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三二模語文匯編(課外文言文)附答案_第1頁
2016年初三二模語文匯編(課外文言文)附答案_第2頁
2016年初三二模語文匯編(課外文言文)附答案_第3頁
2016年初三二模語文匯編(課外文言文)附答案_第4頁
2016年初三二模語文匯編(課外文言文)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2016年初三二模語文匯編課外文言文楊浦區(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 (12分) 趙簡子舉兵而攻齊,令軍中有敢諫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盧,望見簡子大笑。簡子曰:“子何笑?”對曰:“臣乃有宿笑。”簡子曰:“有以解之則可,無以解之則死。”對曰:“當桑之時,臣鄰家夫與妻俱之田,見女,因往追之,不能得,還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曠也。”簡子曰:“今吾伐國失國,是吾曠也。”于是罷師而歸。 選自說苑卷九·正諫【注釋】:宿笑:隔夜猶存的笑料。指不久前發生的笑話。 有以解之則可:如果能夠解釋清楚這個笑話就算了。 桑:采桑,作動詞用。 曠:荒廢,也指失職。11、

2、解釋加點字。 (4分)(1) 趙簡子舉兵而攻齊 舉( )(2) 于是罷師而歸 師( )12、下列對“令軍中有敢諫者罪至死”一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2分)A下令說,軍隊中如果有人敢來勸諫的,將處以死罪。B在軍隊中下令,有敢于勸諫的人,其罪名可到死罪。C下令說,軍隊中如果有敢勸諫的,將按罪論處到死。D下令軍隊,去處死那些敢于向趙簡子直言進諫的人。13、公盧講述的笑話中,丈夫的“曠”表現在 ;而趙簡子通過笑話的啟示,認識到自己的“曠”是在 。(均用自己的話概括) (4分)14、下列是從文中得到的啟示,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A. 做事不能不計后果,要懂得瞻前顧后,三思后行。B. 只看到眼前

3、利益,而沒有權衡利弊,是謂不理智。C. 人不能貪得無厭,要懂得知足,懂得知足者常樂。D. 做人做事要從善如流,虛心聽取別人的正確的意見。(四)課外語段閱讀(12分)11、(1)興起,發動(2分)軍隊(2分)12、A(2 分)13、追桑女不得而失其妻 攻打別國卻可能丟掉自己的國家(4分)14、C(2 分)(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 一 13題(12分)11.(4分)(1)等到時(2)用12.(3 分)D13.(5分3+2)貯竹頭以作船丁 綜理微密(可用自己的語言回答,意思對即可)(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 一 13題(12分)11.(4分)(1)等到時(2)用12.(3 分)D13.(5分3+2

4、)貯竹頭以作船丁 綜理微密(可用自己的語言回答,意思對即可)普陀區(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12分)晉人好利晉人有好利者,入市區焉。遇物即攫之,攫已,即去。市伯隨而索其直,晉人曰:“吾利火熾時,雙目暈熱,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為爾物也。爾幸予我,我若富貴當爾償。”市伯怒,鞭之,奪其物以去。旁有哂之者,晉人戟手罵曰:“世人好利甚于我,且往往百計而陰奪之,吾猶取之白晝,豈不又賢于彼哉?何哂之有?”【注】攫:奪取 哂:譏笑。11、 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4分)(1) 入市區焉( ) (2)我若富貴當爾償( )12、 對文中劃線句意思理解最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管理市場的官員跟隨

5、晉人并索要那些被拿走的東西所值的錢。B、 管理市場的官員跟隨晉人去索要那些被拿走的東西所值的錢C、管理市場的官員跟隨晉人并向他索要錢財。D、管理市場的官員跟隨晉人去索要他的錢財。13、 文中具體表現晉人好利行為的句是: (2分)14、 晉人認為自己與世人的區別在于:(1) ;(2) 。(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3分)11、進入;抵充,當作。12、A13、遇物即攫之,攫之,即去。14、 (1)貪圖利益的程度不同,世人比自己更甚;(2)奪取利益的方式不同,世人千方百計暗中爭奪利益,自己則在光天化日之下拿東西。徐匯區(四)閱讀下面語段,完成第1113題(12分)陶侃逸事 陶侃,字士行,本鄱陽人也。常語

6、人曰:“生無益于時死無聞于后是自棄也。” 造船,其木屑竹頭,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余雪猶濕,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溫伐蜀,又以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其綜理微密,皆此類也。注:東晉時期名將,陶淵明的曾祖父。籍:登記后收藏。正會,皇帝元旦朝會群臣。桓溫:東晉將領。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4分)(1) 及桓溫伐蜀( ) (2)于是以屑布地( )1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活著對當時的人沒有好處,死了也不被后人聽聞,這是自己丟棄自己啊。 B出生時對當時沒有好處,死了也不被后人聽聞,這是自己放棄自己啊。 C出生時對當時沒有好處,死了也不被后人聽

7、聞,這是自己丟棄自己啊。 D活著對當時的人沒有好處,死了也不被后人聽聞,這是自己放棄自己啊。13、根據文章內容可以將陶侃逸事概括為,籍木屑以布雪地和 (仿造前一個概括填寫),由此體現出陶侃為人的特點是 。(5分)(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 一 13題(12分)11.(4分)(1)等到時(2)用12.(3 分)D13.(5分3+2)貯竹頭以作船丁 綜理微密(可用自己的語言回答,意思對即可)黃浦區(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12分)三人越谷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與之臨乎淵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謂之勇,不然為怯。”彼勇者恥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與怯者則不能也。又

8、告之曰:“跳而越者與千金,不然則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猶未能也。 須臾,顧見猛虎暴然向逼,則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莊矣。然則人豈有勇怯哉?要者以勢驅之耳。注釋康莊:寬闊平坦的大路。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4分)(1)有與之臨乎淵谷者( ) (2) 顧見猛虎暴然向逼( )12、對文中畫線句翻譯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A然而,人難道有勇敢怯懦嗎?要憑借情勢來驅動他罷了。B然而,人怎么有勇敢怯懦呢?要的是憑借情勢來驅使他罷了。C那么,人怎么有勇敢怯懦之分呢?要用情勢來驅動他罷了。D那么,人難道有勇敢怯懦之分嗎?重要的是用情勢來驅使他罷了。13、選文認為“勇”與“怯”都是“以

9、勢驅之”。其中的“勢”含義十分豐富,結合文本可知:對勇者而言,指的是 ;對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 ;對怯者而言,則是指求生逃命。(4分)14、有人不同意作者“然則人豈有勇怯哉?要者以勢驅之耳”的觀點,你覺得他的理由是 。(2分)(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12分)11.(4分,每個2分)(1)來到(2)回頭看,看,看見12.(2 分)D13.(4分,每空2分)恥怯(面子)奔利(金錢)(用原文或概括皆可)14.(2分)示例:人是有勇敢和怯懦之分的,見義勇為、舍生取義的人總是將信仰正義 放在首位。有的人受到環境的制約,而有的人敢于挑戰環境,不能一概而論。 (寫出任意一點,意到即可)閔行區(四)

10、閱讀下文,完成第1013題(12分)韓湟,字太沖,節制三吳,所辟賓佐,隨其才器,用之悉當。有故人子投之,更無他長。嘗召之與宴,畢席端坐,不與比座交言。公署以隨軍,令監庫門,此人每早入帷,端坐至夕,吏卒無敢濫出入者。注:辟,征召。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有故人子投之( ) (2)此人每早入帷(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 畢席端坐,不與比座交言。 12、“吏卒無敢濫出入”的原因是 (用原文語句冋答)2分)13、根據文章內容,韓湟具有 的性格特征。3分)(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013題(12分)10.(1) (2分)過去,原來(2) (2分)進入11.(3分)(故人子)

11、一直到酒席結束都端端正正地坐著,不和相鄰座位的人交談。12.(2分)此人每早人帷,端坐至夕13.(3分)知人善任(人盡其才)虹口區(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0-13題(12分)桑中生李張助于田中見李核,欲持去,顧空桑中有土,因植種,以水灌之。后人見朵中復生李,轉相告語。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謝以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聞者傳語:“盲者得視。”聞之而至者常數千百,酒肉滂沱。間一歲余,張助遠出來還,見之驚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因就斫之。注釋:張助,人名。空桑:枯空的桑樹,老桑樹有枯空的樹洞。滂沱:原形容雨很大。這里 形容酒肉多而不斷。10、解釋句中加點詞(4分)1 顧空

12、桑畢有土()(2)盲者得視()11、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2分)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 12、人們相信這棵樹神奇,有這樣看法的原因是:(1) (2) (3) (3 分)13、下列分析本文主旨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A.人們不應有盲目崇拜的心理B.隨意種植會造成很大的危害C.人們不要去做祭樹拜神行為D.人們不應該聽信荒謬的傳聞(四)(12分)10.(1)看,回頭看(2分)(2)能夠(2分)11.(2分)這有什么神奇,(這棵樹)是我種植的。(關鍵詞:此、何)12.(1)桑樹中復生李樹(1分)(2)病目者于李樹下許愿后自愈(1分)(3)傳言盲者得視(1分)13.(3 分)B閘北區(四)閱讀下

13、文,完成8-10題(12分)俗以喜人面諛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別其師。師曰:“外官不易為,宜慎之。”其人曰:“某備有高帽一百,逢人輒送其一,當不至有所齟齬也。”師怒曰:“吾輩直道事人,何須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師者,能有幾人歟?”師頷其首曰:“汝言亦不為無見。”其人出,語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注釋 面:當面。(jy):上下牙齒不齊。比喻意見不合,產生矛盾。直道:正直的方式。事:對待。11、解釋文中加點詞。(4分)   外官不易為(

14、60; )     汝言亦不為無見(   )1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句。(3分)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別其師。 _ _13、京官說“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是因為 ,本文諷刺了那些 的人。(5分)(四)(12分)11.做見識,見解(各2分,共4分)12.有一個要去外省做官的京官,去和他的老師告別。3分,倒裝句(定語后置和介賓后置)及“于”“其”各1分13.他的老師也是個喜歡戴高帽的人(3分)喜歡聽好話(言行不一)(2分)松江區(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3題(12分)梁鴻家貧而尚節,博覽無不通,而不為章句。學

15、畢,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誤遺火, 延及他舍。鴻乃尋訪燒者,問所去失,悉以豕償之。其主猶以為少。鴻曰:“無他財,愿以 身居作。”主人許之。因為執勤,不懈朝夕。鄰家耆老見鴻非恒人,乃共責讓主人,而稱 鴻長者。于是,始敬鴻,悉還其豕,鴻不受而去。【注】不為章句:不死記章句。豕:豬。責讓:責備批評。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3分)悉以豕償之 12、下列不屬于梁鴻“尚節”具體表現的兩項是( )( )(4分)博覽無不通,而不為章句尋訪燒者,問所去失,悉以豕償之以身居作,以償主人之失耆老稱鴻為長者主人悉還其豕,鴻不受而去 13、主人從“ ”到“ ”的態度轉變,直接原因是 ,而根本原因是他被梁 的高尚節

16、操所打動。(5分)(四)(12分)11.(3分)都用豬賠償給他。(悉、以)12.(4 分)A(2 分)D(2 分)13.(1 + 1+1+2分)猶以為少悉還其豕鄰家耆老共責讓勇于擔當奉賢區(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0-13題(12分)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元見之,即收而養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為?”欲將更棄之。元對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乃自然之理。今犬為人所棄,非道也。若見而不收養,無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許焉。明年,犬隨叔父夜行。叔父為蛇所嚙,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聲不停。張元怪之,隨犬出門,見叔父幾死。速延醫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視犬如親。【注釋】亟(ji

17、):趕快。1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1) 欲將更棄之 ( ) (2)仆地不得行 (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叔父感其言,遂許焉。_。12、張元見棄犬“收而養之”的原因是“_”(用原文回答), 叔父“欲將更棄之”的原因是_(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13、從全文看,對叔父的形象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A叔父喲仁心。 B叔父懂得做人的道理。C叔父疼愛小輩。 D叔父有感恩之心。(四)(12分)10.(1)又,再(2分)(2)走,行走(2分)11.叔父被張元的話所感動,就同意了(收養棄犬)這件事。(3分)12.若見而不收養,無仁心也(1分)收養的這條棄犬沒有用處(1分)

18、13.C(3 分)崇明區(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12分)宰相氣量正至和間,仁宗不豫,一日少間,思見宰執。執政聞召亟往。呂文靖為相,使者相望于路,促其行,公按轡益緩。至禁中,諸執政已見上,上體未平,待公久,稍倦,不樂曰:"病中思見卿,何緩也?"文靖 曰:"陛下不豫,久不視朝,外議頗異。臣待罪宰相,正晝自通衢馳馬入內未便。"帝聞其言,咨嘆久之,諸公始有愧色。【注釋】不豫:病重的委婉說法。宰執:指宰相等執掌國家政事的。衢:大路。11、解釋下列加點字。(4分)(1)諸執政已見上 見( ) (2)公按轡益緩 益( )12、對文中劃線句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

19、是( )(3分)A仁宗聽了他的話,咨詢了很久,別的大臣覺得很羞恥。B仁宗聽了他的話,贊嘆了很久,別的大臣覺得很羞恥。C仁宗聽了他的話,咨詢了很久,別的大臣開始顯愧疚。D 仁宗聽了他的話,贊嘆了很久,別的大臣開始顯愧疚。13、下列詞中最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文靖 曰:"陛下不豫,久不視朝,外議頗異。A 急 B怒 C徐 D嘆14、從文中可以看出呂文婧是一個 的宰相。(2分)(四)(12分)11.(1)拜見,謁見更,更力口(每格2分,共4分)12.D(3 分)13.C(3 分)14(處理事情)考慮周全(2分)長寧金山區(四) 閱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12分)識字饋漿艾子游于郊

20、外,弟子通、執二人從焉,渴甚,使執子乞漿于田舍。有老父倚門觀書,執子揖而請,老父指卷中“真”字問曰:“識此字,饋汝漿。”執子曰:“真字也。”老父怒,不與。執子返以告。艾子曰:“執也未達,通也當往。”通子見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八兩字也。”父喜,出家釀之美者與之。艾子飲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復如執子之認真,一勺水吾將不得吞矣。”   明·陸灼艾子后語【注釋】艾子:作者為褒貶或諷喻現實而假托的戰國時代的人物.  漿:解渴的薄酒。老父:老年的男子。達:通達事理。11、 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4分)(1)弟子通、執二人從焉( ) (2)使

21、執子乞漿子田舍( )12、 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 讓執子再像剛才那樣識“真”字,那么我將一口水也喝不到啊!B. 假如執子再像剛才那樣識“真”字,那么我將一口水也喝不到啊!C. 讓(通子)再像執子那樣識''真”字,那么我將一一口水也喝不到啊!D. 假如(通子)再像執子那樣識“真''字,那么我將一口水也喝不到啊!13、請完成對這則寓言故事內容的概括。(2分)如實念“真”字的執子連一口水也討不到,而 。14、下列對本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3分)A. 本文揭示了認真有時在社會上行不通的現象,表達了內心的不滿與無奈。B. 文中的

22、“執”與“通”分別象征了“認真”與“交通'”這兩種人生態度。C. 本文揭示了在現實利益面前,做人不能認真,而應學會靈活變通的道理。D. 這個寓言故事故事看似荒唐,實則是對當時那個是非不分的黑暗現實的批判。(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114題(12分).11.(1)跟隨,跟從(2分)(2)房屋,房舍(2分)12.D(3 分)13.故意把它念“直八”的通子卻討回了美酒(2分)14.C(3 分)靜安青浦區(四)閱讀下文,完成10-13題 (12分) 長慶中,元微之、劉夢得、韋楚客同會白樂天之居,論南朝興廢之事。樂天曰:“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今群公畢集,不可徒然,請各賦金

23、陵懷古一篇。”劉騁其俊才,略無遜讓,滿斟一巨杯,請為首唱。飲訖不勞思忖,一筆而成。白公覽詩曰:“四人探驪,吾子先獲其珠,所余鱗甲何用。”三公于是罷唱,但取劉詩吟味竟日,沉醉而散。【注釋】劉夢得,即劉禹錫。騁,施展。唱,詩文創作。探驪獲珠,在黑龍的頷下取得寶珠,比喻詩文寫作抓住了關鍵。吾子,對對方的敬稱。10、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4分) (1)同會白樂天之居 ( ) (2)古者言之不足 ( )11、以下對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三人于是停止創作,只拿劉禹錫寫的那首詩吟詠玩味了一整天 B.三人于是創作完畢,只拿劉禹錫寫的那首詩吟詠玩味了一整天 C.三人于是歌唱完畢,但是竟然拿劉禹錫寫的那首詩吟詠玩味了一天 D.三人于是停止歌唱,但是竟然拿劉禹錫寫的那首詩吟詠玩味了一天12、 選文中“不可徒然”的“然”所指代的內容是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