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組織整理知識點_第1頁
織物組織整理知識點_第2頁
織物組織整理知識點_第3頁
織物組織整理知識點_第4頁
織物組織整理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織物組織:在織物中經、緯相互浮沉交織的規律,稱為織物組織。平均浮長:組織循環數與紗線在組織循環內的交錯次數的比稱為平均浮長。簡述順穿法的優點和缺點順穿法的優點:操作簡便,不宜出錯。缺點: 經紗循環數大時,綜框數增加,會造成上機困難。 經紗密度過大,綜框數又少,經紗與綜絲嚴重摩擦,易造成斷頭或開口不清。簡述縐組織產生縐效應的形成原理。答:在一個組織循環內,經、緯紗的浮長長短不一,又沿不同方向交錯配置。浮線較長的組織點,經、緯紗之間結構較松;而浮線短的組織點,經、緯紗之間結構較緊。結構較松的長浮線分布在結構較緊的短浮線之間,較松的組織點就在較緊的組織點間微微凸起,形成細小的顆粒狀。細小的顆粒均勻分

2、布在織物表面形成縐效應。保證管狀組織折幅處組織連續的兩個必要條件是什么?)答: 緯向飛數Sw為常數; 總經根數mj = RjZSw是保證管狀組織折幅處組織連續的兩個必要條件。表里兩層連接的方式不同,可以獲得哪幾種雙層織物?答: 連接上、下層兩側,構成管狀織物; 連接上、下層一側,構成雙幅或多幅織物; 在管狀和雙幅織物的基礎上,加部分單層織物,可以構成袋織物; 根據配色花紋的圖案,使表里兩層相互交換,構成表里換層織物; 用不同的接結方法,使兩層織物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構成表里接結織物。1分別說明織物、織物組織、織物結構的含義。織物廣義上講,由紗線或纖維按照一定的加工方法構成的片狀物叫做織物。機織物

3、是指由相互垂直排列的兩個系統的紗線,在織機上按一定規律交織而成的制品。織物結構指經緯紗在織物中相互配合及交織的情況。即經緯紗在織物中所處的幾何形態。在織物中經紗和緯紗相互交錯或彼此沉浮的規律叫做織物組織。2說明組織點、組織循環及組織點飛數的含義。經緯紗相交處叫做組織點。織物中經、緯組織點浮沉規律達到重復時,稱為一個組織循環,用一個組織循環可以表示整個織物組織。是表示織物中相應組織點位置關系的一個參數。組織點飛數是指同一個系統中相鄰兩根紗線上相應經(緯)組織點的位置關系,即相應經(緯)組織點間相距的組織點數。飛數用S來表示,分為經向飛數Sj與緯向飛數Sw。3什么是上機圖?包括哪幾部分?各表示的意

4、義是什么?上機圖是表示織物上機織造工藝條件的圖解。上機圖由組織圖、穿筘圖、穿綜圖、紋板圖四部分組成。組織圖表示織物中經緯紗的交織規律。穿綜圖是表示組織圖中每根經紗穿入各頁綜片的順序的圖解。穿筘圖表示每筘齒穿入的經紗根數。紋板圖(提綜圖)是控制綜框運動規律的圖解。4穿綜的原則是什么?主要的穿綜方法有哪些,分別適用于哪些織物?穿綜原則:把交織規律相同的經紗一般穿入同一頁綜片中,而交織規律不同的經紗必須分別穿在不同的綜片中。順穿法適用于組織循環較小織物經密不大時。飛穿法適用于組織循環Rj不大,而織物經密Pj較大,在踏盤織機上織造,可以減少綜絲密度。照圖穿法適用于組織循環較大,且在一個組織循環中有若干

5、根經紗的交織規律相同。為了減少綜片數,把交織規律相同的經紗穿入同一片綜中。間斷穿法適用于兩種組織合并成的條格組織織物。分區穿法適用于在一個組織循環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組織的經紗相間排列構成的織物。5試述分析織物的步驟。并說明確定織物經緯向的依據有哪些。(一)取樣(二)確定織物的正反面(三)確定織物的經緯向(四)測定織物的經緯紗密度(五)測定經緯紗縮率(六)測定織物的經緯紗號數(支數)(七)確定織物的成品重量(八)分析織物組織1、如被分析織物的樣品有布邊,則與布邊平行的紗線為經紗,與布邊垂直的紗線為緯紗。2、坯布中有漿份的是經紗,不含漿份的是緯紗。3、一般織物密度大的方向為經向,密度小的方向為緯向

6、。4、筘痕明顯的織物,筘痕方向為經紗5、若織物中紗線的一個方向是股線,另一個方向為單紗時,則通常股線為經紗,單紗為緯紗。6、若單紗織物的成紗捻向不同,則Z捻紗為經紗,S捻紗為緯紗。7、若織物成紗的捻度不同時,則捻度大的為經紗,捻度小的為緯紗。8、如織物的經緯紗號數(支數)捻向、捻度都差異不大,則紗線條干均勻、光澤較好的為經紗。9、若織物有一個系統的紗線具有多種不同號數時,這個方向則為經紗。10、不同原料的交織物中,一般棉毛或棉麻交織的織物,棉為經紗;毛絲交織物中,絲為經紗;毛絲棉交織物中,則絲、棉為經紗;天然絲與絹絲交織物中、天然絲與人造絲交織物中,則天然絲為經紗。由于織物的用途極為廣泛,因而

7、對織物原料和組織結構的要求也是多種多樣,因此在判斷時,還要根據織物的具體情況進行確定。6說明織物組織的分析方法及拆紗分析法適用的范圍。1、拆線法,適用于起絨組織、毛巾組織、紗羅組織、多層組織、組織結構復雜的組織。首先正確判斷織物的經緯向和正反面,然后在任意一個角開始分析。(1)拆紗做紗纓,將紗線從角上拆去直到做出紗纓,其寬度應在5mm10mm之間。(2)分析2、直接觀察法,該方法適合于分析單層、密度較小、紗號較大、結構較簡單的組織。方法:將照布鏡放在布樣上觀察組織點,然后依次填入意匠紙的方格中即可。、局部分析法,該方法多用于大提花織物,起花組織織物。7說明三原組織的基本特征。在一個組織循環內,

8、組織點飛數是常數; 在一個組織循環內,每根經紗與每根緯紗上只有一個單獨的經(緯)組織點,其余的均為緯(經)組織點在一個組織循環內,每根經緯紗只交織一次即Rj=Rw 8說明平紋組織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應用的織物。特征:因經緯紗每間隔一根紗線就進行一次交織,交織最頻繁,屈曲最多,使織物挺括,結構緊密,質地堅牢,平整,手感較硬。平紋組織由于組織簡單,上機工藝簡單,結構緊密,應用很廣泛。棉織物:平布:經緯紗的密度、線密度近似,織物表面平整、堅牢、耐磨。府綢:PjPw(5/3)經紗細,緯紗粗,織物外觀細密,條干均勻,排列整齊,表面光潔,勻稱,紗線彎曲厲害,由經紗彎曲點形成菱形顆粒狀,手感滑軟如綢。毛織物:凡

9、立丁、派力司為輕薄型精紡毛織物;粗平花呢為精紡花呢;法蘭絨、鋼花呢為粗紡毛織物9平紋隱條、隱格織物是怎樣形成條、格的?利用紗線捻向不同對光線的反射不同的原理,經紗采用不同捻向的紗線,按一定的規律相間排列,在平紋織物表面會出現若隱若現的縱向條紋,形成隱條織物。如果經緯紗都采用兩種捻向的紗線配合,則形成隱格效應。10機織泡泡紗的形成原理是什么?常采用平紋組織,織物中的經紗分為地經和泡經,呈條形相間排列。織物采用兩個織軸織造,兩個織軸的送經量不同,地經與泡經的張力就不同。地經送經量少,則紗線張力大,此處織物緊短;泡經送經量多,則張力小,此處織物松長。在打緯力的作用下,泡經與緯紗交織時于疏松產生凹凸;

10、而地經與緯紗交織形成平整的地布,在織物表面就形成了有規律的泡泡狀波浪形的皺紋條子。11在設計斜紋組織織物時,是如何確定斜紋線方向的? 當織物受到光線照射時,織物表面反光帶的傾斜方向與紗線的捻向相反,即反光帶的方向與紗線中纖維排列的方向相交。在斜紋織物中,當反光帶的方向與織物的斜紋線方向一致時,斜紋線就清晰。對于經面斜紋來說,當經紗為S捻時,織物應為右斜紋;反之為左斜紋。對于緯面斜紋來說,當緯紗為S捻時,織物應為左斜紋;反之為右斜紋。結論:只要使構成斜紋線的紗線中纖維的捻向與織物組織斜紋線方向相反,反光帶方向就與織物斜紋線方向一致,織物斜紋線就清晰。12一般情況下紗的拈向為Z拈,線的拈向為S拈,

11、為了提高斜紋織物的斜紋效果,紗嗶嘰,半線華達呢,線卡其等織物的斜紋方向應如何確定?紗嗶嘰左斜,半線華達呢右斜,線卡其右斜。13構成原組織的緞紋組織的必要條件是什么?在一個組織循環內,組織點飛數是常數; 在一個組織循環內,每根經紗與每根緯紗上只有一個單獨的經(緯)組織點,其余的均為緯(經)組織點在一個組織循環內,每根經緯紗只交織一次即Rj=Rw14說寫出下列織物的組織:府綢、細平布、巴里紗、單面紗卡、單面線卡、華達呢、派立司、橫貢緞、直貢呢。府綢平紋、細平布平紋、巴里紗平紋、單面紗卡3/1、單面線卡3/1、華達呢2/2、派立司平紋、橫貢緞5/3緯面緞、直貢呢5/3經面緞。15.什么是平均浮長,交

12、錯與交織的區別是什么?平均浮長:用組織循環經(緯)紗數與緯(經)紗交錯次數的比值表示。經緯紗交織時,紗線由浮至沉,或由沉至浮形成一次交錯。兩次交錯完成一次交織。16比較平紋、2/1斜紋和5枚緞紋組織的平均浮長,并說明三原組織的松緊差異。1/1平紋組織:Fj=Fw=1;2/1斜紋組織: Fj=Fw=1.5;五枚緞紋組織: Fj=Fw=2.5。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三原組織中的平紋最緊密,緞紋最疏松。17斜紋變化組織的變化方法有哪幾種? 變化方法有:1、擴大組織循環,改變組織點的浮長。2、改變組織點飛數值。3、改變組織點飛數的方向。4、同時改變組織點飛數的值和方向。 18說明影響斜紋織物斜紋紋路

13、傾斜角度的因素。織物表面的斜紋線傾斜角度與Pj、Pw的配合有關,與Sj、Sw也有關。當Sj=Sw=1時,tg=Pj/Pw: 當Pj=Pw時,=45PjPw時,Pj/Pw1,45PjPw時,Pj/Pw1,45的大小與Pj成正比,與Pw成反比 當Pj=Pw時,tg= Sj/Sw 的大小與Sj成正比,與Sw成反比 如果同時考慮經緯紗的密度與經緯紗的飛數對織物表面斜紋線傾斜角度的影響,則 tg= 。 19織制Rj=Rw=4的半線斜紋織物,可以選擇幾種較合理的組織?2/2,3/1;1/320在設計曲線斜紋的飛數值時,應注意哪些問題?設計時必須注意:使Sj等于0或為基礎組織的組織循環紗線數的整數倍; 最大

14、飛數必須小于基礎組織中最長的浮線長度,以保證曲線連續。21設計破斜紋組織時應注意什么問題?為什么?破斜紋組織一般采用雙面組織作為基礎組織,并且計算組織循環紗線數時R等于兩倍的斜坡長度。因為組織要求在改變斜紋線方向處形成一條明顯的斷界,在斷界處組織點呈底片翻轉的關系。 22、說明縱條紋組織中基礎組織選擇須注意的問題。(1)兩種組織在交界處呈底片反轉的關系,保證界限清晰,條子分明。 (2)各種組織的交錯次數不要相差太大。使織縮率的差異小。否則經紗張力不勻使紗線松緊不一,開口不清,影響織造。 (3)如果織物要求交錯次數相差較大時,(如平紋與緞紋形成緞條) 可以調整經紗密度:交錯次數少的Pj,aj;交

15、錯次數多的Pj,aj或兩種組織的紗線采用不同的張力(兩個織軸)23說明省綜設計法設計縐組織的設計步驟,計算當采用8片綜時,若每次提升4片有多少種提綜方法? 確定綜框的提升規律繪制紋板圖a確定所采用的綜片數。b確定組織循環圖的范圍:Rj最好是用綜片的整數倍,如Rj=60,Rw與Rj相差不大,Rw=40c確定每次提升的綜片數。d確定每片綜的提升規律,繪紋板圖 畫穿綜圖 當采用8片綜時,若每次提升4片84=7024說明如圖所示蜂巢組織外觀形成的原因。(1)浮長線處無交織點,紗線易向一起靠攏,織物顯松厚,形成凸起。 (2)平紋處交織點多,紗線交織緊密不易向一起靠攏,從織物正面看有兩種情況:在甲處形成凸

16、起,因為上下為經浮長線,左右為緯浮長線,組成此部分的經緯紗均顯露于織物表面,使甲處在浮長線的作用下被帶起,呈凸起狀。 在乙處形成凹下,因為上下為緯浮長線,將此處經沙壓下;左右為經浮長線,將此處緯紗壓下。此部分的反面與甲處相同,(反面凸起,正面凹下)使乙處呈凹下狀。 (3)因為經、緯浮長線是逐漸過渡到平紋組織,因此凹凸程度也是逐漸過渡并形成蜂巢狀。 25欲使縱凸條組織的凸條效應明顯,從組織設計上考慮可采用哪幾種方法? 適當增加浮長線長度,凸條隆起程度顯著;織物密度大,特別是顯現凸條紋的那一系統紗線密度大,凸條效應明顯。把兩條同樣長的緯浮長線靠攏在一起,然后再在緯浮長線上填繪固結組織。在兩條凸條之

17、間加入兩根平紋組織的紗線。目的是使交界處組織緊密,織物薄,注意添加的平紋組織應與固結組織的平紋連續。在凸條中間夾入兩根較粗的芯線,起襯墊作用。26為使織物表面具有良好的縐效應,在進行組織設計時應注意哪些問題?(1)浮長線不能過長,相同的組織點要分散。 (2)浮長線配置不要出現明顯的紋路。 (3)每根經紗的織縮率應盡量一致。使其交錯次數相差不要太大。否則會導致經紗張力不勻,開口不清,影響織物外觀。 (4)組織循環經緯紗數不要太小,配置越錯綜復雜,起縐效果越好。27畫出組織循環經緯紗數為8的透孔組織,并說明采用該組織時織物的外觀特征及形成原因。 (4、5)經、(1、8)經紗按平紋組織與緯紗交織,經

18、緯組織點相反,因此(4、5)經之間,(1、8)經之間不易向一起靠攏。二、三、六、七緯紗在織物的正反面均為緯浮長線,有拉攏力,使(1、2、3、4)經紗向一起靠攏,(5、6、7、8)經紗向一起靠攏,因此在4、5經之間,1、8經之間形成縱向縫隙。同理,(四、五)緯、(一、八)緯紗按平紋組織交織,經緯組織點相反,因此緯紗之間不易向一起靠攏。2、3、6、7經紗在織物的正反面均為經浮長線,有拉攏力,使(一、二、三、四)緯紗向一起靠攏,(五、六、七、八)緯紗向一起靠攏,因此在四、五緯之間,一、八緯之間形成橫向縫隙。從而在織物表面形成孔眼。28舉例說明凸條組織外觀形成的原因。是松組織與緊組織合理配置而成。以縱

19、凸條組織為例說明。一、三緯在16經紗之間為連續的經組織點,即在織物反面為緯長線,有拉攏力,是經紗向一起靠攏;二、四緯在16經紗之間為平紋交織,因交織點多,緯紗有較大收縮,此部分隆起成凸條。同理,二、四緯在712經紗之間為連續的經組織點,織物反面為緯長線,有拉攏力,是經紗向一起靠攏;一、三緯在712經紗之間為平紋交織,易收縮,此部分隆起成另一條凸條。平紋與浮長線的交換部分即6、7經,1、12經紗處組織點交錯,紗線不易向一起靠攏,此處顯薄凹下,形成兩凸條之間的界限。29簡述增加網目組織網目效應的方法。在牽引緯的上下兩側的緯紗上去掉部分地組織的經組織點,使此處組織更松些,便于將網目經擠過來,形成曲折

20、。P75圖2-67增加牽引緯的根數。使用較粗的網目紗,或兩根并成一根使用。P75圖2-65使網目紗的顏色與地經有區別。上機時,網目經與左右地經穿入同一筘齒內。網目組織用單軸織造,則網目紗的交織次數少,浮長線長,易被拉曲折。30說明平紋地小提花織物的特征及構成方法?小花紋可以由經浮長線構成,即經起花組織;由緯浮長線構成,即緯起花組織;由經、緯浮長線聯合構成。由透孔、蜂巢等組織起花紋。花紋形狀多種多樣,可以是散點,也可以是各種幾何圖形,花型分布可以是條型、斜線、曲線、山型、菱形等。這類織物要求外觀細結 、緊密、不粗糙,花紋不能太突出,從織物整體上看,應以平紋地為主,適當加入小提花組織。31復雜組織

21、主要包括哪些組織?它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利用兩個(以上)系統的經(緯)紗與一個系統的緯(經)紗交織形成重組織,分為:經二重組織,經三重組織緯二重組織,緯三重組織2、利用兩個以上系統的經紗和兩個系統以上的緯紗分層交織,各層之間按一定方式連成一體,形成雙層或多層組織。3、利用兩個系統的經(緯)紗和一個系統的緯(經)紗交織,配合特殊的后整理加工,使一個系統的經(緯)紗被割斷,在織物表面形成毛絨,這種組織稱為起毛組織。分為經起毛、緯起毛組織。4、利用兩個系統的經紗和一個系統的緯紗并配合特殊的織造方法,使一個系統的經紗在織物表面形成毛圈,稱為毛巾組織。5、利用兩個系統的經紗與一個系統的緯紗交織,配合

22、特殊的開口機構,使兩個系統的經紗之間按一定規律相互扭絞在織物表面形成穩定的孔眼,即紗羅組織。32. 簡述經二重組織的構圖原則。表里組織的選擇表組織為經面組織,反面組織為經面組織(基礎組織可以相同或不同),里組織為緯面組織。經二重組織表面組織點的配合為使其具有良好的遮蓋效應,必須使里經的短經組織點位于表經的經浮長線之間,即兩側為表經的經組織點。如果基礎組織都采用斜紋組織,則表反組織的斜紋線相反,保證表里組織的斜向一致。33經起花是什么類型的組織,對起花組織的要求是什么?在織物設計中,織物表面局部采用經二重組織,使之形成一定的花型,叫做經起花組織。起花組織的要求: 起花時表經在織物表面形成花性,不

23、起花時沉在織物反面成為經浮長線。 起花經紗叫做花經,花經組織點數為15個。 兩個花型間距太長時可以加一個接結點,目的是截短花經在織物反面的經浮長線,起固結作用。34試簡述在經起花組織中;花經紗接結點的一般處理方法。接結點安排時應注意:a.要求接結點在織物表面不顯露時,接結點兩側應為地經的經組織點(圖(1);b.要求接結點顯露成花型時,安排在地經的緯浮長線之間。35簡述緯二重組織的構圖原則。表,里組織的選擇:因為緯二重組織正反面均顯緯面效應,所以表組織為緯面組織,里組織為經面組織,反面組織為緯面組織。表里組織點的配合:為使織物表面有良好的緯面(遮蓋)效應,就要使里緯的短緯組織點被表緯的緯浮長線所

24、遮蓋,即使里緯的短緯組織點置于表緯的浮緯長線之間。合理選擇表里緯排列比:常用1:1或2:2, 2:1。36說明管狀組織的設計要點。(1)管狀織物各部位完全一樣應選同一組織作為織物的表,反組織,并盡可能選擇簡單組織。表里層紗線的原料,號數,顏色一致,Rj,Rw各部分一樣。 (2)基礎組織確定:*要求管狀織物折幅處組織連續,則應采用緯向飛數,Sw為常數的組織作為基礎組織。如平紋,緯重平,斜紋,正側緞紋等。 *對折幅處組織連續要求不嚴格時,可用2/2方平,2/2破斜紋,1/3破斜紋等。 (3)表,里經紗排列比一般為1:1表,里緯紗排列比必須為1:1(用一把梭子進行織造) 37接結雙層組織表里兩層的接

25、結方法有哪幾種? (1)“下接上”接結法:利用里經與表緯作適當交織,將兩層連接成一體。(2)“上接下”接結法:利用表經與里緯作適當交織,將兩層連接成一體。(3)聯合接結法:把”下接上”接結法和”上接下”接結法聯合在一起使用。(4)接結經接結法:采用專門的接結經紗將上下兩層連接在一起。(5)接結緯接結法:采用專門的接結緯紗將上下兩層連接在一起。 38明毛巾組織毛圈的形成條件,并判斷下圖毛巾組織是否合理。(1)打緯機構的動程:長打緯、短打緯相互配合。三緯毛巾舉例:對1、2緯打緯時筘移動的動程小短打緯(兩次);在織第3緯時筘打緯時的動程大連同1、2緯同時推向織口長打緯(一次)(2)送經裝置:送經量與

26、經紗張力。因為送經量少,張力大;毛經送經量多,張力小。所以毛經沿張緊的地經向前移動形成毛圈,一般地經張力是毛經的四倍。 (3)織物組織:地組織與毛組織的配合。此組織合理 39根據以下毛巾組織的組織圖畫出縱向截面示意圖,并分析地組織與毛組織的配合情況。 1、打緯阻力:長打緯時,、緯之間交織一次,打緯阻力較小。 2、對毛經的夾持力:、緯在同一梭口,易靠近將毛紗牢牢夾持住,、緯已交換梭口,毛經不易松動。 3、緯紗的反駁情況:長打緯后、緯交換梭口,緯后退也不影響、緯對毛經的夾持力,毛圈大小無變化。 因此此組織地組織與毛組織配合合理。40. 說明花式燈芯絨織物的構成方法。(1)織物表面部分起絨 部分不起

27、絨a. 在不起絨處增加經組織點。織入提花法 b.取消一部分壓絨經的經組織點,飛毛提花法 (2)改變絨根的布局:使絨毛長短發生變化,絨條按絨根分布成花型。(3)采用不同的割絨方式a. 偏刀法寬窄條燈芯絨,使割絨部位不在絨條的正中。 b. 采用兩次割絨,如特細條燈芯絨(采用w型固結) 42. 試比較燈芯絨絨根V形固結和W形固結的優缺點。V型固結法松毛固結法:絨緯只和一根經紗交織,交織點少,緯紗易被打緊,絨毛易密、豐滿。但固結不牢,絨毛易脫落。W型固結法緊毛固結法絨緯與經紗交織點多,緯紗不易被打緊,絨毛不如V型固結的豐滿,但固結牢。 1織物的上機圖是表示織物上機織造工藝條件的圖解,它包括 組織圖 、

28、 穿筘圖 、 穿綜圖 、 提綜圖(紋板圖) 四個部分。2在織物上機圖中,當紋板圖位于組織圖右側時,紋板圖的橫行表示 投入一根緯紗對應的一排紋釘孔 ,縱行表示 表示一片(列)綜 。3穿綜的原則是:把沉浮規律相同的經紗一般 穿入相同的綜片 ,也可以穿入不同的綜片,沉浮規律不相同的經紗必需 穿入不同的綜片 。4在上機圖中,穿綜圖的每一橫行表示 一片綜或一列綜絲 、每一縱行表示 與組織圖中相對應的一根經紗 。5山形斜紋組織常采用 照圖穿法(山形穿法) 穿綜方法,縱條紋組織常采用 間斷穿法 穿綜方法。6構成三原組織的條件是 組織點飛數是常數 、 每根經紗或緯紗上只有一個經(緯)組織點,其它均為緯(經)組

29、織點(即Rj=Rw=R) 。7制織平紋組織織物時,常采用的穿綜方法有 順穿法 、 飛穿法 。隱條隱格織物是采用 不同捻向的強捻紗相間排列(對光線的反射不同) 的設計方法,從而在織物表面形成隱條隱格效果。稀密紋織物是在平紋織物中利用 穿筘 變化,從而改變了部分經紗的密度,可獲得稀密紋外觀效果。8寫出下列織物的組織:府綢 平紋 ,細平布 平紋 ,單面紗卡其 3/1斜紋 ,單面線卡其 3/1斜紋 ,棉橫貢緞 5/3緯面緞 ,雙面華達呢 2/2斜紋 。9構成一個規則的緞紋組織應滿足 Rj=Rw5 (6除外) 、 1SR1 、 R與S互為質數 。10平紋組織的平均浮長為 1 ,五枚緞紋組織的平均浮長為

30、2.5 在兩種織物原料、線密度相同的條件下, 緞紋 組織較疏松。11織制平紋組織織物時,常采用的穿綜方法有 順穿法 、 飛穿法 。舉出三種常見的平紋組織織物 府綢 、 凡立丁 、 派力司 。12斜紋組織中,在經緯密度近似的情況下,增大經向飛數,可獲得斜紋線傾斜角 大于45(增大) 的斜紋組織,這種斜紋組織稱為 急斜紋組織 。13制織府綢織物時,常采用的穿綜方法為 飛穿法 。隱條織物經紗采用 不同捻向的紗線按一定的規律相間排列 ,在平紋織物表面會出現若隱若現的縱向條紋。巴里紗織物 經緯紗采用強捻紗 織造,織物密度較小,結構穩定,織物輕薄透明,可做夏季面料。14繪制經曲線斜紋時,經向飛數的確定應注

31、意 Sj等于0或為基礎組織的組織循環紗線數的整數倍 , 最大飛數值必須小于基礎組織中最長的浮線長度以保證曲線連續。15馬褲呢織物的組織為 急斜紋 ,雙面華達呢織物組織為 2/2 ,橫貢緞織物組織為 5/3緯面緞 。16隱條織物經紗采用 不同捻向的紗線,按一定的規律相間排列 ,在平紋織物表面會出現若隱若現的縱向條紋。泡泡紗織物采用 雙軸 織造,織物表面呈現泡條效果。17分析織物時,判斷織物經緯向的方法有 有布邊時,與布邊平行的為經向 、 一般密度大的為經向 、 筘痕明顯的為 經向 等。18欲使斜紋織物的斜紋紋路清晰,應使其斜向與構成斜紋效應的那一系統紗線的捻向 相反 ,單面紗卡的斜向為 左斜紋

32、。19經紗的平均浮長(Fj)是指 組織循環緯紗數(Rw) 與 經紗交錯次數(tj)的比值。20斜紋組織中增大經向飛數,可獲得斜紋線傾斜角 大于45 的斜紋組織,這種斜紋組織稱為 急斜紋 。21在緯重平組織的緯浮長線上填加平紋組織作固結組織,所構成的聯合組織為 縱凸條 _ 組織,織物外觀特點為 具有縱向排列的凸出條紋。22織物中 紗線的投影面積 與 織物全部面積 的比值稱為織物的緊度。23設計縱條紋組織時應使兩組織交界處 組織點相反(呈底片翻轉關系),同時保證兩組織的 交錯次數 應近似。24縐組織織物的外觀主要特征 織物表面形成分散且規律不明顯的細小顆粒狀外觀效應,常用的構成方法有 增點法 、

33、移繪法 、 省綜設計法 等。25“下接上”接結法是指 里經 與 表緯 作適當接結將兩層緊密相連。26制織燈芯絨織物時,須采用 一 個系統的經紗和 兩 個系統的緯紗,絨毛的固結方式有 V型 和 W型 。花式燈芯絨要求織物表面部分起毛,部分不起毛,可以采用 織入提花法(經重平法) 或 飛毛提花法 方法。27管狀組織的投緯比為 1:1 ,雙幅織組織的投緯比為 2:2 。5、經二重組織中表組織是 經 面組織,里組織是 緯 面組織,為使織物表面具有良好的經面效應,應使里經的 (短)經組織點 被表經的 經浮長線 所覆蓋。28緯二重組織中表組織是 緯 面組織,里組織是 經 面組織,為使織物表面具有良好的遮蓋

34、效應,應使里緯的 短緯組織點 被表緯的 緯浮長線(緯組織點) 所覆蓋。29采用“下接上”法設計接結三層組織時,其各層的連接方法是指 里接中 、 中接表 。30拷花呢織物采用 緯起毛 組織進行織造,地組織主要有 簡單組織 、 經二重組織 、 雙層組織 三類。31經起毛織物按照形成絨毛的方法分 單層起毛桿織造法 、 絨經浮長通割法 、 雙層織造法 。32在織造毛巾織物時,其毛圈是依靠 打緯機構的動程 、 送經量與送經機構 、 地組織與毛組織的配合 、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三緯毛巾織物是每織 3 根緯紗,形成 一 行毛圈。33織造雙層織物時,引表緯時表經應 按照組織要求分成上下兩層與表緯交織 ,里經 沉

35、于織物下層 ;引里緯時表經 全部提起 ,里經 按照組織要求分成上下兩層與里緯交織 。34.長毛絨織物采用 經起毛 組織,其經紗采用 兩 個系統,緯紗采用 一 個系統,常采用 雙層單梭口 織造方法。35縐紗織物采用 普通 捻度的經紗與 強 捻緯紗交織而成,布面呈 柳條縐、雨狀縐 外觀。36牛津紡(布)織物經或緯紗其中之一為 色 紗,另一種為 本色(白)紗,外觀具有 針點 效應,組織常用 緯重平(方平) 。37. 普通麻紗織物組織為 變化緯重平組織 ,柳條麻紗則采用平紋 組織,紗線采用精梳細號燒毛的 股線 ,穿筘方法為 空筘法 。38普通麻紗織物組織為 變化緯重平組織 ,柳條麻紗則采用 平紋 組織,穿筘方法為 空筘法 。39柳條麻紗織物組織為 平紋 ,采用 空筘法 織造,織物表面特征為 具有寬窄不同的清晰直條紋路 。40. 巴里紗織物采用 強捻 紗線制成,具有絲織物中 綃 的風格。41.傳統的牛仔布是采用 靛藍 染色的經紗與 本 色緯紗進行交織的 (深)藍 色粗布,采用 斜紋 組織。42. 在精、粗紡毛織物的編號中第一位數字代表 原料 ,例如“2”表示 純毛精紡 毛織物;“1”表示 混紡粗紡 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