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僅供學習與交流中學數學全套課件制作實例(修改).精品文檔.中學數學全套課件制作實例(幾何畫板)1、幾何畫板:繪制三角形內接矩形的面積函數圖像2、幾何畫板:求過兩點的直線方程3、幾何畫板:驗證兩點間距離公式4、幾何畫板:繪制分段函數的圖像5、幾何畫板:繪制某區間內的函數圖像6、幾何畫板:運用橢圓工具制作圓柱7、幾何畫板:繪制四棱臺8、幾何畫板:繪制三棱柱9、幾何畫板:繪制正方體10、幾何畫板:繪制三角形的內切圓11、幾何畫板:通過不在一條直線上的3點繪制圓12、幾何畫板:給定半徑和圓心繪制圓13、幾何畫板:繪制棱形14、幾何畫板:繪制平行四邊形15、幾何畫板
2、:繪制等腰直角三角形16、幾何畫板:旋轉體教學17、幾何畫板:畫角度的箭頭18、幾何畫板:“派生”關系進行軌跡教學板19、幾何畫板:制作“橢圓”工具20、幾何畫板:顯示圓和直線的位置關系21、幾何畫板:研究圓切線的性質22、幾何畫板:“垂徑定理”的教學23、幾何畫板:證明三角形的中線交于一點24、幾何畫板:驗證分割高線長定理25、幾何畫板:證明三角形外心和重心的距離等于垂心與重心的距離的一半26、幾何畫板:證明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度27、幾何畫板:驗證三角形面積公式28、幾何畫板:驗證勾股定理29、幾何畫板:驗證正弦定理30、幾何畫板:驗證圓弧的三項比值相等31、幾何畫板:巧用Excel制作
3、函數圖像32、幾何畫板:繪制極坐標系中的曲線函數圖像33、幾何畫板:繪制帶參數的冪函數圖像34、幾何畫板:繪制帶參數的正弦函數圖像35、幾何畫板:繪制帶參數的拋物線函數圖像36、幾何畫板:繪制帶參數的圓函數圖像37、幾何畫板繪制帶參數直線函數圖像幾何畫板:1.繪制三角形內接矩形的面積函數圖像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依次單擊“繪圖”“定義坐標系”菜單命令,在操作區建立直角坐標系。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移動光標至圓點,當變成一只小黑手時,單擊鼠標左鍵,然后再雙擊鼠標左鍵,將標簽修改為“A”。 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在坐標系第一象限繪制出任意一點,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標簽為B。單擊工
4、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X軸上,當X軸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在X軸上繪制出一點,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標簽為C。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A、點B和點C,按快捷鍵“ctrl+L”,在操作區繪制出三角形ABC,如圖187所示。第3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線段AC上,當線段AC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繪制出一點,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標簽為D。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選中點D和線段AC,依次單擊“構造”“垂線”菜單命令,繪制出過點D的選段AC的垂線。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移動光標至線段AB和剛繪制的垂線上
5、,當他們均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繪制出他們的交點,并加注標簽為E。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E和線段AC,依次單擊“構造”“平行線”菜單命令,繪制出過點E的線段AC的平行線。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剛繪制的平行線和線段BC的交點處,當他們均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繪制出交點,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標簽為F。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F和線段AC,依次單擊“構造”“垂線”菜單命令,繪制出垂線,并用上述方法,繪制出與線段AC的交點G,如圖188所示。 第4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第3步中繪制的兩條垂線和一條平行線,按快捷鍵“ctrl+H
6、”,隱藏它們。然后依次選中點D、點E、點F和點G,依次單擊“構造”“四邊形內部”菜單命令,填充四邊形內部,如圖189所示。依次單擊“度量”“面積”菜單命令,矩形DEFG的面積值顯示在操作區中。 第5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依次選中點D、點E、點F和點G,按快捷鍵“ctrl+L”,得到矩形DEFG,如圖190所示。 第6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選中點A和點D,依次單擊“度量”“距離”菜單命令,操作區中顯示線段AD的長度度量值。選中操作區中顯示的兩個度量值,依次單擊“圖表”“制表”菜單命令,操作區顯示一
7、表格,如圖191所示。右鍵單擊表格,單擊“屬性”菜單項,彈出“屬性”對話框,單擊“表”選項卡,取消“在最后一行中跟蹤變化中的值”選項,如圖192所示,然后單擊“確定”按鈕。 第7步,拖動點D到一個新位置,雙擊表格,表格中增加一行。用同樣方法,不斷增加表格中的數據,直到如圖193所示。 第8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選中表格,依次單擊“圖表”“繪制表中記錄”菜單命令,彈出“繪制表格數據圖像”對話框,單擊“X”按鈕下拉列表中的“AD”,如圖194所示,“Y”下拉列表中選擇“面積DEFG”,然后單擊“繪制”按鈕,操作區中繪制出一些點,如圖195所示。 第9步
8、,拖動點D至一新位置,可看到操作區中的兩個度量值也發生變化,依次選中AD距離的度量值和矩形DEFG的面積度量值,依次單擊“圖表”“繪制(X、Y)”菜單命令,繪制出一點,并加注標簽為R。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R和點D,依次單擊“構造”“軌跡”菜單命令,操作區中顯示圖像, 如圖196所示。 第10步,在圖像處于被選中狀態下時,按住“shift”鍵,依次單擊“顯示”“線型”“粗線”命令,將函數圖像設置為粗線。并用“文本”工具增加說明性文字,并拖動到適當位置,如圖197所示。 第11步,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文件幾何畫板:2求過兩點的直線方程第1步,啟動幾何畫
9、板,依次單擊“圖表”“定義坐標系”菜單命令,在操作區建立直角坐標系。然后依次單擊“圖表”“隱藏網格”菜單命令,隱藏坐標系中的網格。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移動光標至圓點,當變成一只小黑手時,單擊鼠標左鍵,然后再雙擊鼠標左鍵,將標簽修改為“O”。同法,給單位點加注標簽為“1”。 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直尺”工具,在操作區繪制出任意三角形,并用“文本”工具修改標簽為“A”、“B”、“C”。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A和線段BC,依次單擊“構造”“垂線”菜單命令,繪制出過點A垂直于線段BC的垂線。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剛繪制的垂線與線段BC的交點處,當兩條線均呈現高亮
10、度時,單擊鼠標左鍵,繪制出兩條線的交點,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標簽為“D”,如圖181所示。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選中線段BC的垂線,按快捷鍵“ctrl+H”,隱藏該垂線。然后選中點A和點D,按快捷鍵“ctrl+L”,繪制出線段AD。用同樣方法,繪制出線段AB的高CE,如圖182所示。 第3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線段AD和線段CE的交點處,當兩條線段均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繪制出兩條線段的交點,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標簽為H。在點H處于選中狀態下時,依次單擊“度量”“橫坐標”菜單命令,點H的橫坐標度量值顯示在操作區中,同樣方法
11、,度量出點H的縱坐標的度量值,如圖183所示。第4步,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選中點B和線段AC,依次單擊“構造”“垂線”菜單命令,繪制出過點B的線段AC的垂線。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剛繪制的垂線和線段AC的交點處,當兩條線均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繪制出兩條線的交點,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標簽為F,如圖184所示。 第5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選中直線BF,依次單擊“度量”“方程”菜單命令,操作區中顯示直線BF的方程式,如圖185所示。依次單擊“度量”“計算”菜單命令,彈出“新建計算”對話框,將點H的橫坐標值0.60
12、代入直線方程,計算器上顯示如圖186所示的計算式,單擊“確定”按鈕,操作區顯示計算式及結果。觀察結果,可發現此結果與點H的縱坐標值相等。第6步,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文件。幾何畫板:3驗證兩點間距離公式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依次單擊“圖表”“定義坐標系”菜單命令,在操作區建立直角坐標系。然后依次單擊“圖表”“隱藏網格”菜單命令,隱藏坐標系中的網格。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移動光標至圓點,當變成一只小黑手時,單擊鼠標左鍵,然后再雙擊鼠標左鍵,將標簽修改為“O”。同法,給單位點加注標簽為“1”。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在操作區任意繪制兩點,并用“文本”工具修改標簽為“A”和“
13、B”,如圖176所示。 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A和點B,依次單擊“度量”“坐標”菜單命令,操作區中顯示兩點的坐標值。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右鍵單擊點A,單擊“橫坐標”,點A的橫坐標值顯示在操作區中。同樣方法,度量點A的縱坐標值,以及點B的橫坐標和縱坐標值。選中點A和點B。依次單擊“度量”“坐標距離”菜單命令,度量值顯示在操作區,如圖177所示。 第3步,選中操作區中的“XA=2.96”、“YA=0.95”、“XB=-2.17”和“YB=-1.56”,依次單擊“度量”“計算”菜單命令,彈出“新建計算”對話框,依次單擊“函數”下拉列表中的“sqrt”、左括號“
14、(”、左括號“(”、“數值”下拉列表中的“XA”、計算器上的減號“-”、“數值”下拉列表中的“XB”、右括號“)”、計算器上的平方號“”、數字“2”、計算器上的加號“+”、左括號“(”、“數值”下拉列表中的“YA”、計算器上的減號“-”、“數值”下拉列表中的“YB”、右括號“)”、計算器上的平方號“”、數字“2”,對話框中顯示計算式,如圖178所示,單擊“確定”按鈕,操作區中顯示計算結果,如圖179所示。并將其拖動到適當位置。 第4步,選中操作區中顯示的用兩點間距離公式計算的兩點間距離以及“AB=5.72”,依次單擊“圖表”“制表”菜單命令,操作區中顯示一表格,如圖180所示。 第5步,單擊操
15、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拖動點A或點B,觀察兩組值的變化,比較他們是否相等。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文件。幾何畫板:4繪制分段函數的圖像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依次單擊“圖表”“定義坐標系”菜單命令,在操作區建立直角坐標系。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移動光標至圓點,當變成一只小黑手時,單擊鼠標左鍵,然后再雙擊鼠標左鍵,將標簽修改為“O”,同樣方法,給單位點加注標簽為“A”。 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然后依次選中點A和點O,依次單擊“構造”“射線”菜單命令,在操作區中繪制出射線AO,即為區間X1。然后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X軸上,當X軸呈現高亮度
16、時,在點A右邊作出任意一點B,按照上述方法,繪制出射線AB。然后再用“點”工具,分別在X軸上,點A的左邊和右邊分別繪制出點C和點D,如圖163所示。 第3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選中點C,依次單擊“度量”“橫坐標”菜單命令,度量值顯示在操作區中。選中操作區中顯示的度量值,依次單擊“數值”“計算”菜單命令,彈出“計算器”對話框,依次單擊“數值”下拉列表中的“Xc”、計算器上的平方號、數字“2”,對話框中顯示計算式,如圖164所示,單擊“確定”按鈕,操作區中顯示計算式及結果。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依次選中度量值“Xc=-1.75”和操作
17、中顯示的另外一個計算值,依次單擊“圖表”“繪制(X,y)”菜單命令,在操作區繪制出一點,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標簽為“E”。依次選擇點C和點E,單擊“構造”“軌跡”菜單命令,繪制出區間函數圖像,如圖165所示。 第4步,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擇對象,按照上述方法,度量出點D的橫坐標值,依次單擊“度量”“計算”菜單命令,單擊“數值”菜單的下拉列表中的“Xd”,然后單擊“確定”按鈕,操作區中顯示計算值。依次選中操作區中的兩個“Xd=2.22”,單擊“圖表”“繪制(x,y)”菜單命令,繪制出一點,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標簽為“F”。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依次選中點D和點F,單擊“構造”“軌
18、跡”菜單命令,繪制出區間內函數y=x的圖像,如圖166所示。 第5步,打開微軟的文字處理軟件Word,利用繪圖工具編輯輸入如圖167所示的公式,將此公式“復制”、“粘貼”到操作區空白處,如圖168所示。第6步,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文件。幾何畫板:5繪制某區間內的函數圖像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依次單擊“圖表”“定義坐標系”菜單命令,在操作區建立直角坐標系。然后依次單擊“圖表”“隱藏網格”菜單命令,隱藏坐標系中的網格。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移動光標至圓點,當變成一只小黑手時,單擊鼠標左鍵,然后再雙擊鼠標左鍵,將標簽修改為“O”。同法,給單位點加注標簽為“1”。 第2步,單擊
19、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依次單擊“圖表”“繪制點”菜單命令,彈出“繪制點”對話框,按照圖143所示輸入數據,單擊“繪制”按鈕,操作區顯示一點。繼續在對話框中輸入數據,如圖144所示,單擊“確定”操作區中又顯示一點。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移動光標至繪制的第一點上,當光標變成小黑手時,雙擊鼠標左鍵,彈出如圖145所示的對話框,按照圖所示,在標簽欄里輸入“”,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同樣方法,在第二個繪制點上加注標簽“-”。 第3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和點-,按快捷鍵“ctrl+L”,繪制出兩點間的線段。第4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
20、動光標至線段上,當線段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在線段上繪制出任意一點,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標簽為E。依次單擊“度量”“橫坐標”菜單命令,度量點E的橫坐標值,然后依次單擊“編輯”“參數選項”菜單命令,彈出“參數選項”對話框,選擇“單位”選項卡下拉列表中的“弧度”單位,如圖147所示,然后單擊“確定”按鈕。 第5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度量值,依次單擊“度量”“計算”菜單命令,依次選擇計算器上的“2”、乘號“*”、“函數”下拉列表中的“sin”、計算器上的“1”、除號“÷”、數字“2”、“數值”下拉列表中的“XE”、計算器上的“+”、“數值”下拉列表中的“”、計算器
21、上的“÷”、數字“6”,這時對話框中顯示計算式,如圖148所示,單擊“確定”按鈕,操作區顯示計算結果。 第6步,選中操作區顯示的度量值和計算值,依次單擊“圖表”“繪制(X,Y)”菜單命令,繪制出一點,并用“文本”工具加注標簽F。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鍵頭”工具,依次選中點E和點F,依次單擊“構造”“軌跡”菜單命令,繪制出函數在區間內的圖像,如圖149所示。 第7步,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選中(、0)和(-、0)兩個點以及X軸,依次單擊“構造”“垂線”菜單命令,繪制出X軸的兩條垂線,然后按住“shift”鍵,單擊“顯示”“線型”“虛線”菜單命令,設置垂線為虛線,如圖150所
22、示。 第8步,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文件。幾何畫板:6運用橢圓工具制作圓柱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打開“課件實例12”所作的橢圓工具。依次單擊“文件”“新畫板”菜單命令,建立新文件。單擊工具箱上的“自定義工具”,在其下級菜單中單擊“畫橢圓”“畫橢圓”工具,在操作區拖動光標,繪制出大小合適的橢圓。 第2步,單擊工具箱中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除橢圓外所有點。然后依次單擊“顯示”“隱藏”菜單命令,隱藏這些點。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橢圓上,當光標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繪制出橢圓上的任意一點,單擊“文本”工具,修改標簽為“F”。 第3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
23、,選中點F,依次單擊“變換”“平移”菜單命令,彈出平移對話框,如圖51所示,按圖51中參數值輸入數據,單擊“平移”按鈕,繪制出點F平移6厘米的點F'。選中點F和點F',按快捷鍵“ctrl+L”,作出線段FF'。 第4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F'和點F',依次單擊“構造”“軌跡”菜單命令,繪制出點F'的軌跡。同法選中點F和線段FF',依次單擊“構造”“軌跡”菜單命令,繪制出橢圓側面,如圖52所示。選中上下底面橢圓,按住“shift”鍵,依次單擊“顯示”“線型”菜單命令,選中“線型”菜單的下級菜單“粗線”,使上下地面均為“粗
24、線”。同法在“顯示”“顏色”菜單的下級菜單中選擇“紅色”,如圖53所示。 第5步,增加說明性文字。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在操作區內空白處劃出一個矩形框,輸入“用橢圓工具作圓柱”,在文本工具欄中修飾字體即可,如圖54所示。 第6步,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此文件。幾何畫板:7繪制四棱臺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單擊工具箱上的“直尺”工具, 按照“實例10”中的“第1步”的方法,在操作區繪制出四邊形ABCD,如圖37所示。 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在四邊形ABCD的上方單擊鼠標左鍵,作出一點E。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E,依次單擊“變換”“標記中心”菜單命令
25、,標記點E為中心點。 第3步,按住鼠標左鍵不放,在操作區中拉出一個足夠大的虛線框框住四邊形ABCD的所有對象,如圖39所示。依次單擊“變換”“縮放”菜單命令,彈出縮放對話框,設置參數如圖37所示,單擊“縮放”按鈕,即可作出四邊形A'B'C'D'。第4步,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被選擇對象,選中點A和點A',按快捷鍵“ctrl+L”,繪制出線段AA'。同法繪制線段BB'、線段CC'和線段DD',如圖40所示。 第5步,選中線段AD、DC、CB、DD'、CC',按住“shift”鍵不放,依次單擊“顯示”“線型”菜單
26、命令,移動光標至“線型”菜單的下級菜單“虛線”處單擊鼠標左鍵,把線段線型設置為虛線,如圖41所示。 第6步,根據需要按照“實例9”中的方法,可添加說明性文字。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此文件。幾何畫板:8繪制三棱柱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單擊工具箱上的“直尺”工具,按住“shift”鍵不放,在操作區作出一條水平線段AB。移動光標至點A上方,當光標呈現高亮度時,按住鼠標左鍵不放,拖動光標作出點B。同法將點A和點B連接,作出三角形ABC,如圖34所示。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三角形的3條邊以及3個頂點。依次單擊“變換”“平移”菜單命令,彈出平移對話框,如圖35所示,按
27、圖中所示輸入數據,然后點擊“平移”按鈕,即可得到三角形A'B'C'。第3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選中點A和點A',按快捷鍵“ctrl+L”,作出線段AA'。同法作出線段BB'和線段CC'。第4步,選中線段AB,按住“shift”鍵不放,依次單擊“顯示”“線型”菜單命令,單擊“線型”菜單的下級菜單“虛線”命令,把線段AB的線型設置成虛線,如圖36所示。第5步,根據需要按照“實例9”中的方法,可添加說明性文字。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此文件。幾何畫板:9繪制正方體第1步,啟動幾何畫
28、板,單擊工具箱上的“直尺”工具,按住“shift”鍵不放,在操作區作出一條水平線段AB。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A,依次單擊“變換”“標記中心”菜單命令,將點A標記為中心點。選中點B和線段AB,依次單擊“變換”“旋轉”菜單命令,彈出對話框,在“固定角度”框種填入“90.0”度,單擊“旋轉”,即可得到線段AB旋轉90.0度后的線段AB',如圖28所示。單擊工具箱上“文本”工具,改標簽“B'”為“D”。用同樣方法,以點D為中心點旋轉AD,作出線段DC。選中點C和點B,按快捷鍵“ctrl+L”,作出線段CB,即得到正方形ABCD的前側面,如圖29所示。第3步,移
29、光標至點A,雙擊鼠標左鍵,標記中心點。同時選中線段AB和點B,依次單擊“變換”“旋轉”菜單命令,在對話框“固定角度”框中填入“45”度,單擊“旋轉”按鈕,作出線段AB按逆時針旋轉45度的線段AB'。選中線段AB和點B,依次單擊“變換”“縮放”菜單命令,彈出對話框,如圖30。按圖30中所示設置參數后,單擊“確定”按鈕,作出線段AB'縮小一半的線段AB'',如圖31所示。第4步,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將標前“B''”改為“A'”。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線段AB'和點B',依次單擊“顯示”“隱藏”菜單命令,將
30、其隱藏。第5步,同樣方法,以點B為中心點,將線段BC和點C旋轉-45度,并將旋轉后的線段縮小一半,繪制出線段BB',同理形成這樣的圖形,如圖32所示。第6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A'、點B'、點C'、點D',按快捷鍵“ctrl+L”,作出正方體的后側面。即得到正方體,如圖33所示。第7步,根據需要按照“實例9”中的方法,可添加說明性文字。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此文件。幾何畫板:10繪制三角形的內切圓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單擊工具箱上的“直尺”工具,按住“shift”鍵不放,在操作區作出一條水平線段AB。當光標在點B處呈現
31、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不放,移動光標至另一處,作出線段BC。同法繼續移動鼠標,畫出三角形ABC,如圖24所示。 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被選對象。然后先后選中點C、點A和點B,依次單擊“構造”“角平分線”菜單命令,繪制出角CAB的平分線。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標注角分線標簽為j。同法作出角ABC的角分線k,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在兩條角分線的交點處單擊鼠標左鍵,作出交點D。第3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D和線段AB,依次單擊“構造”“垂線”菜單命令,作出過點D的線段AB的垂線,如圖25所示。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垂線l
32、和線段AB的交點處,當光標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作出交點E。 第4步,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被選中對象,先后選中點D和點E,單擊“構造”“以圓心和圓周上的點繪圓”菜單命令,作出以點D為圓心經過點E的圓,即三角形ABC的內切圓,標注標簽為C1,如圖26所示。 第5步,選中圓C1,按住“shift”鍵,及時單擊“顯示”“線型”菜單項,移動光標至“線型”菜單的下級菜單“粗線”處單擊鼠標左鍵,內切圓線型改為粗線。 第6步,在圓C1被選中狀態下,按住“shift”鍵,及時單擊“顯示”“顏色”菜單項,移動光標至“顏色”菜單下的“紅色”處單擊鼠標左鍵,把圓的顏色設置為紅色。 第7步,增加說明性文字。單
33、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在操作區空白處拖動鼠標畫出一個矩形框,進入文本編輯狀態,鍵入“三角形的內切圓”,可通過框下放工具欄直接改變文本中字體的大小、粗細等,如圖27所示。 第8步,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此文件。幾何畫板:11通過不在一條直線上的3點繪制圓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按住“shift”鍵不放,作出不在一條直線上的3個點,即點A、點B和點C。在3點都處于被選中狀態下時,依次單擊“構造”“線段”菜單命令,作出三角形ABC。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依次選中線段AB和線段AC,依次單擊“構造”“中點”菜單命令,作出兩條線段的中點,即點
34、D和點E,如圖16所示。第3步,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選中線段AB和中點D,依次單擊“構造”“垂線”菜單命令,作出線段AB的中垂線。同法作出線段AC的中垂線。第4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兩條中垂線的交點處,當光標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作出兩條中垂線的交點F,如圖17所示。第5步,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移動光標至標簽F上,雙擊鼠標左鍵,出現“交點F的屬性”對話框,改標簽欄中的“F”為“O”,單擊“確定”按鈕即可。第6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O和三角形3個頂點中任意一點,依次單擊“構造”“以圓心和圓周上的點繪圓”菜單命令,作出過3點的圓,如圖
35、18所示。第7步,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選中線段AB、線段BC、線段AC、點D、點E以及兩條中垂線,依次單擊“顯示”“隱藏”菜單命令,隱藏選對象,如圖19所示。第8步,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此文件(你可以任意拖動圓上的3個點改變圓的大小)。幾何畫板:12給定半徑和圓心繪制圓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單擊工具箱上的“直尺”工具,按住“shift”鍵不放,作一水平線段AB。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移動光標至線段AB上,當光標圖形由一只“小白手”變為“小黑手”時,單擊鼠標左鍵,顯示線段的標簽為j。單擊鼠標左鍵不放,拖動標簽j至合適位置釋放鼠標,如圖14所示。第2步,單擊工
36、具箱上的“點”工具,在線段j外任意繪制一點C。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同時選中線段j和點C,依次單擊“構造”“以圓心和半徑繪圓”菜單命令,繪制出一圓。第3步,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移動光標至圓上,當光標圖形由“小白手”變為“小黑手”時,單擊鼠標左鍵,顯示圓的標簽C1,如圖15所示。第4步,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此文件(你可拖動線段j的端點改變圓的大小)。幾何畫板:13繪制棱形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單擊工具箱上的“圓規”工具,拖動光標畫一圓A,其中點B為圓上一點,如圖7所示。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有被選對象,選中點A和點B,按
37、快捷鍵“ctrl+L”,作線段AB。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拖動光標至圓A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作任意一點C,用上述方法作線段AC。第3步,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被選對象,然后選擇點C和線段AB,依次單擊“構造”“平行線”菜單命令。同法作過點B的線段AC的平行線。第4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拖動光標至兩條平行線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得到點D,如圖8所示。第5步,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被選對象,然后選擇平行線CD、BD,依次單擊“顯示”“隱藏”菜單命令,隱藏被選擇對象。然后選中點C和點D,按快捷鍵“Ctrl+L”,作線段CD。同法作線段DB,如圖9所示。第6步,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
38、具,拖動光標至點C,當光標圖形變為一只“小黑手”時,雙擊鼠標左鍵,彈出“點C的屬性”對話框,修改標簽欄中的“C”為“D”即可。同法修改另外的“D”為“C”。第7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被選對象,然后選中圓A,依次單擊“顯示”“隱藏”菜單命令,隱藏所選擇對象,即可得到棱形ABCD。第8步,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此文件(你可任意拖動棱形任意頂點,改變其形狀,仍保持棱形的特性)。幾何畫板:14繪制平行四邊形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單擊工具箱上的“直尺”工具,按住“shift”鍵不放畫出一條水平線段AB。移動光標至A點,當光標呈現高亮度時拖動光標至C點,在
39、操作區繪制出線段AC,如圖4所示。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c和線段AB,依次單擊“構造”“平行線”菜單命令,作出過點C的線段AB的平行線。然后在操作區空白處單擊鼠標左鍵釋放被選擇對象,選擇點B和線段AC,用上述方法作過點B的線段AC的平行線。第3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拖動光標至兩條平行線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繪制出一點D,如圖5所示。第4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其他被選對象,然后選中平行線CD和DB,依次單擊“顯示”“隱藏”菜單命令,隱藏被選對象。然后選中點C和D,按快捷鍵“ctrl+L”,做出線段CD。同法作出線段DB。第5步
40、,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拖動光標至點C,光標圖形變為一只“小黑手”時雙擊鼠標左鍵,出現“點C的屬性”對話框,如圖6所示。在“標簽”欄修改“C”為“D”,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同法修改“D”為“C”。第6步,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你可任意拉動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點,平行四邊形的特性始終保持不變)。幾何畫板:15繪制等腰直角三角形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單擊工具箱上的“直尺”工具,按住“shift”鍵不放,在操作區畫出一條水平線段,選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當光標由一只“小白手”變為一只“小黑手”時,分別點擊線段兩個端點即顯示A、B,得到線段AB。 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
41、”工具,選中線段的一個端點和線段,依次單擊“構造”“垂線”菜單命令,繪制出線段AB的垂線。第3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到垂線上,當垂線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得到一點,選工具箱上“選擇箭頭”工具,依次選中剛做的點和A、B點,依次單擊“構造”“角平分線”菜單命令,做出角平分線,如圖1所示。 第4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B點和剛做的角平分線,依次單擊“構造”“垂線”菜單命令,繪制出角平分線的垂線。第5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垂線j、l呈現高亮度時點擊鼠標左鍵,得到一點即垂線j、l交點,如圖2所示。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命名為C。第6步
42、,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有被選擇對象,然后選擇垂線j、l、線段AC上的點和角平分線,依次單擊“顯示”“隱藏對象”菜單命令,隱藏所選擇對象。然后選中點C、A,按快捷鍵“ctrl+L”,繪制出線段CA,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被選對象。用同樣方法,做出線段CB,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圖3所示。第7步,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你可以任意拉動三角形三個頂點,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性始終保持不變)。幾何畫板:16旋轉體教學圓柱體教學中,課本對圓柱的定義是:“圓柱可以看成是矩形以它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其余各邊旋轉一周而成的面所圍成的幾何體”。對于這種抽象的描述,學生看
43、不見、摸不著,完全靠想像,教學效果不理想。幾何畫板是一塊展現動態圖形的“黑板”,下面我們介紹如何在幾何畫板中完成圓柱體的教學。 1 制作構思 矩形ABCO圍繞OC旋轉,點A在橢圓軌跡上運動,帶動AB、BC、AO繞OC旋轉(如圖1)。 2 制作過程 (1)作水平直線l,在直線l上構造點O、E、F。作以O為圓心,OE、OF為半徑的同心圓。在大圓上取點G,連接OG交小圓于點H。 (2)過點H作直線l的平行線,過點G作直線l的垂線,兩線交于點M。 (3)選中點G和點M,選擇“構造”菜單中的“軌跡”,出現橢圓。 (4)選橢圓上任取點A(不能取關鍵點F),過A作直線l的垂線,并在垂線上構造線段AB。 (5
44、)以AB為標記向量,平移點O至C,連接AO、CO、BC。形成矩形ABCO的直觀圖(如圖2)。 (6)選中線段AO、AB、BC,選擇“顯示”菜單中的“追蹤線段”,實施跟蹤功能。 (7)選中點A,選擇“編輯”菜單中的“操作類按鈕/動畫”實施動畫功能(在幾何畫板3.5版中不但要選中點A,還要選中橢圓)。 (8)選中除矩形ABCO外的所有圖形,按“Ctrl +H”實施隱藏功能。 雙擊動畫按鈕,可以看到線段AO、AB、BC三條線段旋轉一周后所形成的圓柱體。如給予線段AO、AB、BC不同的顏色就更為直觀。同樣的方法適用于圓錐和圓臺的教學。 幾何畫板:17畫角度的箭頭我使用該方法順利地制作出了光的反射和折射
45、課件中光線的箭頭,但在標角的范圍時卻遇到了畫角度箭頭(帶有弧度的箭頭)的問題,后來經過摸索,仿照上面的方法,終于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我們仍采用幾何畫板對作圖的記錄功能,用記錄工具生成一個畫弧形箭頭的工具供以后使用,但應注意有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區別。1、打開“文件”菜單,選擇“新記錄”命令,建立新記錄窗口,單擊錄制按鈕。2、在窗口中的適當位置畫線段AB和BC的夾角BAC。3、在AB上任取一點D,以A為圓心,AD為半徑畫圓,交AC于E。選取A、D、E作劣弧DE,將點E向右平移0.4厘米,得到像點E'。4、以E為圓心,過點E'做圓C2,得到與劣弧D的交點F。5、以點E為
46、中心,分別將點F旋轉+30度和-30度,得點F'、F''。6、同時選擇點E、F'、F'',打開“作圖”菜單,選擇“多邊形內部”命令,即得三角形箭頭,右鍵單擊多邊形,選擇黑色。7、保留黑色多邊形和點D(AB邊上),隱藏其他內容,因為在使用記錄時,當弧的大小不合適時,可以調整弧的彎曲程度使其更美觀。8、在“記錄”窗口中選擇“停止”,打開“文件”中的“另存為”命令,根據情況以“逆弧.gss”或“順弧.gss”存到相應的目錄中。幾何畫板:18“派生”關系進行軌跡教學板在進行軌跡教學時,課本有一配套例題,題意為:“一根竹竿(AB)長2M,斜靠在墻壁(BC)
47、上,ABC=30°,BB'長度如圖所示,如果竿端A、B分別沿CA、BC方向滑動至A'、B',問竹竿中點D隨之運動所經過的路程是多少?”。經分析,要得到竹竿中點D運動所經過的路程,首先要求出點D運動的軌跡。但是傳統的教學手段難以進行動態演示,“動點”只能用黑板上靜態的“定點”來表示,學生很難形象地理解。幾何畫板中的移動、跟蹤功能可以輔助軌跡教學,于是筆者就在幾何畫板窗口中畫了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l1、l2,分別表示水平地面和墻面。在這兩條直線上分別取點A和點B,連接AB,線段AB表示竹竿。但當對點B實施“移動”功能時,竹竿是下滑了,但竹竿的長度也變了,這與現實生活
48、是不一致的。為什么呢?原來幾何畫板中圖形元素間有“派生”關系,即所謂的“父母”與“子女”。如:線段是由兩點派生出來的,因此兩端點是“父母”,而兩端點間的線段是“子女”,刪除端點,則線段就消失。端點位置變化,線段的長度也變了,這是因為圖形元素間的“派生”關系在起作用。明確了原因,經過一番思索,理順圖形元素間的“派生”關系,終于解決了問題。具體步驟如下:1. 作互相垂直的直線l1、l2,再作線段r=2m。2. 在水平直線l1上取點A。3. 以點A為圓心,以線段r的長為半徑,畫A。4. 選中A和直線l2,選擇“構造”菜單中的“交點”,設交點為B。5. 連接AB,作線段AB的中點D。6. 選中點D,選
49、擇“顯示”菜單中的“跟蹤中點”命令。7. 在直線l1上點A的右側取一點A',選中點A和點A'后再選擇“編輯”菜單中的“操作類按鈕”“移動”(改名為“下滑”)。8. 選中A,按“Ctrl+H”,隱藏A。雙擊下滑按鈕,可見到竹竿徐徐下滑,竹竿中點所留下的軌跡是一段圓弧。因此,由條件求得弧長所對的圓心角為(60°-45°),弧半徑為1,根據弧長公式可求得該圓弧的長度,即竹竿中點D隨之運動所經過的路程。在制作過程的第3步,點A和線段r是“父母”,而A是“子女”。第4步中,A和直線l2是“父母”,而交點B是“子女”。第5步中,點A和點B是“父母”,而線段AB是“子女”
50、。第6步中,線段AB是“父母”,而中點D是“子女”。在“四世同堂”的連鎖作用下,竹竿在下滑過程中,長度始終保持不變并顯示點D運動的軌跡。由此可見,只要積極地去挖掘,靈活地加以利用,幾何畫板中“貌不驚人”的“圖形元素間的派生關系”同樣可以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幾何畫板:19制作“橢圓”工具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單擊工具箱上的“畫圓”工具,按住“shift”鍵,拖動鼠標在操作區中繪制一個以點A為圓心的圓,點B是圓周上的點。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A和點B,按快捷鍵“ctrl+L”作出線段AB。 第2步,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被選對象。然后選中點A和線段AB,依次單擊“構造
51、”“垂線”菜單命令,繪制出線段AB的垂線,標注為j,如圖42所示。 第3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在垂線j上和圓A內畫點C。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依次選中點A和點C,然后單擊“構造”“以圓心和圓周上點繪圓”菜單命令,作出以點A為圓心,經過點C的圓,并加注標簽為C2。 第4步,單擊工具箱上的“直尺”工具,移動光標至點A上,當點A呈現高亮度時,拖動鼠標作線段AD,點D在圓C1上。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D和線段AB,依次單擊“構造”“垂線”菜單命令,作出線段AB的垂線,加注標簽為k。 第5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線段AD和圓C2的交點處,當它們呈現高亮度
52、時,單擊鼠標左鍵,作出交點E。 第6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E和線段AB,依次單擊“構造”“平行線”菜單命令,過點E作出線段AB的平行線,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加注標簽為l。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作出直線l和直線K的交點F,如圖43所示。 第7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D和點F,依次單擊“構造”“軌跡”菜單命令,作出橢圓,如圖44所示。 第8步,選中點C和線段AB,依次單擊“構造”“以圓心和半徑繪圓”菜單命令,作出以點C為圓心,線段AB長度為半徑的圓,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加注標簽為C3。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圓C3和線段AB的交
53、點處,當它們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作出交點G,如圖45所示。 第9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被選擇對象。然后選中直線j,依次單擊“變換”“標記鏡面”菜單命令,標記直線j為鏡面。選中點G,依次單擊“變換”“反射”菜單命令,得到一點,用“文本”工具加注標簽為G'。點G和點G'是橢圓的兩個焦點,如圖46所示。 第10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除去點A、點B、點C、點G、點G'以及橢圓外,選中其他所有對象。依次單擊“顯示”“隱藏對象”菜單命令,隱藏所選對象。得到橢圓,如圖47所示。 第11步,在操作區劃出一矩形框,框住所有對象,即
54、所有對象被選中。單擊工具箱上的“自定義工具”,移動光標至“創建新工具”菜單命令,如圖48所示。彈出“新建工具”對話框,在“工具名稱”框中填入“畫橢圓”,如圖49所示,單擊“確定”按鈕即可。 第12步,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該文件。幾何畫板:20顯示圓和直線的位置關系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單擊工具箱上的“圓規”工具,拖動光標在操作區畫出一個圓A。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圓上,當圓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作出一點C,如圖20所示。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選中點A和點C,依次單擊“構造”“線段”菜單命令,作出半徑AC。選中點C和線段AC,依次單擊“構造”
55、“垂線”菜單命令,作出線段AC的垂線。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移動光標至垂線上,當光標圖形由“小白手”變成“小黑手”時單擊鼠標左鍵,顯示垂線標簽為j,如圖21所示。第3步,單擊工具箱上的“直尺”工具,按下鼠標左鍵不放,就會顯示選擇面板,選擇“直線”工具,在操作區作出一條圓外直線,標注標簽為k,如圖22所示。第4步,單擊工具箱上的“直線”工具,在操作區作出一條與圓相交的直線,并標注標簽為l。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在直線l和圓相交處單擊鼠標左鍵,繪制兩個交點,并標注標簽為H、I,如圖23所示。第5步,依次單擊“文件”“保存”菜單命令,保存此文件(可演示圓和直線相交、相切、相離的關系)。幾何
56、畫板:21研究圓切線的性質第1步,啟動幾何畫板,單擊工具箱上的“圓規”工具,在操作區作出一圓A,單擊工具箱上的“文本”工具,改圓心的標簽“A”為“O”。 第2步,單擊工具箱上的“直尺”工具,按住鼠標左鍵不放,單擊“直線”工具,釋放鼠標。然后移動光標至圓O上,當圓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并拖動光標,繪制出一條直線,標注直線為CD,如圖75所示。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圓與直線交點處,當它們都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繪制出交點E。 第3步,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放所選對象。然后選擇點O和點C,按快捷鍵“ctrl+L”,繪制出線段OC。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在靠近點C的半徑OC上繪制出一點F,選擇點C和點F,然后單擊“構造”“以圓心和圓周上點繪圓”菜單命令,作出過點F的圓心為點C的圓,如圖76所示。單擊工具箱上的“點”工具,移動光標至小圓C與直線CD的交點處,當它們都呈現高亮度時,單擊鼠標左鍵,繪制出交點G。依次選擇點C、點G和點F,然后單擊“構造”“圓上的弧”菜單命令,作出圓弧GF。單擊工具箱上的“選擇箭頭”工具,單擊操作區空白處,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操作風險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歷年試題細節試題及答案
- 學校課程課題申報書
- 真課堂教學課題申報書
- 基因測序在微生物檢驗中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202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銀保監會財會崗考試真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河南省鄭州市106中高考考前模擬語文試題含解析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創造性思維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遼寧省葫蘆島市協作體高三第二次聯考語文試卷含解析
- 深入理解市場波動的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山西地質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1+X服裝陳列設計》課件-服裝店展示空間分類
- 提高發票額度的合同6篇
- 食堂裝修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
- 《公路玻璃纖維筋混凝土護欄與鋪裝結構應用技術規程》
- BIM應用與項目管理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咸陽職業技術學院
- 【MOOC】企業文化與商業倫理-東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衛生監督協管服務項目考核培訓課件
- 2025年高考數學模擬卷新高考專用
- 【MOOC】中國電影經典影片鑒賞-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骨科圍手術期飲食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