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報材料(建設單位)_第1頁
匯報材料(建設單位)_第2頁
匯報材料(建設單位)_第3頁
匯報材料(建設單位)_第4頁
匯報材料(建設單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礦井兼并重組整合項目單項工程質量認證匯報材料 目 錄第一部分 項目概況2一、項目背景2二、工程項目概況31、礦井開拓32、瓦斯、煤層自燃及爆炸性53、礦井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5第二部分 建設項目情況6一、工程建設情況6二、工程建設投資情況7三、單位工程招標、施工、竣工驗收及質量認證情況8四、聯合試運轉情況9第三部分 礦井各系統建設情況101、提升系統102、采區運輸系統113、通風系統114、供排水系統125、壓風系統136、供電系統137、水處理系統148、安全監測監控系統159、地面生產系統1610、井下生產系統1711、供暖系統1812、通訊聯絡系統1813、壓風自救和供水施救系統19第四

2、部分 安全管理及勞動組織20一、組織及勞動組織20二、安全管理20礦井兼并重組整合項目單項工程質量認證匯 報 材 料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你們好!熱烈歡迎各位領導、專家蒞臨我礦參加兼并重組整合項目單項工程質量認證現場檢查工作,在此,我謹代表陳家灣煤業全體員工對您們的到來,表示誠摯的問候和忠心的感謝。下面由我代表陳家灣煤業公司對本次兼并重組整合項目技改工程的具體情況作出以下匯報:第一部分 項目概況一、項目背景山西柳林聯盛陳家灣煤業有限公司始建于1985年,原屬村辦企業,2003年5月經山西聯盛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接管經營。2009年10月,根據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辦公室文件晉煤重

3、組辦發200933號關于呂梁市柳林縣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復,山西柳林聯盛陳家灣煤業有限公司由原山西柳林陳家灣煤業有限公司和山西柳林下寺頭煤業有限公司整合而成,兼并重組整合主體為山西聯盛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于2009年7月,經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以(晉)名稱預核內2009第007998號文批準整合后法人名稱為山西柳林聯盛陳家灣煤業有限公司,并由省國土廳核發了采礦許可證,證號為1400002009101220041019。二、工程項目概況山西柳林聯盛陳家灣煤業有限公司位于柳林縣縣城140方向直距約14km的陳家灣村,行政區劃屬陳家灣鄉。所屬井田主要在下寺頭和陳家灣村,地理坐標為

4、東經1105838-1110052,北緯372128-372306,礦井井田面積4.207km2,工業儲量1473萬噸,可采儲量856萬噸,設計生產能力90萬噸/年,設計服務年限6.7年。1、礦井開拓礦井采用斜井開拓方式,設有兩個斜井和一個回風立井,利用原有主斜井作為整合礦井后的主井,擔負礦井原煤提升、進風的任務;利用原有副斜井刷大斷面后作為重組整合后的副井,擔負升降設備、提矸運料任務;利用原有回風立井作為整合后的回風井,承擔全礦井的回風任務。其中,主斜井半圓拱斷面凈寬4.0m、凈高3.4米,傾角15,上段采用料石砌碹支護,下段采用錨噴支護,斜長550m ,鋪設動力電纜、排水管路,設臺階,為礦

5、井的一個安全出口;副斜井為半圓拱形斷面由技改前的凈寬2.6m刷大至4.2m,傾角19,斜長260m,采用錨噴支護,井口表土段采用混凝土支護,井筒內裝備單鉤串車,設人行臺階,鋪壓風、灑水和黃泥灌漿管路,為礦井的另一安全出口,回風立井直徑4.2m,垂深73.5m,井筒內設折返式鋼梯,井口安設主要通風機,作為礦井的第二安全出口。礦井在主斜井井底設井底煤倉、中央變電所、水倉、水泵房等硐室,在副斜井井底設平車場、急救室和等候硐室。主副井井底車場西北方向布置一采區運輸、軌道、回風三條開拓大巷。采區內沿煤層走向布置首采9105綜放工作面和9107皮順、9107軌順兩個掘進頭。全井田布置+860m一個水平,分

6、二個采區開采9號煤層。2、瓦斯、煤層自燃及爆炸性根據山西省煤炭廳晉煤瓦發20111400號文件批復的礦井2011年度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為0.35m3/t,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73m3/min,為低瓦斯礦井。另據山西煤礦礦用安全產品檢驗中心晉煤檢20110501-MB-J0015號和晉煤檢20110501-MR-J0015號鑒定報告,9號煤層火焰長度30mm,具有煤塵爆炸性;原煤揮發分為18.94%,吸氧量為0.70cm3/g,自燃傾向等級為類,屬自燃煤層。3、礦井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根據已批復的資源整合地質報告和水文地質類型劃分報告,礦井井田地質構造屬簡單類,礦井正常涌水量30

7、m3/h,最大涌水量為45m3/h,水文地質為中等類型。第二部分 建設項目情況一、工程建設情況本次資源重組充分利用原30萬噸/年升級改造的設施及設備,嚴格按照審批的初步設計施工,根據礦井建設的特點,合理布置以采、掘、機、運、通為中心的各主要生產環節,使系統更加簡單經濟,運行安全可靠。礦井建設期間,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從圖紙、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材料質量等方面嚴格審核,認真組織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進行了設計交底、圖紙會審。在過程中,強化監督管理,嚴把安全及工程質量關,充分發揮了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的監管職能,嚴格落實責任監督、巡查監督和專項監督相結合的各項管理制度,在施工前精心組織,施工中

8、過程控制,竣工后按規范標準預驗收和竣工驗收,保證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礦井在兼并重組批復后,我礦委托設計單位編制的山西柳林聯盛陳家灣煤業有限公司兼并重組整合礦井地質報告和山西源通煤礦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編制的山西柳林聯盛陳家灣煤業有限公司礦井兼并重組整合項目初步設計。經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審查,地質報告以晉煤規發2010397號文批復,初步設計以晉煤辦基發2011755號文批復;編制的山西聯盛陳家灣煤業有限公司礦井兼并重組整合項目初步設計安全專篇經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審查,以晉煤監安二字2010442號文批復;隨資源整合進行的不斷深入,我礦相繼委托設計單位編制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環保專篇、職業病危害評價

9、、瓦斯涌出量預測報告等,現各種專篇報告均已通過相關單位的審查和批復。山西省煤炭工業廳以晉煤辦基發20101459號文批準我礦于2010年11月20日正式開工建設,建設工期為17個月。經11個月的緊張施工,現全部工程已建設完畢。于2011年6月14日和10月19日,煤炭工業呂梁地方煤礦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組織相關人員分次對我礦單位工程進行了質量認證,通過審核出具了質量認證書,現所有工程認證率100% ,合格率100% 。2011年7月21日,經主體企業申請,縣局初驗上報,市煤炭局組織采掘、通風、機電、調度信息、綜合等相關部門的專業人員對我礦兼并重組整合項目聯合試運條件按照初步設計和安全專篇進行了現

10、場檢查,我礦對照所提意見整改上報后,在2011年8月10日,經省煤炭工業廳基本建設局登記備案準予我礦進入聯合試運轉調試階段。本次資源整合技改建設項目由山西省煤炭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監理,通過具有資質的部門進行招投標,建設項目中的井巷工程由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土建工程由山西祥宏建筑裝潢有限公司承建,安裝工程由兗州市華東礦建工程有限公司負責安裝。上述監理施工隊伍均在省廳進行了資質備案和項目備案。二、工程建設投資情況建設項目概算總投資為33846.24萬元,累計完成投資36955.27萬元,其中礦建工程10327.29萬元,土建工程5062.67萬元,安裝工程1725.78萬元,設備投資8955.

11、22萬元,其他費用10884.3萬元。井巷工程累計完成工程量5144m(采區水倉為190.4m3),土建工程完工2259.08,安裝設備162臺(套)。三、單位工程施工、竣工驗收及質量認證情況山西柳林陳家灣煤業有限公司“礦、土、安”三類工程,設備采購及工程監理均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了招投標,并由具有資質的機構出具了中標資料。工程項目建設初期,公司成立了工程項目管理機構,配備了專業人員,并制定了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施工單位在簽訂合同后,及時組織人員、材料、機械設備進場,同時按照程序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并報建設、監理單位審批,建設單位在施工前組織設計、監理、施工單位進行了圖紙會審,并由設計單位進行了

12、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監理人員嚴格把關,每道工序經驗收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關鍵部位、隱蔽工程、分部驗收均由建設、設計、監理、施工單位、質檢單位共同驗收。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單位向監理單位報批驗收,監理報建設單位,建設單位組織各職能部門對工程實體、觀感、使用功能、施工資料驗收合格后報質檢部門進行質量認證。山西柳林聯盛陳家灣煤業有限公司90萬噸/年礦井兼并重組整合項目“礦、土、安”三類工程認證單位工程項目32項,認證率100%,其中礦建工程10項、土建工程6項、安裝工程16項。目前呂梁地方煤礦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對上述工程進行了質量認證,并頒發了各單位工程質量認證書。四、聯合試運轉情況截止目前,礦井

13、的主、副井提升系統、通風系統、排水系統、壓風系統、 供電系統、地面生產系統、輔助運輸系統、監測監控系統以及儲、裝、運系統等地面輔助設施已按90萬噸/年的設計規模建成。井下在首采區布置的一個綜采工作面、一個綜掘工作面和一個炮掘工作面已按設計完成。現礦井安全生產機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完善,特殊工種和管理人員全部按要求進行了培訓,并領取了安全資格證和特殊工種人員資格證,達到100%持證上崗。經過近三個月的聯合試運轉,各系統運行正常、設施安全可靠,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符合驗收要求。第三部分 礦井各系統建設情況1、提升系統 礦井采用斜井開拓,主斜井裝備DTL80/25/2x160型膠帶輸送機,帶寬80

14、0mm,電機功率2x160KW,設有JTP-1.2單鉤檢修絞車。副斜井串車提升,裝備JK-21.5/31.5型單滾筒絞車一部,滾筒直徑2米,提升斜長260米,功率185KW,擔負全礦井物料下放任務。 副井絞車選用提升機交流變頻電控裝置,PLC控制,網絡化智能提升電控系統。用PLC斜井提升信號系統,完成提升信號發送,滿足信號安全閉鎖等要求,保證提升機的安全運行。主副井提升設備均經山西煤礦安全裝備技術測試中心進行測試,判定合格,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2、采區運輸系統 采區運煤采用帶式輸送機連續運輸方式,采區皮帶大巷選用已有SDJ-150型膠帶輸送機,帶寬1000mm,配套電機75KW2。輔助運輸采

15、用調度絞車配合礦車、平板車運輸。運輸設施及設備上均安設各類傳感器和保護裝置,在軌道運輸路線上,安設了擋車欄、阻車器等一坡三擋的擋車設施,確保運輸安全。3、通風系統 礦井通風方式采用主、副斜井進風,回風立井回風的中央并列式通風方式。回風立井新更換安裝兩臺FBCDZ-8-22B型主要通風機,電機功率2160KW,10KV供電電源。一臺工作,一臺備用。 綜采工作面采用一進一回U型通風,新鮮風流由皮帶順槽到工作面,回風流經由回風順槽排出。掘進通風采用FBD5.6/112型對旋式軸流局部通風機,功率為211KW,全部實現三專兩閉鎖和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保證局部通風的連續性和可靠性。 主通風機安裝調試運

16、行正常,經山西煤礦礦用安全產品檢驗中心檢驗合格,符合相關安全規定;采掘工作面風量、風速及瓦斯濃度均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系統符合設計要求,風流穩定,能夠滿足安全需要。 4、供排水系統( 1 )礦井地面生活供水系統,采用潛水泵從深井送至高山水池,然后分送到地面各用水點,根據需要調節供水量。其它工業用水來源于處理后回收的礦井水,存放在消防灑水池內,用于生產、消防、噴霧降塵、地面噴灌綠化等。( 2 )井底車場附近布置有中央水倉和水泵房,排水利用原有型號為DF155-306的離心式水泵3臺,流量為155m3/h,揚程180m,配套YB315M1-4型礦用隔爆電動機,功率132kw,一臺工作,一臺備

17、用,一臺檢修。單臺水泵工作可滿足礦井正常涌水時的排放(礦井設計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45m3/h)。排水管選用1594防腐納米管,吸水管比排水管大一級,一路工作,一路備用。經山西煤礦設備安全技術檢驗中心測試,礦井防排水系統運行正常,聯合排水試驗符合規定設計要求,滿足安全需要,系統檢測合格。5、壓風系統 地面空壓機房采用2臺GA132/8.5型風冷式空氣壓縮機,一臺工作、一臺備用,配套電機功率為132kw。礦井壓風主干管選用108x6型鋼管,沿副斜井敷設。壓風系統配電采用兩回380V供電線路,實現雙電源,雙回路供電,系統完全能夠滿足生產及壓風自救用風需要。 6、供電系統 礦井設雙回路

18、10kV供電,一回10kV電源引自陳家灣35kV變電站10kV母線段,輸電距離約2km,導線型號為LGJ-95mm2;另一回10kV電源引自寨崖底35kV變電站10kV母線段,輸電距離約2km,導線型號為LGJ-95mm2。兩回線路分列運行,一回工作,一回(帶電)備用,當任一回路發生故障停止供電時,另一回路能保證礦井全部負荷供電。工業場地10kV主變電所主變壓器選用S9-1250/10/0.4雙繞組變壓器2臺,容量為1250kVA,分別經低壓配電柜分段向各用電地點供電。風井區設10kV配電室,兩回10kV電源引自地面變電所不同母線段, 便于主要通風機雙電源切換。0.4kV低壓作為主通風機房內各

19、附屬設備、控制、操作及場地照明的供電源,所用電源均引自低壓配電室不同母線段。井下供電為10kV,兩回電纜型號為MYJV22-8.7/10kV 395mm2 ,輸電距離0.7km,沿主斜井下至中央變電所。中央變電所內設KBSGZY-630/1010/0.69kV礦用隔爆型移動變壓器、PJG43-10礦用隔爆型高壓真空配電裝置和KJZ5礦用隔爆型真空饋電開關等設備。除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水泵房和臨時水倉采用雙回路供電外,其它均為單回路供電。井上下供電系統所有設備已全部按照有關標準進行建設安裝,目前運行正常。7、水處理系統 礦井設有井下水處理站和生活污水處理站各一座,井下水處理站內設調節池、凈化間

20、、煤泥處理間和消防灑水池,安裝三臺IS6550125A型提升泵、二臺ZNJ-100型凈水器和JY-V型消毒裝置、JY-V加藥裝置等設備,設計處理能力960m3/d;生活污水處理站為地埋式,內設調節池、污水處理間、格柵間,安裝WSZAO10型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一套、HC601S型曝氣風機2臺,KW100型二氧化氯發生器2臺、柵除污機一臺,型號FH300型,設計處理能力為240m3/d 。系統滿足設計要求和生產、生活需求。8、安全監測監控系統 礦井裝備KJ70N型安全監測系統,可對瓦斯、風速、負壓、煙霧、溫度、煤位、水位、電壓、電流等井下參數及局部通風機的開停、主要風門的開閉狀況進行連續監測,實現

21、對掘進工作面實現風電、瓦斯電閉鎖和遠程控制斷電。礦井人員定位系統設計為KJ249型,根據相關精神,在六大系統專項設計中升級改造成KJ222型,目前運行正常。礦井產量監控系統初步設計中為ICS-150-XF型煤炭產量監控系統,經六大系統升級改造后采用KJ219型產量監控系統 ,安裝調試后運行正常。上述三大系統均能符合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 AQ6201-2006相關要求,系統設置及日常管理維護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 AQ1029-2007的標準執行。 9、地面生產系統 礦井地面儲煤場內建有兩個直徑16m,高32.6m的儲煤筒倉,總儲煤容量6400t,另

22、有篩分樓、皮帶棧橋等其它附屬設施,9號原煤經斜井皮帶、棧橋皮帶運至篩分樓,由振動篩篩選后送到筒倉儲存,最后以汽車外運的方式將產品煤由筒倉直接裝入汽車外運到用煤地點銷售。 10、井下生產系統回采工作面采用綜合機械化放頂煤開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工作面采長180m,選用MG170/410-WD型采煤機,前后兩部刮板輸送機型號為SGZ-630400型,選用117架型號為ZF3600-17/33型的放頂煤支架和6架型號為ZFG4000/17/33型的端頭支架;皮帶順槽運輸設備包括轉載機、破碎機和帶式輸送機,轉載機型號為SZZ-764/160,破碎機型號為PLM110,帶式輸送機型號為DSJ100/6

23、0/2110。礦井裝備一個綜掘工作面、一個炮掘工作面,掘進工作面機械設備有:EBZ-120掘進機、SGB420/30型刮板輸送機、SSJ80/40/255型SSJ-650型膠帶輸送機、FBD5.6/112型局扇、MQTB-55/1.7型氣腿式鑿巖機、ZLJ-35型探水鉆、MQT-110/2.5I和MYT-120B型錨桿機、LZJG-A型濕式風機、BPW200/6.3型噴霧泵站、JD-25型調度絞車等。井下生產系統符合設計要求,滿足安全生產需要。11、供暖系統 礦井工業場地辦公區采用集中供熱方式,主、副井冬季防凍供熱和工業場地建筑物采暖,設計利用原有DZL2-1.25-A型蒸汽鍋爐兩臺,另增加DZL4-1.25-A型蒸汽鍋爐一臺。供暖系統符合設計要求和環保需求。12、通訊聯絡系統 礦井根據相關要求,新建了礦井安全調度指揮中心,指揮中心集信息調度、視頻監控、無線通訊、監測監控、安全報警等功能于一身,采用DH-2000數字程控調度機,設計有線電話容量224門,采用大屏顯示有效信息,和公司集團、上級有關部門的監控系統融網,并提供實時監測信息。無線調度通信系統,可實現所有無線、有線用戶的調度雙向通話。井下通信電纜沿主井井筒敷設2條MHYA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