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復習卷_第1頁
管理會計復習卷_第2頁
管理會計復習卷_第3頁
管理會計復習卷_第4頁
管理會計復習卷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單項選擇題1 、成本其性態可分為()A、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B、機會成本和假設成本C、產品成本和時期成本D、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2、當業務量增加時,單位固定成本將()A、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B、不隨業務量的變動而變動C、隨著業務量的變動成反比例變動D 、上述選擇都不對3、當業務量增加時,單位變動成本將()A、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B、始終保持不變C、隨著業務量的變動成反比例變動D 、上述選擇都不對4、成本性態分析方法中的高低點,在選擇時應以()為標準。A、成本 B、業務量C、業務量、成本均可D、不一定5、在變動成本法下,固定生產成本作為()處理A、直接成本 B、期

2、間成本 C、遞延成本 D、責任成本6、在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下,分期營業凈利潤出現差異的根本原因在于兩種成本計算法下計入當期損益的()水平差異。A、變動生產成本B、固定制造費用 C、銷售收入D、期間費用7、當銷售量不變和()時, 貢獻毛益增加。A、單位變動成本減少B、單位變動成本增加C、固定成本總額減少 D、固定成本總額增加8、某產品的盈虧平衡點銷售量為100 臺,此時的變動成本總額為100元,固定成本總額為200元。銷售第401 臺產品能增加稅前利潤()A、 0 B、 1C、 2D、 39、某公司計劃銷售A 產品 20 萬臺,每臺售價2 元,貢獻毛益率為25%。該公司在這個銷售額水平上正好

3、保本。則固定成本總額為()萬元。A、 10B、 16C、 20 D、 3010 、影響目標銷售量的因素包括()A、固定成本總額、銷售單價和目標利潤B、固定成本總額、銷售單價和安全邊際C、銷售單價、目標利潤和生產量D、固定成本總額和銷售單價、安全邊際和目標利潤11、下列論述正確的是()( 1)當企業的經營正好達到盈虧臨界點時,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額正好等于企業所有固定成本總和。( 2)多種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是各種產品盈虧臨界點銷售量之和( 3)貢獻毛益率越高,則說明企業經營越安全,盈利的可能性越大A、僅(1) B、僅(2)C、僅(3) D、都不正確12、某產品的固定成本總額為35 000 元,變

4、動生產成本為15 元,變動非生產成本為3元,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率為30%,則該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是()臺A、 50 000 B、 834C、 1000D、 77813、某廠只生產一種產品,單位變動成本為45 元,固定成本總額為60 000 元,產品單價為120 元,為使安全邊際率達到60%,則該廠應當銷售()單位產品。A、 800B、 1280C、 1333 D、 200014 、已知A 企業為生產和銷售單一產品企業。A 企業計劃年度銷售量為1000 件,銷售單價為50 元,單位變動成本30 元,固定成總額為25 000 元,則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

5、列的是()A、單價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B、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 固定成本C、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銷售量D、單價銷售量固定成本單位變動成本15 、 某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單位變動成本為36 元, 固定成本總額為4 000 元, 產品單位售價56 元, 要使安全邊際率達到50%,該企業的銷售量應達到()件。A、 400B、 222C、 143D、 50016 、某產品單位變動成本為10 元,單位固定成本為5 元,售價為20 元,因此其單位貢獻毛益是()元。A、 10 B、 20C、 5D、 1517 、固定制造費用的能量差異,可以進一步分為()A、閑置能量差異和耗費差異B、閑置能量差

6、異和效率差異C、耗費差異和效率差異D、以上任何兩種差異18 、通常應對不利的材料價格差異負責的部門是()A、質量控制部門B、采購部門C、工程設計部門 D、生產部門19 、固定制造費用的實際金額與預算金額之間的差額稱之為()A、耗費差異B、能量差異C、效率差異D、閑置能量差異20、以資源無浪費、設備無故障、產出無廢品、工時都有效的假設前提為依據而制定的標準成本是()A、基本標準成本 B、理想標準成本 C、正常標準成本D、現行標準成本21 、本月生產甲產品8000 件,實際耗用A 材料 32000 千克,其實際價格為40 元 /千克。該產品A 材料的用量標準為3 千克,標準價格為45 元,其直接材

7、料用量差異為()元。A、360 000 B、320 000 C、200 000 D、-160 00022、本月購入一批原材料60 000千克,標準成本0.3元 /千克。實際成本入原材料的會計分錄為()A、借:原材料18 000貸:材料價格差異1 800應付賬款16 200C、借:原材料 16 200材料價格差異1 800貸:應付賬款18 00023、甲公司2010年目標利潤為40萬元,預計該年固定成本為公司應將產品價格定為()元。A、21 B、31.5 C、52.5 D、10.524、以下關于盈虧臨界圖的論述不正確的是()A、橫軸表示銷售量,縱軸表示成本和銷售收入C、盈虧臨界點不變,銷售量越大

8、,能實現的利潤越多,虧損越少25、某廠計劃年度目標利潤640 萬元,已知報告年度固定成本為品的銷售單價為1.6萬元。該廠計劃年度的產量指標是()萬元。0.27 元 /千克,每月生產領用50 000千克,所編制的購B 、借:原材料15 000貸:材料數量差異1 500應付賬款13 500D、借:原材料 16 200材料數量差異1 800貸:應付賬款18 00023 萬元,單位產品變動成本21 元,預計銷售量為20 000臺、則B、總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即為盈虧臨界點D 、盈虧臨界點不會改變2000 元,變動成本為1 600 萬元,銷售額為4 000 元,每臺產A、 2 750 B、 2 790

9、C、 2 730D、 2 79526、以下原則中,不屬于成本控制原則的是() 。A.經濟原則B.因地制宜原則C.以顧客為中心原則D.全員參與原則27、以下有關成本降低的表述正確的是( )。A. 成本降低是指低成本支出的絕對額B. 成本降低是是絕對成本控制C.成本降低要求收入的增長超過成本的增長,實現成本的相對節約D.成本降低僅限于有成本限額的項目28、在進行成本差異分析時,固定制造費用的差異可以分解為()A.價格差異和數量差異B.耗費差異和效率差異C.能量差異和效率差異D.耗費差異和能量差異二、多項選擇題1 、屬于管理會計的職能有()A、預測經濟前景 B、參與經濟決策C、規劃經營管理目標D、控

10、制經濟過程E、考評經營業績2、屬于管理會計的方法有()A、成本性態分析法B、本量利分析法 C、貢獻毛益分析法D、折現的現金流量法E、成本一效益分析法3、成本按經濟用途可分為(A、生產成本B、銷售成本C、制造成本D、非制造成本E、以上都是4、成本按習性可分為()A、制造成本B、固定成本C、變動成本D、半變動成本E、銷售成本5、在其他因素不變的前提下,產品單位變動成本下降會引起()。E、以上說法都正確A、單位售價降低B、單位貢獻毛益上升C、貢獻毛益率上升D、單位變動成本率下降6、下列屬于固定成本的是()A、直接材料費B、租賃費C、直接人工費D、行政人員工資E、包裝費7、下列屬于變動成本的是()A、

11、直接人工費B、直接材料費C、包裝費 D、按銷量支付的傭金 E、以上都是8、下列屬于半變動成本的是()A、設備維修費B、水電費 C、直接材料費D、煤氣費E、直接人工費9、在混合成本分解的數學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有()A、會計法B、高低點法C、散布圖法D、回歸直線法E、工程法10、在盈虧臨界圖中,盈虧臨界點的位置取決于()等因素A、固定成本B、單位變動成本 C、銷售量 D、銷售單價11、當單價單獨變動時,會使下列指標同方向變動的是(A、盈虧臨界點銷售量B、盈虧臨界點銷售額C、單位貢獻毛益D、貢獻毛益率E、變動成本率12、下列公式正確的是()盈虧臨界點銷售量A、固定成本= 貢獻毛益率B、人,安全邊際

12、銷售量安全邊際率=盈虧臨界點銷售量C、貢獻毛益率+變動成本率=1D、安全邊際銷售額+盈虧臨界點銷售量=銷售總額E、盈虧臨界點銷售額=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漳位產品售價13、在其他因素不發生變動的前提下,產品單位售價上升會產生的結果是()A、單位變動成本率上升B、單位邊際貢獻上升C、單位變動成本率下降D、安全邊際率上升E、以上說法都正確14、下列各項能引起安全邊際提高的是()A、固定成本上升 B、單價上升C、單位變動成本下降 D、銷售量增加E、固定成本下降15、下列各項能引起利潤減少的是()A、單價上升B、固定成本上升C、單價下降D、銷售量減少E、單位變動成本增加16、各成本差異科目的貸方登記()A、

13、成本超支差異B、成本節約差異C、超支差異轉出額D、節約差異轉出額17、原材料質量低劣,會造成()向不利方面擴大。A、直接材料成本的用量差異B、直接人工成本的效率差C、變動制造費用的效率差異D、固定制造費用的能量差異18、在確定直接人工正常標準成本時,標準工時包括()A、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時間B、必要的工間休息C、調整設備時間 D、不可避免的廢品耗用工時19、會計期末,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的處理可采用()A、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B、直接計入當期利潤C、直接計入銷售成本D、直接計入生產成本20、下列各項中,能夠造成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的有()A、直接材料質量次,廢料多B、間接材料價格變化C、間接

14、人工工資調整D、間接人工人數過多21、關于成本控制的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A.成本控制制度會受到大多數員工的歡迎C.不存在適用于所有企業的成本控制模式B.對數額很小的費用項目,控制可以從略D.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是確定成本超支的責任人三、簡答題1 、簡述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和區別?答:聯系:( 1)信息來源相同。管理會計所需的信息來源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同屬于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兩大子系統。( 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工作對象相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工作對象是企業的經營資金運動。( 3)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最終目標是一致的。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最終目的是為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15、服務。區別: (1 )服務對象不同。管理會計工作的側重點是針對企業經營管理遇到的特定問題,其具體目標主要為企業內部服務,故又稱 “ 內部會計” ;財務會計側重點是企業日常的經營活動,其具體目標主要是為企業外部服務,故又稱“外部會計”。(2)工作重點不同。管理會計的作用時效不僅限于分析過去,還能預測和規劃未來;財務會計的作用時效主要在于反映過去,遵循歷史成本原則。(3)遵循的原則和依據的基本概念框架結構不同。管理會計不受會計基本假設、公認的會計原則和會計制度約束;財務會計必須遵循會計基本假設、公認的會計原則和會計制度。(4)時間跨度不同。管理會計報告過去或者將來,時間跨度有較大的彈性;財務會計按

16、年、季、月報告過去時期,固定時間,沒有彈性。(5)工作主體(范圍)的層次不同。管理會計的工作主體可以分為多個層次;財務會計的工作主體只有一個層次,主要以整個企業為工作主體。(6)工作程序不同。管理會計具有比較大的靈活性;財務會計的工作程序具有固定性。(7)方法體系不同。管理會計可選擇靈活多樣的方法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分析處理;財務會計必須依照會計準則、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的要求和規定,選擇和采用核算方法。(8)核算要求、信息特征和信息載體不同。管理會計資料包括定量資料和定性資料,計量單位可以使用貨幣單位也可以使用實物量單位、時間單位和相對數單位,所提供的信息不具有法律效力;財務會計的信息主要是以貨幣

17、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的定量資料,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9)對會計人員素質的要求不同。管理會計對會計人員素質的要求比較高;財務會計對會計人員素質的要求比管理會計人員要低。2、變動成本法有哪些優點?有哪些局限性?為什么說變動成本法是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工具?3、什么是本量利分析?它有哪些基本假設?答: ( 1)本量利分析是對成本、產量(或銷售量)、利潤之間的依存關系進行分析的一種簡稱。廣泛應用于企業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諸多方面,是管理會計的基礎。( 2)一、相關范圍假設:期間假設:固定成本的固定性與變動成本的變動性均體現在特定的期間內。業務量假設:成本按性態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18、是在一定的業務量范圍內分析和計量的結果。二、模型線性假設:固定成本不變假設:相關范圍內,固定成本總額固定不變變動成本與業務量關系假設:相關范圍內,變動成本總額與業務量呈完全線性關系;銷售收入與銷售數量關系假設:銷售收入與銷售數量呈完全線性關系三、產銷平衡假設:因此該假設是假定在相關范圍內企業的銷售量等于企業的生產量。四、品種結構不變假設:是指在一個多品種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各種產品的銷售收入在總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會發生改變。4、什么是盈虧平衡點?盈虧平衡點有哪兩種表現形式?應分別如何計算?指全部銷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時(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的產量。表現形式假定利潤為零和利潤為目標利潤時按實物

19、單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 (單位產品銷售收入 -單位產品變動成本)按金額計算:盈虧平衡點 =固定成本/ (1-變動成本/銷售收入)=固定成本/貢獻毛率四、計算分析題1、某工廠只生產一種產品,其單件產品的有關資料如下所示:成本項目標準成本原材料10千克R.15元/千克直接人工0.5小時>4元/小時制造費用:固定制造費用(總額)5 000元(預算數)單位變動制造費用1元/件產量預計正常生產能量10 000件本月賒材料90 000千克,單(0.16元/千克,本月實際投產產品8000件,實際耗用材料88 000千克,本月生產產品耗用工時3 600小時,本月實際發生的工資費用15 120元

20、;變動制造費用為9 600元,實際發生的固定制造費用為 5 000元。要求:(1)確定材料采購價格差異,并編制相應會計分錄(2)分析本月投產產品的材料用量差異,直接人工差異、變動制造費用差異以及固定制造費用差異(三因素分析法),并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材料:實際成本=90 000 >0.16=14 400 (元)(1)價差:(0.16-0.15) X90 000=900 (元)標準成本=8 000 >0.15=12 000 (元)(3)直接人工:實際工資 15120標準工資 8 000 0.5 4=16 000 (元)效率差異:(3 600-8 000 0 X4=-1 600 (%)

21、(4)變動制造費用:實際小時費用分配率=9 600/3 600=2.67 (元)耗費差異=(2.67-2) /3 600=2 400 (元)(5)固定制造費用:實際數:5 000標準數:8 000 0.5 1=4 000耗費差異=實際-預算=0標準成本=90 000 >0.15=13 500 (元)(2)材料用量差異:實際成本 =88 000)0.15=13 200 (元)用量差異:(88 000-8 000 10) =0.15 (元)工資率差異:(15120/3600-4) X3 600=720(元)標準銷售費用分配率=1/0.5=2效率差異=(3 600-8 000 0>5)

22、>2=-800 (元)標準分配率=5 000/ (10 000 0.5) =1 (元/小時)效率差異=(3 600-8 000 0 M=-400 (元閑置能量差異=(產能標準工時-實際工時)看準分配率=(10 000 0.5-3 600) X1 = 1 400 (元)2、(一)資料:大生電器廠生產甲、乙、丙三種電器,其單價分別為500元、400元、250元,單位變動成本分別為300元、200元、150元。生產甲、乙、丙三種產品的固定成本總額為100 000元,甲、乙、丙三種電器的銷售額分別為200 000元、200 000元和100 000元。(二)要求:(1)計算甲、乙、丙三種產品的總

23、和貢獻毛益率(2)計算甲、乙、丙三種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和盈虧臨界點銷售額(3)計算甲、乙、丙三種產品的安全邊際銷售量和安全邊際率(1)甲種電器銷售比重=20 000/(20 000+20 000+10 000)=40%乙種電器銷售比重=20 000/(20 000+20 000+10 000)=40%丙中電器銷售比重=10 000/(20 000+20 000+10 000)=20%甲種電器貢獻毛益率=單位貢獻毛益=(500 與00) /500 =40%3、(一)資料:某機械廠有關資料如下:期初存貨0件生產量20 000 件銷售量16 000 件單位產品售價35元/件制造成本:直接材料20

24、0 000 元直接人工140 000 元制造費用60 000 元其中:變動制造費用20 000 元固定制造費用40 000 元銷售和管理費用48 000 元其中:變動銷售和管理費用16 000 元固定銷售和管理費用32 000 元乙種電器貢獻毛益率=(400-200 ) /400=50%丙種電器貢獻毛益率 =(250-150 ) /250=40%所以,甲、乙、丙三種電器的加權平均貢獻毛益率可計算如下:加權平均貢獻毛益率 =40%< 40%+40% 50%+20% 40%=44%(2)甲、乙、丙三種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額如下:甲、乙、丙三種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額=100 000/44%=2

25、27 272.73甲種產品盈虧臨界點銷售額=227 272.73 M0%=90 909.09 (元)乙種產品盈虧臨界點銷售額=227 272.73 四0%=90 909.09 (元)丙種產品盈虧臨界點銷售額=227 272.73 X20%=45 454.55 (元)甲種產品盈虧臨界點銷售量=90 909.09/500=182 (只)乙種產品盈虧臨界點銷售量=90 909.09/400=227 (只)丙種產品盈虧臨界點銷售量=45 454.55/250=182(只)(3)甲、乙、丙三種產品的安全邊際量如下:安全邊際量=預計銷售量-盈虧臨界點銷售量甲種產品安全邊際量=200 000/500-182

26、=218(只)乙種產品安全邊際量=200 000/400-227=273(只)甲種產品安全邊際量= 100 000/250-182=218(只)甲種產品安全邊際率=SSS 口8/400心3.5%乙種產品安全邊際率=273/500 X00%=54.6%丙種產品安全邊際率=218/400 X100%=54.5%(二)要求:(1)按完全成本法編制利潤表(2)按變動成本法編制利潤表(3)比較兩種成本計算方法編制的利潤表中稅前利潤的差異,并說明原因4、某企業生產的甲產品7-12月份的產量及成本資料如下表所示:789101112產量(件)404245434650總成本(元)8800910096009300

27、980010500要求:(1)采用高低點法進行成本性態分析;(2)采用回歸直線法進行成本性態分析解:1、高低點法:(1)從表中找出最高點和最低點:產量(件)X總成本(元)Y最高點5010500最低點408800(2)計算y=a+bx中的a、b值:b= (10500-8800) / (50-40) =170 元將b代入高點:10500=a+170*50a=2000或將b代入低點:8800=a+170*40a=2000(3)將a、b值代入y=a+bx中,則成本性態模型為:y=2000+170x這個模型說明單位變動成本為170元,固定成本總額為2000元。2、回歸直線法:應用最小平方法原理,求解 y

28、=a+bx中a、b兩個待定參數,應用公式:b= (nExy-Exly) /n Ex- ( Ex) 2a= (E j-bE x) /n根據資料列表計算Ex、Ty、kxk卜Tf,其結果如下表所示:月份產量X混合成本YXYX27408800352000160084291003822001964945960043200020251043930039990018491146980045080021161250105005250002500n=6Ex=266Ey=57100Exy=2541900Ex2=11854b= (6*2541900-266*57100) / (6*11854-2662)= 170.

29、65(元)a=(57100-170.65*266)/6= 1951.19(元)則成本性態模型為:y=1951.19+170.65x5、某企業2004年至2008年的產量和總成本的歷史資料如下表所示,該企業 2009年預計產量為95000件要求:(1)分別運用高低點法和回歸分析法預測該企業2009年的總成本;(2)說明兩種方法預測的 2009年總成本出現差異的原因。某企業產量與總成本表年度產量(X)(萬件)總成本(Y)(萬元)20048.065020057.564020067.063020078.568020089.0700(1)采用高低點法預測2009年的總成本 b J00 &0 =3

30、5(元) 9 -7由 Y = a+ bx,代入 2005 年數據,求得:a= y-bx= 6300000-35X70000= 3850000 (元)或代入 2007 年數據,求得:a= y-bx =7000000-35 90000=3850000 (元)建立預測總成本的數學模型:y= 3850000+35x預測2009年產量為95000件時的總成本:總成本=3850000+ 35X95000=7175000 (元)(2)采用回歸分析法預測 2009年的總成本根據資料計算整理出下列計算表中數據年度產量(X)總成本(Y)XYX220048.065052006420057.5640480056.25

31、20067.063044104920078.5680578072.2520089.0700630081合計(n=5)2X=402Y=33002XY= 26490WX2 = 322.56、某企業生產20件產品,耗用直接材料100元,直接人工120元,變動制造費用80元,固定制造費用40元。假設本期銷售18件產品,期末庫存產成品2件,沒有在產品存貨。該企業產品售價 25元/件,變動銷售及管理費用 3元/件,固定銷售及管理 費用50元/月。要求:分別計算完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下的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期末存貨價值、利潤,并說明兩種方法計算的利潤出現 差異的原因。(1)計算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采用完全

32、成本法:單位成本=340攵0=17 (元)單位成本=300攵0=15 (元)期末存貨價值=2X17=34 (元)期末存貨價值=2X15=30 (元)產品總成本=100+120+80 + 40=340 (元)采用變動成本法:產品總成本=100+120+80 = 300 (元)(2)計算期末存貨價值完全成本法:變動成本法:(3)計算利潤完全成本法:項目金額(元)銷售收入(25元X18件)450減:銷售成本(17元X18件)306毛利144減:銷售及管理費用(3元M8件+50元)104利潤40利潤計算表變動成本法:利潤計算表項目金額(元)銷售收入(25元X18件)450減:銷售成本(15元X18件)

33、270邊際貢獻(制造)180減:期間成本固定制造費用40銷售與管理費用(3元X18件+50)104利潤36兩種成本計算方法確定的利潤相差4元( 4036)。其原因是:由于本期產量大于銷售量,期末存貨增加了2件,2件存貨的成本包含了 4元固定制造費用。在變動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制造費用為40元(2 X20),在完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制造費用為36元(2X18),所以利潤相差4元。7、(13分)甲公司采用標準成本制度核算產品成本,期末采用“結轉本期損益法”處理成本差異。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費用陸續發生。在產品成本按照名當產量法計算,約當產量系數為0.5 o月初結存原材料20 000千克;本月購入原材料 32 000千克,其實際成本為20 000元;本月生產領用原材料 48 000千克。本月消耗實際工時l 500小時,實際工資額為12 600元。變動制造費用實際發生額為 6 450元,固定制造費用為l 020元。本月月初在產品數量為60件,本月投產數量為250件,本月完工入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