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需要知識-第一課時-教案_第1頁
勞動需要知識-第一課時-教案_第2頁
勞動需要知識-第一課時-教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無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課題:勞動需要知識設計者(慈溪市第三實驗小學李吉)教材分析勞動需要知識是浙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勞動最光榮”的第 2 課。21 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只有掌握了現代化的科學文化知識并加以運用,才能對人類和社會有更大的貢獻。我們今天的努力學習正是為明天社會的建設做準備。教科書通過列舉科技發明創造給我們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引導學生體會科技的力量,認識知識的重要性,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及對科學家的崇敬之情。通過調查訪問、討論交流等活動,了解各行各業的勞動生產對知識的需求,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的自覺性。最后的“志愿者”活動與學生的理想及現實相聯系,旨在激勵學生為實現

2、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學習,掌握知識和本領。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懂得勞動需要知識。只有掌握現代化科學知識并加以運用,才能創造社會財富,才能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2、 具備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的自覺性。教學重難點懂得勞動需要知識,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教具教師:搜集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 20 世紀的科學技術發明,了解它們為人類社會帶來的變化。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基礎教案基礎教案個性設計個性設計(過程步驟)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一、一、觀觀看短劇,形成認識看短劇,形成認識1、引入: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或聽到這樣的事。兩個學生表演短劇:A 找 B 去打球,而 B 正在做習題

3、,就想請 A 一起討論幾個題目后再出去。A 不耐煩地說:“學這么多干嘛呀,又不能當飯吃”。B 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以后的工作可少不了知識啊!”A 滿不在乎地說:“沒有知識又怎樣,只要我有力氣,長大后可以去打工,照樣賺錢。”說著,A 就拍著球離開了。2、看了這件事,你想說什么?想對 A 說些什么?3、小結。4、出示題目:“勞動需要知識”無(過程步驟)板書:勞動需要知識二、學習故事,激發崇敬之情二、學習故事,激發崇敬之情1、偉大的發明創造有的是科學家個人的杰作,有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先為大家介紹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學生閱讀課文第 62 頁。(2)

4、教師:袁隆平為國家、為世界作出了什么貢獻?(3)教師:諸如袁隆平這樣的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與我們的幸福生活有哪些聯系?2、出示資料,猜猜他是誰?他是美國人。他理想是把世界引向未來時速之路。他的綽號是“電腦神童”、“左撇子”。他是前微軟公司主席兼首席軟件架構師。他認為“螺旋槳頭腦”和“達爾文式”管理是運作微軟最有效的手段,數據神經系統是未來管理的必然模式。(1)出示比爾蓋茨的照片。學生閱讀書本第 63 頁文章。(2)教師:你家有電腦嗎?它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和樂趣?(3)小組合作討論:你知道計算機的發明及軟件的開發對整個社會有什么影響?舉例說明。(4)教師補充介紹我國在計算機領域一些比較著名的人

5、物,講述他們的創業經歷。三、召開發布會三、召開發布會,體會科技發明帶來的變化體會科技發明帶來的變化1、出示圖片:無紙化辦公、現代化辦公、大型物流基地、超市里現代化的家電教師:看到這些,聯想我們的生活,你有什么感想?2、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科學進步帶來了許多發明創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3、想一想,20 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技術發明有哪些?召開一個科技發明創造發布會。(1) 學生讀一讀課文中例舉的部分發明創造及其給人類帶來的深遠影響,聯系自己的生活談一談體會。(2)教師: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發明,它們為人類社會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無四、展開討論,了解身邊的變化四、展開討論,了解身邊的變化1

6、、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與從前相比,我們身邊的生活用品和勞動用具也都發生了變化。課前,請同學們做了調查, 現在分小組上臺來為大家介紹。 它們發生了哪些變化?(將來可能還會有哪些變化呢?)以前現在將來手工捕魚機械化捕魚手工收割機械化收割人工飼養家禽、家畜機械化飼養2、小結: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科技發明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科技的發明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勞動。他們是人類的驕傲!板書設計勞動需要知識知識改變生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軟件巨子”比爾蓋茨教學反思無教學資源教學資源: :1、二十世紀重要發明創造二十世紀重要發明創造歷史是人類創造的,20 世紀的一百年間人類發明了大到飛

7、機、原子彈、小到拉鏈、信用卡等無數種現代物質。它們改變了整個人類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促進了人類的文明進程。以下是 20 世紀人類重要的發明創造一覽:飛機飛機1903 年 12 月 17 日,美國萊特兄弟制造的動力推進由人操縱的飛機試飛成功。核能核能20 世紀 30 年代誕生于美國,為人類打開了利用和開發新能源的大門。電視電視1923 年,俄裔美國人茲沃里金發明了電視機的靈魂顯像管,不久即發明了他的第一臺實驗電視。電視技術的廣泛應用是在 20 世紀 40 年代的美國,60 年代以后幾乎大多數國家都建立了電視臺。人造衛星人造衛星1957 年 10 月 4 日,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至今已有十

8、幾個國家發射了人造衛星,總數超過 8000 顆。電腦電腦1946 年 2 月誕生于美國。青霉素青霉素30 年代,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在一次細菌培養中偶然發現,英國科學家弗勞雷和錢恩等人經過十年的努力, 終于提煉出一種高純度的青霉素。 它是本世紀最有威力的救世良藥。激光激光1960 年美國物理學家西奧梅曼發現并制成了第一臺激光器。激光是一種所有光束完全同步的細窄的強光束。試管嬰兒試管嬰兒1978 年 7 月 25 日, 英國婦女萊斯特在英國醫生斯特普托和生理學家愛德華的幫助下成功產下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中國首例試管嬰兒誕生于 1988 年 3 月 10 日。機器人機器人第一臺機器人 19

9、60 年由美國人制造,80 年代后,機器人在全世界開始大量使用,它被譽為本世紀科技成就的標志性成果之一。克隆羊克隆羊在本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一只叫多利的羊羔的叫聲響遍全球。這只不同凡響的山羊是英國愛丁堡大學羅林斯研究所的胚胎學家維爾穆特領導的科研小組于 1997 年2 月利用無性細胞繁殖技術克隆出來的。電冰箱電冰箱上個世紀雖然人類就掌握了冷凍技術,但真正的電冰箱,卻是瑞典工程師浦拉騰和孟德斯于 1923 年制造出來的,1925 年開始在美國生產并風行于世。復印機復印機美國工程師切斯特卡爾林于 1938 年 10 月發明。它改變了人類知識的生產方式。無手機手機1983 年,美國的摩托拉羅拉公司推

10、出了耗時 15 年、耗資 1.5 億美元研制出來的第一代模擬蜂窩移動電話,將人類帶入了嶄新的通訊時代。此外,本世紀人類重要的發明還有:無線電廣播、宇宙飛船、雷達、火箭、錄像機、合成橡膠、空調機、傳真機、微機爐、易拉罐、熒光燈等。2 2、我們生活的目的是工作我們生活的目的是工作張朝陽,陜西省西安市人,1986 年畢業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1993 年底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博士學位,并繼續在該院從事博士后研究;1994 年任 MIT 亞太地區聯絡負責人;1995 年底回國任美國 ISI 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1996 年在 MIT 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教

11、授和 MIT 斯隆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教授的風險投資支技下創建了愛特信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軍立的互聯網公司;1998 年 2 月 25 日, 愛特信正式推出“搜狐” (SOHU) 產品, 并更名為搜狐公司。 搜狐于 2000年 7 月 12 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張朝陽現任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2005 年 5 月,張朝陽在參加企業家精神論壇大會時強調:我們生活的目的是工作。他說,他覺得中國人創業的精神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首屈一指的。企業家精神包含兩個因素:一個是強烈的取勝愿望,這是他們的動力;第二要獨辟蹊徑,這是他們思想上的獨創性。有了這兩個文化的特質,中國人就

12、有非常強的實力,這也是保證他們成功的重要因素。3 3、“當代當代畢昇畢昇”王選王選王選,江蘇無錫人,1937 年 2 月生于上海,1958 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北大計算機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文字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電子出版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協副主席。2003 年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06 年 2 月 13日因病逝世。王選是當代中國著名的科學家, 是舉世公認的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創始人。 大學

13、選擇專業時,他看到國家“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中把計算技術列為重點發展學科,又了解到未來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將對國防和航空工業產生巨大影響, 便毅然決定攻讀當時冷門的計算數學專業。大學畢業后,他以巨大的熱情投入計算機應用研究工作。他敏銳地意識到國家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中“漢字精密照排系統”的研究成功將引起中國報業和出版印刷業的深刻革命, 項目的巨大價值和技術難度激起了他攀登科技高峰的豪情, 他毅然決定用數字存儲方式,跳過當時日本流行的第二代機械式照排機和歐美流行的第三代陰極射線管照排機,無直接研制國外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 發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信息壓縮、 高速還原和輸出方法等世界領先技術

14、,成為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技術核心。1979 年,他主持研制成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主體工程,從激光照排機上輸出了一張八開報紙底片。1981 年后,他主持研制成功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 方正彩色出版系統相繼推出并得到大規模應用, 實現了中國出版印刷行業“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技術革命,成為中國自主創新和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的杰出典范。 他對科研項目的市場前景有著敏銳的洞察力, 是促進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先驅,被譽為“有市場眼光的科學家”。上世紀 80 年代起,他就致力于科研成果的商品化。90 年代初,他帶領隊伍針對市場需要不斷開拓創新,先后研制成功以頁面描述語言為基礎的遠程傳版新技術、 開放

15、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統、 新聞采編流程計算機管理系統,引發報業和印刷業三次技術革新,使得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占領 99的國內報業市場以及 80的海外華文報業市場。他積極倡導產學研結合,在北大方正集團中建立起從中遠期研究、開發、生產、系統測試、銷售、培訓和售后服務的一條龍體制,還力主由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所與北大方正集團共同成立方正技術研究院, 走出了一條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成功道路。王選在計算機應用研究和科學教育領域里的重大成就,贏得了祖國和人民的高度評價,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的贊譽。1985 年獲首屆中國發明協會發明獎,1986 年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 1987 年獲首屆畢升獎, 1987 年和 1995 年兩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9年獲中國專利金獎,1990 年獲陳嘉庚技術科學獎,1991 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 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 何梁何利科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