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營養學復習_第1頁
動物營養學復習_第2頁
動物營養學復習_第3頁
動物營養學復習_第4頁
動物營養學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文檔動物養分學復習題(一)一、名詞解釋:1. 飼養標準:依據動物種類,性別,年齡,生理狀況,生產性能,依據科學理論及通過生產實踐飼養確定的一套動物養分成分的需要量作為生產標準。2.RDP:英國的降解與非降解蛋白質體系中, 瘤胃降解蛋白質,為微生物所降解的蛋白質,80100可合成菌體蛋白。3.妊娠合成代謝:妊娠母豬即使飼喂與空懷母豬相等的維持日糧,除能滿足一窩仔豬和乳腺組織增長的需要外,母體本身仍可增重。這種現象為“妊娠合成代謝” 。4.ME:代謝能指飼料消化能減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氣體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5.CF:粗纖維,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組成成分,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及角質等成分。

2、6.生長試驗:生長試驗也常稱飼養試驗是通過飼喂動物已知養分物質含量的飼料或飼糧。消滅的程度,來確定動物對養分的需要量或比較飼料或飼糧的優劣。7.溫熱環境:溫熱環境包括溫度、相對濕度、空氣流淌、輻射及熱傳遞等因素,他們共同作用于動物,使動物產生冷或熱、舒適與否的感覺。8.絕食代謝:饑餓代謝或空腹代謝,動物絕食到肯定時間,達到空腹條件時所測的能量代謝叫絕食代謝。動物絕食代謝的水平一般比基礎代謝略高。9.必需脂肪酸凡是體內不能合成,必需由飼糧供應,或通過體內特定的先體物質形成,對機體正常機能和健康具有愛護作用的脂肪酸稱為必需脂肪酸。10.概略養分分析法:1864 年,德國 Hanneberg 提出的

3、常規飼料分析方案,將飼料中的養分分為六大類。該分析方案概括性強,簡潔有用。盡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殊是粗纖維分析尚待改進,目前世界各國仍在接受。11.抱負蛋白:是指這種蛋白質的氨基酸在組成和比例上與動物必需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組成和比例全都,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間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間的組成和比例,動物對該種蛋白質的利用率應為 100。12.熱增耗:過去又稱為特殊動力作用或食后增熱,是指絕食動物在采食飼糧后短時間內,體內產熱高于絕食代謝產熱的那部分熱能,它以熱的形式散失。13 短期優飼:是指在配種前 1014 天開頭,供應動物能量相當于維持的 130200,增加排卵數。14 動物養分需要:

4、是指動物在適宜環境下,正常、健康生長或達到抱負生產成果對各種養分物質種類和數量的最低要求。簡稱需要。15 消化率:是飼料消化性和動物消化力量的統一指標,是飼料中可消化養分占食入飼料養分的百分率16 解釋代謝:在實際中可測定得一種代謝,動物健康在生理狀態良好,適宜溫度條件下,使其空腹,在其可維持生命下的一種代謝。17 微量元素:指礦物元素在體內含量占動物體重 0.01一下的一些元素。18 能量濃度:指每千克干物質中所含的有效能,雞 ME 豬 DE 牛 NE19維持需要:動物在既不生產也不勞役,體重不增不減,體內養分含量相對不變時所需的維持生命的最低需要量。20.CP:(粗蛋白)粗蛋白質是動植物體

5、內一切含氮物質的總稱,它包括了真蛋白質和非蛋白質含氮物兩部分。2.NPN:(非蛋白氮)是蛋白質合成或分解時的產物,結構簡潔,包括游離氨基酸、硝酸鹽、氨等。3.EE:(粗脂肪)粗脂肪是指飼料、動物組織、動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質的總稱。4.CF:(粗纖維)粗纖維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和角質等部分。5.NFE:(無氮浸出物)指易被動物利用的多糖、雙糖、單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總稱。6.NDF:(中性洗滌纖維)飼料樣本在中型洗滌劑(十二烷基硫酸鈉)處理下不溶解的部分。包括半纖維素、纖維素、木質素、礦物質。7.ADF: (酸性洗滌纖維)NDF 在酸性洗滌劑(十六烷基三甲基溴

6、化銨)處理下不溶解的物質,包括纖維素、木質素、殘余礦物質。8.消化率:指飼料中可消化養分占食入飼料養分的百分率。9.表觀消化率:表觀消化率(食入飼料中某養分-糞中某養分)×100/食入飼料中某養分10.糞代謝產物:(MFP)糞中所含養分并非全部來自飼料,有少量來自消化液、腸道脫落細胞、腸道微生物等內源性產物,這些稱為糞代謝產物11.EAA:必需氨基酸,是指動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和數量不能滿足維持機體正常生長發育和生產的需要,必需從飼糧供應的氨基酸。12.限制性 AA:是指飼料或日糧含量比動物最快生長或生產需要量少的必需 AA。14.PBV:蛋白質生物學價值,指飼料蛋白在機體內被

7、消化吸取的 N 量與沉積 N 之比。15.凈蛋白利用率(NPU) :指蛋白質在體內沉積量與進食量比值。NPU沉積 N/食入 NPBV×CP 消化率16.糞代謝 N(MFN):消化道分泌物和經消化道排泄的代謝產物,消化道粘膜脫落細胞中所含氮。17.能朊比:能朊比每日糧所含消化能或代謝能/每日糧所含 CP 或 DCP 量(MJ/)18.美拉德反應:肽鏈上的某些游離氨基與還原糖的醛基發生反應,生成一種棕褐色的氨基糖復合物。19.TDN:總消化養分,是可消化粗蛋白、可消化粗纖維、可消化五氮浸出物與 2.25 倍可消化粗脂肪的總和 。TDND CHO D CP D EE 2.2520.必需元素

8、:指動物缺乏時可引起生理功能,結構特別,并且發生病變和疾病的一類元素。21.佝僂病:幼年動物缺鈣磷引起,癥狀為:骨骼變軟,變形,腿骨彎曲,脊柱成弓形,系、跗關節腫脹,骨端粗大,四肢行動不便。22.青草蹣跚癥:反芻動物放牧時處于晚冬、早春季節牧草中含鎂低或有不利于鎂吸取的物質存在時,就會發生青草搐搦癥“草痙攣” (青草蹣跚癥),嚴峻時會死亡。強直性、陣發性肌肉痙攣、驚厥、呼吸困難等。23.白肌病:羔羊發病率最高,肌纖維退化,在橫紋肌上有白色條紋。外觀,四肢僵直,患病部肌肉腫大,變硬, 有的呈現弓形背。 24.雞滲出性素養病:缺硒或VE,胸腹部毛細血管受損,血液滲到細胞間隙,形成胸腹部下有藍綠色液

9、體聚集。 25.滑腱癥:指腿骨粗短,關節變形,脛、跖(zhi)骨接頭處腫脹,后跟腱易從踝狀突里滑出,因此雞站不起來, 嚴峻時會死亡。 28.多發性神經炎:維生素B1缺乏時,引起的雞神經受損 29.腦軟化:肉用仔雞采食高能日糧缺乏維生素E,會產生腦軟化癥:小腦出血和水腫,步態不協調,甚至衰竭,造 成死亡,一般在38周齡。 30.總能 GE:是指飼料有機物質完全氧化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時釋放出來的能量。即:飼料完全燃 燒所釋放的能量,或飼料樣分中所含的化學能。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能量的總和。 31.消化能 DE:指動物采食飼料的總能減去未被消化以糞形式排出的飼料能量EF之后剩

10、余的能量.即可消化養分所 含能量的總和. 33.必需元素:指動物缺乏時可引起生理功能,結構特別,并且發生病變和疾病的一類元素。 38.純和飼糧:配制飼糧時不用自然飼料,全部成分都是由純的養分素組成如合成氨基酸、純化的淀粉等。 39.內源尿氮(EUN) :指動物在維持生存過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體蛋白凈分解代謝經尿中排出的氮。 41.養分水平:動物每天攝入養分物質的多少,常表示為相當于維持需要的倍數。 20酸性洗滌不溶氮ADIN:反芻動物飼糧蛋白質的損害發生的反應形式的含氮化合物中氮。 21基礎代謝:指健康正常的動物在適溫環境條件下,處于空腹,確定安靜及放松的狀態下時,維持自身生存所必 要的最低限

11、度的能量代謝。 24體表損失氮:指動物在基礎代謝氮條件下,經皮膚表面損失的氮。 26.曲爪麻痹癥:雛雞缺乏維生素B2時,足趾麻痹,向內彎曲,彎曲成拳頭狀,用跗關節行走。 29.應激:機體對外界或內部各種刺激所產生的非特異性應答反應的總和。 33.異食癖:動物持續的咬一些非養分的物質,如泥土 紙片 污物等,從日糧的成分分析著手,微量元素缺乏,維 生素、AA缺乏都會引起異食現象。 35.皮膚不全角化癥:影響食欲和生長,皮膚病變,豬缺鋅時最易發生,開頭時,皮膚有紅斑,皮膚干燥,粗厚, 痂狀硬結,一般從腿部集中到全身。 39.維生素:一類動物代謝所必需而需要量很少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體內一般不能合成,

12、必需由飼糧供應,或者 供應其先體物。 .養分需要量是一個群體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設定的保險系數,是制定養分標準的依據,包 括維持需要和生產需要。 .半必需氨基酸:在肯定條件下可以替代或節省部分必需氨基酸的AA,如半胱氨酸,酪氨酸絲氨酸可分別由蛋 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轉化而來。 .蛋白質量:飼料蛋白質在消化吸取以后能滿足新陳代謝和生產時對氨基酸和氮需要的程度。 .氨基酸的拮抗:某些氨基酸在過量狀況下在腸道和腎小管吸取時與另外一種和幾種氨基酸產生競爭,增加機 體對此些氨基酸的需要的現象。 47.蛋白質的周轉代謝:老組織不斷更新,被更新的組織蛋白降解為AA,而又重新用于合成組織蛋白的

13、過程21.脂肪額外能量效應:是指飼料中添加肯定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能提高代謝能,使消化過程中消耗削減,熱增耗降低,凈能增加的效應。 二、填空:1.揮發性脂肪酸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 。 2.一般認為,豬需要(10)種必需氨基酸,而家禽需要(13)種。 4.幼齡動物缺鈣的典型癥狀是(佝僂病) 5.家禽缺乏硫胺素的典型癥狀是(多發性神經炎) 6.飼料蛋白質進入反芻動物瘤胃后,可分為(過瘤胃蛋白、瘤胃降解蛋白)兩部分。 7.確定養分的需要量常接受(析因法)和(綜合法) 8.限制性氨基酸是指肯定(飼料)所含(氨基酸)的量與動物所需的蛋白質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 氨基酸。

14、 某飼料 N5,蛋白質含量為(31.25) 9.與凝血功能有關的維生素是(維生素 K) 10.產蛋家禽的鈣需要量很高,一般為非產蛋家禽的(45)倍。 11、消化試驗常用的外源指示劑是(三氧化二咯) ,一般要求指示劑的回收率應達到 90以上。 12、非淀粉多糖主要是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和抗性淀粉)等組成。 13、“草痙攣”是由于奶牛在采食大量生長旺盛的青草后導致缺(Mg) 。 14、新生仔豬最簡潔缺乏的微量元素是(Fe) ,其典型缺乏癥是(貧血)。 15、基礎氨代謝的常用評定方法是(無 N 日糧法)。 16、飼料中的水分常以兩種狀態存在,一種是(自由水) ,另一種是(吸附水)。 8、碳水化

15、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產物是VFA,提高日糧粗纖維水平將提高(乙酸)的組成比例。10、維生素 A 缺乏易產生(夜盲癥) ,一碳單位轉移的載體是(葉酸) 。1.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亞油酸、亞麻油酸和花生四烯酸。2.最常用的NPN化合物是尿素。6.任何應激都將使維持養分需要增加。7.與葡萄糖耐受因子緊密相關的微量元素是鉻,與甲狀腺素的組成有關的元素是碘。8.水的來源有飲水、飼料水、代謝水三種形式。10.非反芻動物體內循環的單糖形式主要是葡萄糖,反芻動物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取主要以VFA形式1 按飼料常規成分分析方案,飼料中養分物質可分(水分)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纖維)(粗灰分)(無氮浸出物

16、)六種。2 生長豬的 10 種必需氨基酸為(賴氨酸) (蛋氨酸) (色氨酸) (亮氨酸) (異亮氨酸)(精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組氨酸)(纈氨酸)。4 自然飼料中豬禽常感到不足的必需常量礦物元素有(Ca) (P)(Na)(Cl)四種5 某飼料中 K 離子 0.8Na 離子 0.2 Cl 離子 0.2,則電解平衡值為(235.4) (K39.1Na23.0 ,Cl 35.5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6 維生素 A 缺乏引起視覺功能障礙的有三種缺乏癥(夜盲癥) (干眼癥) (瞎眼病)7 雛雞核黃素的典型缺乏癥是 , (曲爪麻痹癥) 錳的典型缺乏癥是 , (滑腱癥) 雛雞的多發性神經炎是由于缺乏

17、(VB1)而引起的,產奶母牛的“草痙攣”是由于體(鎂)儲存量低、青草中的(鎂)含量和吸取率低引起的。8 對于維持,生長,妊娠,泌乳等不同生產目的來說,能量消化率的凹凸挨次為(維持) (泌乳) (妊娠) (生長) 。9 在測定動物絕食代謝時常選用(最低 CH4 產量) (脂肪代謝的 RQ) (消化道處于吸取后狀態的標準化)等指標作為動物完全饑餓和飽腹狀態的推斷依據。10 用析因發爭辯動物養分需要的一般模式:RaWbCxDyEz其中 Wb 表示(代謝體重)aWb 表示(維持養分需要)其余各項可以表示(需要)1 一般認為(蛋氨酸)是高產奶牛最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2 下列動物中,脂肪完全在肝臟中合成的是

18、(家禽)3 家禽缺乏(Mn)易得滑腱證4 缺乏(Cu)動物的被毛生長不良,脫毛,有色被毛褪色5 雛雞腳趾麻痹并卷曲稱拳狀是由于缺乏(核黃素,VB2)引起的6 生長豬運動機能障礙稱鵝步,是缺乏(泛酸,VD3)引起的7 棉籽粕含有(游離棉酚) ,有毒,使用時必需處理或限量飼喂動物養分性添加劑有(維生素) (氨基酸)(礦物質元素)1.總能不能用來區分飼料能量價值的凹凸。 (對)2、豬對玉米中的粗纖維的消化率高于反芻動物。 (對)3、蛋氨酸通過甲基的供應,可補償膽堿的不足。 (對)4、從動物生產來看,有效環境溫度處于等熱區尤其在最適生產區時,飼養動物最為適宜,經濟上最有利。 (對)5、中樞神經系統是調

19、整采食量的關鍵,其作用是是動物產生饑餓感和飽感,調整食欲的大小,從而引起采食的開頭和停止,把握采食量。 (對)。6、飼糧脂類在消化到后段的消化和瘤胃相像。不飽和脂肪酸在微生物產生的酶的作用下可變成飽和脂肪酸,而膽固醇則變成膽酸。 (對)7、回腸末端取樣法是通過外科手術在回腸末端安裝一瘺管收集食糜,或施以回直腸吻合術,在肛門收集食糜,主要用于豬飼料氨基酸消化率的測定。 (對)8.動植物體內的鈣磷比接均近 12:1.9.豬的玉米豆餅日糧中,最簡潔缺乏的是賴氨酸。10.從有用的角度,可把氨基酸的消化率(可消化氨基酸)和利用率(可利用氨基酸)等同看待;可消化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有效氨基酸之間也無嚴格

20、的區分。11.飼糧脂類在消化道后段的消化與瘤胃類似。不飽和脂肪酸在微生物產生的酶的作用下可變成飽和脂肪酸,而膽固醇則變成膽酸。12.某飼料的 DM90,CP30,CF17,因此屬于蛋白質飼料。13 豬禽常用飼料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賴氨酸或蛋氨酸。 (V)14 餅粕類的飼料,用住測得得代謝能值比用牛測出的高,而粗飼料正好相反。 (V)15 妊娠母豬即使喂給與空懷母豬相等的維持日糧,除能滿足胎兒和乳腺組織增長的需要外,母體也可增重,并能正常生產仔豬。 (V)1中國動物能量需要表示:豬:消化能DE轉化為ME效率96,ME轉化為NE效率6672。家禽:代謝能ME轉化為NE效率7580。反芻動物:消化能

21、DE轉化為ME效率7686ME轉化為NE效率30652蛋雞飼料中Ca:P適宜比為56:1;生長動物飼料中Ca:P適宜比是12:1。3食鹽用量:豬雞:占日糧0.250.5,產蛋雞:0.37,反芻動物:0.514酶制劑:非淀粉多糖酶,植酸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5養分重安排劑:生長激素,-腎上腺素。.瘤胃夜中氨最適濃度:85300mg/L。 .初生2436h內的哺乳動物可直接通過胞飲方式吸取免疫球蛋白。 .酸性洗滌不溶氮ADIN的最適環境:70的相對濕度和60的溫度。 .常用秸稈類及植物性飼料,對于動物來說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分別為:豬(賴氨酸),禽類(蛋氨酸),反芻動 物(可能為蛋氨酸)。 10

22、.三大養分能量的平均含量:碳水化合物:17.5kj/g蛋白質:23.64 kj/g,脂肪39.54 kj/g 11.豬和反芻動物脂肪合成主要是在脂肪組織中進行,人主要是肝中進行,禽完全在肝中合成,鼠,兔等的肝臟和脂 肪中都可以進行較為活躍的脂肪合成。 36.豬和反芻動物脂肪合成主要是在脂肪組織中進行,人主要是肝中進行,禽完全在肝中合成,鼠,兔等的肝臟和脂 肪中都可以進行較為活躍的脂肪合成。 三 不定向選擇題:1 蛋白質的養分生理作用中,哪些是其他養分無法代替的(ABCE) A 機體的機構物質 B 體組織的更新物質 C 機體的調整物質 D 機體的能源物質 E 形成動物產品的原料 2 下列氨基酸的

23、 D 型能被豬禽等效利用的是(B) A 賴氨酸 B 蛋氨酸 C 蘇氨酸 D 色氨酸 E 谷氨酸 3 下列氨基酸是反芻動物的最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B) A 賴氨酸 B 蛋氨酸 C 蘇氨酸 D 色氨酸 E 谷氨酸 4 下列氨基酸的相互比例相差懸殊時,易發生拮抗作用現象的是(CE) A 賴氨酸和蛋氨酸 B 蛋氨酸和胱基酸 C 賴氨酸和精氨酸 D 苯丙氨酸和絡氨酸 E 異亮氨酸,亮氨酸和纈氨酸 5 奶牛粗飼料供應不足或粉碎過細,可能引起(ABCDE) A 乳脂率降低 B 蹄葉炎 C 乳酸中毒 D 瘤胃不完全角質化 E 皺胃移位 6 動物生命過程中的任何階段,CaP 不足或比例不適合消滅的缺乏癥有(AB

24、CDE) A 佝僂病 B 軟骨癥 C 骨質疏松證 D 產后癱瘓 E 籠養母雞疲憊癥 7 引起雞內臟漿膜尿酸鹽鎮靜(內臟痛風)的日糧因素(ABCDE) A 高蛋白 B 高食鹽 C 高鈣 D 高銅 E 高鎂 8 缺乏下列哪些養分素可引起動物的養分性貧血(ABCDE) A 蛋白質 B 葉酸 C VB12 D Fe E Cu 9 硒或維生素 E 缺乏可引起的缺乏癥有(ACD) A 白肌病 B 腦軟化癥 C 肝壞死 D 滲出性素養病 E 胰腺纖維變性 10 成年動物維持的能量需要包括(BD) A 凡耗費于非產生的能量 B 絕食代謝的能量 C 體曾熱 D 任憑活動的 E 必要的抵制應激環境所需的能量 1

25、動物糞代謝產物 MEP 包括(BCD)A 未消化飼料養分 B 腸道分泌的消化液 C 腸道脫落粘膜 D 微生物體 2 成年動物缺乏鈣易引起的(C)A 佝僂病 B 骨軟化癥 C 骨質疏松證 D 產蛋率下降 E 產后癱瘓 4 皮膚不全角質化(C)A 鐵缺乏 B 鐵過量 C 缺乏鋅 D 鋅過量 E 缺乏維生素 A 5 下列含維生素 A 豐富的是(C)A 胡蘿卜 B 黃玉米 C 魚粉 D 豆餅 6 生豆類或豆餅粕中含有(B)影響適口性和消化性 A 雙香豆素 B 抗胰蛋白酶 C 硝酸鹽 D 氫氰酸 35下列脂肪酸中的哪種不是必需脂肪酸(D) A 亞油酸 B 亞麻酸C 花生四烯酸 D 棕櫚酸 五.論述題:

26、1.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質養分中有何意義?豬、 禽飼料最常見的第一限制性 氨基酸各是什么? 答:限制性氨基酸是指肯定飼料或飼糧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與動物所需的蛋白質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 氨基酸。由于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動物對 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其中比值最低的稱第一限制性氨基 。限制性氨基酸。 酸,以后依次為其次、第三、第四。 對于豬,賴氨酸常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對于家畜,蛋氨酸一般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2.非蛋白質氮在使用中應留意的問題? 答:1)延緩 NPN 的分解速度,選用分解速度慢的 NPN,如雙縮脲等。接受包被技術,減緩尿素等分解。使用脲酶 抑

27、制劑等抑制脲酶活性。2)增加微生物的合成力量,供應充分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供應足夠的礦物質元素。 N:S10-14:1 3)正確的使用技術: (1)用量:不超過總氮的 20-30,不超過飼糧干物質的 1,不超過精料補充料的 2-3。(2) 適應期:2-4 周。(3)不能加入中飼喂。(4)制成舔磚(5)不與含脲酶活性高的飼料混合。 1.飼養標準由哪幾部分構成 一般可分為六個組成部分:序言主要說明制定和修訂“標準”的意義和必要性, “標準”所涉及到的內容,“標準” 利用爭辯資料的狀況。修訂“標準”還要說明本次修訂的主要變化和與前一版顯著不同的地方。爭辯綜述部分是詳 細總結到目前為止的有關爭辯資料。

28、養分定額是“標準“養分指標數量化的具體體現,是應用”標準“時的主要參 考部分。飼料養分價值用表列出常用飼料的常規養分成分,部分或全部列出維生素、礦物元素含量。典型飼料配方 主要供應應應用“標準“規定的養分定額進行飼糧協作時參考。參考文獻具體列出了制定或修訂“標準“所涉及到 的牢靠資料來源及與養分定額數值有關文獻,以便查閱。1、 簡述影響動物生長的因素。 1)動物 動物品種及性別是影響生長的內源因數。例如豬品種間存在明顯差異,不同時代及不同類型豬體脂和瘦 肉增長隨年齡的變化而變化。2)養分水平 動物的生長速度和增重內容直接受養分制約。3)環境 環境溫度、濕 度、氣流、飼養密度(每個動物占面積和空

29、間)及空氣清潔度也影響生長的速度和內容。4)母體效應 母體效應主 要在度初生重及日后生長的影響。 五,論述題(任選三道,每題 10 分) 生長豬、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幾種? 答:生長豬 10 種必需氨基酸: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蘇氨酸、組氨 酸、精氨酸;禽的必需氨基酸在生長豬 10 種必需氨基酸基礎上還有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共 13 種。 3.論述如何提高飼料的適口性。 適口性是一種飼料或飼料的味道、香味和質地特性的總和,是動物在覓食、定位和采食過程中動物視覺、嗅覺、觸 覺和味覺等感覺器官對飼料或飼糧的綜合反應。 提高適口性的措施有: (1)選擇適當的

30、原料。(2)防止飼料氧化酸敗。(3)防止飼料霉變。(4)添加風味劑。 2.影響蛋白質消化吸取的因素。 1)動物因素:1.動物種類:對同一種飼料蛋白質的消化吸取,不同的動物之間存在肯定的差異;2.年齡:隨著動物 年齡的增加,對食入蛋白質的消化率也相應提高。2)飼料因數:1.纖維水平:纖維物質對飼料蛋白質的消化和吸取 都有阻礙作用,降低了其被酶作用的時間以及被腸道吸取的機率;2、蛋白酶抑制因子:其中主要是蛋白酶抑制劑, 能降低胰蛋白酶活性,從而降低蛋白質的消化率。3)熱損害 4)飼養管理(補飼、飼喂次數、飼喂量)5)AA 平衡、 腸黏膜狀態也會影響蛋白質的吸取。2、 簡述泌乳動物的新蛋白質養分體系

31、? 新蛋白體系基于反芻動物隨食物進食的含氮物質包括非蛋白氮和真蛋白,真蛋白在瘤胃內一部.動物養分學復習題(僅供參考)名詞解釋部分1、概率養分分:國際上接受德國提出的將飼料養分分為六大類(水分 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和無氮浸出物)的常規飼料分析方案。2、瘤胃降解蛋白:進入瘤胃的飼料蛋白質經微生物作用降解成肽和氨基酸。3、 非必需氨基酸 :可不由飼糧供應,動物體內的合成完全可以滿足需要的氨基酸。并不是指動物在生長和維持生命的過程中不需要這些氨基酸。4、必需氨基酸:指動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滿足動物的需要,必需由飼糧供應的氨基酸5、限制性氨基酸:是指肯定飼料或飼糧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與動物所需

32、的蛋白質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由于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動物對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比值最低的稱第一限制性氨基酸。6、氨基酸的互補:是指在飼糧協作中,利用各種飼料氨基酸含量和比例的不同,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飼料蛋白質協作,相互取長補短,彌補氨基酸的缺陷,使飼糧氨基酸比例達到較抱負狀態。7、過瘤胃蛋白: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的飼料蛋白質隨其它養分物質一起通過瘤胃,進入真胃,再被真胃所分泌的胃蛋白酶降解成氨基酸而吸取的這部分蛋白質叫過瘤胃蛋白。8、額外能量效應:飼糧添加肯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價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能提高飼糧代謝能,使消化過程中能量消耗削減,熱增耗降低,使飼糧的

33、凈能增加,當植物油和動物脂肪同時添加時效果更明顯,這種效應稱為脂肪的額外能量效應。9、總可消化養:TDN 可消化蛋白可消化粗纖維可消化無氮浸出物與 2.25 倍可消化粗脂肪的總和。10、飼養標準:是依據大量飼養試驗結果和動物生產實踐的閱歷總結,對各種特定動物所需要的各種養分物質的定額作出的規定,這種系統的養分定額及有關資料統稱為飼養標準。11、孕期合成代謝:在同等養分水平下,妊娠母豬比空懷母豬具有更強的沉積養分物質的力量,這種現象稱為孕期合成代謝。12、 脂類的氫化:在催化劑或酶作用下不飽和脂肪酸的雙建可以得到氫而變成飽和脂肪酸,使脂肪硬度增加,不易氧化酸敗,有利于儲存,但也損失必需脂肪酸。1

34、3 、瘤胃氮素循環:氨在瘤胃內積聚并超過微生物所能利用的最大氨濃度。多余的氨就會被瘤胃壁吸取,經血液輸送到肝臟,在肝中轉變成尿素。生成的尿素一部份可經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但大部分卻隨尿排出而鋪張掉。這種氨和尿素的生成和不斷循環,稱為瘤胃中的氮素循環。14、氨基酸的拮抗:某些氨基酸在過量的狀況下,有可能在腸道和腎小管吸取時與另一種或幾種氨基酸產生競爭,增加機體對這種(些)氨基酸的需要,這種現象稱為氨基酸的拮抗。15、益生素:可以直接飼喂動物并通過調整動物腸道微生態平衡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動物生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育物。16、養分需要:指動物在最適宜的環境條件下, 正常、健康生長或達

35、到抱負生產成果對各種養分物質種類和數量的最低要求。17、維持凈能:指飼料能量用于維持生命活動,適度任憑活動和維持體溫恒定的部分。18、短期優飼:生產上經常為配種前的母豬供應較高能量水平的飼糧以促進排卵叫做短期優飼。19、內源性尿氮:指動物在維持生存過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體蛋白質凈分解代謝經尿中排出的氮。20、抱負蛋白質:指這種蛋白質的氨基酸在組成和比例上與動物所需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組成和比例全都,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間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間的組成和比例,動物對該種蛋白質的利用率應為 100。21、基礎代謝:指健康正常的動物在適溫環境條件下,處于空腹、確定安靜及放松狀態時,維持自身生存所必需

36、的最低限度的能量代謝。22 、非淀粉類多糖: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和抗性淀粉,分為不溶性和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填空題部分1、動物消化試驗可以分為 體內消化試驗 尼龍袋法 離體消化試驗 三種。平衡試驗分為 氮平衡試驗 能量平衡試驗 碳氮平衡閥 三種。2、氨基酸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存在著 協同 、 轉化 、 替代 和拮抗的關系,常見的 有賴氨酸與 精氨酸 的拮抗,亮氨酸與 甘氨酸 的拮抗。3、礦物質和維生素之間具有肯定的相互關系,一般維生素 D 與 ca 、 p 吸取有關,維生素 E 和礦物質元素 Se 有關,煙酸和 Mn 有關,維生素 C 和 Fe 有關。4、微量元素中參與造血的元素種類有 Fe

37、 、 Cu 和 I ;過量添加能起到促生長作用的元素是 Ca 和 Zn 。5、自然界中磷是以 有機磷 和 無機磷 兩種形式存在的,其中 有機磷 一般不 能被單胃動物很好的利用,實際生產中我們可以通過添加 精酸酶 提高這種形式磷的利用。6、我國目前飼養標準中的能量體系,雞接受的 代謝能體系 豬接受的是 消化能體系 牛接受 凈能 體系 。7 絕食代謝的測定方法有 直接測熱法 和 間接測熱法 。 符號翻譯部分NPU 凈蛋白利用率 EUN 內源尿氮 NPN 非蛋白質含氮物 UDP 瘤胃未降解蛋白 0.75 W 代謝體重 NEL 泌乳凈能 VFA 揮發性脂肪酸 OM 有機物 ADF 酸性洗滌纖維 UFA

38、 不飽和脂肪酸 BV 蛋白質的生物學價值 TDN 總消化養分 MCP 微生物蛋白質 RDP 瘤胃降解蛋白 BM 過瘤胃蛋白 Nep 生產凈能 簡答題部分1 簡述反芻動物對蛋白質消化吸取的過程。P41進入瘤胃的飼料蛋白質,經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成肽和氨基酸,其中多數氨基酸又進一步降解為有機酸、氨和二氧化碳。微生物降解所產生的氨與一些簡潔的肽類和游離氨基酸,又被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質,多余的氨就會被瘤胃壁吸取,經血液輸送到肝臟,并在肝中轉變成尿素,所生成的尿素一部分可經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但大部分卻隨尿排出,而在瘤胃內沒有被分解的蛋白質進入皺胃并在皺胃胃蛋白酶作用下分解成蛋白胨,然后蛋白胨進入小腸,在胰

39、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作用下費解城肽和氨基酸,然后進入小腸,在小腸液的作用下進一步分解成氨基酸,生成的氨基酸一部分隨血液進入肝臟生成尿素,另一部分隨血液循環進入組織,此外,在皺胃和小腸中仍舊沒有被消化的蛋白質,在大腸盲腸中經微生物作用生成氨基酸和氨然后被吸取進入肝臟,最終剩余的沒有被吸取的氨排出體外2 簡述單胃動物和反芻動物碳水化合物消化的異同 p65相同點:幼年反芻動物以及成年反芻動物除前胃外,消化道各部分的消化吸取均與非反芻動物類似 (1)消化方式和消化產物不同點: 豬、禽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取特點,是以淀粉形成葡萄糖為主,以粗纖維形成 VFA 為輔,主要消化部位在小腸 。馬、兔對粗纖維則有較

40、強的利用力量,它們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取是以粗纖維形成 VFA 為主,以淀粉形成葡萄糖為輔。反芻動物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取是以形成 VFA 為主,形成葡萄糖為輔,消化的部位以瘤胃為主,小腸、盲腸、結腸為輔。(2)消化部位 單胃動物碳水化合物消化主要在十二指腸,反芻動物的消化部位主要在瘤胃,小腸盲腸結腸為輔。3 簡述單胃動物和反芻動物脂肪消化吸取的異同 p81相同點:脂類水解水解產物形成可溶的微粒小腸粘膜攝取這些微粒在小腸粘膜細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進入血液循環不同點:(一)消化吸取的部位,非反芻動物的消化吸取在空腸,十二指腸,小腸;非反芻動物在瘤胃壁,回腸(二)反芻動物十二指腸中缺乏甘油

41、一酯,消化過程形成的混合微粒構成與非反芻動物不同。反芻動物對脂肪的消化、吸取:脂類在瘤胃的消化特點是(1)不飽和脂肪酸氫化變成飽和脂肪酸(2)微生物合成支鏈和奇數碳原子脂肪酸增多(3)甘油被轉化為揮發性脂肪酸。(4)少量不飽和脂肪酸發生異構變化。4 什么是體增熱?主要來源是什么?絕食動物在飼給日糧后短時間內體內產熱量高于絕食代謝產熱的那部分能量叫做體增熱1)消化過程產熱,消化道運動產熱 2)養分物質的代謝做工產熱 3)養分物質代謝增加了不同器官肌肉活動所產生的熱量 4)腎臟排泄作功產生熱量 5)飼料在胃腸道發酵產熱5 簡述維生素 A 的主要養分功能和缺乏癥 p1251) 視覺 維持正常視覺,缺

42、乏時,11-順視黃醛生成不足,桿細胞合成的視紫紅質削減,對弱光的 敏感度降低而產生夜盲癥2) 維持上皮細胞組織的正常 ,缺乏時呼吸道消化道眼角膜及其四周軟骨組織的上皮組織細胞發生 鱗狀角質化3) 繁殖 維生素 A 酸在胚胎發育中起著重要作用,缺乏時可發生胎兒吸取畸形死胎產蛋率下降睪丸 退化等癥狀4)骨的發育生長 VA 缺乏時,軟骨上皮的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活動受到影響而使骨變形 。維生素 A 缺乏將不5)免疫力 VA 在機體免疫功能以及抵制疾病的非特異性反應中有重要的作用。同程度地影響淋巴組織,導致淋巴細胞分化成 T 和 B 細胞的胸腺雞為法氏囊發生萎縮,雞的法氏囊過早消逝,維生素 A 缺乏的

43、動物其抗體抗原的應答下降,粘膜免疫系統機能減弱,病原體易于入侵。在細胞免疫方面,維生素 A 的缺乏會影響機體非抗原系統的免疫功能,如吞噬作用6)維生素 A 可促進腎上腺皮質酮的分泌。維生素 A 缺乏導致腎上腺萎縮和糖原異生作用大大降低6 比較脂溶性和水溶性維生素的代謝特點。1) 吸取:脂溶性維生素的吸取需要脂肪的參與,吸取方式是主動吸取;水溶性維生素的吸取屬于 被動集中2) 體內貯存的數量和力量:脂溶性維生素儲存在肝臟和脂肪組織中,儲量多,尤其是 VA 水溶性維 生素幾乎不在體內儲存,每天隨大量水排出3) 排泄路徑:脂溶性維生素經膽汁從糞便中排出,水溶性維生素從尿中排出4) 過量的脂溶性 VI

44、T 會產生嚴峻的中毒癥狀,水溶性 Vit 卻不會5) 飼料中含量不足時,脂溶性和水溶性維生素均會產生缺乏癥狀7 什么是非淀粉多糖,它的負面養分作用是什么 p73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和抗性淀粉,分為不溶性和可溶性非淀粉多糖。一) 對反芻動物 1 對養分物質吸取方面的負效應:非淀粉多糖對反芻動物瘤網胃后養分物質的吸取 的負面效應,相對較小 2 降低能值得負效應:飼料非淀粉多糖過多時,使飼料消化率降低,不 能供應較多的能量 3 增加內源物質損失的負效應二) 單胃動物 1 養分物質吸取方面的負效應:對單胃動物養分物質吸取方面的負效應要比反芻動物 明顯得多 2 降低能值得負效應 3 增加內源物質損

45、失方面三) 家禽 1 非淀粉多糖對家禽養分的負效應與單胃動物基本相同 2 由于家禽消化道更短,對非淀粉 多糖的耐受性更差,使非淀粉多糖對家禽養分的負效應更明顯 3 水溶性:降低能量利用效率, 降低養分消化率,降低生產性能,產生粘性糞便8 什么是絕食代謝?絕食代謝的條件主要有哪幾個p223動物絕食到肯定時間,達到空腹條件時所測得的能量代謝叫絕食代謝絕食代謝條件:第一,動物處于適溫環境條件,健康正常,養分狀況良好。其次,動物處于饑餓和空腹狀態,對此條件在實際測定中常依據不同狀況選用以下指標作為判據:以穩定的最低甲烷產量作空腹狀態的判據,這對反芻動物特殊適用選用脂肪代謝的呼吸熵RQ值作為空腹狀態的判

46、據消化道處于吸取后狀態的標準化第三,動物處于安靜和放松狀態。9 簡述消化試驗的基本過程?p1671 試驗動物的預備和要求 一般選擇健康有代表性的動物,如對性別無特殊要求,常選用公畜,便 于糞尿分開。一般可接受拉丁方設計,每測一種飼料,試驗動物不得少于 3 頭,一般以 4-5 頭 為宜。2測試飼料和飼糧的預備 用于測試的飼料要一次備齊,按每日每頭飼喂量稱重分裝,并取樣供分析干物質和養分含量用3試驗步驟 試驗分預備試驗和正式試驗兩個階段。預備試驗的目的是讓動物適應試驗飼糧,排空腸道原有的內容物,同時也生疏動物的排糞規律,了解采食量。正式試驗期收集糞便的天數以偶數為好,可避開動物排糞一天多一天少帶來

47、的誤差4糞的收集和處理 一般是用公畜進行試驗,肛門收糞法,回腸末端取樣法10 什么是益生素?益生素必需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p149可以直接飼喂動物并通過調整動物腸道微生態平衡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動物生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育物,作為益生素產品,必需具備以下特性:第一,必需能夠到達小腸并在此繁育;其次,必需是非病原性的和無毒的;第三,必需有足夠數量的活菌以建立和維持腸道微生物平衡;第四,可被快速激活并有很高的生長率;第五,在儲存和加工條件下有很強的耐受力量。11 反芻動物如何正確利用非蛋白氮 p571)延緩 NPN 的分解速度,選用分解速度慢的 NPN 接受包被技術使用脲酶抑制劑等抑制脲酶活性2)增加微生物的合成力量,供應充分的可溶性太水化合物,供應充分的礦物元素3)正確的使用技術:用量,嚴格依據規章把握使用量。適應期,2-4 周。不能加入水中飼喂。制成舔磚。不與含尿酶活性高的飼料混合。尿素青貯。12 EFA 的養分作用是什么?現階段主要的 EFA 有哪些?p861EFA 是細胞膜、線粒體膜和質膜等生物膜脂質的主要成分,在絕大多數膜的特性中起關鍵作用,也參與磷脂的合成。2EFA 是合成類二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