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必修二 第六章 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 一、選擇題1(2010湛江測試)下列關于作物育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把兩個小麥優良性狀結合在一起常采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B改良缺乏某種抗病性的水稻品種常采用單倍體育種C培育無子西瓜可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處理三倍體西瓜雌蕊柱頭D袁隆平培育的高產、抗逆性強的雜交水稻是基因突變的結果解析:選項A應為雜交育種,選項B應采用基因工程,選項D應該是基因重組,選項C一般采用花粉刺激,如果用生長素處理亦能達到目的。答案:C2下列實例與所用的原理中,正確的是 ()A無子番茄多倍體育種B無子西瓜單倍體育種C青霉素高產菌株基因突變D克隆羊“多利”的培育基因重組解析:無子番茄是
2、人為涂抹生長素獲得的;無子西瓜是多倍體育種;克隆羊是細胞工程育種。答案:C3下列有關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內切酶的描述,錯誤的是 ()A一種限制性內切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內切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C限制性內切酶能識別和切割RNAD限制性內切酶可從原核生物中提取解析:生物體內有能識別并切割特異的雙鏈DNA序列的一種內切核酸酶,它是可以將外來的DNA切斷的酶,即能夠限制異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對自己的DNA卻無損害作用,這樣可以保護細胞原有的遺傳信息。由于這種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內部進行的,故名限制性內切酶(簡稱限制酶)。限制性內切酶只能識別和切割DNA,不能識別和切割RN
3、A。答案:C4用基因工程技術可使大腸桿菌合成人的胰島素。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常用相同的限制酶處理目的基因和質粒BDNA連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構建重組質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養基檢測大腸桿菌中是否導入了重組質粒D導入大腸桿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成功表達解析:由題干可知使微生物合成人的胰島素,這個目的的實現需要用到基因工程技術。構建重組質粒需用限制性內切酶和DNA連接酶。答案:B5(2010佛山調研)以基因型為RRYY和rryy的二倍體植株為親本,欲培育出基因型為RRrrYYyy的植株,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F1不斷自交以秋水仙素處理F1利用F1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運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
4、培育A或 B或C或 D或解析:以基因型為RRYY和rryy的二倍體植株為親本,培育出基因型為RRrrYYyy的植株為四倍體,染色體組的數目成倍增加,可用秋水仙素處理F1或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處理。而用F1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會使染色體組的數目成倍減少。答案:D6下列有關基因工程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A重組DNA技術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連接酶和運載體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識別同一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選用細菌作為重組質粒的受體細胞是因為細菌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進入了受體細胞就能成功實現表達解析:解答此題應明確下列問題: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有限制酶、DNA連接酶和運載體,其中前兩種為工具酶;一種限
5、制酶只能識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的限制酶識別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后,受體細胞表現出特定的性狀,才能說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達過程;導入受體細胞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表達目的基因的產物,因此能夠快速繁殖是選擇受體細胞的重要條件之一。答案:C7隨著轉基因技術的發展,“基因污染”應運而生,關于基因污染的說法不正確的有()A轉基因作物可通過花粉擴散到它的近親作物上,從而污染生物基因庫B基因污染是一種不可以擴散的污染C雜草、害蟲從它的近親獲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D轉基因生物有可能成為“入侵的外來物種”,威脅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的生存解析:隨著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轉基因生物越來越多,
6、若“目的基因”擴散到其他生物體內就會引起“污染”,“目的基因”可以隨本物種遺傳物質的擴散而擴散。答案:B8(2010濰坊質檢)下圖表示培育高品質小麥的幾種方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涉及的育種方法有雜交育種、單倍體育種和誘變育種Ba過程能提高突變頻率,從而明顯縮短育種年限Ca、c過程都需要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D要獲得yyRR,b過程需要進行不斷自交來提高純合率解析:a屬于單倍體育種,此過程因無種子,所以只能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因該過程未利用誘變因素,所以這種育種方法不能提高突變頻率,但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b過程為雜交育種,需要進行不斷自交提高純合率;c為多倍體育種,可用秋水仙素
7、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得到多倍體植株。答案:D9(2010湛江測試)蠶的性別決定為ZW型。用X射線處理蠶蛹,使其第2號染色體上的斑紋基因易位于W染色體上,使雌體都有斑紋。再將此種雌蠶與白體雄蠶交配,其后代雌蠶都有斑紋,雄蠶都無斑紋。這樣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蠶絲的質量。這種育種方法所依據的原理是 ()A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B染色體數目的變異C基因突變 D基因重組解析:由于題中涉及的育種方法是實現基因的位置在非同源染色體上改變,應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答案:A10用純種的高稈(D)抗銹病(T)小麥與矮稈(d)易染銹病(t)小麥培育矮稈抗銹病小麥新品種的方法如下,下列有關此育種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雙
8、選) ()A過程的作用原理為染色體變異B過程必須經過受精作用C過程通常使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D此育種方法可選出符合生產要求的品種占1/4解析:過程表示雜交,其原理為基因重組,因此A錯誤。過程常用的方法為花藥離體培養,所以B錯誤。過程通常使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因而C錯誤。答案:CD11育種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了如下四組實驗。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雙選) ()A若圖培育的植物體A的基因型為YyMm,則提供韌皮部細胞的番茄植株的基因型為YyMmB培育植物體B的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組C圖過程所示的育種方法的突出優點是克服了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D植物體B和植物體C一定都是純合子解析:所用的技術是植物組
9、織培養,培養出的個體的基因型和培養所用細胞的基因型一致,所以提供韌皮部細胞的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YyMm。是單倍體育種,其原理是染色體變異,該方法培育出的植株都是純合子,但中會出現雜合子,如YMymYyMm。是植物體細胞雜交育種,該方法最大的優點是能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答案:BD12下圖表示以某種作物中的和兩個品種分別培育出三個新品種的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雙選) ()A用和培育成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分別稱為雜交和自交B用培育出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C培育出常用的化學藥劑是化學或物理的方法進行誘變處理D圖中培育出所依據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解析:用和培育成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分
10、別稱為雜交和自交。培育出常用的化學藥劑是秋水仙素,屬于多倍體育種。圖中培育出所依據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答案:AB二、非選擇題13(2009江蘇高考)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鳥嘌呤(G)的N位置上帶有乙基而成為7乙基鳥嘌呤,這種鳥嘌呤不與胞嘧啶(C)配對而與胸腺嘧啶(T)配對,從而使DNA序列中GC對轉換成AT對。育種專家為獲得更多的變異水稻親本類型,常先將水稻種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種植,通常可獲得株高、穗形、葉色等性狀變異的多種植株。請回答下列問題。(1)經過處理后發現一株某種性狀變異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現兩種表現型,說明這種變異為_突變。(2)用EMS浸泡種子是為了提高_
11、,某一性狀出現多種變異類型,說明變異具有_。(3)EMS誘導水稻細胞的DNA發生變化,而染色體的_不變。(4)經EMS誘變處理后表現型優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攜帶有害基因,為了確定是否攜帶有害基因,除基因工程方法外,可采用的方法有_、_。(5)誘變選育出的變異水稻植株還可通過PCR方法進行檢測,通常該植株根、莖和葉都可作為檢測材料,這是因為 _ _。解析:生物一旦發生基因突變,相應性狀就在后代中出現,表明發生了顯性突變。由題干知,EMS為化學誘變劑,可提高基因突變頻率,發生基因突變時會出現多種變異類型,表明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當染色體上的基因發生突變時,染色體的結構和數目不會發生改變。變異水稻的
12、體細胞都是通過有絲分裂形成的,基因型都相同。答案:(1)顯性(2)基因突變頻率不定向性(3)結構和數目(4)自交花藥離體培養形成單倍體、秋水仙素誘導加倍形成二倍體(5)該水稻植株體細胞基因型相同14為獲得純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圖所示的方法。圖中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高蔓(A)、感病(B)是顯性性狀。據圖分析回答: (1)過程表示的育種方式是_,F1自交獲得的F2中,高蔓抗病植株中純合體占_。(2)過程表示的育種方式是_,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適宜花藥作培養材料,培養得到的單倍體基因型有_種;用秋水仙素處理,使染色體數目加倍,獲得的二倍體植株的基因型分別是_。(3)過程表示的育種方式是_,葉肉
13、細胞培育成轉基因植株的過程體現了細胞的_性。(4)過程表示的育種方式是_,該育種方法的優點是_。解析:本題綜合了幾種育種方法的過程,包括雜交育種、單倍體育種、誘變育種和基因工程育種。綜合考查了對育種知識的理解和分析應用的能力,同時還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等知識。解答本題要明確這幾種育種方法的原理、優點、過程等。答案:(1)雜交育種1/3(2)單倍體育種4AAbb、aabb、AABB、aaBB(3)基因工程育種全能(4)誘變育種可以提高突變率,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變異類型15獲得2006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的育種專家李振聲,長期從事小麥與偃麥草遠源雜交和染色體工程育種的研究。他與其他育種專家經過2
14、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了高產、抗病性強的小麥新品種。對小麥新品種的染色體組成研究發現,偃麥草具有抗病基因的染色體片段移接到了普通小麥的染色體上。如圖表示他們育種的主要過程: 請回答下列問題:(1)此育種過程中獲得的雜種種植后一定會出現_。大面積種植雜種的目的是要獲得_遺傳的小麥新品種。(2)在小麥新品種選育的過程中,特殊的氣候條件起到了_的作用。(3)小麥與偃麥草雜交培育出小麥新品種的事實,突破了_。(4)科學家發現具有抗病的小麥的抗性基因和影響產量(高產和低產)的另一對等位基因的傳遞符合孟德爾的遺傳定律。將大面積種植前的抗病小麥與普通小麥雜交,其后代中抗病小麥與不抗病小麥數量之比為_。若該抗病小麥自交,則其后代性狀表現及分離比為:_。若高產雜合的普通小麥通過育種專家李振聲培育,得到高產抗病的小麥,現將此高產抗病小麥與低產普通小麥多次雜交,得到的都是高產抗病和低產不抗病的小麥,請解釋此現象的原因:_。(5)從個體水平檢測,可采用_的方法鑒定抗病植株。解析:(1)雜種子代出現性狀分離,大面積種植雜種的目的是獲得所需的性狀。(2)在新品種選育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產品創意設計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科技職業學院《產品設計二維構成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高中語文AR課件
- 立春養生知識
- 《消費者行為分析》課件
- 2025至2031年中國刮柄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培訓機構轉讓合同范本
- 2024初三60天中考沖刺動員會上,校長講話既然我們都是追夢人,那就讓我們仗劍走天涯,沖刺做英雄
- 2025至2030年中國花蝶深藍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重慶城市減震施工方案
- 自愿離婚的協議范本5篇
- 商業運營服務合作協議
- 員工心理健康關懷與支持措施試題及答案
- 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25)解讀
- 模擬考保安證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考試范圍:第7~9章) (含解析)
- 2025-2030中國連褲襪和緊身褲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冀教版五年級下冊求最大公因數練習200題及答案
- 2024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直屬單位招聘考試真題
- 國家安全教育日知識競賽考試題庫400題(含答案)
- 學生心理健康一生一策檔案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