務對外的市場價格作為基價, 剔出外部銷售價格中包含的銷售費、廣告費、運輸費等, 以及在產品發生在企業內部車

14、間或部門之間轉讓時的銷售稅金之后的價格。但由于市場價格波動較大, 且相同產品、相同市場、相同價格在實際的市場環境中幾乎不存在, 使得很多市場價格沒有代表性, 所以在這種定價原則下, 企業擁有一定的定價空間。同時由于 1997年 VC資產剝離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使得東北制藥集團與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之間的相關交易采用的定價原則與其他關聯交易有所不同, 比如東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東北制藥集團供應原材料、供應水電汽等均按成本定價。東北制藥集團在市場定價方面, 本著“做精原料藥、做大制劑產品、做強醫藥商業”原則對不同產品的價格進行不同定位: 第一, 對于維生素和抗生素系列等集團的支柱產品, 由于

15、其占有一定的市場地位, 在中國醫藥市場普遍降價的前提下, 這一系列的產品價格保持不變, 而是用賺取來的更多利潤投入到研發、售后服務、回報中間商和消費者上, 以此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第二, 對于特殊領域產品如抗艾滋病藥物齊多夫定片劑, 目前由于藥品主要由政府進行采購, 產品的利潤空間雖然相對較小, 但發展前景廣闊且可以很好的提升企業形象, 所以東北制藥集團以保本經營的方針來占領抗艾滋病藥物的國內市場。第三, 對于高新技術產品如復美欣作為近幾年磷霉素鈉高品質產品, 得到國家經貿委認可并批準為獨家定價產品, 企業將其價格定位略高于普通磷霉素鈉, 以高價格高品質形象面向市場,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時集

16、團還通過物流中心控制藥品流通過程中的費用, 以降低藥品銷售的成本, 來應對國內藥品市場的激烈競爭。2集團競爭力 東北制藥集團是國家首批 55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2004年中國 500強企業之一,2005年中國制造業 500強企業之一?!皷|北藥”于 2004年被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和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之一,2005年又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中國醫藥類十大品牌, 并以價值 26.13億元位居 2006年“中國 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第 247位。截至 2006年末, 東北制藥集團在國內醫藥制造業中業績排名第 18位。此外,“東北”牌被商務部確定為 2005-2006年度重

17、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品牌。東北制藥集團擁有集批發、配送、調撥、零售、倉儲和商務中心為一體, 輻射東北地區市場終端, 建筑面積近 4萬平方米的物流中心。自集團成立以來, 企業已經有 10多個在全球排名前三位的產品群, 這些產品質量好、規模大、技術先進、成本有競爭力。同時企業生產的抗生素系列、維生素系列、磺胺系列、胃腸道系列、心腦血管系列等各種原料藥、醫藥中間體和制劑等 800多種產品,已經遠銷 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中維生素、磷霉素鈉、腦復康等 10多個產品群在全球醫藥產品排名中位居前列。尤其是在 VC領域, 東北制藥集團被業界公認是 VC 的鼻祖在國內率先運用“一步發酵法”生產VC產品, 確

18、立了維生素類原料藥在全國的領導地位; 在國際醫藥界率先創立”VC生產二步發酵法”, 成為首個出口到瑞士等歐美地區的中國專利技術產品。除 VC 外, 抗艾滋病藥是東北制藥集團的另一個優勢品種, 東北制藥集團也是國內第一家拿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文的廠家, 技術在國內一直處于領先的地位, 東北制藥集團率先上市的齊多夫定片劑, 打破了我國抗艾滋病藥品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截至 2006年末, 企業資產總額 60億元, 從業人員 8 000余人, 年銷售收入近 50億元, 年自營出口創匯近 2億美元。隨著企業治理結構的有效調整以及集團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 集團資產報酬率由 2002年的 2.96 % 提

19、高至 2006年的 3.73 % , 銷售凈利率也由 2002年的0.73 %平穩上升至 2006年的 1.02 % ; 而與此同時, 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則逐年降低, 由 2002年的67.43 %下降至 2006年的 57.99 % 。由此可見, 集團整體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均逐年加強。(二 ) 利潤水平 自 1997年資產重組以來, 東北制藥集團有效利用轉移定價策略, 通過對企業集團組織內部結構的合理調整以及資源的合理分配和運用, 即使在 VC 國際市場價格一路下跌的影響下, 整體利潤仍能一直保持平穩上升趨勢, 截至 2006 年末, 東北制藥集團利潤總額已達到48 608 133.15 元

20、, 是 2002年的 8.25倍, 其中主營業務利潤為 412 876 031.60元, 是 2002年的 1.47倍, 而集團的凈利潤也由 2002年的 10 190 047.52元增加到 19 625 811.54元, 增長幅度為 92.6 % 。(三 ) 稅負水平 東北制藥集團通過多種轉移定價策略的應用, 使集團總體稅負水平尤其是企業所得稅稅負水平平穩緩慢上升。其所得稅的增長幅度明顯低于利潤總額, 說明東北制藥集團有效地利用集團各企業間稅收政策的差異, 通過集團內部盈利企業與虧損企業之間合理的利潤調整, 達到了合理避稅的效果。同時東北制藥集團在利潤總額逐年增長的前提下,2002 、 2003和 2005年應交稅金幾乎保持在一個比較平穩的水平上, 也說明了東北制藥集團在合理避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需要說明的是 2004年應交稅金劇增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營業稅增加, 另一方面, 期初對以前年度會計差錯調整中由于 1999年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