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充市順慶區龍桂鄉衛生院 中醫藥參與傳染病管理方案 中醫藥具有悠久的歷史,為了振興祖國醫學文化,在基層衛生服務工作中運用中醫藥知識開展參與傳染病預防服務工作,減輕居民醫療負擔,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質量和整體水平。特制定本管理方案。 一、實施目標 按照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建設標準的要求,根據中醫內科學溫病學等為了充分利用現有的中醫藥資源,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豐富基層衛生服務的內涵,在基層區衛生服務中運用中醫藥理論和技術,廣泛開展中醫藥參與傳染病預防服務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參加區衛生局組織的中醫藥參與傳染病預防服務培訓,確保方案在基層衛生服務中廣泛應用。 (二)在基層門診,家庭病床治療
2、等服務中,充分應用中醫藥知識參與傳染病預防服務。 (三)中醫執業人員在診療活動中,發現疑似傳染病病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要求進行登記、填卡、報告,并運用中醫藥技術進行預防干預。 三、中醫藥辨證防治 (一)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含RNA的正粘病毒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速度,長可發生不同規模的流行。臨床特征起病急、病程短、全身中毒狀明顯,有發熱乏力頭痛周身酸痛等癥狀。屬于祖國醫學時行感冒風溫的范疇。1、頭痛(1)風寒型主癥:發熱輕、無汗,頭痛,肢節酸疼,鼻塞聲重,流涕,咳嗽吐白痰,口不渴,舌淡苔白,脈浮緊。干預治法:辛溫解表方藥:荊防敗毒散加減:荊
3、芥6g、防風10g、蘇葉6g、豆豉5g、杏仁10g、前胡6g、桔梗5g、陳皮6g;(2)風熱型主癥:微惡風、發熱、汗出不暢、頭脹痛、面赤、咳嗽、咯黃痰、咽干口燥、或咽喉腫痛、口干喜飲、舌紅苔黃,脈浮數。干預治法:辛涼解表方藥:銀翹散加減:銀花12g、連翹12g、山梔12g、薄荷5g、荊芥3g、竹葉10g、蘆根10g、牛蒡子10g、桔梗6g、甘草6g;(3)暑濕型主癥:微惡風、發熱、汗少、頭昏重脹痛、肢體酸重、咳嗽、咯黃痰、心煩口渴、渴不多飲、胸脘痞滿、腹脹便溏、舌紅苔黃膩、脈濡數。干預治法:清暑祛濕解表方藥:新加香薷飲加減:銀花12g、連翹12g、鮮蘆根12g、香薷5g、厚樸6g、扁豆6g。2
4、、其他療法:(1)中成藥:銀翹片;銀黃片;藿香正氣丸(2)單方:須蔥白5根、生姜5片、煎水代茶;羌活10g、防風10g、紫蘇10g、生姜3片、蒼白子10g、煎水代茶;大青葉30g、淡竹葉10g煎水代茶(3)食療:蔥白5根、生姜5片、粳米50g煮粥熱食;鮮藿香葉20g、白糖適量、粳米100g煮粥熱食。 (二)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傳染病。其主要病變為細胞變性壞死及肝間質炎性浸潤。臨床特點由食欲減退、惡心、乏力、肝腫大及不同程度肝功能異常等。部分患者出現發熱及黃疸。病情大多能恢復,少數病程遷延呈慢性,及少數呈重癥經過。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系濕血邪為患,屬黃疸、脅痛的范疇。1、急性黃疸
5、肝炎(1)熱重型(陽黃以熱為主)主癥:鞏膜及皮膚色澤鮮明如橘子色,右脅脹痛,口干而苦,喜飲,惡心,厭油膩,小便深黃,大便秘結,或有發熱,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干預治法:清熱利濕,佐以通便。方藥:茵陳蒿湯加味:茵陳30g、梔子10g、黃芩10g、板藍根15g、澤瀉10g、郁金10g、虎杖10g、金錢草20g(2)濕重型(陽黃以濕為主)主癥:鞏膜及皮膚黃染不如熱重者鮮明,精神疲乏,胸悶,惡心,厭油膩,食欲減退,口干口苦,大便溏稀,舌苔膩或微黃或厚膩,脈濡或滑。干預治法:利濕化濁,佐以清熱。方藥:茵陳五苓散加減:茵陳30g、茯苓15g、豬苓10g、梔子10g、白術10g、薏苡仁20g、白蔻仁6
6、g、厚樸10g(3)急黃型(熱毒內陷)主癥:起病急驟,黃疸速度加深,鞏膜及皮膚呈深黃色,口干口渴,發熱,神昏譫語,煩躁不安,小便深黃如濃茶,或鼻衄、齒衄、嘔血或皮膚出現斑疹,舌苔黃燥,舌質紅,脈弦數。干預治法:清熱涼血,泄火解毒。方藥:犀角散加減:犀角5g(研末沖服)、黃連10g、梔子10g、赤芍12g、大黃10g、金銀花20g、大青葉10g、茵陳30g、丹皮10g、玄參10g、金錢草30g神昏譫語者,加牛黃清心丸或至寶丹以化痰開竅。(4)陰黃型主癥:黃疸晦暗不澤,如煙熏樣,脘腹脹悶,食欲減退,大便稀,小便不利,四肢乏力,形體消瘦,舌苔白厚膩,脈沉細弱干預治法:健脾利濕,疏肝利膽方法:茵陳胃苓
7、湯加減:茵陳30g、蒼術10g、厚樸10g、陳皮10g、法夏10g、茯苓15g、澤瀉10g、白術10g、桂枝6g、生姜3g2、急性無黃疸型肝炎(1)肝郁氣滯主癥:脅肋脹痛,右側為甚,脘腹脹滿,胸悶,口干口苦,厭油膩,食欲不振,頭昏目眩,舌苔薄黃、脈弦或弦數。干預治法:疏肝理氣,佐以健脾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10g、枳殼6g、川子10g、木香6g、板藍根12g、龍膽草6g、香附10g、神曲10g、白芍10g、郁金10g(2)脾胃不和主癥:上腹部脹悶不適,右脅發脹,惡心厭油膩,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無力,大便稀,舌苔白厚而膩,脈弦或弦滑。干預治法:健脾和胃,佐以利濕方藥:和胃湯加減:陳皮10g、法
8、夏10g、砂仁6g、蒼術10g、厚樸10g、藿香8g、香附10g、甘草6g、山楂10g、神曲10g、板藍根12g3、慢性肝炎(1)氣滯血淤型主癥:肝區脹痛或刺痛,肝脾腫大,脘腹脹滿,面色晦暗,食欲不振,形體消瘦,舌白厚而膩,脈弦而有力。干預治法:疏肝理氣,活血化瘀(2)脾虛型主癥:肝區脹痛,脘腹脹悶,面色恍白,精神疲乏無力,納差,大便稀溏,舌苔薄白,脈弦細或無力。干預治法:補脾健胃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黨參12g、白術10g、豬苓10g、陳皮10g、法夏10g、砂仁5g、木香6g、麥芽12g、甘草6g(3)肝陰虧虛主癥:右脅隱痛,上腹部發脹,消化不良,心煩易怒,五心燥熱,午后潮熱,口燥咽干,
9、舌紅少苔干預治法:滋陰清熱,養血柔肝方藥:一貫煎加減:沙參12g、生地10g、板藍根12g、梔子6g、丹參15g、白芍12g4、 其他療法:(1)單方驗方(黃疸型)茵陳30g板藍根15g山梔10g煎水代茶大青葉30g山梔l0g黃芩10g煎水代茶(2)食療:玉米須30g菌陳30g車前草30g白糖適量煎濃汁去渣飲菌陳30g大棗30g水煎取汁飲用 (三)風疹風疹是由外感風熱時邪所引起的一種較輕的發疹性傳染病,又名“風痧”、“風癮”。臨床特點是病程急,麻疹樣皮疹,頸、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本病多見于冬春兩季,5歲以內小兒較易發病,成年人也偶爾發生。孕婦患風疹后能引起胎兒畸形,稱為“先天性風疹綜合癥”。
10、l邪郁肺衛型:癥狀:初起咳嗽流涕,發熱惡風,l2天后全身出現疹點,始見于頭面,繼則軀體、四肢,皮疹于1天內遍及全身,唯手足心無皮疹,疹色淡紅,分布均勻,稀疏細小,可有癢感,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舌紅苔薄白、脈浮數,指紋鮮紅。治則:疏風清熱,解毒透疹。方藥:銀翹散加減:銀花、連翹、赤芍、牛蒡子、大青葉、薄荷、桔梗、甘草、蟬蛻、僵蠶。加減:若皮疹癢甚,加防風、白蘚皮以祛風止癢;若咳嗽重者,加杏仁、前胡、川貝母宣肺止咳;若頭痛加白蔟藜、菊花疏風清熱止痛;若煩躁不安,尤其是夜寐不安者,加白芍、鉤藤、竹葉清心安神。2、邪熱熾盛型:用于小兒痘瘡紫暗,發出不暢。外治法:1、苦參30g,浮萍15g,芒硝30g
11、,水煎外洗,1日2次。2、止癢藥方:地膚子30g,僵蠶15g,白鮮皮15g,芥穗15g,茵陳15g,敗醬草15g,白礬9g,白芷9g,共為細末,擦于患處,每日2-3次。3、青黛散:青黛、黃柏、石膏、滑石各等份,研為細末,撒布患處,或用麻油調敷,1日1-2次。適用于痘疹破潰,繼感邪穢時。針灸療法:1、體針:治以清熱疏風利濕取穴:大椎、曲池、合谷、豐隆、三陰交若痘疹紫暗,加血海以除血分濕熱;若邪陷營血,高熱神昏,加刺水溝、十宣放血,以清營涼血,清心開竅。2、耳針:取穴:肺、脾、下屏穴、下腳端、神門、腦,每次選2-3穴,局部消毒,用毫針刺入,每日1次。也可用耳穴貼王不留行籽,每日揉按3次,每次3分鐘
12、。推拿療法:手法:清天河水、揉小天心、退六腑、清脾經、開天門、堆坎宮。加減:毒熱重證,加清胃經、清肺經以清肺胃實熱,高熱神昏,加掐人中、指老龍、拿肩進以清熱開竅。預防:隔離患兒至全部皮疹結痂為止,盡量避免易感兒接觸水痘,可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接觸水痘后3日內接種仍然有效。 (四)肺結核中醫藥干預措施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咳嗽、胸痛、咯血、潮熱、盜汗、消瘦、血沉增速為其主要臨床特征。在人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因感染結核桿菌而發病,具傳染性,雖然感染后并非立即發病,但一旦感染,終生有發病危險。本病屬中醫學“肺癆”、“癆瘵”、“肺疳”等范疇。精神心理治療:精神心理治療是抗癆綜合治療的
13、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調動病人本身抗癆能力,促使病情好轉的積極措施。要使病人掌握治病防病的基本知識,做到自我調治,主動配合治療。方法有疏導法、暗示法、生物反饋等治療方法。營養治療:這是扶植正氣的重要途徑。合理調配膳食,增強體質,以促使病情好轉。中醫學認為“藥補不如食補”是有道理的。體質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呼吸運動,有益于改善全身狀況,促進肺臟功能恢復。但不可過量,以防損害體質。如簡單的氣功、呼吸操、散步等等。預防:結核病防治的根本在于治療患者的同時,切斷結核的蔓延傳播。為減少結核病的發病率,應搞好預防接種,并加強社會性的宣傳管理工作。卡介苗(BCG)接種:BCG是一種滅活的牛型結核疫苗。接種卡介
14、苗,是預防結核病傳播的有效辦法。治療原發病:現已證明糖尿病、塵肺、肝硬化、病毒性疾病(麻疹、流感等)可促進肺結核發病。肺動脈狹窄時,肺尖部動脈壓低,局部抵抗力弱,也是結核的易發部位。因此治療原發病是預防治療肺結核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強結核病預防宣傳:健康人掌握預防感染的知識,病人學會不散布病菌,病人家屬學會隔離,處理病人痰液等知識。對易染人群的定期體格檢查;既往一向認為結核病好發于年輕人。但近幾十年的調查證明,青年人的發病率下降迅速,而老年人的發病率相對地在上升,可能與老年人免疫功能減低,易發生再感染或靜止病灶再燃有關。吸煙、酗酒、營養減低等促使結核病發作。老年人發病后,癥狀常不典型,OT皮試常
15、呈陰性,胸片也可無陽性征象,易與衰老相混淆,尤其是有其它病變時(如腫瘤,貧血),更難發現,故作定期的體格檢查更為重要,遇有干咳、潮熱、盜汗者,可給以診斷性治療,即給予抗結核治療,如果癥狀次善,應全程治療,以達治療目的。外治法:1、敷藥法:五靈脂、白芥子、白鴿糞、大蒜(去皮)各308g,甘草12g,白鳳仙草1株,豬脊髓60g,麝香1g,醋適量,先將醋倒鍋內加熱,入麝香溶化,再將五靈脂、白芥子、鴿子糞、甘草共研細末,過篩,和豬脊髓、鳳仙花全草、大蒜,放在醋內搗成膏,紗布包裹,敷于肺俞、脾俞、膏盲俞,2日換藥1次,15日為1療程,中間休息3日,繼續使用。適用于肺癆陰虛肺熱型。2、敷臍法:五倍子、辰砂
16、各2g,共研細粉,水調成糊狀,涂于塑料薄膜上,敷于臍窩,膠布固定,24小時1次。適用于肺癆盜汗。3、摩擦法:鳳仙根、姜、桂皮、樟腦。姜、桂同搗,摻入樟腦,以鳳仙根蘸藥擦前胸、后背,日2-3次,每次30分鐘。適用于肺癆氣喘、盜汗、咯血。4、吸入法:將紫皮大蒜50g搗爛,蒜泥攤于玻璃瓶內,瓶口置于口鼻,吸其揮發氣,1-2小時,1日2次。適用于肺癆形成空洞之癥。拔罐療法:取穴:肺俞、膏盲俞、結核穴、以閃火法拔罐,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推倒療法:處方:肺俞、膏肓俞、脾俞、足三里、三陰交、太溪等穴施按、揉、推等法。單方驗方:1、蒜白芨:紫皮蒜20g,去皮搗爛,加白芨2g與米汁同服,每日2劑。2、芩部丹:黃芩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一學期幼兒園工作計劃范文(6篇)
- 數學國培個人研修計劃樣本(4篇)
- 《網絡新聞評論》課件
- 有關酒店策劃營銷方案(4篇)
- 車棚安裝施工方案
- 東坡綠化施工方案
- 含違約金民間借款合同(4篇)
- 2025年甘肅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考試
- 2025年襄陽駕駛資格證模擬考試
- 寒假前的安全教育心得體會范文(20篇)
- 低分子肝素課件
- 搬遷服務項目 投標方案(技術標)
- “雙新”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單元整合教學實踐
- 廣東省佛山2024年中考一模數學試卷(含答案)
- 北京市《配電室安全管理規范》(DB11T 527-2021)地方標準
- 特應性皮炎治療藥物應用管理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支氣管肺炎護理查房
- 飛機管路基礎知識課件講解
- JTS-T-272-1-2014沿海港口建設工程投資估算指標
- 中醫醫療技術手冊2013普及版
- 藥物合成反應-9合成設計原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