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題部分答案_第1頁
復習題部分答案_第2頁
復習題部分答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簡答題局部答案:1、簡述帶傳動產生彈性滑動的原因和不良后果 答:原因:帶在緊邊和松邊所受拉力不等,即存在拉力差;帶有彈性,受拉變形,且在 緊邊和松邊變形不等。后果: 彈性滑動引起摩擦磨損, 發熱, 傳動效率降低; 使主動輪和從動輪圓周速度不等, 即存在滑動率,使帶傳動傳動比不準。2 、為什么說彈性滑動是帶傳動固有的物理現象? 答:彈性滑動在帶傳動中是不可防止的。 因為產生彈性滑動的原因是: 帶的彈性和帶在 緊邊和松邊所受拉力不等拉力差 ,而帶的彈性是固有的,又因為傳動多大圓周力就有多 大拉力差, 拉力差隨載荷變化而變化,因此拉力差也是不可防止的。所以, 彈性滑動在帶傳 動中不可防止,傳動比

2、的大小也隨載荷變化。3、為什么普通車床的第一級傳動采用帶傳動,而主軸與絲杠之間的傳動 鏈中不能采用帶傳動?答:帶傳動適用于中心距較大傳動, 且具有緩沖、 吸振及過載打滑的特點, 能保護其他 傳動件,適合普通機床的第一級傳動要求;又帶傳動存在彈性滑動,傳動比不準, 不適合傳 動比要求嚴格的傳動,而機床的主軸與絲杠間要求有很高的精度,不能采用帶傳動。4、面點蝕首先發生在什么部位?為什么?防止點蝕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齒面點蝕首先發生在節線附近齒根一側。 因為輪齒節點處嚙合時, 相對滑動速度方 向改變,不易形成油膜,潤滑效果不好。而且輪齒在節線附近嚙合時,一般為單齒對嚙合, 齒面接觸應力大。防止點蝕

3、的措施有: 提高齒面硬度; 增大中心距或齒輪直徑; 改直齒輪為斜齒輪; 采用 角度變位齒輪傳動;降低外表粗糙度;提高潤滑油的粘度等。5、為提高軸的剛度, 欲把軸的材料由 45 鋼改為合金鋼 40Cr 是否適宜?為 什么?答:不適宜。因為就材料而言, 影響零件剛度的性能參數是其彈性模量,而在常溫下合 金鋼與碳素鋼的彈性模量值一般差不多,故用合金鋼代替碳素鋼并不能提高其剛度。6、在進行軸的結構設計時,應考慮哪些問題?答: 1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2 有合理的結構,保證軸上零件裝拆方便,并使零件的定位準確可靠;3 有良好的加工工藝性,減少制造本錢;4 盡量減小應力集中,有足夠的疲勞強度;二、軸的結構分

4、析:1、存在問題:1軸右端的帶輪不能通過套筒用端蓋軸向定位,轉動零件與固定零件不能接觸。2軸與右端蓋之間不能接觸,應有間隙,并有密封措施。3齒輪兩側都是軸環,無法安裝到位。4齒輪上的鍵槽沒打通,且深度不夠。這樣的結構,鍵槽無法加工,也無法裝配。5右軸承的右側軸上應有工藝軸肩,軸承裝拆路線長精加工面長,裝拆困難。6因軸肩過高,兩個軸承拆卸困難。7軸上有兩個鍵,兩個鍵槽不在同一母線上。 改正如下列圖:2、主要結構錯誤分析如下:1 軸左端的輪轂軸向定位不可靠,采用圓錐面軸向定位就不能再采用軸肩定位;2. 左側軸承端蓋與軸之間沒有間隙,嚴重磨損;3. 左側軸承端蓋與軸之間應有密封措施;4. 左側軸承端

5、蓋處箱體沒有凸臺,加工面與非加工面沒有分開;5. 兩個軸承反裝不能將軸上的軸向力傳到機座,且支承剛度低,應該為正裝;6. 左側軸承裝配路線過長,裝配困難;7. 左側軸承處軸肩過高,拆卸困難;&右側軸承處套筒外徑過大,軸承拆卸困難;9.右側軸承端蓋處也應加調整墊片,只一側有調整墊片不能調整軸系的軸向位置。 改正后的結構如圖3、主要結構錯誤分析如下:1. 兩側的軸承端蓋處沒有調整墊片,不能調整軸承游隙和軸系的軸向位置;2. 軸的兩端軸頸過長,與端蓋接觸嚴重磨損,浪費材料和加工時間、軸承裝拆麻煩;3. 齒輪沒有軸向定位,未將齒輪上的軸向力傳到機座,應將軸承改為正裝;4. 兩軸承的內、外圈沒有

6、軸向固定,極易別離;5. 兩軸承的內圈高度低于套筒,軸承拆卸困難;6. 兩個齒輪不能共用一個鍵,而且鍵過長,三個套不能裝配;7. 兩個齒輪間用套筒定位,不能固定齒輪與軸的相對位置,應改為軸環; &兩齒輪的輪轂長度與軸頭箱等,也使齒輪軸向定位不可靠;改正后的結構如圖4、選學改正后的軸系結構見圖5、試指出圖示軸系中的錯誤結構,并編號說明錯誤的原因。6、標出圖示軸系結構設計不合理之處,并說明原因。7、標出圖示軸系結構設計不合理之處,并說明原因。乙=25 , Z2= 75 , m= 3 mm , d = 1,小齒輪的轉速 n=970 r/min。主從動輪的h i = 690 MPa ,h 2

7、= 600 MPa,載荷系數 K = 1.6 ,二、計算題:1.:V帶傳動所傳遞的功率 P = 7.5 kW,帶速v=10m/s,現測得初拉力Fo = 1125N ,試求緊邊拉力Fi和松邊拉力F2解:有效圓周力:FPv750071050N緊邊拉力:F1F。F11257501500N22松邊拉力:F2F。F1125750750N222.:V帶傳遞的實際功率 P = 7kW,帶速v=10m/s,緊邊拉力是松邊拉力的兩倍,試求有效圓周力Fe和緊邊拉力F1。解:因為P FvP7000所以有效圓周力:F -700Nv10F F1 F2由 F 2F?得F2700N , F11400N3、一對閉式直齒圓柱齒

8、輪傳動,:節點區域系數Zh = 2.5,材料彈性系數 Ze = 189.8,是按接觸疲勞強度,求該齒輪傳動傳遞 的功率。提示:接觸疲勞強度校核公式為Z Z2口叮HZEZH2 H JV bd1 u解:由條件:u = Z2 / Z1 = 75/25 = 3d1 = m Z1 = 3 x 25 = 75 mmb = 0 d d1 = 1 x 75 = 75 mm因為大齒輪的許用接觸應力較低,故按大齒輪計算承載能力:H2ZhZebd;u2K(u 1)26002.5 189.8齒輪傳動所能傳遞的功率為:75 752 32 1.6 (3 1)=1586845.5Nmm9.55 1061586845.5 9

9、709.55 10616.1KW4、如下圖,用8個M24( d1=20.752 mn)的普通螺栓聯接的鋼制液壓油缸,螺栓材料的 許用應力=80 MPa,液壓油缸的直徑D =200 mm,為保證緊密性要求,剩余預緊力為Qp=1.6F,試求油缸內許用的的最大壓強P-x。解題要點:1 先根據強度條件求出單個螺栓的許用拉力Q;2.在求許用工作載荷F。解:ca根據:解得:倍 7d2Q W 4 1.320.75224 1.380=20814 N依題意:由:汽缸許用載荷:根據:解得:Q Qp F 1.6F F 2.6F2.6F = 20814,解得:F = 8005 Nf s =z F = 8F =6404

10、3 ND2fPmax4640434F4 64043P max-2.04 MPaD220025、在圖示的汽缸聯接中,汽缸內徑D = 400mm螺栓個數 z =16,缸內壓力 p在02 N/mm之間變化,采用銅皮石棉墊片,試確定螺栓直徑。解題要點:1)計算螺栓受力氣缸蓋所受的最大壓力:FD222 3.14 400251200N單個螺栓聯接的軸向工作載荷:F 251200Z取Qp 1.5F,單個螺栓的總拉力:Q2計算螺栓最小直徑16Qp F15700 N2.5F2.5 1570039250 N采用6.8級六角頭螺栓GB5282-86,屈服極限 SMPa查表取S 14 ,螺栓材料的許用應力為:s 480“-342 MPaS 1.4根據強度條件,螺栓小直徑:480 MPa抗拉強度極限B=600di >4 1 °4 13 39250 13.786 mm飛3.14 342選用M16的螺栓,d 113.835 mm注:具體解題時,會有強度等級是6.8級,平安系數S=1.4的提示。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