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五首》知識點_第1頁
《古代詩歌五首》知識點_第2頁
《古代詩歌五首》知識點_第3頁
《古代詩歌五首》知識點_第4頁
《古代詩歌五首》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一、登幽州臺歌1、陳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學家。2、“古人”指的是古代像燕昭王那樣賢明的君主,“來者” 指后世賢明的君主。3、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蔼殹弊帧蔼殹敝腹陋氁蝗?。一大一小形成強烈對比,更加襯托出詩人孤寂苦悶之情。4、這首詩是詩人登幽州臺有感于燕昭王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史事而作,詩人通過書寫登樓遠眺,憑今吊古的感慨,抒發了懷才不遇,孤寂苦悶之情。整首詩通過采用 直抒胸臆的表現手法,具有蒼涼悲壯的感情基調。  5.請描繪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個畫面。我登上幽州臺眺望遠方,思緒萬千,想到了像燕昭王那樣賢明的

2、君主既不復可見,后來的賢明之君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看這茫茫宇宙,雖然無邊無際,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6“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兩句詩營造了一種極其特殊的意境。請簡要談談你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詩人把個人置放到廣漠無邊的宇宙背景中,使個人顯得渺小孤寂,從而產生一種蒼茫的孤獨感。二、望岳 1.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后人也稱之為杜工部,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并稱“李杜”。他的詩作總體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被稱作“詩史”,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稱為“詩圣”。其詩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郁頓挫為主。有杜工部集。 杜

3、甫在文學史上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別,反映了“安史之亂” 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其中“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是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2.全詩以“望”字展開,從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贊揚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氣勢3.頷聯寫近望的景象,其中“割”“鐘”用的好。請簡要分析。鐘:運用擬人,形象寫出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麗的景色都匯聚到泰山。生動的突出泰山神奇秀麗.表達對泰山的喜愛之情。割:運用夸張和擬人,寫出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4.分析“一覽眾山小”中“小”的妙用?!靶 敝赴?,不僅寫出泰山巍峨的氣勢,同時象征了詩人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

4、概5.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賞析:寫想象中登上泰山的情景,不僅表現了泰山的雄偉,也表現詩人的心胸氣魄: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感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化用: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哲理:()一切有所作為的人都應具有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站的高才能望的遠,只有登上絕頂,才能俯視一切。()只有戰勝一切困難,才能享受到成功的自豪和喜悅。6.本詩的思想感情 (1)對祖國河山的贊美熱愛之情,(2)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反映了詩人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精神。7、“入”字用

5、的微妙傳神,好像一只小鳥從遠處徐徐而來,又徐徐而去,足見山腹是何等的深遠。 三、登飛來峰1、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 。撫州臨川人,世稱臨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政治變法對宋初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 “飛來峰”即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2、任選一個角度賞析“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千尋”運用夸張修辭手法,借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詩人立足點之高。3、請簡要描述“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所展示的畫面一座千尋高的寶塔,佇立在飛來峰上,每當雄雞報曉時,站在

6、高高的寶塔上,就能看見太陽升起的壯美景象。4、任選角度賞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1)賞析:這兩句運用比喻,既實寫眼前之景,又借景議論,表達了詩人遠大的政治抱負,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心,反映了詩人為實現自己的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2)人生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5、寫出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詩句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詩句(用詩句解釋詩歌中蘊含哲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6.“ 只緣身在最高層”中“最高層”的理解。字面上指千尋塔的最高層,實際上比喻政治上的最高決策層。5.“日”是帝王的象征,“雞

7、鳴日升”表現了燦爛的圖景,象征詩人美好的前程。6.“浮云”指保守勢力,比喻眼前的困難,挫折、障礙等。7.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反映詩人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四、游山西村1、陸游:南宋偉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我們學過他的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2、詩中贊賞村民熱情好客的句子(寫農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3、“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4、賞析: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這句話對仗的工整,既寫景又富含哲理。寫出了山西村上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寫出

8、了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有復現的境界,(所以在描繪或贊美山水美景時常引用)(2)富含哲理。比喻困境中蘊含希望。(所以在面對困境時常引用)(3)現形容進入一個別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絕路逢生的情景。5“又一村”,“又”字寫出了詩人在迷惘后的驚喜之情。6詩中描繪南宋農村風俗畫的句子: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7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對游覽之地的戀戀不舍,對農村生活的喜愛。8請概括詩人游山西村的所見所聞:(1)、村民的熱情好客(2)、優美的景色(3)、淳樸的風土人情9詩歌寫了詩人在山西村的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農村風光和淳樸的民俗,流露出作者對農村生活的喜愛之情。10“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

9、明又一村”是廣為流傳的名句,你認為人們會在什么情況下引用它?答:(1)、面對困境時。因為這兩句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即不放棄希望,經過努力,一定會有新的出路,進入新的天地。(2)、描繪或贊美山水美景時。因為這兩句詩描寫了山環水繞、柳暗花明的美麗景色。1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名句為什么千古年來被人們廣泛引用?答:這句詩比喻困境中仍蘊含著希望,不僅與人生的各種境遇有驚人的契合之處,而且時時鼓舞著人們,引起人們的共鳴。12、詩中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體現了宋詩特有的理趣的句子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五 、 己亥雜詩1.作者龔自珍,清朝思

10、想家、文學家。2.本詩開頭兩句是如何寫“離愁”?詩人以“浩蕩”修飾離愁,以“白日斜”烘托離愁,以“天涯”映襯離愁,這種多層次的描寫方法和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有異曲同工之妙。3、請描述前兩句詩所展現的情景我滿懷惆悵的離開京城,夕陽西下,更增無邊的離愁別緒,我舉起馬鞭向東一指,走向天涯(故鄉) 4.賞析“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賞析(或是言外之意是什么?):這兩句比喻,移情于物,詩人以落紅自喻,以落紅護花,形象的表明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不忘報國之志。(2)后來常形容老一輩為支持新生事物成長而竭盡全力,心甘情愿犧牲自己。或用來比喻一些默默奉獻甘為人梯的人。 (3)啟示: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即使身處逆境也不應該忘記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要有獻身精神。 5.詩中為什么不說“夕陽斜”而說“白日斜”?這里不取“夕陽斜”而取“白日斜”正好與作者當時的心情相吻合,也隱喻當時國家漸漸失敗的現實狀況。 6.詩中流露出詩人的兩種情感,舍和不舍,詩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棄”的又是什么?詩人想“舍”的是當朝者的黑暗與腐朽,“不舍”的是親朋好友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7.這首詩寫詩人離京的感受,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