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基礎工程復習_第1頁
2014基礎工程復習_第2頁
2014基礎工程復習_第3頁
2014基礎工程復習_第4頁
2014基礎工程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概念(問答)基礎、地基、基礎埋深(以及影響因素)、持力層、下臥層、淺基礎、淺基礎優點、深基礎、樁基礎、單樁豎向承載力的確定方法、地基基礎設計要求、荷載效應組合的選用、土的凍脹類別、擴展基礎的形式、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何時應修正、影響基床系數的因素、雙柱聯合基礎典型形式、基礎的補償性概念深基礎的常用類型、樁基礎中樁的分類、何時考慮樁的負摩阻力、樁基礎水平荷載主要包括哪些、基坑圍護結構形式、擋土墻的作用、擋土墻結構名稱、重力式擋土墻分類、軟土的成因、膨脹土評價指標、動力機器的不良影響。確定地基承載力的方法有哪些?對于設計要求比較高的地基基礎應采用哪種方法?在什么情況下應進行軟弱下臥層的驗算?軟弱下

2、臥層驗算的基本公式是什么?提高地下室的抗浮穩定性有哪些常見措施?對于埋置在凍脹土中的基礎,其最小埋深應?樁基承臺下存在一定厚度的淤泥、淤泥質土或液化土層時,配筋長度?簡述地基基礎的補償性概念?按成樁擠土效應分,樁基礎可以分為哪幾類?在飽和的粘質土中成樁宜選用哪種類型?單樁沉降由哪幾部分構成?根據現行建筑樁基技術規范,樁基沉降的計算方法有哪幾種?各適用哪種條件?簡述凍脹產生的條件有哪幾個?基礎設計時的常規設計方法與考慮地基、基礎與上部結構相互作用的設計方法有何不同?常規設計方法在什么情況下可認為是可行的?軸向荷載作用下的豎直單樁,按荷載傳遞方式不同,可分為幾類?二、計算選擇練習:1、某地下室基坑

3、深4m,坑底以下為黏土隔水層,厚度為3m,重度為20kN/m3,黏土層下為粗砂層,粗砂層中存在承壓水。問作用于黏土層底面的承壓水的壓力值超過多少時,坑底黏土層有可能被頂起而破裂?2、某軸心受壓柱傳至地面的荷載標準值,基礎埋深,底面尺寸為。自地面起的土層分布依次為:雜填土,厚,;黏土,厚,;淤泥質黏土,厚。取地基壓力擴散角,則進行軟弱下臥層承載力驗算時,軟弱下臥層頂面附加應力的值為( )。3、某承重墻厚240mm,墻下條形基礎的寬度至少為1000mm,若采用磚基礎并按二皮一收砌法施工,則磚基礎所需的臺階數至少應為( )。4、一過江隧道某段下的土層分布為:粉質黏土,軟塑,厚度3m,MPa 其下為基

4、巖。則該段的地基基床系數約為( )。5、在某建筑場地現場進行的3根樁的靜載荷試驗,其報告提供的根據有關曲線確定的樁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分別為, , 。則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為( )6、某建筑方樁尺寸為0.35m×0.35m,承臺埋深1.5m,樁長14m。從地面起土層分布為:淤泥層厚5.5m,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sk=19kPa,粉土層厚8.5m,極限側阻力標準值qsk=65kPa,中砂層厚5.5m,,qsk=140kPa,極限端阻力標準值qpk=5000kPa,則該樁抗壓承載力特征值Ra最接近( )7、柱下獨立樁基承臺截面尺寸為1.35m×1.35m,對稱布置四根直徑為250mm

5、的預制圓樁,則樁中心間距最大為( )(8、如圖所示的樁基礎,作用在樁基上(至承臺底面)的豎向力F+G=25000kN,偏心距,則樁6的頂端壓力值為( )。9、某柱下獨立基礎尺寸為4m×5m,基礎埋深為1.5m,場地地表以下6m范圍內為中砂,重度為18kN/m3,地下水在地表以下8m處,根據原位試驗得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222kPa,則修正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 )。10、某場地地質條件如圖所示,其中承壓含水層中承壓水水頭高6m,基坑開挖的最大深度為( ) 11、某柱下條形基礎,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上部結構作用于基礎頂面豎向壓力合力為3000kN,基礎埋深1.5m,基礎寬2.

6、0m,長12m,則基底凈反力為( )12、已知墻下條形基礎底面寬為2.5m,墻寬0.5m,基底壓力在全斷面分布為三角形,基底最大邊緣壓力為200kPa,求作用于每延米基底上的軸向力和彎矩為( ) 13、某方樁邊長為0.4m,承臺埋深1m,樁長13.5m。從地面起土層分布為:淤泥層厚5.0m,樁側阻力特征值qsa=15kPa,粉土層厚8.0m,qsa=60kPa,中砂層厚5.0m,qsa=120kPa,端阻力特征值qpa=5000kPa,則該樁抗壓承載力特征值Ra為( ) 14、在某建筑場地現場進行的4根樁的靜載荷試驗,其報告提供的根據有關曲線確定的樁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分別為, , 、340。則單

7、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為( )。15、某建筑物基礎底面尺寸為3m×4m,基礎理深d=2m,擬建場地地下水位距地表2.0m,地基土分布:第一層為填土,層厚為1m,18.0kN/m3;第二層為粉質粘土,層厚為5m,19.0kN/m3,k24º,Ck=16kPa;第三層為淤泥質粘土,層厚為6m,17.0kN/m3,k11º,Ck=10kPa。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的理論公式計算基礎持力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其值為( )16、某條形基礎上部結構荷重為Fk140kN/m,經修正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90kPa,基礎埋深為d=1m,條形基礎最小寬度為(

8、)17、某樁直徑0.5m,承臺埋深1m,樁長12m。從地面起土層分布為:淤泥層厚2.0m,樁側阻力特征值qsa=11kPa,粉土層厚9.0m, qsa=50kPa,礫沙層厚4.0m, qsa=116kPa, 端阻力特征值qpa=6300kPa,則該樁抗壓承載力特征值Ra為( )18、選取某建筑場地中3根樁進行靜載荷試驗,根據試驗成果,確定3根樁的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分別為830kN,880kN,900kN。則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為( )。1、某單廠獨立柱基礎底面尺寸,柱底荷載標準值,長方向,基礎埋深0.5m。第一層為粘性土,厚度6.5m,驗算持力層承載力是否滿足要求。2、某獨立柱基, 底面尺寸為2

9、.5m×3.5m,埋深1.5m,傳至地表標高處的荷載為Fk 1200kN。土層自地表起分布如下:第一層為雜填土,1.2m厚,=16.5kN/m3,第二層為粘土,厚度1.8m,=18kN/m3,e=0.86, IL=0.75, fak=200kPa,ES=15MPa;第三層為淤泥質土,厚度2.0m,=18.5kN/m3, fak=75kPa,ES=3MPa;以下為大于8m的中砂。試驗算該基礎底面尺寸。3、某柱下承臺埋深1.5m,承臺下設置了4根預制方樁,樁邊長500mm,柱300mm×500mm,承臺平面布置如下圖所示,框架柱作用在地面處的荷載標準值為,(沿承臺長邊方向作用)

10、,。已知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試驗算單樁承載力;并計算承臺彎矩設計值。 4、 某樁基直徑350mm,長20m,穿過厚12m欠固結軟粘土,有效重度10kN/m3,正摩阻力標準值為13kPa,負摩阻力系數n為0.25,進入第二層密實中砂。不考慮群樁效應,中性點深度比ln/l0為0.7。計算樁基由于負摩阻力而產生的下拉荷載。5、某墻下條形基礎,墻寬240mm,基礎埋深1.5m,初擬基礎底寬1.0m,上部結構作用于地表處的荷載標準值為Fk=186kN/m,地表下為厚7m粘性土層,重度18.3kN/m3,修正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198kPa,試驗算地基持力層承載力,如不滿足請調整基底尺寸。如按照兩皮一收砌筑方法,基礎埋深能否滿足要求?驗算基礎的寬高比,并繪出磚基礎示意圖。6、某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面尺寸2m×3.5m,埋深1.5m,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荷載Fk為700kN,Mk為160kN·m,地表以下6m為粘性土,容重為18.5kN/m3,地基持力層承載力特征值fa為180kPa,壓縮模量Es為9MPa,其下為淤泥質土,承載力特征值fak為75kPa,壓縮模量Es為3MPa,驗算持力層承載力和軟弱下臥層承載力。7、某柱下五樁基礎,柱子尺寸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