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活動專題調研報告_第1頁
黨的群眾路線活動專題調研報告_第2頁
黨的群眾路線活動專題調研報告_第3頁
黨的群眾路線活動專題調研報告_第4頁
黨的群眾路線活動專題調研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黨的群眾路線活動專題調研報告 一、街道辦事處基本情況 縣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幅員面積33.1平方公里,轄16個村(居)黨支部,其中社區黨支部13個、村黨支部3個,有黨員668人,其中預備黨員27人,女黨員68人,有村(居)干部82人,其中女干部19人。共53600戶、213500人。 二、解決群眾路線活動”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 按照中央省市縣委的部署,街道黨工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牢牢把握總體要求,堅持主題不變、鏡頭不換,聯系實際,著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切身利益問題和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把改進作風的成效真正落實到黨的基層組織和“末梢神經”。人的身體一旦“末梢堵塞”

2、,則身體有病,嚴重的可能危及生命,黨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末梢堵塞”,且不“通瘀”,則危及黨的肌體和執政能力。黨的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根本目的就是要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端正對群眾的態度,端正對教育實踐活動的態度。 當前,我們個別黨員干部的上班場所僅在機關,對基層的情況了解甚少,一些人只停留在看材料,聽匯報階段,與基層群眾的魚水情也僅僅停留在口頭上?!伴T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負面例子時有發生,作為基層的黨員干部要必須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切實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主動走進鄉村

3、社區,串門入戶、噓寒問暖,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主動聽取基層群眾的難事、煩心事,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善待基層群眾,為民排憂解難,唯有這樣,黨的群眾路線才能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可,才能贏得老百姓的掌聲。走群眾路線,最害怕的是“蜻蜓點水”、“水過地皮濕”,最期盼的是基層領導干部能“常來走,多來看”。我認為群眾路線絕不是空口白話談出來的,而是靠腳踏實地干出來的。群眾路線教育的生命和靈魂就在于一個“實”字,重在以具體舉措落到實處,才能取得實效。因此,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是檢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扎實,“四風”問題查擺整改到位的重要標尺。 三、當前我們在服務群眾中存在“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問題

4、 通過實際工作調研和意見征求,當前我們在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一些村水利農田灌溉,還存在“最后一公里”問題。有的塘庫堰渠因自然災害和其它原因造成部分損毀,需整修賠補。 二是有的村在修公路方面,還存在“最后一公里”問題。有斷頭路現象,也有一段路未通的現象,有路面損壞暫不通的現象。 三是有的村(社區)衛生站建設還存在“最后一公里”問題。有的有站(所)場地、醫生,但醫療設備不足或差的現象,有的有醫患、醫難現象,有的有醫德、醫風不良現象。 四是水果蔬菜從產地到百姓的餐桌經歷上,有物價高、環境污染和不凈不潔方面存在“最后一公里”問題。 五是對老百姓訴求、信訪解決不及時等還存在“

5、最后一公里”問題。 六是黨群干群關系不到位,幫辦老百姓辦好事、實事等方面還存在“最后一公里”問題。 七是在解決老百姓疾苦,黨員干部在“掛包幫扶”工作中存在“最后一公里”問題。 八是民生民惠政策在落實兌現以及一些問題處理上還存“最后一公里”問題。 四、怎樣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第一,認真排查和發現“最后一公里”問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排查問題環節要求非常明確,把查擺問題貫穿始終,我們將繼續采取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集體議等方式,切實找出部門和單位存在的突出問題。黨員干部聯系群眾要盡心盡力,要促進進村入戶體察民情常態化,不僅身到,更要心到。要以心換心,真正放下姿態、俯

6、下身子體恤群眾、關心群眾,切實拉近與群眾的距離。下基層聯系群眾,應多臨時停車,多不請自來,多走泥濘的路,多進漏雨的屋,嘗嘗群眾鍋里的飯,品品群眾碗里的水,切實體恤群眾疾苦,了解群眾所想所期所盼,俯聽群眾所恨所怨所言?!爸萋┱咴谟钕?,知政失者在草野”,如果不到群眾中聽意見,聽不到真心話,不認真排查,或是視而不見,或是熟視無睹,或是夸夸其談,避重就輕,怎能發現自身存在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第二,深入查找造成“最后一公里”的瓶頸。那就是要抓住基層,基層與群眾接觸最多,涉及的群眾問題,很多都需要基層去解決和落實?;鶎邮屈h和群眾聯系的最后一個環節,黨的政策需要基層去落實完善?;鶎右獔猿肿龅絾栴}排查不

7、到位不放過,問題解決不到位不放過。要善于傾聽人民群眾的心聲,想群眾之所想。如果黨組織建設薄弱,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沒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書記沒能配強配優,基層黨員的模范帶動作用也就難以發揮,這就在黨組織和群眾之間無形中產生了一堵墻;有的村和社區便民服務跟不上,有的便民大廳雖已建成,但人員在崗不在位,在位不在心或服務態度生、冷、硬,便民大廳成了擺設,人民群眾依然辦事難;有的基層組織服務群眾能力差,涉及到群眾切身利益的住房、養老、醫療等惠民政策總是“走在路上”,就差那么一點點,造成“近在咫尺,遠隔天涯”瓶頸。面對這些問題,面對各種“疑難雜癥”,就必須找清“病根”才能追根溯源,尋找到根治的“良方”

8、,而如何去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則是干部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至關重要的一步,那么干部要如何邁好這一步呢?多走土路講土話,多接地氣才能做好群眾工作。磨破嘴皮不如走破腳皮,說得再好都不如多走走“小路”,多看看民情,多聽聽民聲,才能匯聚民意,才能與群眾接上氣,多說土話才能做好群眾的“親戚”,才能密切干群之間的聯系,群眾才愿意向干部敞開心扉,才能讓干部尋找到“病根”。勇于擔當,狠抓落實,提高干部的辦事效率。走進群眾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群眾,了解他們的疾苦,解決他們的難題,面對問題干部就是要勇于擔當,有直面矛盾的勇氣,敢于走在前頭,把工作做細、做深、做到實處,不斷地轉變作風,提高執政水平,才能提高辦事效率

9、,贏得群眾的好評。 第三,認真剖析整改“最后一公里”存在問題。剖析和整改是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環節,問題要查得“水落石出”、自我批評要“體無完膚”,道理分析要“鞭辟入里”,整改問題要“入骨入心”。剖析要從深處挖,危害要從大處想,病根要從痛處找,診療要對癥下藥,從重從快,藥到病除。要認真分析產生“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體制機制原因,切實加以整改。對體制機制上出現的問題,要從深化改革入手,對極少數人恃權弄權而使政府的惠民舉措落不到實處,形成“末梢堵塞”的必須嚴肅問責。 第四,嚴格建立嚴防“最后一公里”長效機制。開展群眾教育實踐活動不是唱高調、走過場、擺樣子,也不是活動一結束就不再聯系服務群

10、眾,而是新形勢對于黨員干部的高要求,要在建立健全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制度上下功夫,在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使廣大黨員能夠堅持盡職盡責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要加強黨建創新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尤其要配優配強黨組織書記,要加強基層便民辦事大廳建設,讓便民利民設施真正為民服務,要從體制機制上著手,建立長效機制,嚴防“最后一公里”現象改頭換面,披上“馬甲”以新面目出現。切實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和惠民措施真正送給群眾,把黨的惠民政策變成老百姓“口袋里”的實惠。 第五,建設堅強“兩支隊伍”,是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首要任務。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通過教育和實踐“兩手抓”,切實增

11、強黨員干部服務群眾、做好群眾工作的意識和能力。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就要大力整頓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建設服務意識強、服務作風好、服務水平高的領導班子,按照“選優、育強、聚能、引智”的思路,選拔培養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花大力氣建設作風過硬、甘于奉獻的黨員骨干隊伍。要通過學習教育等多種方式提高干部和黨員為群眾服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使其“愿服務”;開展多種形式的相關技能培訓,使其“懂服務”;努力提高他們的服務技能和水平,使其“會服務”;采取督促推動和監督檢查等措施,保證其“服務好”。由他們來帶頭服務、帶領服務、帶動服務,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才能落到實處。 第六,健全建好為民服務平臺是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重要載體和依托。要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加快服務場所建設,建立和完善村、社區黨員服務中心(站、點)。深入了解群眾需求,進一步強化服務中心的綜合服務功能,實現與便民服務、公共服務等有機融合,不斷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探索信息化服務新方式,建設以工作網站為重點的服務信息平臺、以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