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水調剖技術的現狀及進展_第1頁
堵水調剖技術的現狀及進展_第2頁
堵水調剖技術的現狀及進展_第3頁
堵水調剖技術的現狀及進展_第4頁
堵水調剖技術的現狀及進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堵水調剖技術的現狀及進展趙修太趙修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1. 堵水調剖技術概述2. 油藏工程技術研究3.堵水調剖決策技術4.堵水調剖堵劑技術5.堵水調剖工藝技術目目 錄錄1. 堵水調剖技術概述1. 堵水調剖技術概述注水井調剖注水井調剖調剖調剖是指調整注水地層的吸水剖面。是指調整注水地層的吸水剖面。調剖劑調剖劑是指能調整注水地層吸水剖面的物質。是指能調整注水地層吸水剖面的物質。調剖劑調剖劑:(1)(1)滲濾面調剖劑;滲濾面調剖劑;(2)(2)近井地帶調剖劑近井地帶調剖劑; ;(3)(3)遠井地帶調剖劑。遠井地帶調剖劑。其它:其它其它A.A.石油石油( (烴烴) )樹脂堵劑樹脂

2、堵劑; ;B.B.改性瀝青堵劑改性瀝青堵劑; ;C.C.松香樹脂松香樹脂; ;D.D.其他油溶性樹脂其他油溶性樹脂( (聚合物聚合物).).E.E.可逆高吸水性樹脂可逆高吸水性樹脂020004000600080001000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年度時間(年)調堵工作量(井次)02004006008001000單井組及年度增油量調堵作業總井數(井次)平均單井組增油(噸)總增油量(萬噸) 控制含水上升規律的因素對策 兩相流體流度比兩相流體流度比 (形成非活塞式驅替,正常出水)(形成非活塞式驅替,正常出水) 儲層的非均質性儲層的非均質性 (形成水竄,非正常出水)(

3、形成水竄,非正常出水) 油田開發方法油田開發方法 (人為因素,惡化(人為因素,惡化/ /改善出水)改善出水)改變水的流度注聚合物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調剖堵水技術近井地帶竄漏近井地帶竄漏射孔段太靠近底水射孔段太靠近底水底水錐進底水錐進水驅指進現象水驅指進現象裂縫或高滲通道使油水井單向連通裂縫或高滲通道使油水井單向連通注入水油調剖劑夾層低滲油層高滲水層夾層近井地帶調剖近井地帶調剖 示示 意意 圖圖注入調剖劑對高滲水層對高滲水層進行淺層封堵進行淺層封堵調后水驅注入水主要注入水主要進入低滲油層進入低滲油層注入水油調剖劑低滲油層高滲水層深部調剖示深部調剖示(1 1)意圖)意圖注入調剖劑調剖劑主要進入調剖劑主

4、要進入高滲水層高滲水層調后水驅注入水進入低滲油層,注入水進入低滲油層,繞過凝膠屏障后,進入繞過凝膠屏障后,進入水層,增加了波及體積水層,增加了波及體積低滲油層低滲油層高滲水層高滲水層注入水油調剖劑深部調驅深部調驅(2 2)示意圖)示意圖注入調驅劑調驅劑選擇性地調驅劑選擇性地進入高滲透層進入高滲透層調后水驅 凝膠在注入水的作用下凝膠在注入水的作用下發生運移,擴大了注入發生運移,擴大了注入水的波及體積水的波及體積 儲層的非均質性從宏觀到微觀分類: 1、層間非均質:Ev 開發層系劃分開發層系劃分 2、平面非均質: Ea 布井方式布井方式 3、層內非均質: Ev Ea 調剖堵水 4、孔間非均質:次生大

5、孔道 調剖堵水 5、孔道非均質:驅油效率 三次采油 6、表面非均質:驅油效率 三次采油 非正常出水原因:非正常出水原因: 油層縱向上非均質性;油層縱向上非均質性; 次生高滲透通道的形成;次生高滲透通道的形成; 注采單元間的不平衡。注采單元間的不平衡。非均質惡化程度非均質惡化程度(1)示蹤劑解釋結果:大孔道一般只占吸水厚度的5%10%,滲透率成百上千達西。(2)聚合物驅現狀:大慶聚合物過早突破問題,(3)現場調剖施工經驗: 顆粒類、交聯聚合物凝膠堵劑的順利注入,粘土、石灰粉、凝膠顆粒等現場調剖作業,成千上萬方的注入,所用的顆粒直徑小則100目,大則幾目,按顆粒“1/3架橋、1/9通過”理論,地層

6、滲透率可達數萬達西以上。 高含水期油藏非均質現狀的認識高含水期油藏非均質現狀的認識達西滲流定律理論已不完全實用大孔道計算結果:表明已不是滲流問題聚合物驅軟件:無法擬合壓力指標凝膠類堵水調剖劑注入問題:巖心實驗阻力系數上百, 注入壓力變化不大。常規堵水調剖技術效果下降堵水調剖效果變差: 80-90年代有效率達75%以上,90年代以后,有效率大大較低,油井有效率不足50%,水井調剖效果變差。調堵技術越來越先進,而總體效果沒有提高。調剖效果越來越差,難度越來越大。 高含水期油藏非均質現狀再認識目目 錄錄2.1 2.1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 研究剩余油在不同地質規模存在的空間位置、形態

7、、數量研究剩余油在不同地質規模存在的空間位置、形態、數量甚至隨時間的變化。甚至隨時間的變化。 為調剖堵水技術的成功有否物質基礎提供依據 第一級:微規模(第一級:微規模(MicroMicro) 礦物顆粒、空隙尺寸礦物顆粒、空隙尺寸 掃描電鏡、薄片、光刻微觀模型掃描電鏡、薄片、光刻微觀模型 研究剩余油在空隙內部研究剩余油在空隙內部 的分布、數量和性質的分布、數量和性質 第二級:小規模(第二級:小規模(MacroMacro) 確定油藏特性:確定油藏特性:,k , Ct , Pc , krp-So 實驗室各種巖心實驗、驅替實驗、測飽和度實驗室各種巖心實驗、驅替實驗、測飽和度第三級:大規模(第三級:大規

8、模(MegaMega) 注采單元內(間)對流體流動的主要障礙注采單元內(間)對流體流動的主要障礙 油藏數值模擬、油藏工程測試油藏數值模擬、油藏工程測試 研究剩余油在實際油藏內的分布狀況研究剩余油在實際油藏內的分布狀況第四級:宏規模(第四級:宏規模(Giga) 油藏級規模的平均油藏級規模的平均 物質平衡、沉積相研究、三維地震物質平衡、沉積相研究、三維地震剩余油分布研究成果剩余油分布研究成果 (1)剩余油(剩余可采儲量)豐度分布圖;剩余油(剩余可采儲量)豐度分布圖; (2 2)水淹狀況分布圖;)水淹狀況分布圖; (3 3)不同水淹級別下的面積分布;)不同水淹級別下的面積分布; (4 4)不同水淹級

9、別下的儲量分布。)不同水淹級別下的儲量分布。2.2 2.2 水竄類型判別水竄類型判別 主要水竄(水的突進)類型:注入水;邊底水 判別方法:建立典型曲線; 建立實際含水與時間關系曲線。水竄類型判別水竄類型判別 水竄類型判別水竄類型判別 2.3 大孔道識別與計算(1)(1)油藏工程方法(概率模型法)油藏工程方法(概率模型法) 基本假設: (1)(1)在各井控制范圍內,滲透率縱向非在各井控制范圍內,滲透率縱向非均質為由均質為由n n個小層組成的層狀地層非均質;個小層組成的層狀地層非均質; (2)(2)在層狀地層中,各小層間物性參數在層狀地層中,各小層間物性參數不同但同一小層內,各物性參數不變;不同但

10、同一小層內,各物性參數不變; (3)(3)油層水淹后,滲透率在縱向上分布油層水淹后,滲透率在縱向上分布規律不變。規律不變。 滲透率分布具有隨機性,以小層厚度為樣本數滲透率分布具有隨機性,以小層厚度為樣本數 的滲透率累積分布函數為的滲透率累積分布函數為: HhkF/)( 由分布函數由分布函數F(k)與密度函數與密度函數f(k)關系,得到關系,得到:dhHf k( )dk H:總厚度;總厚度;m ,h: h 累積厚度;累積厚度;m , k: 滲透率;滲透率;um 由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征:由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征: okdkkkfkmax0)( 根據根據高滲通道的劃分標準和各井區的地質高滲通道的劃分標準和

11、各井區的地質 特點,確定各井區高滲通道界限特點,確定各井區高滲通道界限 .cdk 第第 j 井區,其界限為井區,其界限為 ,若,若 , 則該井區存在高滲通道。則該井區存在高滲通道。0maxk0maxkcdjk 高滲通道的厚度高滲通道的厚度 為:為: ocdjkkjdkkHfhmax)( 高滲通道的平均滲透率為:高滲通道的平均滲透率為: dkkfkkkocdjkkcdj)(max 高滲通道孔隙的等效半徑:高滲通道孔隙的等效半徑: rkjj(/)812大孔道識別與計算(2)示蹤劑技術國內大部分二次采油主力油田進入開發中后期,地下參國內大部分二次采油主力油田進入開發中后期,地下參數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2、數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滲透率與含油飽和度滲透率與含油飽和度示蹤劑測試與解釋技術是直接確定井間地層參數分布的示蹤劑測試與解釋技術是直接確定井間地層參數分布的先進技術之一先進技術之一 60 609090年代,示蹤劑篩選與解釋方面發展迅速年代,示蹤劑篩選與解釋方面發展迅速從第一代的化學示蹤技術發展到九十年代的第四代示蹤從第一代的化學示蹤技術發展到九十年代的第四代示蹤技術,即微量物質示蹤技術技術,即微量物質示蹤技術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形成了解釋軟件并應用于礦場實踐,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形成了解釋軟件并應用于礦場實踐,主要包括數值方法、解析方法以及半解析方法主要包括數值方法、解析方法以及半解析方法由于有

13、了性能更好的示蹤劑和測試解釋技術以及軟件,由于有了性能更好的示蹤劑和測試解釋技術以及軟件,推動了目前井間示蹤監測技術的快速推廣和應用推動了目前井間示蹤監測技術的快速推廣和應用在許多方面具有其它方法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在許多方面具有其它方法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示蹤劑技術研究進展示蹤劑技術研究進展 示蹤劑的根本特征是其示蹤特征,即示蹤示蹤劑的根本特征是其示蹤特征,即示蹤劑與被示蹤流體行為特征同步(如運動速度、劑與被示蹤流體行為特征同步(如運動速度、擴散速度、性態同步),或者二者之間具有可擴散速度、性態同步),或者二者之間具有可以量化的聯系,示蹤劑的監測結果能夠定量或以量化的聯系,示蹤劑的監測結果能夠定

14、量或者定性的反映被示蹤流體的運移規律和特征。者定性的反映被示蹤流體的運移規律和特征。隨著科技的發展,示蹤劑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兩隨著科技的發展,示蹤劑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個方面:一個方面是示蹤劑的類型和檢測手段一個方面是示蹤劑的類型和檢測手段的更新,另一方面是示蹤劑對流體的示蹤由定的更新,另一方面是示蹤劑對流體的示蹤由定性向半定量、定量化發展。性向半定量、定量化發展。示蹤劑技術研究進展 縱觀示蹤劑的發展過程,將其分為四代:縱觀示蹤劑的發展過程,將其分為四代:J化學示蹤劑化學示蹤劑 又稱為第一代技術,屬于五十年代技術,主要以各又稱為第一代技術,屬于五十年代技術,主要以各類無機鹽、染料、鹵代烴和

15、醇為代表,其性態可以類無機鹽、染料、鹵代烴和醇為代表,其性態可以是液體、氣體、固體等,檢測工具包括分光光度計、是液體、氣體、固體等,檢測工具包括分光光度計、色譜等,檢測最低檢出限只能達到色譜等,檢測最低檢出限只能達到1010-4-41010-6-6(ppmppm級)的級別。級)的級別。 化學示蹤劑具有用量大、需作業泵入、成本高、測化學示蹤劑具有用量大、需作業泵入、成本高、測試精度低、部分對原油后加工及環境存在影響以及試精度低、部分對原油后加工及環境存在影響以及解釋過程中不確定因素過多等缺點,因此呈現逐漸解釋過程中不確定因素過多等缺點,因此呈現逐漸淘汰的趨勢。淘汰的趨勢。示蹤劑技術研究進展J放射

16、性同位素示蹤劑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 又稱為第二代技術,屬于七十年代技術,主要又稱為第二代技術,屬于七十年代技術,主要以氚水、氚化烷烴、氚化醇等為代表,檢測工以氚水、氚化烷烴、氚化醇等為代表,檢測工具包括液相閃爍儀等,檢測最低檢出限可以達具包括液相閃爍儀等,檢測最低檢出限可以達到到1010-9-9(ppbppb級)的級別。級)的級別。 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由于用量少、井口直接加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由于用量少、井口直接加入、易檢出、價格便宜等優點。但是放射性同入、易檢出、價格便宜等優點。但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的投加、檢測需要專門的人員和部位素示蹤劑的投加、檢測需要專門的人員和部門,另外,還要符合國家有關

17、放射性藥劑管理門,另外,還要符合國家有關放射性藥劑管理要求,因此需要聯合專業部門來完成有關的測要求,因此需要聯合專業部門來完成有關的測試環節。試環節。示蹤劑技術研究進展J非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非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 又稱為第三代技術、穩定同位素示蹤技術,屬于八十年又稱為第三代技術、穩定同位素示蹤技術,屬于八十年代末技術,主要以存在于一定藥劑中、可以活化的非放代末技術,主要以存在于一定藥劑中、可以活化的非放射性同位素等為代表,檢測手段為中子活化技術,用射性同位素等為代表,檢測手段為中子活化技術,用 能譜檢測其活度能譜檢測其活度,檢測最低檢出限可以達到,檢測最低檢出限可以達到1010-12-12(pp

18、tppt級)的級別。級)的級別。 非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由于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的非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由于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的優點,同時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在投加、取樣、優點,同時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在投加、取樣、管理等方面的缺點,因此,應用前景被看好。但是非放管理等方面的缺點,因此,應用前景被看好。但是非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需要進原子反應堆激活,因此在缺少射性同位素示蹤劑需要進原子反應堆激活,因此在缺少專業部門參與的情況下難以完成檢測。專業部門參與的情況下難以完成檢測。示蹤劑技術研究進展J微量物質示蹤劑微量物質示蹤劑 又稱為第四代技術(或叫做特殊化學示蹤劑),又稱為第四代技術(或叫

19、做特殊化學示蹤劑),屬于九十年代技術,利用在地層及其所含流體屬于九十年代技術,利用在地層及其所含流體中沒有或者含量極微的微量元素作為示蹤劑,中沒有或者含量極微的微量元素作為示蹤劑,檢測技術先進,使用檢測技術先進,使用Mark-26-twoMark-26-two或或HR-ICP-MSHR-ICP-MS等先進儀器檢測,檢測最低檢出限可以達到等先進儀器檢測,檢測最低檢出限可以達到1010-15-15(ppqppq級)的級別。級)的級別。大孔道識別與計算示蹤劑產出曲線解釋方法示蹤劑產出曲線解釋方法: 目 錄 區塊整體調剖RE決策技術整體調剖效果預測選井決策堵劑決策施工設計效果評價增產效果預測降低產水預

20、測降低含水率預測增加可采儲量預測增加采收率預測投入成本計算增加產值計算投入產出比輸出結果評價標準選擇調剖井的依據選擇調剖井的依據 滲透率滲透率 吸水剖面吸水剖面 注入動態注入動態 壓力降落曲線壓力降落曲線 采出程度與含水關系采出程度與含水關系 滲透率滲透率 利用利用滲透率變異系數滲透率變異系數和和平均滲透率平均滲透率的大小選擇調剖井的大小選擇調剖井 h/Hk=(k50-k80)/k50CFLc 吸水剖面 利用吸水百分數變異系數選擇調剖井 h/HI=(I50-I80)/I50根據注水井的根據注水井的吸水強度吸水強度來選擇調剖井來選擇調剖井對對分段注水分段注水的注水井需根據水嘴的大的注水井需根據水

21、嘴的大 小小利用嘴損曲線校正利用嘴損曲線校正 注入動態注入動態 壓力降落曲線壓力降落曲線PI=P/t根據注采井組的含水與采出程度的對應關系選擇調剖井根據注采井組的含水與采出程度的對應關系選擇調剖井采出程度與含水關系采出程度與含水關系9-103 含水率與采出程度關系曲線00.81010203040采出程度 R(%)含水率 fw(小數)理論實際單因素決策單因素決策 從滲透率單因素出發選擇調剖井點主要應考慮滲透率從滲透率單因素出發選擇調剖井點主要應考慮滲透率變異系數和平均滲透率大小,并利用變異系數和平均滲透率大小,并利用簡化的升半梯形簡化的升半梯形分布分布將將其表示成選擇調剖井的決

22、策因子其表示成選擇調剖井的決策因子 計算出每口注水井的吸水百分數變異系數后,利用計算出每口注水井的吸水百分數變異系數后,利用簡簡化的升半梯形分布化的升半梯形分布將其表示成選擇調剖井的決策因子將其表示成選擇調剖井的決策因子 首先計算注水井的視吸水指數和每米吸水指數后,利用首先計算注水井的視吸水指數和每米吸水指數后,利用升半梯形分布升半梯形分布將其表示成選擇調剖井的決策因子將其表示成選擇調剖井的決策因子 計算出所有參與決策的注水井的修正的PI值以后,利用降半梯形分布求得每口注水井的壓降曲線決策因子。 利用升半梯形分布將注采井組的含水率表示成決策因子; 利用降半梯形分布將注采井組的采出程度表示成決策

23、因子。多因素綜合決策多因素綜合決策 單因素決策是從各側面反映問題本質單因素決策是從各側面反映問題本質 具有一些片面性具有一些片面性 各種方法所用資料的各種方法所用資料的可靠性也不完全可靠性也不完全 相同相同 科學合理地選擇調剖井要求科學合理地選擇調剖井要求進行多因進行多因 素綜合評判素綜合評判多因素綜合決策多因素綜合決策 (1) (1)模糊綜合評判的一般模型模糊綜合評判的一般模型(2)(2)變權問題變權問題 常權滿足 ,且諸權是常數 變權也滿足權系數之和為1,且參與決策因素的相對權重不變(3)(3)選井的多因素綜合決策選井的多因素綜合決策 在充分考慮各選井因素的情況下,采用變權的多因素綜合評判

24、來選擇調剖井。選擇調剖井的多因素模糊決策模型如下: 式中:FZ表示多因素決策因子矩陣, 表示權重矩陣,F表示單因素決策因子矩陣。RAFmiia11FFZ3.2PI決策技術3.3動態法優化設計堵水方案技術技術思路:技術思路:(1)以油藏數值模擬技術為手段,建立調剖堵水增產模型;(2)建立單井堵劑用量模型;(3)建立單井調剖堵水施工費用模型;(4)優化模型: 經濟效益目標增油價值堵劑成本施工費用 約束條件3.4 多輪次調剖數值模擬軟件三維三相多輪次調剖數值模擬軟件研制三維三相多輪次調剖數值模擬軟件研制 (1) 假設條件:假設條件: 流體有油、水、堵劑三相組成;流體有油、水、堵劑三相組成; 流體等溫

25、滲流,流動符合達西定律;流體等溫滲流,流動符合達西定律; 不考慮成膠之前的堵劑溶液的剪切降解;不考慮成膠之前的堵劑溶液的剪切降解; 堵劑成膠過程可用指數規律描述;堵劑成膠過程可用指數規律描述; 堵劑成膠前后體積不變;堵劑成膠前后體積不變; 完全成膠后的堵劑不流動;完全成膠后的堵劑不流動; 地層為各向異性的非均質地層。地層為各向異性的非均質地層。 (2) 數學模型數學模型基本方程:基本方程: 油油 相:相:水水 相:相:堵劑相:堵劑相:oovoooRRooroBstqgDpFBkkwwvwwwwwrwBstqgDpBkkAAvAAAAArABstqgDpBkk 輔助方程:輔助方程: 01)(,(

26、1ARRRRorwcAAaawawawawbRRoAcAowocowAwoSFFSSStCKKKKFPPPPPPSSS:各輪次調剖后參數修正其中:(2) 數學模型數學模型 初始條件:初始條件:邊界條件:邊界條件: ),(),(),(),(),(),(00000zyxStzyxSzyxStzyxSzyxPtzyxPotowtwot定井底流壓生產注入或:定液量生產注入封閉邊界),()(),(P),()(),(000zyxtPtzyxzyxtQtzyxQnPwfwfVVL(3)模型解法 模型解法:模型解法: 求解時,用有限差分方法把上述偏微分方程化為線性方程組,然后用預處理雙共軛梯度法求解線性方程組

27、。 在此基礎上,求解堵劑相飽和度、以及封堵后的地層參數變化情況,從而預測多輪次調剖措施的生產動態和增油降水情況。(3)模型解法模型解法 計算框圖計算框圖數據流程:數據流程: 地質模型參數流體物性參數堵劑物性參數生產動態資料用正交極小化方法求壓力方程調剖井工調剖井工作制度作制度求解并輸出P, ,C, K分布, fw,pS 程序設計框圖程序設計框圖 :輸入網格塊參數 輸入初始孔隙度、滲透率值及其修改 計算初始傳導系數并輸入其修改值 讀入相對滲透率、毛管壓力、流體 PVT 數據 讀入凍膠孔隙度、滲透率下降系數數據表 讀入粘度、時間數據表 初始化壓力、飽和度分布矩陣 輸入運行、解法控制參數 N=1,N

28、MAX 讀入時間步長、井資料 計算產量和井底流壓 計算壓力方程的系數矩陣 求解壓力方程組 顯式求解飽和度 計算井的參數并打印井的報告 物質平衡檢驗 打印綜合井報告 注堵劑時,修正孔隙度和滲透率矩陣,并計算此時的傳導系數 更新飽和度、壓力矩陣 3.5 調剖堵水后的注采系統優化 理由:理由: (1)原有的高滲通道或大孔道已被封堵,改變原有的定勢流場成為可能; (2)地下液流方向的改變,為驅動剩余油富集區已成為可能; (3)原有的注采方式不適應提高注水波及系數的要求。 做法:做法: (1 1)韻律層潛力評價(靜態、動態);)韻律層潛力評價(靜態、動態); (2 2)井網的完善和高效利用;)井網的完善

29、和高效利用; (3 3)先進的二次采油方法集成應用。)先進的二次采油方法集成應用。 目目 錄錄niijjKnKW11目目 錄錄柱地口PPlPPt 損柱地口PPPlPPt 65210mmmdLQP損 按照上圖的步驟可以直接預測出區塊整體調剖的無因次增油量和提高的采收率,其他開發指標可分別按下列方法預測。 (1 1)增產油量預測)增產油量預測 增產油量tqQNpoo (2 2)降低含水率預測)降低含水率預測 區塊整體調剖時降低的含水率為: (3 3)降水量預測)降水量預測 降低的產水量可按下式計算:RoQwdf1tdfQWwlp (4 4)增加的可采儲量預測)增加的可采儲量預測 增加的可采儲量預測

30、可按下式計算: NN 投入費用施工費作業費測試費堵劑費 產出值油價*增油量水處理費*降水量。 區塊整體調剖的篩選標準是投入產出比大于4產量遞減規律產量遞減規律增產油量增產油量taioieqtq)(niiontaqtq1)1 ()()1 ()(taqtqiioToopdttqtQN0)()( 水井調剖進展與發展趨勢水井調剖進展與發展趨勢 (1)(1)向遠井調剖劑的方向發展深部調剖技術。向遠井調剖劑的方向發展深部調剖技術。 分散凝膠調驅劑分散凝膠調驅劑中低滲性地層調剖驅油工藝技術;中低滲性地層調剖驅油工藝技術; 延遲交聯凝膠劑延遲交聯凝膠劑中低滲性地層深度調剖工藝技術;中低滲性地層深度調剖工藝技術

31、; 復合段塞調剖劑復合段塞調剖劑區塊整體調剖綜合治理工藝技術;區塊整體調剖綜合治理工藝技術; 超細粉末調剖劑高中滲性地層深度調剖工藝技術。超細粉末調剖劑高中滲性地層深度調剖工藝技術。 (2)(2)向適應苛刻條件(高溫、高礦化度、大孔道、低滲透)向適應苛刻條件(高溫、高礦化度、大孔道、低滲透)的方向發展。的方向發展。復合顆粒調剖劑復合顆粒調剖劑高滲透大孔道地層調剖工藝技術;高滲透大孔道地層調剖工藝技術;復合樹脂封堵劑復合樹脂封堵劑灰巖及裂縫性地層調剖工藝技術;灰巖及裂縫性地層調剖工藝技術;高溫調剖封竄劑高溫調剖封竄劑熱采井高溫井調剖封竄工藝技術;熱采井高溫井調剖封竄工藝技術;自生顆粒調剖劑自生顆

32、粒調剖劑低溫高礦化度地層調剖工藝技術;低溫高礦化度地層調剖工藝技術;分散凝膠調驅劑分散凝膠調驅劑中低滲性地層調剖驅油工藝技術。中低滲性地層調剖驅油工藝技術。(3)(3)向綜合作用(增注向綜合作用(增注+ +調剖、調剖調剖、調剖+ +驅油)的方向發展。驅油)的方向發展。復合調驅劑調剖驅油一體化技術。如復合調驅劑調剖驅油一體化技術。如“2 23”3”技術、技術、 多段塞復合、區塊綜合治理);多段塞復合、區塊綜合治理);防砂調剖劑防砂調剖劑疏松砂巖防砂調剖一體化工藝與技術;疏松砂巖防砂調剖一體化工藝與技術;選堵酸化劑選堵酸化劑非均質低滲地層酸化調剖一體化技術。非均質低滲地層酸化調剖一體化技術。(4)

33、(4)多輪次調剖技術研究。多輪次調剖技術研究。 多輪次堵水調剖決策技術,如調剖的必要性、調剖的時多輪次堵水調剖決策技術,如調剖的必要性、調剖的時機、調剖劑及其用量、調剖工藝與參數的優化、效果預測與機、調剖劑及其用量、調剖工藝與參數的優化、效果預測與評價等。評價等。 聚合物驅等后續堵水調剖技術研究。聚合物驅等后續堵水調剖技術研究。(5)調剖基礎理論研究與決策技術。 高含水油氣藏長期水驅后剩余油的分布規律研究;高含水油氣藏長期水驅后剩余油的分布規律研究; 注水油田原油遞減與含水上升規律預測技術;注水油田原油遞減與含水上升規律預測技術; 高含水油田水驅的整體波及技術;高含水油田水驅的整體波及技術;

34、調剖堵水優化決策與效果預測;調剖堵水優化決策與效果預測; 水平井調剖堵水劑與工藝技術研究;水平井調剖堵水劑與工藝技術研究; 調剖模型(微觀、宏觀)的完善。調剖模型(微觀、宏觀)的完善。 油井堵水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油井堵水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油井堵水風險大,要求苛刻,但具有見效快的優點。堵水油井堵水風險大,要求苛刻,但具有見效快的優點。堵水方面的研究與調剖相比相關的研究較少。方面的研究與調剖相比相關的研究較少。 (1 1)非選擇性堵水劑用作選擇性堵水劑。采用分層堵水、封)非選擇性堵水劑用作選擇性堵水劑。采用分層堵水、封隔器堵水。隔器堵水。 (2 2)中溫用有機堵水劑、高溫用無機堵水劑。)中溫用有機堵水劑、高溫用無機堵水劑。 (3 3)低礦化度用有機堵水劑,高礦化度用無機堵水劑。)低礦化度用有機堵水劑,高礦化度用無機堵水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