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世界習題_第1頁
生命的世界習題_第2頁
生命的世界習題_第3頁
生命的世界習題_第4頁
生命的世界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命的世界習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生物的多樣性不包括( )A.生物數量多樣性 B.遺傳多樣性C.物種多樣性 D.生態系統多樣性2.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的觀點中,不恰當的是( )A生物多樣性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B生物多樣性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美化人們的生活C生物多樣性為人類提供了食物、纖維、建筑材料、藥物及其他工業原料D生物多樣性可以迅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3.市售荔枝的品種有很多,形態、味道、果核大小、成熟時間等都各不相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這就是生物多樣性的反映B應該淘汰味酸、核大的品種,只保留味甜、核小的品種C這些荔枝的遺傳物質略有區別D優良的荔

2、枝品種是經過人們長期培育和選擇才產生的4.下列關于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區別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能運動,非生物不能運動 B.生物能與外界環境交換物質,非生物不能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沒有生命D.生物對環境有反應,非生物沒有5下列屬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快速運動      B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C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6下列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A母雞下蛋B鐵皮生銹C雨后春筍D葵花向陽7下列能說明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是( )A人喘氣B鯨呼氣時會產生霧狀水柱C西瓜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D含

3、羞草的葉受到觸碰時會合攏8下列各項中屬于生物的一組是( )A機器人、蜻蜓、鐘乳石 B蘑菇、珊瑚蟲、松樹C珊瑚、菊花、水草 D枯枝、魚、樹9“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種生命現象主要說明生物體具有哪一特征?(    )A呼吸     B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C對刺激作出反應    D生長和繁殖 10將病毒作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可獨立進行生命活動 B.具有細胞結構 C.能繁殖后代 D.能使其他生物致病11小麥和水稻是糧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觀賞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藥用植物。這是根據生物的什么特征來進行分類的?( )A

4、用途 B形態結構 C生理功能 D生活環境12下列現象屬于生長和繁殖的是( )A蘑菇從小長到大并產生孢子繁殖后代 B人遇到狼群時感到害怕 C冬天植物落葉 D人體排汗13下列有關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動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機物 B動物能進行呼吸,植物不能C動物能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植物也能 D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14大千世界,變化多端。下列現象中,屬于生物生長的是( )A氣球由小變大 B鐘乳石慢慢長大 C蘑菇由小變大 D河水慢慢漲高15向日葵的花盤總是向著太陽,這說明生物具有( )A新陳代謝 B繁殖能力 C應激性 D生長現象16決定荒漠中植物種類稀少的主要環境因素是( )A溫度 B陽光 C

5、水 D土壤17葉圣陶先生曾這樣描述爬山虎:“那些葉子鋪在墻上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也不留一點兒空隙”(如下圖)。從生物學角度分析,這種現象體現了哪一種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A陽光 B溫度 C空氣 D水分18下列各項中屬于非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的是( )A.光照時間短、溫度太低導致植物死亡B.胡桃樹分泌的有毒物質導致樹下的小草死亡C.狼的數量太多導致兔子數量減少D.過度放牧導致牧場退化19西雙版納密林中,動植物種類繁多,生態環境優良,這主要和下列哪項有關?( )A土壤和空氣 B陽光和空氣C水和空氣 D水、陽光和肥沃的土壤20觀察下面的兩幅圖,左圖表示葵花朵朵向太陽,右圖表示干旱使糧食嚴重減

6、產,這說明( )A陽光影響葵花生長,水影響糧食產量B葵花僅僅需要陽光,糧食僅僅需要水C它們的生活既需要陽光,也需要水D陽光、水是它們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之一21詩詞歌賦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其中許多詩詞蘊含著生物學道理。以下詩句能體現生物間競爭關系的是( )A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B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D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22樟樹上的葉片互不遮擋,能使每片葉盡可能都接受陽光的照射,這種現象可說明( )A環境能適應生物 B環境不能適應生物C生物能適應環境 D生物不能適應環境23沙蒿在西北干旱貧瘠的土壤中生長,并且能固沙,這說明()A生物能影響

7、環境 B生物能適應環境C生物對環境沒有影響 D生物既能影響環境,也能適應環境24雷鳥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換為灰色,這是生物適應環境的一種現象。下列現象與此不相類似的是( )A蚯蚓活動使土壤更肥沃 B變色龍的體色隨環境顏色而變化C仙人掌的葉退化成針形 D有些樹木秋天落葉,有些樹木四季常青25.下列關于生物與環境關系的說法中,最為確切的是( )A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B生物因素是指不同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C生物不僅能適應一定的環境,而且能影響環境D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是各種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26(10分)連線題。動物的取食 應激性 向日葵

8、朝向太陽 生長 人體的排汗 營養 蘑菇由小長大 繁殖 鳥類產卵 排泄27(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我國具有各種類型的陸地生態系統,包括森林、草原和稀樹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凍原等。由于不同的氣候、土壤等條件,又進一步分為各種亞類型,約600種。如我國的森林有針葉林、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草甸有典型草甸、鹽生草甸、沼澤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等。除此以外,我國海洋和淡水生態系統類型也很齊全。材料二:水稻草叢矮縮病是一種危害水稻生長發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難防治。后來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野生水稻種群,這個種群對草叢矮縮病具有較強的抗性,從而為培育抗草叢矮縮病水稻新品種找到了必要的基因。材料三

9、:位于我國大別山的某縣,曾經是森林茂密、鳥獸繁多、氣候宜人的地方,后來,人們在山坡上毀林開荒,改種農作物,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使得林中的鳥類和哺乳類大量減少。鳥類減少,各種農林害蟲失去了天敵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來,對農作物和樹木造成了嚴重的危害。(1)材料一說明: 。(2)材料二說明: 。(3)材料三說明:每種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中,并且與其他的生物相聯系。生物圈中生物的數量減少或滅絕,必然會影響它所在的 ,當后者發生劇烈變化時,會加速生物 和 的喪失,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 ,保護 。28(10分)請說出元代散曲名家馬致遠的名曲天凈沙·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天凈

10、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1)曲中的生物有 。(2)曲中的非生物有 。29(10分)下面是貓和鼠的部分生命現象,請分析說明它們各屬于生物的何種基本特征。(1)小貓長成大貓屬于 。(2)貓生小貓屬于 。(3)鼠聽到貓叫,立即躲進洞里的現象屬于 。30.(10分)請利用如下材料,設計一個探究生物與環境關系的模擬實驗,并進行分析。實驗材料:4 m2的紅、綠、白3種顏色的紙板各一塊,數量相等、活力相近的綠蝗蟲3組(每組50只),家雞3組(每組3只)。(1)提出問題:什么環境中的蝗蟲不易被雞發現?(2)作出假設: 。(3)設計實驗方案:將3

11、組家雞和3組綠蝗蟲分別放到紅、綠、白3種顏色的紙板上。每隔2 min統計蝗蟲剩余的 ,共統計10 min,并設計表格,將統計結果填到設計好的表格中。(4)預期實驗結果: 。(5)結果分析:蝗蟲的身體呈綠色,這是一種保護色,是 的結果。(6)結論:生物能夠適應環境。參考答案1.A 解析:本題考查生物多樣性的內涵。生物的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數量的多樣性可指同種生物個體的數量,也可指物種的種類數量或多種生物的個體數量,它只是從數量上來描述生物的多少,不屬于生物多樣性的范疇。2.D3.B 解析:生物種類繁多,人類對它們已經做過比較充分研究的只有少數,大量

12、野生生物的使用價值目前尚不清楚。所以對于味酸、核大的荔枝,同樣應當珍惜和保護。4.C 解析:本題考查了對生物和非生物概念的理解和區分。有生命才能叫生物,否則就不是生物。 5.D 解析:植物不能快速運動;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動物、大部分細菌、真菌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6.B 解析:鐵皮生銹是鐵在空氣中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生命現象。7.D 解析:人喘氣是指人需要呼吸;鯨呼氣時會產生霧狀水柱是指生物需要進行呼吸;西瓜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的過程,以滿足自身生長發育的需要;含羞草的葉受到觸碰時會合攏是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8.B 解析:

13、A中機器人、鐘乳石不屬于生物;C中珊瑚不屬于生物;D中枯枝不屬于生物。9.D 解析:草原上的草每年都會枯萎,第二年春天又生長起來,這充分體現了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的特征。10.C 解析:病毒是一種不具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不能獨立進行生命活動,但可以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進行繁殖。11.A 解析:小麥和水稻的用途是作為糧食;菊花和牡丹的用途是作為觀賞植物;甘草和田七的用途是藥用。因此這是根據生物的用途來進行分類的。12A 解析:蘑菇從小長到大并產生孢子繁殖后代屬于蘑菇的生長和繁殖;人遇到狼群時感到害怕是人對狼群作出的反應;植物落葉是對寒冷氣候的反應;人體排汗是人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13.C 解

14、析: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動物不能;動植物都能進行呼吸,都能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少數種類的生物不是,如病毒。14.C 解析:蘑菇由小變大是由于蘑菇作為一個生物體不斷從外界獲取營養物質,通過一系列的生命活動而使組成生物體的細胞數目增多,體積增大,從而表現出“生長”這一生物的基本特征。氣球、鐘乳石和河水的變化是由外部原因導致的,它們自身沒有表現出應激性、繁殖、新陳代謝等生物的特征,所以不屬于生物的生長。15.C 解析:向日葵的花盤總是向著太陽是應激性的表現。16.C 解析:影響生物生存的生態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溫度、水、空氣等。荒漠氣候干燥,缺

15、少水,因此水是決定荒漠植物生長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17.A 解析:影響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陽光、空氣、水、溫度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葉片均勻排列,沒有重疊,這是為了使葉片之間互不遮擋,以最大程度地接受光照。所以本題中影響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是陽光。18.A 解析:環境中影響生物形態、生理、分布的因素稱為生態因素。生態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陽光、溫度、空氣和水等,而B、C、D三項中的影響因素都是生物因素。19.D 20.A21.B 解析:“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體現了溫度對開花的影響;“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體現了豆與草之間的競爭關系;“落紅不是無情物,

16、化作春泥更護花”體現了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體現了植物的生殖方式。22.C 解析:從題干分析,葉片互不遮擋是為了充分接受陽光的照射。23.D 解析:沙蒿在西北干旱貧瘠的土壤中生長,這是對環境的適應;能固沙,這是對環境的影響。這種現象說明生物既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24.A 解析:雷鳥的羽毛隨著季節變換而改變,是對環境的適應。選項中,蚯蚓的活動使土壤更肥沃是蚯蚓對環境的影響。25.C26動物的取食 應激性向日葵朝向太陽 生長人體的排汗 營養蘑菇由小長大 繁殖鳥類產卵 排泄27.(1)我國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十分豐富 (2)生物的(遺傳)多樣性是培育農作物新品種的

17、基因庫 (3)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 物種多樣性 遺傳(基因)多樣性 生物的棲息地 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解析:材料一說明我國的生態系統種類多,類型全,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十分豐富;材料二說明科學家可以利用生物的多樣性進行育種,生物的多樣性是培育農作物新品種的基因庫;材料三舉例說明了破壞生態環境對生物多樣性有很大的影響,是生物多樣性遭破壞的原因,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地,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28(1)老樹、昏鴉、瘦馬、斷腸人 (2)枯藤、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夕陽解析:枯藤已經干枯,不具有生命的特征,不屬于生物;老樹是植物,昏鴉、瘦馬、斷腸人是動物,這些都屬于生物;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夕陽都屬于非生物。29(1)生長現象 (2)繁殖現象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