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完整習題附答案_第1頁
宏觀經濟學完整習題附答案_第2頁
宏觀經濟學完整習題附答案_第3頁
宏觀經濟學完整習題附答案_第4頁
宏觀經濟學完整習題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二章 國民收入核算二、單項選擇題 1、下列哪項不列入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中 ( ) A、出口到國外的一批貨物B、政府發放給貧困家庭的救濟金 C、經紀人從舊房買賣中收取的傭金D、保險公司收到的家庭財產保險費 2、“面粉是中間產品”這一命題 ( ) A、一定是對的 B、一定是不對的 C、可能對,也可能不對 D、以上三種說法全對 3、下列哪一項計入GDP 中? ( ) A、購買一輛用過的舊自行車 B、購買普通股票 C、汽車制造廠買進10噸鋼板 D、銀行向某企業收取一筆貸款利息 4、某國的資本品存量在年初為10000億美元,本年度生產了2500億美元的資本品,資本消耗折舊為2000億美元,則該國在本

2、年度的總投資和凈投資分別是 ( ) A、2500億美元和500億美元 B、12500億美元和10500億美元 C、2500億美元和2000億美元 D、7500億美元和8000億美元 5、以下正確的統計恒等式為 ( ) A、投資 = 儲蓄 B、投資 = 消費 C、儲蓄 = 消費 D、總支出 - 投資 = 總收入 - 儲蓄 6、下列項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 A、總統薪水 B、股息 C、公司對災區的捐獻 D、銀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7、以下 ( ) 不能計入國內生產總值 A、企業的庫存 B、家庭主婦的家務勞務折合成的收入 C、拍賣畢加索作品的收入 D、為他人提供服務所得收入 8、安徽民工在南京打工

3、所得收入應該計入到當年 ( ) 中 A、安徽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B、安徽的國民收入 (NI) C、南京的國民生產總值 (GNP) D、南京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9、通貨膨脹時,GNP價格矯正指數 ( ) A、大于1 B、小于I C、大于0 D、小于0 10、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小于國民生產總值,說明該國公民從外國取得的收入 ( ) 外國公民從該國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1、如果:消費額 = 6億元,投資額 = 1億元,間接稅 = 1億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勞務的支出額 = 15億元,出口額 = 2億元,進口額 = 18億元,則 ( ) A、N

4、NP = 87億元 B、GDP = 77億元 C、GDP = 87億元 D、NNP = 5億元 12、用收入法計算的GDP等于 ( ) A、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 B、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 C、工資+利息+中間產品成本+間接稅+利潤 D、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折舊 13、如果當期價格水平低于基期價格水平,那么 ( ) A、實際GDP等于名義GDP B、實際GDP小于名義GDP C、實際GDP與名義GDP 相同 D、實際GDP大于名義GDP 14、如果鋼鐵、油漆、絕緣材料以及所有用來制造一個電烤爐的原料價值在計算GDP時都包括進去了,那么這種衡量方法 ( ) A、因各種原

5、料都進入市場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確的。 B、因重復記帳導致GDP高估。 C、因重復記帳導致低估。 D、由于各種原材料起初都是生產者存貨的一部分,因此對GDP的衡量沒什么影響。 15、在國民收入核算中,下列哪一項不應該計入利息項目中? ( ) A、銀行存款利息 B、企業債券利息 C、公債利息 D、股息 16、GDP帳戶將不反映以下哪一項交易 ( ) A、賣掉以前擁有的住房時,付給房地產經紀商6的傭金。 B、在游戲中贏得的100美元。 C、新建但未銷售的住房。 D、向管道維修工所支付的工資。 17、某廠商去年生產10萬臺電視機,以每臺2000元價格售出5萬臺剩下5萬臺,今年以每臺2100元價格全部售

6、出,則該廠商去年創造的GDP和今年創造的GDP分別為 ( )。 A、1億 l05億 B、2億 105億 C、2億 500萬 D、l億 500萬 18、若實際GDP為17500億美元,GDP矯正價格指數為160%,則名義GNP為 ( )。 A、11000億美元 B、15700億美元 C、28000億美元 D、17500億美元 19、在下列項目中,( ) 不屬于政府購買 A、地方政府辦的三所中學 B、政府給低收入者提供的住房補貼 C、政府訂購的軍火 D、政府給公務人員增加薪水 20、以下不正確的命題為( ) A、稅后的個人收入才是個人可支配收入 B、國內生產凈值 (NDP) 加資本消耗 (折舊)

7、等于GDP C、總投資等于凈投資加重置投資 D、因居民住宅為居民個人消費,故它應納入消費項目中三、判斷題 1、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可根據產品的物質屬性加以區別( )。 2、GNP是一個國土概念,GDP是一個國民概念 ( )。 3、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產品的市場價值 ( )。 4、GDP等于GNP加上本國要素在他國取得的收入減去本國付給外國要素在本國取得的收入 ( )。 5、GNP < GDP說明本國公民在他國取得的收入小于外國公民從該國獲得的收入( )。 6、在四部門中用支出法計算GDP的表達式為GDP = C+I+G+X ( )。 7、銷售地產的經紀商所獲得的

8、傭金應該計入到國內生產總值中( )。 8、折舊費用是國內生產總值的一部分 ( )。 9、機器設備是用于生產物品的,所以屬于中間產品 ( )。10、政府轉移支付應計入GDP ( )。11、政府支出作為一項支出應計入GDP ( )。12、凈投資肯定不會是負數 ( )。13、公司債券所得利息和公債利息計入GDP ( )。14、某企業用5臺新機器更換5臺即將報廢的舊機器,GDP沒有增加,因為機器數量未變 ( )。15、總投資增加時,資本存量就增加 ( )。16、因為資本折舊不是要素收入,故它不能計入GDP中( )。四、分析思考題 1、為什么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GDP? 2、如果甲乙兩國合并成一個國家,對

9、GDP總和會有什么影響? (假定兩國產出不變) 3、如果政府雇用原來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員做工作人員,GDP會發生什么變化? 4、五個總量指標存在怎樣的數量關系? 5、為什么西方宏觀經濟學原來用GNP作為產量的主要測量值,而現在大多改用GDP? 6、簡述MPS 和SNA 兩種體系的差異,并說明作為衡量經濟發展程度和生活水準的指標,GDP存在什么缺陷? 第十三章 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二、單項選擇題1、根據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隨著收入的增加( ) A、消費增加、儲蓄下降 B、消費下降、儲蓄增加 C、消費增加、儲蓄增加 D、消費下降、儲蓄下降2、根據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隨著收入增加( ) A、消費

10、和收入同比例增加 B、消費增加的比例大于收入增加 C、消費增加的比例小于收入增加 D、二者增加的關系不確定3、某年投資小于儲蓄,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年總產出將( )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不確定4、在簡單凱恩斯模型中,導致總產出減少的原因是( ) A、價格下降 B、存貨意外增加 C、利息率提高 D、工資提高 5、當消費函數為C=a+Y(a、>0),這表明,平均消費傾向( ) A、大于邊際消費傾向 B、小于邊際消費傾向 C、等于邊際消費傾向 D、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 6、如果由于計劃投資支出的減少而導致原來GDP的均衡水平改變,可以預期 ( ) A、GDP將下降,但儲蓄S將

11、不變 B、GDP將下降,但儲蓄S將上升 C、GDP和儲蓄S都將下降 D、GDP不變,但儲蓄S下降 7、以下四種情況中,投資乘數最大的是( ) A、邊際消費傾向為0.6 B、邊際儲蓄傾向為0.1 C、邊際消費傾向為0.4 D、邊際儲蓄傾向為0.3 8、GNP高于均衡水平,意味著( ) A、從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儲蓄S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資I B、計劃的消費支出C的總額超過計劃投資I的總額 C、GDP偶然沿著消費曲線超過收入平衡點D、計劃投資I的總額和計劃消費C總額之和超過現值GDP水平9、GNP的均衡水平與充分就業的GNP水平的關系是( ) A、完全相等 B、除了特殊的失衡狀態,GNP均衡水平通常就

12、意味著是充分就業的GNP水平 C、GN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業的GNP水平 D、GNP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業的GNP水平10、己知某個經濟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是4000億美元,實際均衡的國民收入是3800億美元,假定邊際儲蓄傾向為25%,增加100億美元投資將使它( ) A、達到充分就業的均衡 B、出現50億美元的通貨膨脹缺口 C、出現200億美元的通貨膨脹缺口 D、出現150億美元的通貨膨脹缺口11、某個經濟國民收入的均衡被150億美元的新增投資所打破,假如不存在引致投資,投資乘數等于4,那么在國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時候( ) A、投資增加了150億美元,消費增加了450億美

13、元 B、投資增加了150億美元,消費增加了600億美元 C、投資增加了450億美元,消費增加了600億美元 D、投資增加了450億美元,消費增加了450億美元12、假如政府增稅會帶來同樣數量的可支配收入的減少,在邊際消費傾向等于50的條件下,增稅100萬美元會使國民收入減少( ) A、50萬美元 B、100萬美元 C、200萬美元 D、150萬美元 13、四部門經濟與三部門經濟相比,乘數效應(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變大、變小或不變均有可能、不能確定14、下面哪一種情況可能使國民收入增加得最多( ) A、政府對高速公路的護養開支增加250億美元 B,政府轉移支付增加250億美元

14、 C、個人所得稅減少250億美元 D、企業儲蓄減少250億美元15、在二部門經濟中,均衡發生于( )之時 A、實際儲蓄高于實際投資 B、實際的消費加實際的投資等于產值 C、計劃儲蓄等于計劃投資 D、總支出等于企業部門的收入16、表示收入和消費關系的45度線意味著( ) A、在線上所有的點表示消費等于儲蓄 B、所有的點表示收入等于儲蓄 C、所有的點表示消費等于收入 D、以上都不正確17、在收入的均衡水平上( ) A、非自愿的存貨投資為0 B、計劃支出等于實際支出 C、GNP沒有變動的趨勢 D、以上各項都正確18、國民收入中的邊際消費傾向的值越大,則( ) A、邊際儲蓄傾向的值越大 B、乘數的值就

15、越小 C、總支出曲線就越平坦 D、總支出曲線就越陡19、在平均儲蓄傾向等于-10%的時候,平均消費傾向等于( ) A、10% B、110% C、90% D、100%20、在收入支出分析中,假設總存貨超過計劃存貨,則總支出( ) A、超過國民產出,經濟高于其均衡產出; B、超過國民產出,經濟低于其均衡產出; C、低于國民產出,經濟低于其均衡產出; D、低于國民產出,經濟高于其均衡產出;三、判斷1、政府支出的變化直接影響總需求,但稅收和轉移支付則是通過它們對私人消費和投資的影響間接影響總需求。( )2、若消費函數為C=0.85Y,則邊際消費傾向是新增1美元收入中消費85美分。 ( )3、邊際儲蓄傾

16、向越大,政府購買變動對國民生產總值的影響就越大。( )4、通貨膨脹缺口是指經濟處于充分就業時,總供給大于需求的部分。( )5、平衡預算乘數為1說明政府增加等量支出與稅收時,會引起等量的國民收入增加。( )6、均衡產出可用y=c+i表示,其中的i表示實際發生的投資。( )7、在C=a+Y的消費函數中,APC<MPC. ( )8、如果邊際儲蓄傾向為0.3,投資支出增加60億元,可以預期將導致均衡水平GDP增加200億元.( )9、在兩部門經濟中,均衡發生于計劃儲蓄等于計劃投資時。( )10、在均衡產出水平上,計劃存貨投資和非計劃存貨投資必然為零。( )1l、邊際消費傾向和平均消費傾向一般是大

17、于零小于1。( )12、收入變化會引起消費變化,消費變化也會引起收入變化。( )13、所謂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總需求等于總供給時的總需求。( )14、在簡單的凱恩斯模型里,投資為常數,不考慮利率對其影響。( )15、均衡的國民收入就是充分就業時的國民收入。( )四、計算題1、假如某經濟有如下行為方程:c=100+0.6yd;i=50;g=250;t=100。試求:(1)均衡收入和可支配收入;(2)消費支出;(3)私人儲蓄和政府儲蓄;(4)投資乘數。2、假設個蕭條經濟,消費函數c=15+0.75yd,稅收t=6,轉移支付tr=2,政府購買g=10,投資i=20。(1)求均衡產出。(2)若充分就業

18、產出為180,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購買可以實現充分就業? (3)需要增加多少轉移支付可以實現這一目標? (4)若保持預算平衡,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購買?3、若充分就業的均衡國民收入為2800億美元,實際均衡國民收入為2000億美元, 稅收乘數為-4,由于政府支出的增加而使實際均衡國民收入增加到2400億美元,試求:(1)開始時,通貨緊縮缺口為多少?(2)政府支出增加多少?(3)在實際均衡國民收入為2400億美元的情況下,自發性消費減少50億美元,還需增加多少投資才可實現充分就業?4、假設個經濟,消費函數c=50+0.8yd,稅率t=0.2,轉移支付tr=100,政府購買g=200,投資i=70,無自發

19、稅收。(1)求均衡收入及各乘數。(2)試算預算盈余。 (3)假設稅率增至0.25,求新的均衡收入、乘數,并計算預算盈余的變化。5、某國消費函數為c=300+0.8yd,私人投資i=200,稅收t=0.2y(單位為億美元)。求: (1)均衡收入為2000億美元時,政府支出必須是多少?預算是否為赤字? (2)政府支出不變,稅收提高到t=0.25y時,均衡收入是多少?預算如何變化? (3)稅收從t=0.2y提高到t=O.25y時,儲蓄有何變化?*6、假設個四部門經濟,消費函數c=30+0.8yd,稅收t=50,政府購買g=50,投資i=60,凈出口函數nx=50-0.05y,求:(1)均衡收入;(2

20、)均衡收入水平上的凈出口余額;(3)投資乘數;(4)投資從60增至70時的均衡收入和凈出口余額;(5)凈出口函數變為nx=40-0.05y時的均衡收入和凈出口余額。五、分析思考題1、政府購買乘數為什么大于轉移支付乘數?2、按照凱恩斯觀點,增加儲蓄對均衡收入會有什么影響?什么是“節儉的悖論”?3、消費支出波動比國民生產總值波動要平穩,主要原因是什么?4、在蕭條經濟中,產出水平是怎樣決定的?5、既然市場機制實現了產出均衡,為何需要政府干預經濟第十四章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二、單項選擇題1、投資往往是易變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投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家的預期 B、消費需求變化反

21、復無常以致于影響投資 C、政府開支代替投資,而政府開支波動劇烈 D、利率水平波動相當劇烈2、K提高使LM曲線曲線( ) A、右平移 B、左平移 C、向右轉動 D、向左轉動3、債券價格趨于下降,意味著利息率在( )。 A、下降 B、上升 C、原水平 D、不能確定4、水平的LM曲線 表示( ) A、利息率很低 B、貨幣需求對利息率的彈性無限大 C、產出增加時利息率極微小提高 D、以上全對5、靈活性偏好曲線表明( )。 A、利息率越低,債券價格越高,人們預期債券價格下跌而購買更多的債券。 B、利息率越低,債券價格越高,人們預期債券價格下跌而保留更多的貨幣在手中。 C、債券價格越高,人們為購買債券所需

22、要的貨幣就越多。 D、債券價格越高,人們購買債券所需的貨幣就越少。6、傳統貨幣數量論、凱恩斯學派和貨幣學派在下述問題上的·看法均不相同 ( )。 A、貨幣需求取決于什么因素 B、貨幣流通速度是不是穩定 C、答案A、B表示的問題7、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況自動得到調整,則利率和收入的組合點出現在IS 曲線左下方,LM曲線的右下方的區域中時,有可能( )。 A、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B、利率上升,收入不變 C、利率上升,收入減少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8、1S曲線表示滿足( )關系。 A、收入一支出均衡 B、總供給和總需求均衡; C、儲蓄和投資均衡 D、以上都對9、在IS曲線上存在儲

23、蓄和投資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點有( ) A、個: B、無數個; C、一個或無數個; D、一個或無數個都不可能。10、自發投資支出增加10億美元,會使IS曲線( )。 A、右移10億美元: B、左移10億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數乘以10億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數乘以10億美元。11、假定貨幣供給量和價格不變,貨幣需求為收入和利率的函數,則收入增加時 ( )。 A、貨幣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貨幣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貨幣需求減少,利率上升; D、貨幣需求減少,利率下降。12、假定貨幣需求函數為L=KY-hr,貨幣供給增加10億美元而其他條件不變,則會使LM( )。 A、右移10億美元; B

24、、右移K乘以10億美元: C、右移10億美元除以K(即10K): D、右移K除以10億美元(即K10)。13、利率和收入的組合點出現在IS曲線右上方,LM曲線的左上方的區域中,則表示 ( )。 A、投資小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 B、投資小于儲蓄且貨幣供給小于貨幣需求; C、投資大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 D、投資大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給。14、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技供求情況自動得到調整,則利率和收入的組合點出現在IS曲線左下方,LM曲線右下方的區域中時,有可能( )。 A、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B、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C、利率上升,收入不變; D、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發

25、生。15、當投資支出與利率負相關時,產品市場上的均衡收入( )。 A、與利息率不相關; B、與利率負相關; C、與利息率正相關: D、隨利率下降而下降。16、如果IS方程為 (Ke為支出乘數),則IS曲線斜率變小的原因是 ( )。 A、Ke變大和d變大; B、Ke變小,d變大: C、Ke變大,d變小; D、Ke變小,d也變小。17、如用Kt表示稅收乘數,則自發稅收增加T會使IS曲線( )。 A、左移 : B、左移 (Kt為支出乘數); C、右移 ; D、右移18、若LH方程為Y=750+2000r ,當貨幣需求與供給均衡時,利率和收入為( )。 A、r=lO,Y=750 B、r=lO,Y=80

26、0 C、r=10%,Y=950 D、r=lO,Y:900。 ,19、如果貨幣市場均衡方程為 ,則引致LM曲線變得平坦是由于( )。 A、k變小,h變大; B、k和h同比例變大; C、k變大,h變小: D、k和h同比例變小。20、貨幣市場和產品市場同時均衡出現于 ( ) A、各種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B、一種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C、各種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水平上; D、一種收入水平和各種利率水平上。21、自主性凈出口 增加時會( )。 A、使IS曲線右移 量; B、使IS曲線左移 量; C、使IS曲線斜率變大; D、使IS曲線斜率變小。22、h提高對LM曲線的影響是( ) A、利息率不變產出增加 B

27、、利息率不變產出減少 C、產出不變利息率提高 D、產出不變利息率下降 三、判斷題1、總投資可以小于0,凈投資一定大于0, ( ),2、個人購買公司債券,經濟學家不把這種活動視為投資。( )3、經濟學家認為投資的邊際效率曲線和資本的邊際效率曲線一定相等。 ( )4、投資對利率的變化非常敏感情況下,IS曲線變得越陡。( )5、消費者需求變大,導致IS曲線向左移動。( )6、流動性偏好主要產生于投機動機。( )7、在交易中被人們普遍接受的東西,就可以稱為貨幣。< )8、凱恩斯理論認為利率越高,貨幣的供給量越大,所以貨幣供給曲線是正率曲線。9、當利率很高時,債券價格也很高,這時人們更多的持有債券

28、,而不持有貨幣。 ( )10、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升,L曲線向左方移動。( )11、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就表現為山曲線向左方移動。( )12、在LU曲線上所有的點都表示I=S。( )13、在IS曲線右方點表式l>S,在LU曲線左點方表式L<M。( )14、在IS曲線右方,LH曲線左方的點,調整的結果是產量下降,利率降低。( )15、在LH曲線左邊,IS曲線左邊,M>L利率降低,I>S產量增加。( )四、計算題1、若貨幣交易需求為Ll=O20Y,貨幣投機需求L2=2000-5r。 (1)寫出貨幣總需求函數; (2)當利率r=6,收入Y=10,000億美元時貨幣需求量為多少

29、? (2)若貨幣供給Ms=2500億美元,收入Y=6000億美元時,可滿足投機性需求的貨幣是多少?2、假定:(1)消費函數為C=50+08Y,投資函數為I=100-5r (2)消費函數為C=50+08Y,投資函數為I:100l0r (3)消費函數為C=50+075Y,投資函數為I=100-10r 求(1)(2)和(3)的IS曲線; 比較(1)和(2)說明投資對利率更為敏感時,IS曲線斜率將發生什么變化; 比較(2)和(3)說明邊際消費傾向變動時,IS曲線斜率將發生什么變化。3、假定貨幣需求函數為L=02Y-5r (P=1) (1)若名義貨幣供給量為150,找出貨幣需求與供給均衡時LM曲線: (

30、2)若名義貨幣供給量為200,找出貨幣需求與供給均衡時LM曲線,并與(1) 中LM曲線比較有什么不同。 (3)對于(2)這條LM曲線,若=10,Y=l100,貨幣需求與供給是否均衡,若非 均衡,利率該如何變化。4、假定某經濟中消費函數為C=08(1-t)Y,稅率t=0.25,投資函數為I=900-5r, 政府購買G=800,貨幣需求為L=0.25Y-62.5r,實際貨幣供給為M/P=500。 試求: (1) 1S曲線 (2) LM曲線 (3) 兩個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5、假定某經濟中收入恒等式為 ,且消費函數為C=100+0.9(1-t)Y, 投資函數為I=200-500r,凈出口函數為

31、NX=100-0.12Y-500r,貨幣需求為L=0.8Y-2000r,政府支出G=200,稅率t=02,名義貨幣供給M=800,價格水平不變為P=I,試求: (1) IS曲線 (2) LM曲線 (3)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的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 (4) 兩個市場同時均衡時的消費、投資和凈出口值。五、分析題 1、按凱恩斯學派的貨幣理論,貨幣數量的變化怎樣對經濟產生影響。 2、什么是貨幣需求,人們需要貨幣的動機有哪些? 3、什么是ISLM模型?該模型有哪些限制? 4、什么是LM曲線的三個區域?其經濟含義是什么? 5、為什么政府支出增加會使利率和收入上升,而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會使收 入增加而利

32、率下降? 第十五、十六章 宏觀經濟政策分析與實踐二、單項選擇題 1、政府把個人所得稅率從20降到15,這是( )。 A、內在穩定器的作用 B、一項財政收入政策 C、一項財政支出政策 D、赤字財政政策 2、擴張財政政策對經濟的影響是( ) A、加劇了通貨膨脹但減輕了政府債務 B、緩和了經濟蕭條但增加了政府債務 C、緩和了蕭條也減輕了政府債務 D、緩和了通脹但增加了政府債務 3、商業銀行之所以能創造存款貨幣,條件之一是( ) A、商業銀行的儲備率低于100 B、商業銀行有權發行紙幣 C、商業銀行是非贏利性機構 D、商業銀行的儲備串為100 4、下列哪一項業務屬商業銀行的金融中介職能范圍? ( )

33、A、接受儲蓄存款: B、給電視機廠放一筆貸款; C、接受儲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D、以上都是。 5、中央銀行有多種職能,只有( )不是其職能。 A、制定貨幣政策: B、為成員銀行保存儲備; C、發行貨幣; D、為政府賺錢。 6、法定準備率高低和存款種類的關系,一般說來是( )。 A、定期存款的準備率要高于活期存款的準備率; B、定期存款的準備率要低于活期存款: C、準備率高低和存款期限無關; D、以上幾種情況都存在。 7、銀行向中央銀行申請貼現的貼現率提高,則( )。 A、銀行要留的準備金會增加; B、銀行要留的準備金會減少; C、銀行要留的準備金仍不變; D、以上幾種情況都有可能。 8、如果所

34、得稅率保持不變,政府預算委平衡性的,那么增加自主性投資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會增加均衡的收入水平,并且使政府預算 ( )。 A、保持平衡; B、有盈余; C、出現赤字; D、以上幾種情況都可能。 9、商業銀行的儲備如低于法定儲備,它將不會( )。 A、發行股票以籌措資金; B、增加貸款以增加資產; C、提高利率以吸引存款: D、收回部分貸款。10、商業銀行之所以會有超額儲備,是因為( )。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合適的貸款對象; C、向中央銀行申請的貼現太多: D、以上幾種情況都有可能。11、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要求增加貼現是為了( )。 A、增加貸款; B、減少吸收存款: C、增加儲

35、備; D、以上都可能。12、貨幣乘數大小與多個變量有關,這些變量是( )。 A、法定準備率; B、現金存款比率; C、超額準備率; D、以上都是。13、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政府債券是企圖( )。 A、收集一筆資金幫助政府彌補財政赤字; B、減少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 C、減少流通中基礎貨幣以緊縮貨幣供給,提高利率; D、通過買賣債券獲取差價利益;14、法定準備金率越高( )A 銀行越愿意貸款B 貨幣供給量越大C 越可能引發通貨膨脹D 商業銀行創造貨幣越困難。15、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政府債券的結果將是( )。 A、銀行存款減少; B、市場利率上升; C、公眾手里的貨幣增加: D、以

36、上都不是。16、財政部向( )出售政府債券時,基礎貨幣會增加。 A、居民; B、企業; C、商業銀行; D、中央銀行。17、中央銀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 A、法定準備率: B、公開市場業務: C、再貼現率: D、道義勸告。18、中央銀行變動貨幣供給可通過( )。 A、變動法定準備率以變動貨幣乘數: B、變動再貼現率以變動基礎貨幣; C、公開市場業務以變動基礎貨幣: D、以上都是。19、貨幣供給增加使LM曲線右移若要均衡收入變動接近于LM曲線的移動量,則必須( )。 A、LM曲線陡峭,IS曲線也陡峭; B、LM曲線和IS曲線一樣平緩 C、LM曲線陡峭,而IS曲線平緩; D、LM曲線平緩而I

37、S曲線陡峭。20、下列哪種情況中,增加貨幣供給不會影響均衡收入? ( )。 A、LM曲線陡峭,而IS曲線平緩: B、LM曲線陡峭,IS曲線也陡峭; C、LM曲線平緩,而IS曲線垂直; D、LM曲線和IS曲線一樣平緩,21、政府購買增加使IS曲線右移,若要均衡收入變動接近于IS曲線的移動量,則必須( )。 A、LM曲線平緩,IS曲線陡峭; B、LM曲線垂直,IS曲線陡峭; C、LM曲線和1S曲線一樣平緩: D、LM曲線陡峭,而IS曲線平緩。22、貨幣供給的變動如果對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響,是因為( )。 A、私人部門的支出對利率更敏感; B、私人部門的支出對利率不敏感; C、支出乘數較小; D、貨

38、幣需求對利率更敏感。23、在下述何種情況下,擠出效應更有可能發生( )。 A、貨幣需求對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部門支出的利率也有敏感性; B、貨幣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也缺乏利率敏感性。 C、貨幣需求具有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對利率沒有敏感性; D、貨幣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很有利率敏感性。24、在下述何種情況下,會產生擠出效應( )? A、貨幣供給的下降提高利率,從而擠出了對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 B、對私人部門稅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門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 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從而擠出了私人部門的支出: D、政府支出的下降導致消費支出的下降。25、以下何種情況不會引起收入水平

39、的上升( )? A、增加自主性支出; B、減少自主性稅收; C、增加自主性轉移支付; D、增加凈稅收。26、財政政策是指( )A、政府管理價格的手段。B、周期性變動的預算。C、為使政府收支相抵的手段。D、利用稅收和政府支出政策來實現宏觀經濟目標。27、內在穩定器的功能( )A 旨在緩解周期性波動。B 旨在穩定收入,刺激價格波動。C 旨在保持經濟的充分穩定。D 推遲經濟的衰退。28屬于緊縮性財政政策工具的是( )A 減少政府支出和減少稅收。B 減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稅收。C 增加政府支出和減少稅收。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稅收。29如果存在通貨膨脹,應采取的財政政策是( )A 增加稅收B 減少稅收C

40、增加政府支付D 增加轉移支付30經濟中存在失業時,應采取的財政政策工具是( )A 增加政府支出B 提高個人所得稅C 提高公司所得稅D 增加貨幣供給量31在經濟過熱時,政府應采取( )的財政政策。A 減少政府財政支出B 增加財政支出C 擴大財政赤字D 減少稅收32通常認為,緊縮的貨幣政策是( )A 提高再貼現率B 增加貨幣供給量C 降低法定準備金率D 中央銀行買入政府債券33緊縮性貨幣政策的運用會導致( )A 減少貨幣供給量,降低利率B 增加貨幣供給量,降低利率C 減少貨幣供給量,提高利率D 增加貨幣供給量,提高利率34 貨幣主義者反認為應該把( )作為貨幣政策的目標A 利率B 貨幣供給量C 國

41、民收入D 價格 三、判斷 1、內在穩定器能消除經濟蕭條和通貨膨脹。( ) 2、在達到充分就業之前,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對經濟有百利而無一害。( ) 3、累進稅制對經濟也能起到內在穩定器的作用。( ) 4、不管各國政府是否制定財政政策,它們實際上都在實行某種財政政策。 ( ) 5、商業銀行控制著貨幣的供給。( ) 6、比例稅制對經濟也能起到內在穩定器的作用。( ) 7、擠出效應越接近100,財政政策越無效。( ) 8、在LM曲線不變時,IS曲線越陡,則1S曲線移動,對國民收入影響越大。( ) · 9、在凱恩斯陷阱區,實行貨幣政策,對國民收入影響較大。( ) 10、當投資對利率的反映極小時,

42、產生的IS曲線是垂直的,貨幣政策只影響利率而對收入沒有影響。( ) 11、在古典區域,LM曲線是垂直的,這時貨幣政策不產生效果。( ) 12、貨幣需求的收入系數K越小,LM曲線變得平緩,在IS曲線不變,則貨幣政策效果就越小。( ) 13、貨幣需求的利率系數H越小,LM曲線變得平緩,在IS曲線不變,則貨幣政策效果就越小。( ) 14、緊的財政政策與松的貨幣政策配合,對產出影響大,利率下降多。( ) 15、貨幣政策要通過中間變量利率來影響總需求而產生效果。( ) 16、在政府的干預中,凱恩斯把財政政策放在首位,提出了“補償財政”的思想。( )17、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是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 ( )1

43、8、凱恩斯學派的貨幣政策與貨幣主義的貨幣政策的政策目標是一致的。 ( )19、內在穩定器對調節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它可以替代財政政策。( )20、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都可與一般客戶有借貸關系。 ( )21、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政府債券可以減少貨幣供給 ( )22、在經濟繁榮時期,中央銀行應采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而在蕭條時期,則采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 )23、法定準備金率越高,商業銀行體系所能創造出的貨幣量越多。 ( ) 四、計算題 1、假定法定準備率是0.12,沒有超額準備,對現金的需求是1000億美元; (1)假定總準備金是400億美元,貨幣供給是多少? (2)若中央銀行把準備

44、率提高到0.2,貨幣供給變動多少?(假定總準備金仍是400 億美元) (3)中央銀行買進10億美元政府債券(存款準備率是0.12),貨幣供給變動如何? 2、假定某國政府當前預算赤字為75億美元,邊際消費傾向為b=0.8,邊際稅率t=0.25,如果政府為降低通貨膨脹率要減少支出200億美元,試問支出的這種變化能否最終消滅赤字? 3、假定貨幣需求為L=0.2Y,貨幣供給為M=200,消費C=90+0.8Yd,稅收T=50,投資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導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資。 (2)若其它情況不變,政府支出G增加20,收入、利率和投資有什么變化? (3)是

45、否存在“擠出效應”? 4、假定LM方程為Y=500+25r(貨幣需求L=0.2Y-0.5r,貨幣供給M=100),IS方程為Y=950-50r,(消費C=40+0.8Yd,稅收T=50,投資I=140-l0r)求: (1)均衡收入、利率、消費和投資 (2)當政府支出從50增加到80時的收入、利率、消費和投資水平各為多少? (3)為什么均衡時收入的增量小于IS曲線的右移量? 5、假設一經濟體系的消費函數為C=600+0.8Y,投資函數為I=400-50r,政府購買為G=200,貨幣需求函數為L=250+0.5Y-125r,貨幣供給M=1250(億美元)。價格水平P=1,試求: (1)IS和LM方

46、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 (3)財政政策乘數和貨幣政策乘數 (4)若充分就業收入為Y*=5000(億美元),若用增加政府購買實現充分就業,應增加多少購買? (5)若用增加貨幣供給實現充分就業,要增加多少貨幣供給量? 6、假定經濟滿足Y=C+I+G,且消費C=800+0.63Y,投資I=7500-20000r,貨幣需求L=0.1625Y-10000r,名義貨幣供給量6000億,價格水平為1,問當政府支出從7500億增加到8500億時,政府支出的增加擠占了多少私人投資? 五、分析題 1、解釋凱恩斯“補償財政”政策的思想。 2、什么叫基礎貨幣? 3、為什么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是變動法定準備率、

47、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 操作? 4、財政政策效果與IS和LM曲線的斜率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5、假定政府降低所得稅,用IS-LM模型表示在下述假設下:(1)政府通過貨幣 政策的配合以保持利率不變;(2)貨幣存量不變條件下的減稅效果。 第十七章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二、單項選擇題 1、凱恩斯認為價格水平下降,實際消費需求( )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不確定 2、凱恩斯認為價格水平下降,則實際投資需求( )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不確定 3、價格水平下降,則總需求或有效需求( )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不確定 4、擴張財政政策對總需求的影響是( ) A各個價格上的總需求增加 B各個總需求對應的價格提高 C價格下降總需求增加 D價格提高總需求減少 5、松財政緊貨幣的政策使總需求曲線( ) A右移 B左移 C不變 D不確定 6、使總供給曲線上移的原因是( ) A 工資提高 B 價格提高 C 需求增加 D 技術進步 7、在垂直總供給曲線區域,決定價格的主導力量是( ) A 供給 B 需求 C 產出 D “A+B+C” 8、如擴張總需求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