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老年人心理健康促進及護理干預方法_第1頁
社區老年人心理健康促進及護理干預方法_第2頁
社區老年人心理健康促進及護理干預方法_第3頁
社區老年人心理健康促進及護理干預方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3年第13卷第2期 291 社區老年人心理健康促進及護理干預方法孫榮平(牙克石市新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蒙古 牙克石 022150摘要:目的探索在社區老人中開展心理健康促進及護理干預的方法。方法對本社區內60名65-80歲老人進行了自身情況、家庭成員及家庭環境的了解后,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健康干預。結果通過一年的心理健康促進,60位老人對自身狀況的認知和心理調適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結論社會、家庭、社區衛生人員都必須要重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幫助老年人重新認識自己,應對老年人身體和心理上的各種反應,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關鍵詞:社區;老年人:心理健康:護理干

2、預0引言隨著社會和經濟發展,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經更加突出, 65歲老人比例達10%以上,人口結構已進入老齡化階段。人口老齡化及隨之而來的老年人健康護理問題已經成為重大的社會問題1。為了老年人在生活質量上達到更好,我們作為社區保健人員,在重視保障老人軀體健康的同時,還需要重視保證老人的精神心理健康。我服務中心人員從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對轄區60位老人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實施護理干預,加強了老人們對于心理問題的認識,增強了他們的心理調適能力。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對轄區60位老人進行健康心理促進,其中,男32人,女28人,80歲以上6人,7079

3、歲26人, 6569歲28人,不同程度患慢性病,其中5位是單身老人。1.2方法(1在入戶隨訪時與老人聊天,除了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還要關心他們生活起居;揣摩老人的心思喜好;根據老人的文化程次、退休前的職業、慢性病的程度等情況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尤其是空巢的老人,更要很好地把握其孤獨寂寞的情緒,多加鼓勵與關心。選擇老人們的認同點做切入點,在心理上喚起共鳴,與他們達成較好的溝通,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2注意傾聽。老人們的近期記憶力衰退,遠期不明顯,所以老人們總是喜歡向別人談及往事。作為護士應該認真傾聽,細致體會老人的思想感情。可以通過專注的目光或點頭附和等肢體動作表

4、示理解老人,取得他們的信任與認同感。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更好地實施。(3家庭親緣的和諧關系。當了解到有的老人的悲觀情緒后,作為護士利用各種手段在積極消解的同時,親情家庭關系的作用不可忽視。可及時與家屬溝通,講解心理健康對人體的影響,使家屬更多地關注老人的內心世界,讓老人在情感上有一定的疏泄渠道,取得一些精神上的支持,保持老人心胸開闊、樂觀向上。這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鼓勵參加體育活動及社會交往。視老人身體情況,鼓勵老人多參加力所能及的身體鍛煉,如在小區內的散步、打球、打太極拳等。這樣不但增強體質,還可增加老人的交流機會,在活動與參與當中也放松了精神,豐富了日常生活。這樣就不會把自己

5、關在家里,精神苦悶閉塞。(5幫助老人調整情緒、保持樂觀。指導老人保持樂觀平和心態,培養生活情趣,心情不好時及時進行心理調適,使老人擺脫不良情緒的影響。(6做好慢性病的護理。大多老人都患有程度不同慢性病 ,社區護士除了在給予友善、熱情、周到的服務,同時,有針對性地介紹疾病的基本知識,指導服藥治療和康復保健等情況,幫助老人正確認識疾病,減少擔憂情緒,樹立生活的信心。(7利用多種形式加強宣傳。用板報、宣傳欄、折頁等宣傳講解,力求圖文并茂、內容淺顯易懂、貼近老人們的生活;舉辦一些專題講座,選擇天氣好的時間就近召集老人,內容要做到通俗易懂、講解吐字清晰、簡明扼要,考慮到老人身體,時間要掌握好。2結果見表

6、1,經過心理健康促進后,對老人的心理健康有較好的作用。表1評價內容良好(例,%一般(例,%差(例,%樂觀積極41(68.315(25.04(6.7人際交往38(63.318(30.04(6.7遵醫行為40(66.717(28.33(5.0服藥依從性42(70.012(16.76(10.0健康狀況37(61.717(28.36(10.0自我保健意識與行為46(76.79(15.05(8.33討論人口老齡化是當今社會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因為機體的衰老,帶來軀體健康狀況的下降和心理適應能力的下降。在調查中發現:體弱多病、心情低落、經濟問題、子輩對老人的贍養問題、不參加社會交往、不接受新鮮事物、退休后的角色轉變不適應以及空巢、喪偶等生活事件均造成老人思想困擾,導致生活質量下降。也因此會產生老年性抑郁等心理障礙2。經過我中心以上各項護理干預措施,調動了老人們的主觀能動性,心態樂觀積極,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識,有病治病、無病先防。因此,加強老年人的心理干預,做好心理健康促進工作,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改善健康狀況是社區護理工作人員的責任。此種方法可進一步提倡。參考文獻1 趙婉莉.人口老齡化與社區護理的發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235.2 劉純艷.社區護理學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39. 社區老年人心理健康促進及護理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