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基本方法》教學設計_第1頁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教學設計_第2頁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教學設計_第3頁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教學設計_第4頁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一章第一節化學試驗基本方法(第一課時 化學試驗平安)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學問與技能:1. 了解試驗平安的重要性。2了解化學試驗的平安常識。過程與方法:通過化學試驗的平安常識的習,把握常見化學試驗突發大事的處理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平安意識,遵守試驗室平安守則,養成良好的試驗習慣。教學重點:了解化學試驗的平安常識教學難點:把握化學試驗的規范操作和突發大事的處理方法。教學用具:多媒體電教平臺。教學過程:引入情境將P2及P3化學家做試驗及試驗室投影到教室前面,引導同學從思想意識中進入化學世界。敘述故事:1774年,拉瓦錫在發覺氧的有名試驗中,經過科學分析得出了反應事物本質

2、的結論:空氣是有兩種氣體組成的。拉瓦錫通過嚴謹的化學試驗拭凈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塵土,人們最終科學的生疏了空氣的基本組成。引言化學是一門以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科學規律是通過對自然現象的發覺、探究和反復驗證形成的。化學爭辯的主要方法是試驗方法,所以學習化學離不開試驗,把握試驗方法以及完成試驗所必需的技能,是學好化學的關鍵。板書 第一章 從試驗學化學第一節 化學試驗基本方法問題回顧學校我們所學習的化學基本試驗操作有哪些?同學爭辯、回答固體、液體的取用、物質的加熱、以及基本儀器的使用。(課件3)問題 學校化學試驗過程中涉及到哪些試驗平安問題?如何避開?(課件4、5)試驗中消滅意外如何處理?分組爭辯,完

3、成學案 建議56人一組,組間溝通,達成共識。講解為了完成更多的試驗,我們還需進一步學習一些基本的試驗方法和基本操作。板書一、化學試驗平安同學發言,小結敘述 1. 遵守試驗室規章。當你走進化學試驗室時,首先要認真閱讀并牢記試驗室規章。2. 了解平安措施。了解危急化學藥品和使用時的留意事項、著火和燙傷的處理、化學灼傷的處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方法,以及滅火器材、煤氣、電閘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報警電話等。3. 把握正確的操作方法。例如,把握儀器和藥品的使用、加熱方法、氣體收集方法等。4. 重視并逐步生疏污染物和廢棄物的處理方法。講解試驗平安是為避開受到意外損害的保障,要想我們的探究試驗

4、取得結果,必需遵守試驗的有關規章、平安措施及正確的操作方法。同學閱讀P4留意問題1、2、3、同學回答試驗平安留意的問題:(老師穿插、補充、完善)情境創設1試驗室規章呈現(課件6-8)(1)進入試驗室后,須按指定座位就座,不準大聲喧嘩,不得亂扔紙屑、雜物等,保持室內安靜、清潔。(2)試驗課前,要預習試驗內容,明確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驟。(3)試驗前要認真聽老師講解試驗目的和所用儀器、藥品的性能,弄清試驗步驟,試驗時要嚴格依據操作規程操作,細心觀看,認真分析,做好記錄,寫好試驗報告。(4)要節省水電和化學藥品,疼惜儀器設備。違反操作規程,損壞、拿走儀器和藥品要按其情節輕重和有關規定作相應處理,

5、并記錄在冊。(5)試驗完畢后,要認真整理和清洗儀器,并放回原處,打掃試驗室并切斷電源,關好門窗,經老師或試驗員驗收后方可離開。情境創設2常見意外狀況呈現,引導同學爭辯解決(課件9-13)(1)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快速用濕抹布撲蓋;鈉、磷等失火用細沙撲蓋,重大火情撥打電話119。(2)玻璃割傷,應先除去傷口玻璃碎片,用醫用雙氧水擦洗,用紗布包扎,不要用手觸摸傷口或用水洗滌傷口。(3)眼睛的化學灼傷,應馬上用大量清水沖洗,邊洗邊刺眼睛。若為堿灼傷,則用2%的硼酸溶液淋洗;若為酸灼傷,則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4)濃酸溶液灑在試驗臺上,應先用堿液中和,然后用水洗凈擦干;濃酸溶液

6、沾在皮膚上,應馬上用大量的水沖洗,并涂抹3%5%的NaHCO3溶液。(5)濃堿灑在桌面上,應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沖洗擦干;濃堿沾在皮膚上,應先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6)汞灑落后,應馬上撒上硫粉,并打開墻下部的排氣扇。情境創設3針對實際問題的操作呈現,歸結正確操作方法(1)化學試驗中的常見操作列舉(2)常見危急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課件14-16) (3)試驗后的廢液和廢渣的妥當處理。(課件17-21)(4)數值與試驗平安(5)試驗藥品的平安存放(6)氣體收集的原理穿插講解,板書1、遵守試驗室規章2、了解平安措施3、把握正確的操作方法思考依據學校你做的化學試驗,想一下進行化學試驗和

7、探究時還應留意哪些平安問題。寫在卡片上同為溝通。溝通爭辯狀況及歸納總結。小結以上是我們做試驗必需遵守的一些留意事項,為確保試驗效果及平安,我們應牢記于心。板書設計:第一章 從試驗學化學第一節 化學試驗基本方法 (第一課時)一、化學試驗平安1、遵守試驗室規章2、了解平安措施3、把握正確的操作方法作業設計配套課時練習題化學試驗基本方法(其次課時 過濾和蒸發)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學問與技能:1.了解過濾和蒸發所使用的儀器及操作要領;2.把握SO42-的檢驗。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過濾和蒸發等方法的學習,把握肯定的分別、提純操作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了解分別、提純原則和把握技能的基礎上,培育同學嚴謹的

8、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科學作風養成良好的試驗習慣。教學重點:1.了解過濾和蒸發所使用的儀器及操作要領;2.把握SO42-的檢驗(重點)。教學難點:粗鹽提純過程的試驗設計要點。教學用具:多媒體電教平臺;過濾、蒸發試驗儀器裝置。教學過程:復習引入 假如有一堆鐵屑和銅屑的混合物,提純銅屑的最簡潔的方法是什么?同學回答 用磁鐵將混合物中的鐵屑分別出來物理方法。 加鹽酸,將鐵屑溶解掉化學方法。設問化學試驗中使用到的實際往往來自自然界或人工合成,但初級產品往往為混合物。要得到較為純潔的實際就要使用分別和提純的操作,你能否精確表述分別與提純的定義?同學爭辯、回答將混合物中各組成物質分開,得到比較純潔

9、的物質,并且要求恢復到原來狀態(或指定的狀態)稱為物質的分別。 將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或某種指定物質)凈化,而把其他雜質除去,稱為物質的提純。引入今日我們就重點來學習分別與提純過程中經常用到的兩個方法過濾和蒸發板書 二、過濾與蒸發問題請同學們自主閱讀課本,小組爭辯后精確得出過濾和蒸發的概念、儀器用品和試驗操作留意事項等記憶性結論。同學爭辯、回答1過濾(1)概念:將固體與液體分別的一種方法。(2)主要儀器及用品:燒杯漏斗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濾紙(3)留意事項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上沿低于漏斗上沿;液面低于濾紙上沿。 三靠:燒杯口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處;漏斗下端緊靠燒杯

10、內壁。2蒸發(1)概念:分別溶于溶劑中的固體溶質的一種方法。(2)主要儀器及用品:蒸發皿酒精燈鐵架臺(帶鐵圈)玻璃棒蒸發過程中要 不斷攪拌當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用余熱蒸干。總結同學發言,板書 1過濾(1)概念:將固體與液體分別的一種方法。(2)主要儀器及用品:燒杯漏斗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濾紙(3)留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2蒸發(1)概念:分別溶于溶劑中的固體溶質的一種方法。(2)主要儀器及用品:蒸發皿酒精燈鐵架臺(帶鐵圈)玻璃棒蒸發過程中要 不斷攪拌當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用余熱蒸干。問題情境1 粗鹽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常由海水曬鹽或鹽井水日光蒸發得到,因此當中往往含有大量泥沙,

11、試分析,如何除去粗鹽中混有的泥沙?分組爭辯,完成學案 建議56人一組,組間溝通,達成共識。講解溶解(粗鹽溶解有少量不溶物)過濾(燒杯內為無色透亮溶液,濾紙有殘物)蒸發(有白色晶體析出)問題情境2粗鹽中除含有泥沙外,還含有氯化鈣、氯化鎂、硫酸鹽等可溶性雜質。(1)可以通過何種試劑進行提純除雜?(2)在有關除雜步驟中應留意哪些問題?復習回顧除雜問題中需要遵循怎樣的原則?不增(不加入新的物質);不減(不消耗被提純的物質如:不能削減NaCl成分);易分(雜質轉換為沉淀、氣體等易分別除去如:將NaCl溶液中可能存在的Na2SO4轉換為沉淀BaSO4)。除雜思路:依據雜質特征選擇除雜劑,通常選擇易與雜質反

12、應生成氣體、沉淀的物質為除雜劑符合復分解反應類型。分組爭辯,完成學案 建議56人一組,組間溝通,達成共識。總結同學發言,敘述 可行性方案(1)BaCl2Na2CO3NaOHHCl(2)BaCl2NaOHNa2CO3HCl(3)NaOHBaCl2Na2CO3HCl小結 Na2CO3在BaCl2之后加入, Na2CO3除CaCl2 和BaCl2 。稀鹽酸最終加入。深化并板書 3. SO和Cl-的檢驗SO的檢驗(1)試劑:鹽酸、氯化鋇溶液。(2)步驟某溶液無沉淀白色沉淀,證明原溶液中有SO。可溶性氯化物的檢驗+硝酸+AgNO3 AgCl(驗證) 過濾除去本節小結本節我們主要學習了過濾和蒸發的操作要點

13、,并通過實際問題對這兩種方法進行了演練。板書設計:二、過濾與蒸發1過濾(1)概念:將固體與液體分別的一種方法。(2)主要儀器及用品:燒杯漏斗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濾紙(3)留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2蒸發(1)概念:分別溶于溶劑中的固體溶質的一種方法。(2)主要儀器及用品:蒸發皿酒精燈鐵架臺(帶鐵圈)玻璃棒蒸發過程中要 不斷攪拌當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用余熱蒸干。3. SO和Cl-的檢驗SO的檢驗(1)試劑:鹽酸、氯化鋇溶液。(2)步驟某溶液無沉淀白色沉淀,證明原溶液中有SO。可溶性氯化物的檢驗+硝酸+AgNO3 AgCl(驗證) 過濾除去作業設計配套課時練習題化學試驗基本方法(第三課時

14、 蒸餾、萃取和分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學問與技能:1.了解蒸餾的試驗原理和操作要領;2.了解萃取的試驗原理和操作要領。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蒸餾和萃取等方法的學習,把握肯定的混合物分別、提純操作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蒸餾和萃取兩種分別方法和操作技能的學習,培育同學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科學作風,養成良好的試驗習慣。教學重點:1.了解蒸餾的試驗原理和操作要領;2.了解萃取的試驗原理和操作要領。教學難點:相關試驗操作規范和留意事項。教學用具:多媒體電教平臺;蒸餾、萃取試驗儀器裝置。教學過程:問題引入某同學在試驗室欲配制硝酸銀溶液,可恰好蒸餾水剛剛用完,他就用自來水配制,結果如何

15、?如何檢驗自來水中的Cl-?同學回答 配制出的硝酸銀溶液中將會消滅少量白色沉淀,分析自來水中含有肯定量的Cl-雜質。Cl-雜質的檢驗:可向自來水樣品中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銀,若產生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AgCl。設問如何除去自來水中的Cl-雜質?敘述今日我們就重點來學習分別與提純過程中經常用到的另外三種方法蒸餾、分液和萃取。板書 三、蒸餾、分液和萃取。問題請同學們自主閱讀課本,小組爭辯后精確得出蒸餾的概念、儀器用品和試驗操作留意事項等記憶性結論。同學爭辯、回答1蒸餾(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沸點不同,除去液態混合物中易揮發、難揮發或不揮發的雜質的方法。(2)主要儀器及用品:圓底燒瓶冷凝器石

16、棉網牛角管鐵架臺錐形瓶酒精燈(3)留意事項 溫度計水銀球處于蒸餾燒瓶支管口下方處;冷凝水,下口進冷水,上口出熱水;投放沸石或瓷片防暴沸;燒瓶底加墊石棉網;使用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板書 1蒸餾(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沸點不同,除去液態混合物中易揮發、難揮發或不揮發的雜質的方法。(2)主要儀器及用品:圓底燒瓶冷凝器石棉網牛角管鐵架臺錐形瓶酒精燈(3)留意事項問題情境海水資源是人類的貴重財寶,但海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NaCl、MgCl2等可溶性雜質而無法食用,現請設計一試驗方案實現海水的淡化并驗證。同學活動分組爭辯,并依據老師對問題分析的幫助完成學案。驗證自來水中含有可溶性鹽酸鹽雜質蒸餾分別

17、驗證上述雜質已被除凈。試驗情景用CCl4萃取碘水現象:液體分層;上層液體顯(黃或幾乎無色)色;下層液體顯(紫紅)色分組爭辯1、上層液體中的溶劑是?下層液體中溶劑是?2、碘單質(I2)在哪種溶劑中的溶解度大?(CCl4)3、CCl4與H2O比較有何異同?注:同:都能溶解碘單質(I2);都不與碘單質(I2)反應。異:CCl4與H2O互不相溶;碘單質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總結同學發言,敘述 2萃取與分液(1)萃取原理:利用物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物質從它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來的方法。(2)分液原理:將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分開的操作。(溶劑互不相溶;溶質在溶劑里溶解性

18、不同被萃取物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遠大于在原溶劑中的溶解度。)(3)主要儀器:分液漏斗、鐵架臺、燒杯。(4) 分液的操作方法:用一般漏斗把要分別的液體注入分液漏斗內,蓋好玻璃塞;將分液漏斗置于鐵架臺的鐵圈上,靜置,分層;將玻璃塞打開,使塞上的凹槽對準漏牛口上的小孔再蓋好,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目的是保證漏斗里的液體能夠流出;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漸漸流出,放入燒杯,待下層液體流完馬上關閉活塞,留意不行使上層液體流出;從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層液體。萃取和分液結合的操作方法如下:用一般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隨即振蕩,使溶質充分轉移到萃取劑中。振蕩的方法是用右手壓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復倒轉漏斗并用力振蕩;然后將分液漏斗置于鐵架臺的鐵環上靜置,待分層后進行分液;蒸發萃取劑即可得到純潔的溶質。為把溶質分別潔凈,一般需多次萃取。板書 2萃取與分液(1)萃取原理:利用物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物質從它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來的方法。(2)分液原理:將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分開的操作。(3)主要儀器:分液漏斗、鐵架臺、燒杯。(4) 分液的操作方法:萃取和分液結合的操作方法:本節小結本節我們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