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化”-字的成語_第1頁
包含-”化”-字的成語_第2頁
包含-”化”-字的成語_第3頁
包含-”化”-字的成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1變化多端 biànhuàdudun 典故:形容變化極多。也指變化很大。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陳從善梅嶺失渾家:“這齊天大圣神通廣大,變化多端。”例子:舊朋友是,幾乎是不剩一個了。(魯迅書信集·致曹靖華) 2變化莫測 biànhuàmòcè典故:變化很多,不能預料。 出處:唐·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志:“當是時,見王于北亭,猶高山深林巨谷龍虎,變化不測,杰魁人也。” 3變化無常 biànhuàwúcháng 典故:無常:沒有常

2、態。指事物經常變化,沒有規律性。 出處:莊子·天下:“忽漠無形,變化無常。”例子:近來天氣,一會兒晴空萬里,一會兒又大雨傾盆。 4變化無窮 biànhuàwúqióng 典故:形容不斷變化,沒有止境。 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須臾之間,變化無窮。”例子:事物的發展雖然,俚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5萇弘化碧 chánghónghuàbì典故:萇弘:周敬王的夫人,后蒙冤為人所殺,傳說血化為碧玉。 出處: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

3、為碧。” 6出神入化 chshénrùhuà典故: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極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學藝術達到極高的成就。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聲,他連忙答應。金圣嘆:真正出神入化之筆。”例子:不知道這位老畫師是觀察了多少的活蝦,才能夠畫蝦畫得這樣的。(秦牧蝦趣) 7春風化雨 chnfnghuày典故:化:化生和養育。指適宜于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處:孟子·盡心上:“有如時春風雨化之者。”例子:滿想在這的環境里,多受一些教益,哪知道剛入黨后的一點鐘內,就要離開這塊令人陶醉的土地。(李英儒野火春風

4、斗古城十二章 8大而化之 dàérhuàzh典故:化:改變,轉變。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出處:孟子·盡心下:“大而化之之謂圣。” 9東風化雨 dngfnghuày典故:指適宜于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10分化瓦解 fnhuàwji典故:分化:分裂;瓦解:比喻分解、崩潰。使對方的力量分裂離散。 例子:對于還有搖擺猶豫的小股土匪,則以政策攻心,迫使他們投降。(秦牧湘陰熱浪記) 11逢兇化吉 féngxinghuàjí典故:逢:遭遇;兇:不幸;吉:吉利、吉祥。遇到兇

5、險轉化為吉祥、順利。這是帶有迷信的說法。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二回:“豪杰交游滿天下,逢兇化吉天生成。” 12光天化日 gungtinhuàrì典故:光天:最大的天,大白天;化日:生長萬物的太陽。原形容太平盛世。后比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場合。 出處:尚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生。”后漢書·王符傳:“化國之日舒以長,故其民閑暇而力有余。”例子:彼殘忍乖邪之氣,不能蕩溢于之下。(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 13過化存神 guòhuàcúnshén 典故:過:經過;存:保存,具有。圣

6、人所到之處,人民無不被感化,而永遠受其精神影響。 出處:孟子·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 14化干戈為玉帛 huàgngwéiyùbó典故:比喻使戰爭轉變為和平。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服,四夷納職,合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例子:三五十口子打手,經調人東說西說,便都喝碗茶,吃碗爛肉面,就可以了。(老舍茶館第一幕) 15化零為整 huàlíngwéizhng 典故:把零散

7、的部分集中為一個整體。 例子:集中使用兵力,即所謂“”的辦法,多半是在敵人進攻之時為了消滅敵人而采取的。(毛澤東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 16化外之民 huàwàizhmín 典故:化:開化;民:民眾。文明地區以外的民眾,即沒有開化的民眾。舊時統治階級的偏見,指中國教化達不到、法律管不著的少數民族。 出處:唐律疏義·名例:“諸化外之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17化為烏有 huàwéiwyu 典故:烏有:哪有,何有。變得什么都沒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出處:漢·司馬相如作子虛賦:“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

8、畋。畋罷,子虛過姹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例子:豈意青州六從事,一先生。(宋·蘇軾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詩) 18化險為夷 huàxinwéiyí典故:險:險阻;夷:平坦。化危險為平安。比喻轉危為安。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以后還望中堂忍辱負重,化險為夷。”例子:除夕遇險的一幕,自然又回憶起來,但我們這一次是了,雖然費了一些周折。(郭沫若革命春秋·南昌之一夜) 19化整為零 huàzhngwéilíng 典故:把一個整體分成許多零散部分。 例子:一般地說來,游擊隊當分散使用

9、,即所謂“”。(毛澤東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 20橘化為枳 júhuàwéizh典故:比喻人由于環境的影響而變壞。 出處:晏子春秋·雜下之十:“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21泥古不化 nìgbùhuà典故:泥:拘泥,固執。拘泥于古代的成規或古人的說法而不知變通。 出處:宋史·劉幾傳:“儒者泥古,致詳于形名度數間,而不知清濁輕重之用。”例子:故對近代軍旅之事,亦深有研究,非一般徒賣弄孫子兵法、者可比。(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 22千變萬化 qin

10、biànwànhuà典故:形容變化極多。 出處:列子·周穆王:“乘虛不墜,觸實不硋,千變萬化,不可窮極。”史記·賈誼列傳:“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例子:官場中的事,那里說得定呢。(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 23潛移默化 qiányímòhuà典故:潛:暗中同,不見形跡;默:不說話,沒有聲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生了變化。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例子:民眾文學當有一種“”之功,以純正的博大的趣味,替代舊有讀

11、物、戲劇等底不潔的、褊狹的趣味。(朱自清民眾文學的討論) 24巧同造化 qiotóngzàohuà典故:巧:技巧,技藝;同:一樣;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與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出處:列子·湯問:“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 25三年化碧 snniánhuàbì典故:指忠心不泯。 出處:莊子·外物:“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26蛇化為龍,不變其文 shéhuàwéilóng,bùbiànqíwén 典

12、故: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還是一樣。 出處:史記·外戚世家:“蛇化為龍,不變其文;家化為國,不變其姓。” 27食而不化 shíérbùhuà典故:吃了沒有消化。比喻對所學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沒有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 例子:死啃書本,不結合實際,就會,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28食古不化 shígbùhuà典故:指對所學的古代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現在的情況來運用,跟吃不東西不消化一樣。 出處:清·陳撰玉幾山房畫外錄卷下載惲向題自作畫冊:“可見定欲為古人而食古不化,畫虎不成、刻舟求劍之類也。”例子:

13、如果不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去研究古代文化遺產,就會。 29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shzhngwúdàjiàng,liàohuàzuòxinfng 典故: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 30貪污腐化 tnwfhuà典故:利用職權,非法取得財物,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 31蛻化變質 tuìhuàbiànzhì典故:蛻化:蟲類脫皮變化。比喻人墮落變壞。 例子:我們要堅決同那些分子展開斗爭,決不留情。 32頑梗不化 wángngbùhuà典故:形容非常頑固。 33頑固不化 wángùbùhuà典故:化:改變。堅持錯誤,不肯改悔。 例子:說我,為游擊主義翻案;蔑視中央,攪亂軍心等待。(梁信從奴隸到將軍上集第六章) 34有傷風化 yushngfnghuà典故:指對社會風俗、教育有不好影響的言行(多指男女關系方面)。 35造化小兒 zàohuàxioér 典故:造化:指命運;小兒:小子,輕蔑的稱呼。這是對于命運的一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