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唐玄奘西行取經_第1頁
25唐玄奘西行取經_第2頁
25唐玄奘西行取經_第3頁
25唐玄奘西行取經_第4頁
25唐玄奘西行取經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5*唐玄奘西行取經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經的艱苦過程和傳奇經歷,體 會玄奘嚴謹治學,百折不撓的精神。2、引導學生認識生字“奘、緝、僧;”積累“緝拿、束手無策、百折不撓、傳奇、家喻戶曉。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默讀課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經的艱苦過程和傳奇經歷教學難點:通過學習課文,體會玄奘嚴謹治學,百折不撓的精神。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堂教學PPT,學生準備搜集玄奘法師生平資料圖片。教學過程:一、講述背景,導入新課1、出示課題,唐玄奘西行取經,指導“奘“的讀音,以及書寫。2、導入:在民間流傳著許多的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明朝小說家吳承恩以唐三西行取經為原型創作了家喻戶曉的西游記這

2、是中國文學史上首屈一指展示作者空前絕后想象力的作品。其實歷史上的玄奘西行求法的真實事跡小說中的描述相差極大。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了解這位中國歷史上大的高僧、學者、翻譯家、旅行家的事跡。二、檢查預習效果,通覽全文內容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出示一組詞語指名讀玄奘(zhàng)緝拿(j)高僧(sng)天竺(zhú)堡壘(li)朝拜(cháo)2、測查學生詞語理解束手無策:束、捆綁;策、計策,就像雙手被捆住一樣無法解脫,形容遇到問題毫無解決辦法。百折不撓:折、挫折;撓、彎曲;比喻屈服,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不屈服。家喻戶曉:喻、明白;曉、知道;家家明白,戶戶知道。形容

3、人人皆知。3、默讀課文,了解各個自然段的內容,理清課文脈絡。1)理清脈絡一、(1)取經原因二、(2-10)取經經過三、(11-13)取經影響2)了解重點段層次默讀(2-10)自然段,思考玄奘西行取經,途經哪些地方?(可先在文中畫一畫)(長安涼州玉門關高昌西域天竺)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三、研讀課文,重點理解1、指名讀課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共同思考:玄奘西行取經的原因是什么?從中你能悟出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僧人? (學識淵博,治學嚴謹)2、讀了課文第一部分,你有什么問題?1)他學識已很淵博了,為何還要不遠萬里去天竺學習?2)從長安到天竺,山高路遠,是一種什么力量使他毅然前往,并克服重重困難?導:也許學習完

4、這篇課文,自然能解開你心中的疑問。3、默讀課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品質。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取經過程中,玄奘遇到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對的,從中你感到他擁有一種怎樣的品質?要點:1)混出玉門關2)單人匹馬走沙漠重點句: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幾里,忽然想起臨走的時候,他曾下誓言,不達目的決不后退一步。“從不達目的決不后退一步”,可感受他有著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感受沙漠環境的惡劣,體會玄奘冒著生命危險,舍身求法。總結:玄奘克服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困難,越過雪山冰河,沖過暴風雪歷經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天竺求學,一切源于他心中堅定的信仰,與一的追求對佛法的弘揚。過渡:玄奘西行求法十幾年,從印度帶回大

5、量的佛經,這些真經是佛教義的種子,只有翻譯成中文它們才能在中國生根發芽,否則印度留學所造的輝煌將變得毫無意義。4、結合課外資料,了解玄奘的歷史貢獻。1)學習小組合作讀最后一部分,結合資料思考,回國后玄奘潛心做哪些事情?(要點:翻譯佛經,編寫大唐西域記)2)師生合作交流資料屏幕出示:玄奘帶回來的佛經數量大,覆蓋面廣,質量特別高,如果我們把唐朝譯佛經比喻成為漢譯佛經中的皇冠,那玄奘翻譯的佛經就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玄奘西行求法歷經千辛萬苦,只為求取直經,而取到直經才只不過走了求法之路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翻譯佛經,他魂系真經,迫不及待,也只有這樣,才能弘揚佛法功德圓滿。閱讀了課文,交流了資料,你有什么感

6、受?你覺得玄奘只是一個普通僧人嗎?角度:1、從學者的角度,他敢于對前人的譯作提出批判,嚴謹治學,敢于探求真理。2、作為一個高僧,他歷經艱險,百折不撓,遠赴無竺,學習真經,弘揚佛法,發展佛教功德無量,是中國佛教史上繼往開來的人物。3、作為一個翻譯家,教育家,他翻譯方面的貢獻,前無古人,后無來者。4、他又是一個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西行,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四、總結全文,提煉升華1、瀏覽全文,用簡潔的語言說說玄奘西行給你印象最深的場景或細節。2、出示季羨林先生引魯迅的一段話作為總結: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拿硬干的人,有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史

7、”,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季羨林: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內,這一點是無可懷疑的,樣精神的玄奘的確算得上是“中國的脊梁”。板書: 百折不撓 唐玄奘西行取經 舍身求法 中國的脊梁作業:1)推薦閱讀鑒真東渡蘇式牧羊 2)寫一篇讀后感。 教學反思 唐玄奘西行取經。一直想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主導作用,這篇課 文是略讀課文,我展開了一次嘗試。 前一天布置了作業,要求,并且推選出代表發言。之前覺得只是鍛煉孩 子們的機會,講我還可以補充,可是一節課下來,孩子們說的,不禁讓我感 嘆,僅是我在變老,孩子們也在成長。 郭思啟:這篇課文主要要學習唐玄奘不屈不撓,不懈的精神。需要理解 幾個句子“玄奘想折回堡去取水,走了十幾里,忽然想起臨走的時候,他 經立下誓言,不目的地,決不后退一步,于是,他撥轉馬頭,朝西前進。 其實他有立下誓言,他人知道,他非常堅定的朝西前進,“從不達目的決 后退一步”了玄奘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大沙漠里一片茫茫,上不 飛鳥,下不見走獸,有時一陣旋風,卷起漫天沙土,像暴雨一樣落下來。 這句話講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