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安規設計手冊(孫向波)0、概論1、產品資料的安規設計要求2、安規元器件3、安規標識4、產品的安規設計要求4.1、工作電壓的測量4.2、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4.3、溫升4.4、抗電強度4.5、輸出過載及變壓器過載4.6、輸出短路4.7、風扇堵轉及通風孔堵塞4.8、元件故障試驗5、附錄5.1、附錄A 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表5.2、附錄B 抗電強度試驗電壓表5.3、附錄C異常測試時變壓器繞組和電感允許的溫度限值0、概論應用安全標準的目的在于減少由于下列危險造成傷害或危害的可能性。電擊;與能量能關的危險;著火;與熱有關的危險;機械危險;輻射;化學危險。 設計者不僅要考慮設備的正常工作條件,還要考慮可能的故
2、障條件以及隨之引起的故障,可預見的誤用以及諸如溫度、海拔、污染、濕度、電網電源的過電壓和通信線路的過電壓等外界影響。1、產品資料的安規設計要求1.1產品規格書:產品規格書應包括: 抗電強度的描述、輸入輸出線與端子的描述、冷卻條件的說明(如為強迫風冷且又未自帶風扇,則要詳細說明風扇的規格和安裝位置)、完整的標簽等,還應規定額定輸入電壓(范圍)、額定輸入頻率(范圍)、額定輸出電流(范圍)、最大輸入電流、工作環境溫度;產品規格書應對產品的安裝方式或條件、保護接地方式以及安全性警告予以說明,以使公司對于用戶的不規范操作帶來的危害可以免除責任。另外,產品規格書中的中英文應分開、獨立。關于產品規格書的制作
3、和內容的具體要求如下。1.1.1產品外形及主要規格:.型號應為產品在市場銷售的名稱,而不能寫成公司內部的型號,如D78的產品規格的型號應為PMA52F,而不能寫成D78。.表示范圍的符號應用“-”,而不能用“”。這個要求也同樣適用于整份規格書。1.1.2使用環境:散熱方式的自然風冷或強制風冷的條件要寫清楚。如果是強制風冷且未自帶風扇,則應規定風扇的規格(型號、尺寸大小、電氣額定值、風扇轉速等)和安裝位置以及其它說明,此信息可在“強制風冷環境”一節中詳細描述。另外,環境溫度要注明清楚。注:環境溫度的最大溫度會影響到安規的一些測試(如溫升、異常測試等),所以在客戶的要求內應盡量將環境溫度的上限值取
4、低一些。1.1.3電氣特性:.如果產品的初級為危險電壓的二次電路(例如DC-48V輸入。如果難以判斷是否為危險電壓的二次電路,可詢問安規工程師),且產品本身不能承受加強絕緣的抗電強度,則應在電壓輸入的備注欄增加說明:“本產品應由加強絕緣隔離的變壓器或電池供電”。注:安規上的危險電壓指的是高于42.4VAC峰值或60VDC的電壓。.額定輸入電壓(范圍)、額定輸入頻率(范圍)、額定輸出電流(范圍)、最大輸入電流要清楚無誤。如果自然風冷、強制風冷時輸出有所差異,則要詳細說明。C.額定電壓和額定電壓范圍的問題:對于AC輸入,額定電壓可標明為100-240VAC或200-240VAC,額定電壓范圍則可以
5、是客戶指定的輸入電壓范圍,如“85-285VAC”等。對于DC輸入,額定電壓可標明為“-36 - -76VDC”、“-40 - -75VDC”等形式,額定電壓范圍也可標明為客戶指定的范圍。1.1.4安規及EMC特性:將“絕緣強度”一詞改為“抗電強度”。1.1.5機械特性:.應對輸入、輸出連接器進行詳細說明。 .如果輸出有軟線,則應寫明各路輸出和軟線顏色一一對應關系。C.如果輸入、輸出線有地線(指大地),則此地線必須用黃綠線。1.1.6標貼:參考本資料的3.1銘牌標簽。1.1.7強制風冷環境模擬:應詳細規定風扇的規格(型號、尺寸大小、電氣額定值、風扇轉速)和安裝位置以及其它說明。1.2 變壓器規
6、格書:變壓器規格書中應包括其所用物料的清單(包含名稱、規格、制造商、認證編號的信息);對于安全性隔離變壓器,其初、次級繞組出線都就套上絕緣套管并穿過擋墻12mm;規格書中應包括所有繞組的銅阻阻值;如果產品需要申請UL認證,則變壓器須有變壓器絕緣系統認證,且變壓器所用的材料及其供應商(磁芯除外)須為其絕緣系統內的材料及其供應商。變壓器的尺寸標注不應寫為“XX MAX”的格式,而應為“XX±XX”的格式。1.3 電感規格書:如果產品需要申請TUV認證,則需要提供各電感的銅阻阻值。同樣,電感的尺寸標注也不應寫為“XX MAX”的格式,而應為“XX±XX”的格式。2、安規元器件安規
7、關鍵性元器件應標注其廠商、規格、型號和參考位號。對于本公司的產品來說,安規關鍵性元器件大體上指:塑膠外殼、銘牌;PCB板、保險絲、保險絲座(如果是塑膠的);壓敏電阻、放電管;電感、變壓器(包括bobbin、線材、膠紙、擋墻、套管、清漆等);光耦、X電容、Y電容;插座、開關、輸入塑膠端子、各種軟線;熱縮管、套管、PVC片、硅膠片、絕緣片;風扇、繼電器、溫度開關;Bulk電容、泄放電阻、整流橋、開關管。對于具體機型和具體所用的場合,關鍵元器件的判定有所不同。除Bulk電容、泄放電阻、整流橋、開關管外,其它關鍵性元器件一般需要與認證相對應的認證書。(如,產品做UL認證,則需UL證書,做TUV認證,則
8、需VDE證書或TUV證書。)3、安規標識3.1 銘牌標簽:銘牌標簽通常應包括:a.額定電壓或額定電壓范圍。以V為單位,電壓范圍用“-”隔開,多個額定電壓和多種額定電壓范圍用“/”分開,如100-120V/200-240V,交流供電還應用“”指明。直流供電應用“ ”指明。b.額定頻率或額定頻率范圍,頻率范圍用“-”隔開,多個額定頻度和多種額定頻率范圍用“/”分開。(直流供電除外)c.額定輸出電流或額定輸出電流范圍。以mA或A為單位,電流范圍用“-”隔開。d.制造商名稱或商標。e.產品型號。f.如果是類(Class )設備,應有類設備符號“ 回 ”。g.如果已通過了認證,則應有相應的認證標志。3.
9、2 PCB板的標識:PCB板應絲印其廠商名稱(或商標)、規格、防火級別、安規認證號等,還應絲印輸入、輸出(輸出公共端不能用“GND”表示,而應用“COM”表示)的標識,火線(L)、零線(N)、地線(G)的標識、接地的標識,保險管的標識、機型號及版本、各元器件的標識等。所有的標識應絲印在顯著的位置上,不應被遮擋住,還應清楚無誤。保險管的標識必須包括:額定電壓、額定電流、位號。如果客戶或工程師有其它特性的要求(如慢熔T、快熔F、高分斷率H、低分斷率L等),也可標上,但工程師必須確定保險管的特性與所標特性一致。如果電源外殼上有保險管座,操作者可直接更換,則此保險管應標識也必須包括快慢熔及高低分斷率的
10、特性。3.3整機的標識:開關上應標識其開/關狀態(on/off),電感、變壓器上應標識其規格、制造商的商標或名稱。產品外殼上各種按鈕、輸出端子的功能應進行標識。 4、產品的安規設計要求4.1工作電壓的測量在確定工作電壓時,下列所有要求都適用:a.額定電壓值或額定電壓范圍上限值應: -用作一次電路和地這間的工作電壓;和 -在確定一次電路和二次電路之間的工作電壓時應考慮;和b.未接地的一次電路可觸及導電零部件應假定其是接地的;和c.如果變壓器繞組或其它零部件是接地的,即不與相對于地有確定的電位的電路連接,則應假定該變壓器繞組或零部件有一點接地,由于這一點接地而產生最高工作電壓;和d.如果使用雙重絕
11、緣,則基本絕緣上的工作電壓,應按假定附加絕緣為短路的狀態來確定,反之亦然。對于變壓器繞組之間的雙重絕緣,應假定有這樣一點發生短路,由于這一點短路而在其它絕緣上產生最高工作電壓;和e.對變壓器兩個繞組之間的絕緣以及對于變壓器繞組與另一個零部件之間的絕緣,應取兩繞組上任意兩點之間的最高電壓以及繞組上任意一點與該零部件之間的最高電壓。注:一次電路:直接與電網電源連接的電路。二次電路:不與一次電路直接連接,而是由位于設備內的變壓器、變換器或等效的隔離裝置供電或由電池供電的一種電路。測試方法:(1)測試條件:電壓:額定電壓的上限或額定電壓范圍的上限(取較大值)頻率:額定頻率的上限或額定頻率范圍的上限(取
12、較大值)負載:正常工作時的最大負載或負載組合中的最嚴重情況。(2) 測試過程:1、 確定所有的受測點:受測點可以是初、次極之間的任意的兩點,通常可選取變壓器、光耦、Y電容初、次極之間的任意的兩個插腳。如果測量初極或次極對地的工作電壓,受測點可以是初、次極的任意的一點。2、 將輸出的共同端(或輸出的負極)和輸入的N線(在整流橋前,對于AC-DC電源)或輸入的負極(對于DC-DC電源)短接起來,以獲取參考電壓。如果測量對地的工作電壓,可將輸入的N線(對于AC-DC電源)或輸入的負極(對于DC-DC電源)和地之間連接起來。3、 將示波器的探頭分別接到兩個受測點上。4、 開機,
13、將輸入電壓、頻率、輸出負載調到要求的大小。5、 調節示波器并讀取示波器上顯示的工作電壓的最大峰值和有效值。6、 將示波器的探頭接到另外的兩個受測點上,重復上述的步驟1到4。7、 將測得的數值記錄下來。注:確定電氣間隙、爬電距離,需要用到工作電壓的有效值和最大峰值。確定抗電強度,需要用到最大峰值。(3) 判定:無。4.2、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設備應同時滿足安規上對設備所要求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的具體數值可參考附錄5。1附錄A。下面所列出的電氣間隙和 爬電距離的數值僅作一般情況下參考用,并不代表最后的實際情況。4.2.1術語解釋:電氣間隙:導電體間測得的最短空間距離。爬電距離:導
14、電體間測得的最短絕緣表面距離。一般來說,爬電距離要求的數值比電氣間隙要求的數值要大,布線時須同時滿足這兩者的要求(即要考慮表面的距離,還要考慮空間的距離),開槽(槽寬應大于1mm)只能增加表面距離即爬電距離而不能增加電氣間隙,所以當電氣間隙不夠時,開槽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開槽時要注意槽的位置、長短是否合適,以滿足爬電距離的要求。4.2.2元件及PCB的電氣隔離距離:(電氣隔離距離指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的綜合考慮)對于類設備的開關電源(本公司的大部分開關電源均為類設備),在元件及PCB板上的隔離距離如下:(下列數值未包括裕量) a、對于ACDC電源(以不含有PFC電路及輸入額定電壓范圍為100-
15、240V為例) 電氣間隙 爬電距離 L線-N線(保險管之前) 2.0mm 2.5mm 輸入-地(整流橋前) 2.0mm 2.5mm 輸入-地(整流橋后) 2.2mm 3.2mm 輸入-輸出(變壓器) 4.4mm 6.4mm 輸入-輸出(除變壓器外) 4.4mm 5.5mm 輸入-磁芯、輸出-磁芯 2.0mm 2.5mmb、對于ACDC電源(以含有PFC電路及輸入額定電壓范圍為100-240V為例) 電氣間隙 爬電距離 L線-N線(保險管之前) 2.0mm 2.5mm 輸入-地(整流橋前) 2.0mm 2.5mm 輸入-地(整流橋后) 2.2mm 3.2mm 輸入-輸出(變壓器) 5.2mm 9
16、.0mm 輸入-輸出(除變壓器外) 4.4mm 6.4mm 輸入-磁芯、輸出-磁芯 2.2mm 3.2mm c、對于DCDC電源(以輸入額定電壓范圍為36-76V 為例) 電氣間隙 爬電距離(DC+)-(DC-)(保險管之前) 0.7mm 1.4mm 輸入-地(保險管之前) 0.7mm 1.4mm 輸入-地(保險管之后) 0.9mm 1.4mm 輸入-輸出(考慮為基本絕緣) 0.9mm 1.4mm輸入-輸出(考慮為加強絕緣) 1.8mm 2.8mm輸入-磁芯、輸出-磁芯 0.7mm 1.4mm4.2.3變壓器內部的電氣隔離距離:變壓器內部的電氣隔離距離是指變壓器兩邊的擋墻寬度的總和,如果變壓器
17、擋墻的寬度為3mm,那么變壓器的電氣隔離距離值為6mm(兩邊的擋墻寬度相同)。如果變壓器沒有擋墻,那么變壓器的隔離距離就等于所用膠紙的厚度。另外,對于AC-DC電源,變壓器初、次間繞組應用三層膠紙隔離,DC-DC電源,可只用二層膠紙隔離。下列數值未包括裕量: 要求的隔離距離 擋墻的最小寬度ACDC(輸入電壓100-240V,未含PFC電路) 6.4mm 3.2mm ACDC(輸入電壓100-240V,含有PFC電路) 9.0mm 4.5mm DCDC(電壓36-76V ) 2.8mm 1.4mm注:變壓器的引腳如果沒有套上絕緣套管,那么在引腳處的隔離距離可能也僅為膠紙加擋墻的厚度,所以變壓器的
18、引腳需要套上絕緣套管且套管要穿過擋墻。4.3、溫升測試方法:(1)測試條件:電壓:額定電壓的上限和下限或額定電壓范圍的上限和下限頻率:額定頻率的上限和下限或額定頻率范圍的上限和下限負載:正常工作時的最大負載或負載組合中的最嚴重情況(輸入電流最大的情況)。環境:如做UL認證,可在常溫下進行測試。如做TUV認證,須在最高的工作溫度下進行測試。注:如果在常溫上進行此項測試,須考慮換算問題:測得的溫度加上最高工作環境溫度與常溫之間的差值,即得到最終的溫度。(2)熱電偶的位置:所有關鍵性元器件。如在相同或類似的位置,可取其中的一個。注:關鍵性元器件可參考本資料的第2章“安規元器件”。 (3)測試過程:1
19、、確定受測的元器件。2、將熱電偶粘到受測的元器件上。注意熱電偶的位置,應是可能的發熱最嚴重的地方。3、開機,將輸入電壓調到額定電壓的上限或額定電壓范圍的上限,輸入頻率調到額定頻率的下限或額定頻率范圍的下限,輸出負載調到要求的大小。4、讓受試設備持續工作,直至受試設備達到熱平衡。5、記錄熱電偶的讀數。 注:如果熱電偶的讀數在30分鐘內的變化小于1,則可認為熱電偶達到了熱平衡。(4)判定: 元器件測得的溫度應在其額定的最高工作溫度內。溫度限值:下面是一些材料的溫度限值 絕緣材料的溫升要求:(絕緣材料包括:變壓器所有部件等,但熱塑材料除外)正常時最大溫度 異常時最大溫度 A級材料 100 150E級
20、材料 115 165B級材料 120 175 F級材料 140 190H級材料 175 210如果用熱電偶測量繞組的溫升,上述的溫度限值應該減少10,另外,各認證機構可能會有些附加要求,如額外要求裕量等。其它零部件的溫升要求:零部件最高溫升,K金屬玻璃、瓷料和釉料塑料和橡膠短時握持或接觸的把手、旋鈕、提手等354560使用時連續握持的把手、旋鈕、提手等304050可能會被接觸的設備外表面455570可能會被接觸的設備內表面455570接線端子60內外部布線及電源線50(無溫度值標志T)T-25(有溫度值標志T)其它元器件的溫升要求:應小于其允許的最高工作溫度,其最高工作溫度可參考相關元器件的技
21、術參數。4.4、抗電強度測試方法:(1)測試條件:電壓:根據受測點的工作電壓和要求的絕緣等級,從5.2、附錄B 抗電強度試驗電壓表查出時間:1分鐘。(2)測試過程:1、確定受測位置(可能的受測位置有:初極-次極,初極-大地,變壓器的初極-變壓器的次極,變壓器的初極-變壓器的磁芯,變壓器的次極-變壓器的磁芯)和測試電壓。2、將抗電強度測試儀的兩個探頭接到設備的受測位置上。3、設置好抗電強度測試儀,開始測試,將測試電壓由0慢慢調到要求值,在此要求值上持續1分鐘。4、判定試驗。5、復位。重復第1步到第4步進行下一個受測位置的抗電強度測試。注:對于整機:測試初極-次極,應將輸入的L、N極短接(對于DC
22、-DC電源,將輸入的正負極短接)以及將輸出短接,然后測試。其它測試也同理。(3)判定:絕緣不應被擊穿。4.5、輸出過載及變壓器過載輸出過載測試方法:(1)測試條件:電壓:額定電壓的上限或額定電壓范圍的上限(取較大值)頻率:額定頻率的上限或額定頻率范圍的上限(取較大值)負載:正常工作時的最大負載或負載組合中的最嚴重情況。環境:如做UL認證,可在常溫下進行測試。如做TUV認證,須在最高的工作溫度下進行測試。(2)測試過程:1、將熱電偶粘到受測點上(如做UL,受測點為所有的變壓器;如做TUV,受測點為所有的變壓器和電感)。2、開機,將輸入電壓、頻率、輸出負載調到要求的大小。3、將負載快速增加,直到輸
23、入電流達到最大,或設備關機,記錄此時的負載讀數。如有多路負載,可將其中的一路負載快速增加,直到輸入電流達到最大,或設備關機,記錄此時的負載讀數。4、將負載調回到額定負載,持續工作,直至設備達到熱平衡(熱平衡的定義可考慮前面溫升測試時的熱平衡的定義)。5、將負載增加到一個合適的大小,持續工作,直至設備達到熱平衡或關機。6、如設備關機,則進行到第7步。如設備未關機,重復第5步,直到達到上述記錄的最大負載。一般,可分成4次(或4次以上)將額定負載增加到最大負載。如果分成4次加載,第一次可增加記錄的最大負載與額定負載的差值的40%,第二次增加記錄的最大負載與額定負載的差值的30%,第三次增加記錄的最大
24、負載與額定負載的差值的20%,第四次增加記錄的最大負載與額定負載的差值的10%。7、記錄最終的溫度。8、重復第3步到第7步,進行另外幾路輸出的過載測試。9、對設備進行抗電強度測試。(3)判定:1、所測得的變壓器(和電感)的溫度沒有超過附錄5.3、附錄C異常測試時變壓器繞組和電感允許的溫度限值。2、抗電強度測試通過。3、測試過程中沒有異常的現象發生,例如,設備起火、冒煙、流出融熔的金屬等。變壓器過載測試方法變壓器過載試驗和輸出過載試驗相似,只是將帶載點由輸出端移至輸出整流管之后,這樣,輸出的過載保護電路就可能不會起作用。其它均與輸出過載一樣。4.6、輸出短路測試方法:(1)測試條件:電壓:額定電
25、壓的上限或額定電壓范圍的上限(取較大值)頻率:額定頻率的上限或額定頻率范圍的上限(取較大值)負載:正常工作時的最大負載或負載組合中的最嚴重情況。環境:在常溫下進行測試。(2)測試過程:1、將熱電偶粘到受測點上(如做UL,受測點為所有的變壓器;如做TUV,受測點為所有的變壓器和電感)。2、開機,將輸入電壓、頻率、輸出負載調到要求的大小。3、將輸出短路。如有多路負載,可將其中的一路短路。4、如設備關機,則重新選擇一路輸出,進行第3步的試驗。如設備未關機,則讓設備持續工作,直至設備達到熱平衡,記錄最終的溫度。5、重新選擇一路輸出,重復第3步和第4步,如所有的輸出均已進行了試驗,進行下步試驗。6、對設
26、備進行抗電強度測試。(3)判定:1、所測得的變壓器(和電感)的溫度沒有超過附錄5.3、附錄C異常測試時變壓器繞組和電感允許的溫度限值。2、抗電強度測試通過。3、測試過程中沒有異常的現象發生,例如,設備起火、冒煙、流出融熔的金屬等。注:做此測試時,短路所用的軟線或其它導體不能過長。4.7、風扇堵轉及通風孔堵塞風扇堵轉測試方法:(1)適用條件: 適用于“風冷情況”為強制風冷的設備。(2)測試條件:電壓:額定電壓的上限或額定電壓范圍的上限(取較大值)頻率:額定頻率的上限或額定頻率范圍的上限(取較大值)負載:正常工作時的最大負載或負載組合中的最嚴重情況。環境:如做UL認證,可在常溫下進行測試。如做TU
27、V認證,須在最高的工作溫度下進行測試。(3)測試過程:1、將熱電偶粘到受測點上(如做UL,受測點為所有的變壓器;如做TUV,受測點為所有的變壓器和電感)。2、開機,將輸入電壓、頻率、輸出負載調到要求的大小。3、模擬風扇堵轉的情況,如將風扇斷電。4、持續工作,直至設備達到熱平衡或設備關機。5、記錄最終的溫度數值。6、如有多個風扇,重復第3步到第5步。直至所有的風扇均被模擬了一次“風扇堵轉”。7、對設備進行抗電強度測試。(4)判定:1、所測得的變壓器(和電感)的溫度沒有超過附錄5.3、附錄C異常測試時變壓器繞組和電感允許的溫度限值。2、抗電強度測試通過。3、測試過程中沒有異常的現象發生,例如,設備
28、起火、冒煙、流出融熔的金屬等。注:設備的通風孔堵塞試驗和風扇堵轉試驗有些類似,其測試條件和判定均一致。通風孔堵塞試驗測試過程:1、將熱電偶粘到受測點上(如做UL,受測點為所有的變壓器;如做TUV,受測點為所有的變壓器和電感)。2、開機,將輸入電壓、頻率、輸出負載調到要求的大小。3、模擬通風孔堵塞的情況,如用膠紙將所有的通風孔封閉起來。4、持續工作,直至設備達到熱平衡或設備關機。5、記錄最終的溫度數值。6、對設備進行抗電強度測試。4.8、元件故障試驗設備的設計應能可能地限制因機械、電氣過載或失效、或異常工作或使用不當而造成著火或電擊的危險。設備在出現異常工作或單一故障后,對操作人員安全的影響仍應
29、保持在本標準的含義范圍內,但不要求設備仍處于完好的工作狀態。可模擬下列的故障:(安規上模擬的元件故障是指單一元件的單一故障。)1、一次電路中任何元器件的單一失效。2、失效后可能會對基本絕緣、附加絕緣、加強絕緣有不利的影響的任何元器件的單一失效。3、各個保護電路中的元器件的單一失效。測試方法:(1)測試條件:電壓:額定電壓的上限或額定電壓范圍的上限(取較大值)頻率:額定頻率的上限或額定頻率范圍的上限(取較大值)負載:正常工作時的最大負載或負載組合中的最嚴重情況。環境:在常溫下進行測試。(2)測試過程:1、選出所有的模擬單一故障的元件或器件。2、將熱電偶粘到受測點上(如做UL,受測點為所有的變壓器
30、;如做TUV,受測點為所有的變壓器和電感)。3、將開關接到第1步中選出的一個元器件上。4、開機,將輸入電壓、頻率、輸出負載調到要求的大小。記錄下輸入電流。5、用接上的開關模擬一個單一故障(如開路或短路)。6、如設備正常輸出,或有輸出但輸出不正常,則記下輸入電流,并和第4步記下的輸入電流進行對比,如果輸入電流有所增加,則試驗應持續到設備達到熱平衡,記錄下最終的溫度。如輸入電流沒有增加,則試驗只需進行1分鐘。7、如設備關機,且關機是由于保險絲損壞,則關閉設備,且將設備進行抗電強度試驗。8、如設備關機,且關機不是由于保險絲損壞,則將此元件的故障試驗重復進行一次,如結果相同,則試驗只需進行1分鐘,如出
31、現第6步或第7步的結果,則按第6步或第7步進行。9、重復第5步到第8步,模擬另一個故障。10、重新選取一個元件,重復第3步到第9步。11、如所有的模擬試驗均做完,對設備進行抗電強度測試。(3)判定:1、所測得的變壓器(和電感)的溫度沒有超過附錄5.3、附錄C異常測試時變壓器繞組和電感允許的溫度限值。2、抗電強度測試通過。3、測試過程中沒有異常的現象發生,例如,設備起火、冒煙、流出融熔的金屬、外殼出現明顯的變形等。5、附錄5.1附錄A: 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表5.1.1 一次電路絕緣以及一次電路與二次電路之間的絕緣最小電氣間隙-表格F指的是功能性絕緣,B/S指的是基本絕緣/附加絕緣,R指的是加強絕
32、緣。污染等級1適用于被密封或能隔絕灰塵和潮氣的元器件和組件。污染等級2一般適用于EN60950適用范圍所包括的設備。污染等級3適用于設備的局部環境受導電物污染的地方,或受干的非導電物污染的地方,這種干的污染物在達到所預料的凝露情況下可能會導電。工作電壓小于或等于額定電源電壓150V額定電源電壓150V 300VV(峰值或直流值)V(有效值)(正弦)污染等級1和2污染等級3污染等級1和2污染等級3FB/SRFB/SRFB/SRFB/SR71500.41.0(0.5)2.0(1.0)0.81.3(0.8)2.6(1.6)1.02.0(1.5)4.0(3.0)1.32.0(1.5)4.0(3.0)2
33、101500.51.0(0.5)2.0(1.0)0.81.3(0.8)2.6(1.6)1.42.0(1.5)4.0(3.0)1.52.0(1.5)4.0(3.0)420300F 1.5, B/S 2.0(1.5), R 4.0(3.0)840600F 3.0, B/S 3.2(3.0), R 6.4(6.0)5.1.2 對峰值電壓超過電源電壓的一次電路的絕緣的附加間隙-表格對工作在額定電源電壓不大于300V的一次電路中,如果電路中的重復峰值電壓超過了電源電壓的峰值,最小電氣間隙應是上表的數值和下表的附加間隙數值之和。額定電源電壓150V額定電源電壓150V 300V附加的間隙(mm)污染等級1
34、和2污染等級3污染等級1,2和3功能性絕緣,基本絕緣或附加絕緣加強絕緣最大的峰值工作電壓(V)最大的峰值工作電壓(V)最大的峰值工作電壓(V)210(210)210(210)420(420)00298(288)294(293)493(497)0102368(366)379(376)576(575)0204474(444)463(459)640(652)0306562(522)547(541)713(729)0408650(600)632(624)787(807)0510738(678)715(707)860(884)06125.1.3 二次電路的最小電氣間隙-表格工作電壓小于或等于額定電源電壓
35、150V額定電源電壓150V 300VV(峰值或直流值)V(有效值)(正弦)污染等級1和2污染等級3污染等級1和2污染等級3FB/SRFB/SRFB/SRFB/SR71500.4(0.2)0.7(0.2)1.4(0.4)1.0(0.8)1.3(0.8)2.6(1.6)0.7(0.5)1.0(0.5)2.0(1.0)1.0(0.8)1.3(0.8)2.6(1.6)1401000.6(0.2)0.7(0.2)1.4(0.4)1.0(0.8)1.3(0.8)2.6(1.6)0.7(0.5)1.0(0.5)2.0(1.0)1.0(0.8)1.3(0.8)2.6(1.6)2101500.6(0.2)0.
36、9(0.2)1.8(0.4)1.0(0.8)1.3(0.8)2.6(1.6)0.7(0.5)1.0(0.5)2.0(1.0)1.0(0.8)1.3(0.8)2.6(1.6)280200F 1.1(0.8), B/S 1.4(0.8), R 2.8(1.4)420300F 1.6(1.0), B/S 1.9(1.0), R 3.8(2.0)5.1.4 最小爬電距離-表格加強絕緣的爬電距離的數值等于下表中基本絕緣的爬電距離數值的2倍。材料組別可通過相應的試驗來評價,如果不道材料的組別,應假定材料為b組。允許在最接近的兩點間使用線性內插法。工作電壓小于或等于(有效值或直流值)功能絕緣、基本絕緣和附加
37、絕緣污染等級1污染等級2污染等級3材料組別材料組別材料組別, a或ba或ba或b50等于相應的電氣間隙值0.60.91.21.51.71.91000.71.01.41.82.02.21250.81.11.51.92.12.41500.81.11.62.02.22.52001.01.42.02.52.83.22501.31.82.53.23.64.03001.62.23.24.04.55.04002.02.84.05.05.66.36003.24.56.38.09.610.35.2、附錄B: 抗電強度試驗電壓表抗電強度試驗的試驗電壓 第1部分絕緣等級試驗電壓施加點(按適用的情況)一次電路與機身之間、一次電路與二次電路之間、一次電路的零部件之間二次電路與機身之間、彼此獨立的二次電路之間U184V峰值或直流值184U354V峰值或直流值354U1414V峰值或直流值U42.4V峰值或60V直流值42.4V峰值或60V直流值U10KV峰值或直流值試驗電壓(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場建設施工進度計劃及應對措施
- 學生社團建設與管理工作計劃
- 2025年秋季幼兒園營養膳食計劃
- 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救援倫理考量
- 統編版語文教學活動與課程計劃
- 土地利用變化影響-全面剖析
- 區塊鏈技術革新供應鏈金融中的安全與效率提升實踐
- 多語種語音合成系統開發-全面剖析
- 小學心理健康課外實踐計劃
- 金融行業風險管理數字化2025年風險管理與數字化轉型實施報告
- 離散數學(下)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醫療機構安全檢查表
- 【基于雙因素理論下Y公司基層員工激勵機制研究11000字(論文)】
- 醫務人員手衛生考試試題
- 信息技術說課市公開課金獎市賽課一等獎課件
- GB/T 42172-2022精油產品標簽標識通則
- 肺癌SBRT的進展課件
- 2500個常用字按偏旁部首歸類
- 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要求模板
- 安徽海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甲酚技改及廠區清潔化升級改造項目環評報告書
- 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同濟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