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軸自由鍛工藝設計_第1頁
傳動軸自由鍛工藝設計_第2頁
傳動軸自由鍛工藝設計_第3頁
傳動軸自由鍛工藝設計_第4頁
傳動軸自由鍛工藝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傳動軸自由鍛工藝設計目 錄一、 加工方法選擇與分析 31.1鑄造與鍛造的選擇1.2具體鍛造方法的選擇 二、 鍛件圖的繪制 32.1鍛件加工余量、余塊、公差的含義2.2鍛件加工余量、余塊、公差的計算三、 確定毛坯的重量和尺寸 53.1計算坯料質量 3.2坯料尺寸的確定四、 確定變形步驟、溫度和冷卻方式 8 4.1變形工藝步驟4.2鍛造溫度4.3冷卻方式五、 確定鍛造設備 10六、 確定鍛造加熱時間 11七、 參考文獻 12一 加工方法選擇與分析1.1鑄造與鍛造的選擇該傳動軸零件為階梯軸類零件,材料為45號鋼,由于階梯軸類零件在工作時,某些部位譬如與滑動軸承配合的軸頸往往要承受摩擦、磨損,嚴重時可

2、能發(fā)生咬死現(xiàn)象,同時使軸類零件運轉精度下降。為使階梯軸承受多種載荷的作用,必須增強其強度和沖擊韌度,所以毛坯選用鍛件以獲得纖維組織,滿足使用要求。1.2具體鍛造方法的選擇自由鍛:所用工具簡單,并具有很強的通用性,生產準備周期短,鍛件力學性能好;但自由鍛件精度低,加工余量大,勞動強度大,生產率低,適合單件、小批量生產。模鍛:生產效率高,尺寸精度高,加工余量小,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適合鍛造形狀復雜的鍛件及大批量生產150kg以下的小型鍛件。綜合分析零件特點與自由鍛和模鍛的優(yōu)缺點,此零件外形結構單一無復雜加工面,且為小批量生產,要求力學性能好,所以選擇其加工方法采用自由鍛。二、 鍛件圖的繪制2.1

3、鍛件加工余量、余塊、公差的含義:鍛件圖是工藝擬定的基礎和工藝規(guī)程的核心內容,它是以零件圖樣為基礎,結合自由鍛工藝特點考慮余塊與鍛件形狀、鍛件加工余量和鍛造公差等因素繪制而成。(1)鍛造余塊:在零件上難以鍛出的部位添加一些大于余量的金屬,以簡化鍛件外形、便于直接鍛造成形,這些多余的金屬稱為鍛造余塊。(2)鍛件加工余量:為保證零件機械加工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在零件外表面需要加工部分增加供切削加工的金屬,稱為鍛件余量。(3)鍛造公差:零件基本尺寸加上加工余量為鍛件基本尺寸。鍛件實際尺寸與基本尺寸間所允許的偏差,上下偏差代數差的絕對值為鍛件公差。2.2鍛件加工余量、余塊、公差的計算:零件的總長為273m

4、m,最大直徑為68mm。根據GB/T15826.7-1995臺階和凹檔的鍛出條件規(guī)定,該軸鍛出臺階的最小長度為100mm,故兩側均一層臺階鍛出。又根據JB4249.2-86臺階軸類鍛件機械加工余量與鍛造公差規(guī)定,由零件總長273mm(0-315mm),每階臺階直徑均在50-80mm范圍內,故查表可得該階梯軸的加工余量為a=8mm,極限偏差為±3mm。考慮鍛件形狀、尺寸、精度要求和生產批量等因素,鍛件各部分尺寸及公差如下:鍛件總長:L=273+8×2=289±6mm;左端臺階段的長度:L1=152±3mm;左端臺階段的直徑:D1=60+8=68±

5、3mm;鍛件中間段的長度:L2=13+8×2=29±6mm;鍛件中間段的直徑:D2=70+8=78±3mm;右端臺階段的長度:L3=108±3mm;右端臺階段的直徑:D3=60+8=68±3mm;三、 確定毛坯的重量和尺寸3.1坯料質量的計算 坯料質量為鍛件質量加上加熱時的氧化損失、沖孔時沖掉的料芯以及切頭損失,計算公式為:式中 坯料質量,單位為kg; 鍛件質量,單位為kg; 加熱時坯料表面氧化而燒損的質量,單位為kg; 鍛造時從鍛件端部切去的金屬質量,單位為kg沖孔時沖掉的金屬質量,單位為kg;:的計算可用形體分析法:式中:材料密度(kg/d

6、m3)V總各部分體積總和(dm3)。查表可得45鋼=7.85kg/dm3,則 =(0.682*1.520.78²*0.290.68²*1.08)*7.85 = 8.557kg:根據45鋼的塑性、強度、導熱及膨脹系數、加熱變化等特點,可以采用室式煤爐三次加熱。查表7-4可得室式煤爐K1=2.5%-4%, 三次加熱可取K1=3.5%=K1*=3.5%×8.557=0.299 kg: 圓形截面:=(1.51.8)×D3其中:D為切頭部分的直徑 可取系數為1.6=1.6×=1.6×0.68³=0.503kg因為沒有沖孔,所以=0所以

7、,=8.557+ 0.299+0.503 =9.3593.2坯料尺寸的確定坯料尺寸與所用第一個基本工序有關,對于軸桿類鍛件采用拔長鍛造時,應按鍛件最大截面積S鍛max并考慮鍛造比Y、修正量等選取坯料尺寸,即 圓料直徑 鋼型材鍛造比Y=1.3-1.5,取Y=1.4,則 ×76=89.924mm查熱軋圓鋼和方鋼尺寸、外形、重量級允許偏差(GB/T702-2004)可得:坯料應選用直徑為90的圓鋼。坯料長度的計算:=9.359/7.85=1.19dm3L= =1.87dm187mm綜上所述:坯料尺寸為90x187mm。四、 確定變形步驟、溫度和冷卻方式 4.1變形工藝步驟根據鍛件的形狀特征

8、、尺寸、技術要求、生產批量和生產條件等,結合基本工序、輔助工序和精整工序的變形特點,以及完成各工序所使用的工具,參考有關典型工藝具體確定如下工藝步驟:(1) 下料(2) 整體拔長(3) 左側壓肩 (4)左側局部拔長 (4)右側壓肩 (5)右側局部拔長 (6)切料頭,修整 4.2鍛造溫度為確保鋼在鍛造溫度范圍內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較低的變形抗力,能鍛出優(yōu)質鍛件,且較寬的鍛造溫度范圍和較少的加熱次數,以及較高的鍛造生產率。查表7-8,可得45號鋼的始鍛溫度:1200 終鍛溫度:800 鍛造溫度范圍:4004.3冷卻方式根據要求選擇空冷、坑冷和爐冷。該鍛件屬于中小型碳素鋼,故采用冷卻速度較快的空冷方法。

9、在空氣中冷卻鍛件鍛后單個或成堆直接放在車間地面上冷卻,但不能放在潮濕地面或金屬板上,也不要放在有過堂風的地方,以免鍛件冷卻不均引起裂紋。五、確定鍛造設備選定鍛造設備時,依據鍛件的材料、尺寸和質量進行選擇,同時還要適當考慮車間現(xiàn)有設備條件。若設備噸位太小,鍛件內部鍛不透,質量不好,生產率也低;設備噸位過大,不僅造成設備和動力的浪費,而且操作不便、不安全。詳細DWG圖 紙 請 JIA:三 二 1爸 爸 五 四 0 六全套資料低價拾元起通常用經驗類比法或查表選定法進行選擇。根據坯料尺寸為90x187mm,坯料質量為9.359kg,查表可選擇規(guī)格為5000N(0.5t)的鍛錘。六、 確定鍛造加熱時間加熱時間是坯料裝爐后從開始加熱到出爐所需的時間,包括加熱個階段的升溫時間和保溫時間。直徑小于150-200mm的碳素結構鋼和直徑小于100mm的合金結構鋼材,采用一段加熱規(guī)范。從技術角度出發(fā),鍛件加熱時間確定是有效控制和保證鍛件坯料加熱溫度均勻、加熱缺陷(如氧化、脫碳、過熱、過燒和裂紋等)少、加熱時間短以及獲得鍛件成形的形狀、尺寸和力學性能的前提條件。經查表,可得加熱時間為20-28min。七、參考文獻1 王愛珍,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藝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