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進入正洞喇叭口挑頂技術論文_第1頁
斜井進入正洞喇叭口挑頂技術論文_第2頁
斜井進入正洞喇叭口挑頂技術論文_第3頁
斜井進入正洞喇叭口挑頂技術論文_第4頁
斜井進入正洞喇叭口挑頂技術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斜井進入正洞“喇叭口”挑頂施工技術甘 泉 李少鵬(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橋隧分公司)摘要:在國內鐵路建設周期短的特殊情況下,長大型隧道不可避免的依靠設置斜井的手段來增加作業面,減小工期壓力!隨著隧道新奧法施工技術的普及,斜井進入正洞的方式也由原來豎井機械提升式為主,演變增加成斜井單線或雙線,斜井正交或斜交進洞的多種形式。這就造成在斜井進入正洞的“喇叭口”成為隧道工程的瓶頸。而斜井進入正洞“喇叭口”的挑頂技術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關鍵詞:新奧法施工 斜井進入斜交正洞 挑頂一、工程概況集寧隧道是我公司承建的集包增建第二雙線集寧段的隧道,也是六局有史以來最長的隧道。集寧隧道位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設

2、計為兩座單線隧道。集寧隧道左線長5875m,右線長6070m,左右線共計11945m,分進口、出口和1#、2#、3#斜井共五個作業工區。集寧隧道左線和右線隧道在進口端至DyK498+000段基本并行,線間距較小,DyK498+000之后兩隧道逐漸分開,至出口端時相距320m左右。左線隧道最大埋深約83m,最淺埋深24m。右線隧道最大埋深約70m,最淺埋深約21m。隧道地表分布既有道路和208高速公路,交通較為便利。1#斜井與隧道右線相交里程為DyK497+900,位于李華溝村外,斜井與右線洞身相交處為施工干擾最大區域,斜井中線與正線包頭方向交角僅為銳角(50º),為使斜井能安全、順利

3、、迅速的進入正洞,也為了正洞施工的安全,施工時,該處需進行加寬處理,長度21.6m范圍內施工斷面為:寬×高=11.0m×7.2m,并合理布置風、水管路和積水井,保證該處工程車輛的正常通行。 1#斜井平面布置圖2#斜井設在DyK496+185處,斜井中心與右線隧道相交,平面交角為80°,斜井按單車道設計,內輪廓斷面5.00 m×5.93 m,斜井長為280 m,井身的坡度為10%,中部設錯車道兩處。錯車道長20m,內輪廓斷面加大為8m×7.2m,坡度為2%,利用4#橫通道進入左線正洞施工,4#橫通道長38.55m。3#斜井設在左線DK499+11

4、0和右線DyK496+110相對交匯點處,斜井按單車道設計,內輪廓斷面5.00 m×5.93 m,斜井長為324.59 m,井身的坡度為10%,中部設錯車道兩處,內輪廓斷面加大為8.11m×6.62m,坡度為2%。二、工地地質情況(一)地質構造集寧隧道位于華北地臺內蒙臺隆之涼城斷隆中,沿線斷裂褶皺構造不發育,但新生代火山活動頻繁,以基性噴發為特點,形成了大面積的玄武巖覆蓋層,具有典型的桌狀地貌形態。本層地層巖性較為簡單,上部為人工填土,坡洪積粘土、礫砂,基巖為第三系上新統泥巖夾砂巖、玄武巖、太古界下統大理巖、太古代花崗巖等。(二)不良地質及特殊巖土巖溶:隧道出口段通過處大理

5、巖為可溶巖,經地表調查,有微弱溶蝕現象,如溶孔、溶槽等,未發現溶洞,洞身大理巖具輕微的蜂窩狀溶蝕和溶隙,裂隙寬12mm,屬巖溶不發育地區,對工程無大的影響。膨脹巖土:隧道洞身經過泥巖夾砂巖,其成巖作用差,泥巖巖質軟遇水軟化,易崩解,根據化驗指標:陽離子交換量(CEC)為209mmol/kg,蒙脫石(M)含量為13(%),自由膨脹率(Fs)為26%,判定泥巖具弱膨脹性。三、施工方案:斜井進入正洞后,左、右線共有四個工作面同時施工,面臨洞內“三多一難”(即作業面多、施工機械多、作業人員多以及通風管路布設難)的問題。而斜井與正洞交接地方的處理措施相當關鍵,因為其擔負的施工壓力重,是一條保障施工人員人

6、身安全與隧道自身安全的生命線。另外,三個斜井與集寧隧道正洞均存在交角,正洞開挖時,車輛難以順利的拐彎通過,對施工很不利。為使斜井能安全、順利、迅速的進入正洞施工,保證行車暢通與施工需要,特在斜井與正洞交接處設喇叭口過渡段。為保證喇叭口主洞鋼架有穩固落腳點,將斜井與主洞相交處鋼架用兩榀I18鋼架焊接而成,改變主洞鋼架加工尺寸使之落在斜井兩榀I18鋼架上。主洞鋼架拱腳處加設鎖腳錨管,與斜井鋼架連接處拱腳設4根長4m的42鎖腳錨管,并于鋼架焊接牢固,以保證拱架穩固。斜井縱向拉桿向主洞延伸1m,并與主洞鋼架或縱向拉桿焊接牢固。三個斜井因進洞方式和夾角不同,所以在喇叭口支護的處理上也有差異,具體布置形式

7、和參數如下:(一)1#斜井喇叭口過度段施工布置形式及支護參數如下:1斜井在靠近主洞洞口段采用I18鋼架,左側3.1m范圍內間距為31cm,右側11.4m范圍內間距為114cm,鋼架間采用22螺紋鋼筋縱向拉桿焊接在一起,拉桿環向間距1m,采用42鎖腳錨管定位。2斜井拱墻噴射C20混凝土厚20cm,拱墻設22砂漿錨桿,長3m,間距1.0m×1.0m,按梅花型布置,拱墻掛8鋼筋網,間距25cm×25cm,搭接1-2個網格,逐點焊接。3結合鋼架設42超前小導管超前支護,小導管長3.5m,環向間距0.4m,縱向搭接不小于1m。4主洞DyK497+893- DyK497+908段按設計

8、采用IV級加強襯砌,支護參數為:(1) 設置I16鋼架,間距1.2m,鋼架間用22縱向拉桿焊接在一起,拉桿環向間距1m,采用42鎖腳錨管定位。(2) 拱墻噴射C25混凝土厚23cm,拱部為25中空注漿錨桿,邊墻設22砂漿錨桿,兩種錨桿均長3m,間距1.2m×1.2m,按梅花型布置,拱墻掛6鋼筋網,間距20cm×20cm,搭接1-2個網格,逐點焊接。(3) 設42超前小導管超前支護,小導管長4m,環向間距0.4m,縱向間距2.4m。(二)2#斜井喇叭口過度段施工布置形式及支護參數如下:喇叭口平面布置圖1.喇叭口段采用I18鋼架,左側404.03cm范圍內間距為81cm,右側3

9、30.8cm范圍內間距為66cm,鋼架間采用22螺紋鋼筋縱向拉桿焊接在一起,拉桿環向間距1m,采用42鎖腳錨管定位。2.斜井拱墻噴射C20混凝土厚25cm,拱墻設22砂漿錨桿,長3m,間距1.0m×1.0m,按梅花型布置,拱墻掛8鋼筋網,間距25cm×25cm,搭接1-2個網格,逐點焊接。3.結合鋼架設42超前小導管超前支護,小導管長3.5m,環向間距0.5m,縱向搭接不小于1m。4.主洞與斜井相交處主洞鋼架20m范圍內IV級圍巖采用IV級加強襯砌。(三)3#斜井喇叭口過度段施工布置形式及支護參數如下:斜井與正洞喇叭口平面布置圖斜井自身喇叭口平面布置圖1.喇叭口段采用I18

10、鋼架,左側404.03cm范圍內間距為81cm,右側330.8cm范圍內間距為66cm,鋼架間采用22螺紋鋼筋縱向拉桿焊接在一起,拉桿環向間距1m,采用42鎖腳錨管定位。2.斜井拱墻噴射C20混凝土厚25cm,拱墻設22砂漿錨桿,長3m,間距1.0m×1.0m,按梅花型布置,拱墻掛8鋼筋網,間距25cm×25cm,搭接1-2個網格,逐點焊接。3.結合鋼架設42超前小導管超前支護,小導管長3.5m,環向間距0.5m,縱向搭接不小于1m。4.主洞與斜井相交處主洞鋼架20m范圍內IV級圍巖采用IV級加強襯砌。(四)、1#、2#、3#斜井在鋼架與主洞鋼架相交處加固處理的方式是基本相

11、同的,具體施工要求如下:1.為保證主洞鋼架有穩固落腳點,將斜井與主洞相交處鋼架用兩榀I18鋼架焊接而成,上設工字鋼托梁,改變主洞鋼架尺寸使之落在托梁上并與托梁焊接在一起,具體鋼架布置如斜井與主洞交界處鋼架布置圖1、2。2.主洞鋼架拱腳處加設鎖腳錨管,與斜井鋼架連接處拱腳設4根(比設計增設兩根)長4m的42鎖腳錨管,以保證拱架穩固。3.斜井縱向拉桿向主洞延伸1m,并與主洞鋼架或縱向拉桿焊接牢固。4.斜井與正洞相交處的托梁和鋼架之間采用I18鋼支撐焊接在一起,間距為1.2m(與主洞鋼架間距一致),具體連接方法見下圖。斜井與主洞交界處鋼架布置圖1斜井與主洞交界處鋼架布置圖2托梁與主洞鋼架和鋼支撐連接

12、布置圖(五)開挖方法1.因喇叭口處開挖斷面擴大,雖該段設計為三級圍巖,但結合現施工段斜0+40圍巖情況和斷面擴大情況擬采用臺階法開挖,上下臺階尺寸如下圖:2.先開挖1部臺階,再開挖2部臺階,結合鋼架尺寸,斜井處上臺階高度為3.45m,正洞處上臺階高度為2.0m。 3.開挖過程中嚴格控制進尺,每循環進尺1-1.5m,開挖后及時采取支護,根據圍巖情況必要時1部臺階主洞部分采用拱架臨時支撐。四、體會和認識1.由于斜井與正洞交界處喇叭口段凈空較大,開挖過程必須嚴格遵循“弱爆破、短進尺、快封閉、強支護、勤量測”的原則,各項支護加強措施必須落實到位。2.加強該段的監控量測,隨時觀察圍巖變化,發現圍巖變形加快等跡象時及時加強支護,確保圍巖穩定后再施工。3.加強與主洞交接處的測量工作,保證高程、坐標以及開挖凈空的準確性。4、工程實踐證明,采用挑頂施工的優點在于施工難度降低,能夠充分利用各種大型設備,加快了挑頂施工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