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虛詞之的用法_第1頁
《蘭亭集序》虛詞之的用法_第2頁
《蘭亭集序》虛詞之的用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蘭亭集序虛詞之的用法必修教案0405 08:43:蘭亭集序“之”的用法“之”是文言文中一個重要的虛詞,用法復雜。在此本文通過(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對“之”字的用法作簡要的歸納。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尤其是文中的“之”字歷來為人所稱道,該文共出現二十個“之”字,幾乎把文言文中的常用用法都用上了,一、用作代詞,在句中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根據具體語境可譯為“我”“我們”,“他(他們)”“她(她們)”,“這”,或者代事。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二、用作結構助詞,分以下幾種情況。1、定語的標志。用于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可譯為“的”,有時不譯。會于會

2、稽山陰之蘭亭。雖無絲竹管弦之盛。足以極視聽之娛。放浪形骸之外。向之所欣。每覽昔人興感之由。2、定語后置的標志。通常情況下,古代漢語中定語的位置與現代漢語中的一樣,用在中心語之前,但為了強調定語有時將定語放在中心語之后,有時在定語與中心語之間用“之”連接。翻譯時應將后置了的定語調整到中心語之前。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3、用在主謂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曾不知老之將至。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4、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者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無實義。暮春之初。晤言一室之內。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三、用作動詞,可根據具體語境翻譯。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 所動詞”,構成名詞性短語) 鞏固練習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練習。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逼捱m市反,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文中的“之”字按其用法,最恰當的一項是. . . . 參考答案 。結構助詞,“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