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4小輔修范圍(2008)_第1頁
東風4小輔修范圍(2008)_第2頁
東風4小輔修范圍(2008)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F4型內燃機車小、輔修檢修范圍株洲機務段二OO九年二月1 總那么1.1 為更好地開展東風 4 型燃機車段修工作,提高機車質量,適應運 輸生產的需要,在經過幾年來生產實踐的根底上,對原使用的標準進行了修 訂。本標準規定了株洲機務段東風 4 型機車開展小、輔修檢修的周期、范圍 及主要技術要求,各車間科都應根據這一規定開展東風 4 型機車檢修工 作。1.2 機車檢修必須牢固樹立為運輸效勞的思想,貫徹“質量第一和 “修養并重,預防為主的方針,在檢修中貫徹包修負責制和崗位責任制, 嚴格執行“四按 、“三化記名檢修。1.3 根據當前機車技術狀態及生產技術水平,機車檢修周期和檢修公 里規定為:小修: 4

2、6 萬公里輔修:不少于 2 萬公里周期:起始T輔修T小修T輔修T小修T。1.4 機車檢修方案由技術科負責會同檢修整備 、運用車間根據機車的實際技術狀態、走行公里以及檢修整備 、運用的生產安排編制周方案。 周方案應在周開始前 3 天提出,運用車間要于開工前填寫好“機統-28 ,并于 24 小時前交送檢修整備車間,交檢修整備主任審批。扣修機車 扣車時間原那么上規定為每天 20:00 至次日 3:00 。1.5 機車扣修時,檢修整備主任或副主任組織各有關工長會 同司機長、機車保養人員、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驗收員按分工進行開工前 復檢。1.5.1 復檢人員采用簽到式,因故不能參加復檢人員必須有人代理,

3、 不得缺席。1.5.2 復檢前參加復檢人員認真掌握機車修前狀態預報。1.5.3 復檢責任分工1.5.3.1 機車驗收員、機車檢查組 重點檢查:機車司機室、走行部、機車車體及牽引裝置、制動系統。1.5.3.2 工程技術人員技術科各專業人員分管局部,掌握該專業修前質量問題及局部慣性質量 薄弱部位。小、輔修工程師根據機車檢修預報重點不良處所與技術室專業人員確定 修理。1.5.3.3 檢修整備車間各專業班組有關工長 掌握上次質量狀態及修前質量問題,機車慣性質量薄弱部位。1.5.3.4 上述復檢人員檢修工長除外復檢完后,必須按時參加復 檢碰頭會;確定超修和重點活等,并將復檢中發現的超修活登記在“機統 2

4、8上。1.6 機車檢修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每個工人的主動性,實行自檢、互 檢和專職檢查相結合,及時發現不良處所、進行整修,主要部件檢修后,須 經工長、駐段驗收員及司機驗收,機車落成通電啟機后,各有關工長會同司 機長,駐段驗收員進行油、水、砂風、電等部件機能試驗。1.6.1 小輔修機車在機車回段停機前應結合熱機檢查測量各缸壓縮 壓力,由檢修整備車間晚班行修人員測試,乘務員待測試完畢再停機。1.6.2 假設機車需要進行水阻試驗時,按?東風 4 內燃機車段修規程?中 有關水阻試驗標準進行試驗。1.7 機車年度鑒定,防暑降溫、防寒過冬整備工作一般安排在扣修過 程中進行,其中每年 3月1日到4月30日為鑒

5、定期, 5月1上至 9月30日 為暑期, 10月1日至次年 3月 15日為防寒期。2、 小、輔修互換范圍小、輔修互換的配件應按段規、工藝進行檢修,經檢驗合格后,方準許裝車使用。3檢修范圍3.1柴油機、輔助傳動局部類別項目順號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小修輔修柴 油 機曲 軸 箱1目視檢查,檢查主軸承和連桿蓋有無裂紋,主軸承螺母 及連桿螺釘緊固狀態,定位記號有無錯開,開口銷及鐵 絲是否良好,連桿順軸向應有活動量,最小間隙不少于 0.5mm,上下瓦端面錯口:主軸瓦不大于Imm,連桿瓦不大于0.5mmo每次每次2油底殼濾網上有無異物和碾片,發現五金碾片時,應分 析確定是否落瓦檢查,軸瓦拆檢時不許有剝離、

6、龜裂、 腐蝕、燒傷和嚴重拉傷。每次每次3外觀檢查機體主軸承座兩側有無裂紋。每次每次4盤車檢查活塞狀態,裙部有無掉塊裂紋,氣缸套可見部 是否有拉傷、裂紋、腐蝕、漏水。發現氣缸套掉塊應吊 下氣缸蓋、連桿,檢查氣缸蓋有尢漏水、漏油,檢查連 桿平行度、扭曲度。每次每次5外觀檢查止推瓦有無燒損濾網上有無銅屑。每次每次6柴油機支承座螺栓無松動,檢查支承與墊圈的間隙為5± 0.5mmo每次每次7檢查連接箱內滑油管接頭有無漏泄并加以緊固。每次每次8檢查測量曲軸軸向橫動量,不超過0.5mmoX3凸 輪 軸1盤車檢查各缸進、排氣和供油凸輪狀態,凸輪型面有拉 傷、剝離時應予以處理。每次每次2撬動各滾輪,檢

7、查有無卡死、松動、滾輪外表有無剝離、 拉傷。發現有銅屑時應拆檢推桿體、泵下體檢查滾輪襯 套。每次每次3檢查各回油管有無斷裂,接頭是否松動。各回油管軟管 是否都接入了回油總管,沒有軟管的要求配好軟管。每次每次4檢查凸輪軸瓦,定位螺釘應完整,無松動,防緩齊全, 推動軸瓦上半瓦應能軸向移動。輔修目視檢查。每次每次氣缸1檢查各搖臂、橫臂、搖臂軸座、噴油器壓塊裁絲與橫臂 導桿狀態,保證其完好、無松動及折斷。壓塊螺母與墊 必須球面對凹面安裝,不要裝錯。每次每次2檢查各氣閥內外彈簧應無折斷,推桿無彎曲、球頭無脫 落。每次每次類別項 目 蓋 及 圍 墻順號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小修輔修3檢查挺桿套有無松動漏油

8、,更換不良密封膠圈。每次每次4鎖夾與鎖夾套上平面相比下沉不大于2mm鎖夾套彈簧支承面厚度不小于1.5mm圓柱局部。每次每次5盤車檢查調整各缸氣門冷態間隙:進氣門0.4+0.05mm,排氣門0.5+0.05mm。某一氣門間隙在檢查有消失現象 時,應吊缸頭檢查氣門下陷情況,并作處理。每次每次6檢查示功閥、工藝堵及機件結合面有無漏水及漏氣。每次每次7更換缸頭、缸套、活塞連桿時,測量壓鉛值:3.84.0mr 平頂活塞 1616.2mm。1每次每次8測量壓縮壓力為:2.652.84MPa,各缸差w 0.147MPa。每次每次四傳 動 齒 輪1翻開柴油機自由端齒輪箱側蓋板,盤車檢查各齒輪、減 振器端板及軸

9、承狀態應良好。雙次2翻開泵支承箱觀察孔蓋檢查主機油泵傳動齒套及齒輪, 撥動齒套應有軸向間隙,齒面狀態應良好,無拉傷、崩 齒等現象。雙次3檢查各滑油管應良好無折斷,管口位置正確雙次五增 壓 系 統1拆增壓器彎管,檢查增壓器轉子是否靈活,不靈活和有 擦碰現象的要吊修以手扳為準。假設發現壓氣端排污孔 內有滑油流出,要吊修該增壓器。每次每次2渦輪進氣殼裂紋超過周長的 1/ 3時要更換。每次每次3檢查增壓器與中冷器的連接狀態,不得松動、破裂、漏 氣,彎管膠套鐵包皮及卡箍完好、齊全,卡箍應錯開緊 固;油管根部接頭不得松動;增壓器及支承各螺栓、螺 母無斷裂、松動;檢查進、出水支管狀態,波紋式軟管 有漏水現象

10、的應更換,嚴禁焊修修復。每次每次4檢查中冷器有無漏水翻開穩壓箱排污閥檢查, 必要時打 開中冷器排污堵;檢查擴散彎管及收斂彎管無裂漏, 各 墊片應完整無泄漏;檢查并疏通穩壓箱排污閥及管系。每次每次類別項目順號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小修輔修5檢查增壓器煙筒,廢氣總管及排氣支管狀態,各密封墊 應兀整,排氣系統隔熱材料須兀好,不良者要修補,總 管及排氣管熱工堵應完整不得有松曠。檢查總管支架螺 絲、總管及排氣支管螺栓狀態,并全部緊固一遍。煙囪 松動、雨板破損、脫落及作用不良的應拆修或更換。每次每次6拆洗增壓器空氣濾網。每次每次7拆洗前、后增壓器滑油精濾器,更換不良濾芯芯片。每次每次8啟機檢查前、后增壓器

11、滑油壓力應符合如下要求:當柴油機轉速為 430r/min 時,滑油壓力玄0.14MPa A 型車500r/min時,滑油壓力玄0.18MPa:當柴油機 轉速為1000r/min A型車為1100r/min 時,滑油壓力 應為 0.26 0.33MPa油溫 65 C+ 5 C 時。每次每次六保 護 裝 置 及 調 控 裝 置1檢查緊急停車按鈕和復原手柄狀態:緊急停車按鈕和 復原手柄聯結應良好。按下緊急停車按鈕和手動復原手 柄應靈活,不得有卡滯現象;把齒條拉到最大極限位, 按下緊急停車按鈕時,供油齒條應能回零;最大供油 止檔鉛圭寸應齊全。每次每次2翻開極限調速器有機玻璃檢查蓋檢查:極限調速器調 整

12、螺母及卡環應良好;極限飛錘應靈活,滾輪和飛錘 頂間的間隙為0.40.6mm調整螺母和滾輪的間隙不小 于1mrp極限調速器內傳動傘齒輪狀態應良好,各齒 輪與本身軸的聯結配合不得有松動現象;有機玻璃檢 查蓋如破損或油污嚴重,應更換或清洗。每次每次3空心傳動軸用試棒檢查是否符合要求,更換磨耗超限的 傳動軸。X34檢查左、右側供油拉桿、彈性拉桿與中間傳動軸狀態、 拉桿與滾輪狀態:供油拉桿、彈性拉桿、中間傳動軸 不許有明顯彎曲;拉桿與滾輪接觸良好、作用靈活, 無卡滯現象;拉桿與滾輪接觸處應加適量機油,滾輪 與滾輪軸的軸間橫動量最大不超過3mm彈性拉桿與彈簧筒應伸縮靈活,各拉桿聯接處應緊固良好;外觀 檢查

13、各連接銷裝配狀態。每次每次類別項目順號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小修輔修5啟機作超速停車裝置動作試驗,有級:12101230r/min ,無級:1120 1150 r/min。每次每次七苴丿、它1檢查和更換不良部圍墻蓋、凸輪軸箱蓋、曲軸箱蓋的橡 膠密封圈,更換增壓器不良帆布筒。每次每次2檢查呼吸管套良好,卡碼無松動。每次每次3清洗油氣別離器。X34檢查燃油總管、各膠管狀態應良好,膠管老化、發脹等 不良時應更換;檢查膠管應有生產日期標牌,否那么更換。調整燃油壓力為:250KPa280KP動力間燃油壓力表。每次每次5檢查進、出水支管狀態,有泄漏時,更換不良件。每次每次6檢查各油水管路狀態應良好,不得相

14、碰,卡碼應牢固齊 全。每次每次7檢查連接箱內彈性聯軸節狀態應良好。每次每次8檢查差示管應良好暢通,不得彎扭和堵塞。每次每次輔 助 傳 動潤 滑 系 統1外觀檢查主機油泵狀態, 端蓋無裂損,螺栓緊固無松動, 更換不良墊片。每次每次2檢查啟動滑油泵狀態,手撥轉動是否靈活,更換不良墊 片及連軸節。每次每次3滑油系統各管、各管接頭、各閥、各卡子狀態良好,無 泄漏,緊固螺栓不得松動,膠管老化應更換。檢查管路 法蘭墊子是否泄漏,低溫溫控閥安裝座子焊波是否裂漏, 各表接頭是否泄漏。每次每次4檢查大、小熱交換器狀態,各接頭處不得泄漏,各緊固 螺栓應緊固無松動。每次每次5離心精濾器及架不得有裂紋,啟機運轉時應運

15、轉靈活, 無異音,接頭無振動。檢查 F管無裂漏,不得與其它部 件相碰。每次每次6檢查主滑油泵出油膠管、粗濾器平安閥膠管、柴油機出 水總管膠管狀態,不良時更換。每次每次7檢查各回油閥關閉是否良好,翻開時是否存在回油管路 漏油現象。每次每次8保證滑油管系與地面其它管子不相碰,地板保持清潔。每次每次類別項目順號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小修輔修9探傷檢查啟動機油泵與主機油泵出油管之間的連接油管 接頭。每次每次10更換滑油粗濾器濾芯。F411啟機檢查滑油粗濾器前后油壓差不得超過100KPa,否那么清洗或更換濾芯。每次每次燃 油 系 統1檢查燃油輸送泵機組狀態,更換不良燃油泵機組,更換 不良墊片或連軸節。每

16、次每次2檢查燃油泵軸鍵是否松曠,如松曠應更換機組并予處理。每次每次3檢查燃油系統管路各接頭不得泄漏,膠管老化發脹者應 更換。檢查燃油系統各接頭是否緊固,密封是否良好。每次每次4外觀檢查各放油閥、平安閥、限壓閥等各閥狀態。每次每次5更換燃油精濾器濾芯,拆裝燃油粗濾器芯子交清洗組清 洗,更換不良密封墊。每次每次冷 卻 系 統1檢查水泵及冷卻系統各水閥接頭及墊應良好無泄漏,卡 子螺栓應緊固無松動, 檢查水泵密封性能。每分鐘不超 過15滴。每次每次2每次清掃單節外表。檢查各冷卻單節有無漏水現象,漏 水者應修復或更換,倒片面積超過10%要梳片。每次每次3檢查各百葉窗動作是否靈活,傳動桿銷子是否完好。每次

17、每次4檢查冷卻系統各管、各接頭、逆止閥狀態良好無泄漏, 膠管老化發脹者應更換。每次每次5檢查冷卻風扇葉片上、下有無裂紋、變形、葉輪是否松 曠。每次每次6熱風機i、n司機室檢查各管路狀態是否良好。四月 份以后要排干凈管路水份。防寒期檢查試驗各閥,泄漏 者應更換。10月份至隔年3月15日每次小修要進行檢 查修理,并檢查各排水閥,膠管是否良好,管路是否腐 蝕每次每次類別項目順號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小修輔修四靜 液 壓 系 統1靜液壓泵、靜液壓馬達狀態,更換不良油封、密封圈。每次每次2檢查靜液壓系統各管路的平安閥、接頭無泄漏,高壓膠 管、回油管接頭無泄漏,高壓膠管無老化、發脹、龜裂, 否那么應更換。

18、每次每次3啟機檢查上下溫溫控閥、感溫兀件不良者更換,接頭無 泄漏。每次每次4檢查靜液壓油及缸狀態,油表是否清晰,更換不良感溫 元件和變質液壓油乘務員取樣,化驗室化驗后決定是 否更換。啟機發現管系脈振嚴重的,應松開靜液壓油箱 吸油總管檢查上、下噴嘴是否對齊、平安閥開啟狀態, 對狀態不良的進行更換。每次每次5檢查百葉窗動作靈活,傳動桿銷子良好。每次每次6靜液壓管子發生裂漏,一律拆下該管打坡口燒焊,禁止 在車上直接施焊,并要配齊卡子。每次每次7清洗和檢查磁性濾清器芯子、更換不良密封墊,發現異 常金屬粉和金屬片應處理靜液壓泵或靜液壓馬達。每次每次五變 速 箱 與 傳 動 裝 置1各變速箱安裝螺栓、軸承

19、端螺栓緊固無松動。每次每次2檢查前萬向軸叉頭法蘭,十字節狀態和軸承蓋螺栓緊固 狀態。每次每次3檢查后傳動軸叉頭法蘭,十字節鎖緊螺母和軸承壓蓋螺 栓緊固狀態。每次每次4檢查各彈性聯軸節、尼龍繩的聯接狀態。每次每次5檢查啟動變速箱和液壓變速箱油位情況。每次每次6拆下萬向軸解體探傷,更換備品萬向軸,并檢查緊固件 狀態。雙次7拆下傳動軸解體探傷,更換備品傳動軸,并檢查鞏固件 狀態,鍵與花鍵套之間填充軟質油。測量花鍵軸與花鍵 套側面間隙?1.2mmo單次8啟動后檢查各變速相運轉疋否干穩,有無異音。每次每次9變速箱開蓋檢查按預報。每次每次10檢查前后變速箱油封情況,不應有漏油現象。每次每次類別項目順號工作

20、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小修輔修六牽 引 通 風 機1檢查牽引電動機前后通風機,各緊固螺栓不得松動;安裝座及殼體目視檢查無裂紋;目視檢查葉輪狀態應良好。每次每次2翻開防護網或帆布套檢查葉輪狀態,不得松曠、碰殼。雙次3檢查油封情況,不應有缺油、漏油現象。每次每次4清掃后通風機濾網積塵、油污和雜物。每次每次5啟機后聽前、后通風機運轉有無異音。每次每次七預 執八、系 統1檢查預熱鍋爐安裝是否牢固,附屬的燃油泵、風泵、循 環水泵、輔助機油泵作用是否良好。管路狀態是否正常, 對各泵、各管應作處理,防止任意啟動和灌水,枯燥封 存。10月份至隔年3月15日前每次小修要進行檢查處 理。每次每次2柴油機啟動前進行預熱

21、系統啟動,檢查各局部工作是否 正常防寒期內。每次每次八燃油箱1檢查燃油箱各部、上、下吊座、蓄電池門及鎖扣狀態應 良好,吊桿螺栓無松動,吊裝座無開焊,焊波無裂紋。每次每次2檢查燃油箱外殼狀態良好,蒙皮和防寒層有無破損、卷 邊現象;底部放油堵、放油閥完好無漏油;燃油表清晰 完好無泄漏。每次每次3檢查防盜型燃油加油口狀態應良好,閥芯體緊固無松動,閥芯無卡死現象;檢查加油口蓋完好無喪失、損壞。每次每次九苴丿、它1檢查地板門窗、座椅、門鎖狀態、修復不良地板、門窗、 座椅、門鎖、把手。 更換門窗、頭燈罩不良密封膠條。每次每次2更換車體濾塵網。X3X63檢查各梯子、扶手、頂棚大蓋安裝螺絲,安裝牢固,焊 縫無

22、裂紋,頂棚無漏雨。更換頂棚蓋不良密封膠條。每次每次類別項目順號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小修輔修燃 油 系 統噴 油 器1互換噴油器、噴油器導桿。每次每次2噴油器銅墊圈換新。每次每次3去除噴頭積碳。每次每次4噴油器必須在試驗臺進行試驗,噴射壓力為26 ± 0.5MPa,應霧化良好,聲音短促,慢壓 510次,以 每分鐘30次的速度噴嘴頭無漏油現象, 壓到350MPa油 壓從330MPa降到280MPa時間不少于10s。每次每次5檢查進油管接頭墊無裂紋、絲扣良好,保護帽絲扣良好。每次每次6檢查噴油器回油管路,回油進污油箱。每次每次噴油泵1檢查各噴油泵齒條應靈活,無犯卡,噴油泵外觀無裂紋。每次

23、每次2各噴油泵安裝座螺絲應緊固良好,無松動。每次每次3啟機后各接頭無泄漏,單泵齒條抖動不超過0.5刻線。每次每次4檢查噴油泵夾頭銷與噴油泵齒條撥叉座之間徑向間隙應為 0.5 2.5mm。每次每次5啟機檢查噴油泵各接頭無泄漏,用手摸泵體無過熱及強 振動,手感咼壓油管脈沖規律正常。每次每次6檢查噴油泵防護罩應良好,否那么更換。每次每次聯合 調 節 器1外觀檢查步進電機小齒輪,齒輪應正確嚙合無卡滯、抗 勁,各杠桿靈活無卡滯,配速傳動機構各零件無拉傷及 卡痕。每次每次2檢查聯合調節器套座螺絲緊固狀態良好,調節器加油口 濾網應良好。每次每次3聯合調節器換油。雙次4拆檢聯合調節器分解檢查上、中、下體,分解

24、清洗旋轉套端面軸承。拆檢組裝完畢后,聯合調節器上試驗 臺試驗應符合技術要求。X3X6類別項目順號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小修輔修5啟機后空轉試驗,聯合調節器體及油封應無泄漏。每次每次6檢查轉速應符合 ?東風4內燃機車段修規程? 要求,轉速 波動不超過3次。每次每次7檢查油馬達電阻各引出線狀態,有無磨供油拉桿、松動,過熱,油馬達動觸片是否接觸良好,油馬達電阻回路阻值480 500 Q每次每次3.2燃系局部類別項目順號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小修輔修燃油 系 統噴 油 器 檢 查1互換噴油器、噴油器導桿。每次每次2噴油器銅墊圈換新。每次每次3去除噴頭積碳。每次每次4噴油器必須在試驗臺進行試驗,噴射壓力

25、為26 ±0.5MPa,應霧化良好,聲音短促,慢壓 510次,以 每分鐘30次的速度噴嘴頭無漏油現象,壓到 350MPa 油壓從330MPa筆到280MPa時間不少于10&每次每次5險查進油管接頭墊無裂紋、絲扣良好,保護帽絲扣良 好。每次每次6險查噴油器回油管路無泄漏,回油進污油箱。每次每次7險查污油箱排污閥。每次每次噴1險查各噴油泵齒條在 0刻度線,齒條應靈活,無犯卡, 噴油泵外觀無裂紋。每次每次類別項目 油 泵 檢 查順號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小修輔修2各噴油泵安裝座螺絲應緊固良好,無松動。每次每次3啟機后各接頭無泄漏,單泵齒條抖動不超過0.5刻線。每次每次4僉查噴油泵夾

26、頭銷與噴油泵齒條撥叉座之間徑向間隙應為0.52.5mm。每次每次5啟機檢查噴油泵各接頭無泄漏,用手摸泵體無過熱及 強振動,手感高壓油管脈沖規律正常,無異狀、無異 音。每次每次6因故障需要更換咼壓油泵時,裝機前的咼壓油泵應在 式驗臺上進行大、小油量試驗,按小油量分組,應與 機車原裝各泵相同。每次每次7險查噴油泵防護罩應良好,否那么更換。每次每次聯合 調 節 器 檢 修1僉查與清洗聯合調節器,電磁閥,B型車檢查步進電機、健與傘齒輪狀態與調節器嚙合狀態,步進電機卡 箍螺絲緊固后應有緊余量。每次每次2僉查與清洗聯合調節器轉筒。雙小3聯合調節器在車上清洗及換油。每次4拆檢聯調器分解檢查上、中體,分解清洗

27、旋轉套,端面軸承測量傳動軸齒頂直徑,應符合28 0.045毫米,不符者更換。3X6X5僉查聯合調節器體及下體油封無泄漏。每次每次類別項目順號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小修輔修6油溫到達正常時,有級調速器:手柄在0、8、12、15、16擋位時,轉速允許土 10轉/分,其它擋位允許土 15 轉/分。無級調速器:最低轉速430轉/分和最高轉速1000轉/分,允許差不大于10轉/分。每次每次7變換主控制手柄位置,轉速波動次數不超過三次,穩定時間不超過10秒。每次每次8移動手柄使柴油機由最低穩定轉速突升至最高轉速時,升速時間:A型機為1016秒,B型機為18 20秒; 移動手柄使柴油機由最高轉速突降至最低穩

28、定轉速時,降速時間:A型機為1222秒,B型機為17 19秒。每次每次9僉查油馬達電阻引出線的接線盒,兩端線應有線耳, 并用螺栓緊固,用膠布包好,檢查油馬達各電阻無松 動、過熱燃損,滑片接觸良好。每次每次10斷開666#、668#線,測量油馬達電阻值。A型車應為490.4歐,阻值不在470 500歐范圍內更換電阻,B型 車應為470歐,阻值不在455 485歐范圍內更換電阻。每次每次四苴丿、它1檢查、調整DLS芯桿與停車閥頂桿間隙。每次每次2檢查與噴油泵連接的燃油總管各接頭。每次每次3彈性夾頭及安裝座、夾頭銷無卡滯,間隙適當。每次每次4啟機前檢查最大供油刻線,把齒條拉到最大供油位, 按緊急停車

29、按鈕,齒條應能回零。每次每次3.3電機及電器類別順號工程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輔修小修電傳 動 部 分-一-電 氣 回 路 檢 查1、清掃電機、電器原件積碳、油垢(包括整流柜、電器室、勵磁整流柜、主發電機、16牽引電機);清掃檢查各接線座、司機室操縱臺各琴鍵 開關控制器觸指及其接線、各按鈕開關、各萬能轉 換開關。每次每次測量各回路絕緣電阻值:考前須知:將電壓調整器、電子箱插銷撥掉, 各自動開關全部接通,熔斷器應良好,斷開24V電源逆變器、輪軌潤滑電子控制盒和充電插銷,斷開 蓄電池閘刀開關及接地開關、照明開關和預熱鍋爐 控制箱開關。要求:(1) 主回路對地絕緣電阻玄0.5MQ /1000V :(2)

30、 控制、輔助回路對地絕緣電阻玄0.25 M Q/500V ;(3) 照明回路對地絕緣電阻玄 0.25 M Q /500V(4) 主回路對控制、輔助回路絕緣電阻玄0.5 MQ /1000V在啟機前和交車前均應測量上述電阻值,交車時在柴油機空載運行狀態下,再用試燈復核(防止靜態下不連通的電器接地)。每次每次3、檢查線排裝置每個接線柱上最多只能接四 根導線,線耳應安裝牢固。每次每次4、檢查電器線路緊固件,各接線柱螺母、墊 片、彈簧墊齊全,接線柱線耳狀態良好,不得松動、 虛接及導線過熱變色,導線與線耳有效導電面積減 少量?10%。對于控制及照明回路,導線外包絕緣 不得老化、開裂,所有導線標記號應齊全、

31、清晰, 加裝線線耳須用壓線鉗冷壓,凡沒有線耳的連接導 線應補壓線耳,線管出口處的導線應包扎良好。每次每次5、檢查各保險及自動開關容量是否符合規疋, 檢查各電器線路的綁扎、卡碼及線管出口處的緊固包扎狀態。每次每次組別順號工程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輔修小修電 傳 動 部 分-一-電 氣 回 路 檢 查6、電器室各連接線不得與電阻相碰、松動, 各可調電阻的調整點應加銅墊片,緊箍后并作防松 油漆標記,除去原舊標記。每次每次7、檢查主回路大線耳狀態,發現線耳過熱氧 化變色,那么應重新壓接處理,并測量線耳與導線接 觸電阻應不大于統計平均值的 2倍;對6根主發輸出 大線壓接,并要測量導線阻值,其阻值應不大于并

32、聯導線中最小阻值的1.1倍。每次每次8、在不拆線情況下,測量以下回路的內阻值 并作記錄:(1) 主發電機勵磁回路:在副整流柜695#、578#之間(手托起LC),要求0.7 Q,大于1.1 Q處理,分段檢查測量,找出故障 處所(滑環間約0.3 Q ):(2) 勵磁機勵磁回路:7/5 (646#)、7/6 ( 648#) 之間應為7Q,大于8 Q處理;(3)主回路內阻測量(包括引線及滾輪在內), 34#-21# , 35#-20# , 36#-19# , 37#-18# , 38#-17# , 39#-16#間測定應為910m,大于15mQ應檢查處 理。每次每次9、各支路電流分配情況:(全磁場電

33、流相差 小于12% 一級磁場削弱電流大于 3600A,相差小于 18% 二級磁場削弱電流 3000A,相差小于20%。(不符合時乘務員在段修前在機統一28預報,由負責該次段修的檢修人員進行處理,機車投入運用 后,檢修人員應跟車觀察,直到符合為止。)每次每次10、變更主發的勵磁極性X311、檢查DLS線圈保持電流值,5/15 , 5/16之間接入直流電流表,按下4K ,應在0.350.5A ,啟機順利,DLS不應產生振鈴現象。每次每次組別順號工程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輔修小修電 傳 動 部 分-一-電 氣 回 路 檢 查12、檢查各導線線束應綁扎良好,與車體及 管路相碰處應墊好絕緣墊塊,加強固定銅排

34、之間 絕緣墊塊及外包絕緣應完整牢固,出口處應包扎 好,防止磨破短路,線管禁止燒焊,包扎或更換 絕緣霉爛、破損的導線。線槽內線除外每次每次-二二電 器 檢 査1、清掃各電器及零件, 安裝牢固,接線無松 動、氧化變色;各零件無裂損,線辮、線股折斷 10%以上者應更換。每次每次2、各電器動作靈活可靠, 順序正確,觸頭開 距、超程符合規定。打磨及處理燒損氧化,接觸 不良的觸頭觸頭厚度不小于原形尺寸的 3/5,各 電器輔助觸頭盒及蓋應緊固,性能良好免維輔 助觸頭作用不良時,應及時更換。每次每次3、調整轉換開關HK1f、HK2f,組合接觸器XC1 XC2,空壓機接觸器YC1 YC2等主觸頭的接觸狀態, 并

35、保證各組主觸頭接觸一致,輔助觸頭接觸狀態 良好,有條件的輔助觸頭增加并聯線。每次每次4、拆下校對各保護電器的動作值。X35、檢查各電空接觸器、轉換開關等的風缸勾 貝狀態,更換不良皮碗。每次每次6、電流互感器應保持清潔,引出線接線不松 動,內部繞組無虛接、斷路及短路現象。每次每次7、各電空閥動作應靈活,閥座墊無變形,風管各接頭 應密封,不得泄漏。每次每次組 別順號工程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輔修小修電 傳 動 部 分-二二電 器 檢 查8、各電器線圈及接線不得松動,發現過熱變色者應進 行處理。每次每次9、檢查頭燈、安裝正確、作用良好,各燈具、燈頭不 得松動、燒損,接線不得松動,開關應作用良好。每次每次

36、10、檢查各插銷、插座狀態,鎖扣完整無缺,作用良 好,需用螺栓緊固的插件,螺栓應完整無缺。每次每次11、風泵啟動電阻、磁場削弱電阻應無燒損痕跡,電阻片無斷裂,連接線安裝牢固、無松動。每次每次12、組合接觸器1 2X6主觸頭應清潔,一般燒損氧 化用砂紙打磨干凈。每次每次13、檢查更換不良保險及指示燈泡。每次每次14、定修交車時,接地檢查,由負責該次段修的電器 檢修人員負責,電氣動作檢查由日勤組或駐班人員負責,修理電爐及其插座。每次每次15、差示壓力計接線檢查:大氣管應與車底穩壓箱暢 通,膠管與差示計相連的接口處應箍緊,膠管無裂損、折堵。檢查電極銀針狀態,接線緊固、且無短路可能。 導電液補充,必要

37、時清洗、更換差示計。每次每次16、檢查輪緣給油器控制盒及其線路,并做靜態試驗。每次每次17、檢查UK裝置安裝牢固,裝置無過熱、燒損,試驗符合要求。每次每次18、翻開QC LC YCI、YC2 16C主觸頭滅弧罩,檢查動靜觸頭狀態應無燒損、氧化現象,一般燒損氧化用 砂紙打磨干凈,保證觸頭工作外表的光潔度, 各安裝螺絲 應緊固無松動。每次每次組別順號工程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輔修小修電 傳 動 部 分-二二電器檢查19、轉換開關1HKf、2HKf手動靈活、無卡滯。主觸頭表 面狀態良好,干磨擦時須涂上凡士林。每次每次20、檢查各琺瑯電阻,電阻絲無斷裂,連接線無松動, 電阻安裝牢固,無過熱燒損跡象。每次每

38、次21、兩套功能的電器,如電壓調整器、電子箱、24V逆變電源等,交車時必須換組檢查,兩套功能應作用良好。每次每次22、QCC型接觸器檢查:接觸器各部件應清掃干凈,各 部件齊全且作用良好;主觸頭安裝螺栓緊固,觸頭不許 有開焊、裂紋、變形、過熱等現象,觸頭寬度不對齊的 偏差不大于1mm滅弧裝置不允許有裂紋、變形,接觸 器的主觸頭與滅弧角間隙為 2s4mm檢查滅弧角,假設邊 緣燒損達3mr以上,那么更換滅弧角。小修時應用壓縮空氣清掃干凈滅弧室內腔及頂部 透氣孔,鏟除滅弧罩內壁上的金屬濺物和顆粒。主觸頭 厚度不小于原形尺寸的3/5,否那么更換新觸頭。每次每次三ZY20 00裝 置檢查1、檢查裝置各部件

39、應清潔、安裝螺絲齊全、牢固無松 動。檢查機箱面板上各轉換開關安裝牢固、作用良好, 無卡滯現象。檢查各連接插頭、插座插接良好、安裝牢 固,無斷針、縮針現象。2、檢查機箱內各插件作用良好、面板上信號燈顯 示正常、檢查雙套裝置作用良好。每次每次四硅 整 流 柜l、清掃整流柜的油垢、碳粉等,并檢查通風及緊 固狀態。每次每次2、各整流元件,線辮不得變色;更換整流元件時, 應根據參數選配。每次每次3、檢查阻容元件不得脫焊或過熱、燒損。每次每次五空調1、各緊固件緊固,空調機安裝牢固。每次每次2、各部接線正確,無短路、斷路現象。3、檢查“強、弱選擇開關、溫度控制器等開關位 置正確,作用良好。4、壓縮電機、冷凝

40、風機電機、蒸發風機電機、及各 電器工作正常、無異音。5、電器板接觸元件無過熱、燒損、開焊現象。每次6、管道安裝正確、牢固、無泄漏現象。每次每次7、蒸發器、冷凝器、穩壓器作用良好。每次每次8、過濾網清洗。每次組 別順號工程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輔修小修電 機-一-電機外部檢查1、用咼壓空氣吹掃電機內部碳粉及灰塵,清 洗臟污的電機瓷瓶及F4帶。每次每次2、檢查電機外部機件狀態,如機體端蓋,吊 耳、通風網罩、油堵等應無裂紋、變形。通風 帆布應無損壞及漏風。每次每次3、緊固件無喪失,無松動,油管、油堵、防 護網、蓋應完整無缺損。每次每次-二二電 機 內 部 檢 查1、檢查電機內部可見部位及換向器的狀態,

41、各電機繞組外包絕緣無損壞老化,連線牢固無 開焊,連線卡碼應緊固,無松脫,無緯帶和扎 線無損壞,牽引電機及主發電機通風網上無異 物。每次每次2、主發電機的磁極螺栓,風扇葉片無松動、 脫落、滑環及碳刷的工作狀態良好,其它可見 部位狀態是否良好,檢查轉子筋板是否裂紋。每次每次三刷 架 裝 置1、搖動刷桿是否穩固,刷架圈緊固良好不松 動,松動時應對中,中間位后緊固,刷握、刷 盒機構狀態良好,壓指壓力大小應適宜,壓指 應壓在碳刷截面中間,壓指彈黃不許有變色現 象。每次每次2、刷架瓷瓶不得有裂紋、變形,清掃污垢, 并應緊固良好無松動。各磁極間及磁板與刷架 間的連線應緊固,狀態良好,絕緣無損傷、老 化,連線

42、卡碼應無松動或喪失,刷架圈膨脹螺 絲不松動。碳刷工作狀態良好,逐個撥出主發 碳刷檢查并壓緊,清洗主發刷架裝置。每次每次3、刷盒與整流子或滑環面的距離應符合如下 規定:主發電機:24mm牽引電機:35mm啟動 發電機:23mm刷盒底面與換向器外表不平 行度不大于lmm=每次每次四換 向 器、各電機升高片無開焊、縮頭,整流子外表應 光潔,不應有凸片和嚴重燒傷,換向片間云母槽下刻深度不小于 0.8mm,應在1.01.5mm范圍內中小電機為0.50.8mm,換向片倒0.5 X 450中小電機為0.3 X 450。不符合要求時應予 以打磨、清槽處理。每次每次2、檢查各電機均重鐵是否松動或喪失。每次每次組

43、別順號工程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輔修小修電 機五碳 刷1、檢查各電機碳刷狀態,碳刷磨耗后長度不得少于原形的1/2,無鉚釘碳刷長度不少于原 形的2/5。牽引電機定為:有鉚釘碳刷長度不少 于33mm無鉚釘碳刷長度不少于 27mm有壽命 線的碳刷,距壽命線少于5mm寸應更換,同臺電 機應選用同廠同牌號碳刷。每次每次2、碳刷與刷盒間應有一定的間隙,不得過緊,也不得松曠,以碳刷在刷盒內能自由移動 為宜。其間隙:沿碳刷厚度方向為0.05 0.25mm,沿寬度方向為0.080.5mm=每次每次3、刷辮不得松弛或過熱氧化變色,其橫截面積損失不大于10%壓指不得壓在刷辮上, 新 裝碳刷時,應打磨碳刷接觸面,碳刷與整

44、流子 接觸面積不得少于75%同一刷盒內碳刷高度差 不大于15mm每次每次六電 機 軸 承 接 線 盒 及 苴丿、 它l、開蓋檢查中、小電機軸承并加油,加油 量為內部空間1/32/3。3X2 、翻開主發電機軸承蓋檢查,確認其滾珠無損傷,無銹蝕,剝離并加油。二項檢測組進 行軸承檢測。雙小3 、翻開各中、小電機的接線盒,檢查接線 狀態和引出線狀態并對主發刷架、滑環,車體 通風機刷架、刷盒,輔發端蓋內側與整流子部 分清洗。并檢查電機內阻。每次每次4、翻開各牽引電機接線盒,檢查接線柱不 得松動,線耳不得氧化過熱, 檢查Cl、C2接線 是否牢固,有無斷裂現象,清洗接線盒。F1F45 、檢查CF電機皮帶及皮

45、帶輪工作狀況,皮 帶松馳時應張緊,CF電機半軸超過2mm寸應吊下 修理,檢查CF電機各部及接線盒。每次每次6 、三項檢測組進行牽引電機軸承檢測。雙小組別順號工程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輔修小修儀 表 部 分-一-儀 表 檢 查1、檢查電源穩壓裝置,檢查儀表各管路接 頭狀態應良好,儀表外殼及玻璃罩應完整、嚴 密、清潔,刻度及字跡清晰,安裝螺絲應完整。每次每次2、檢查校對空壓機表、風壓表,寫明使用 有效日期,打鉛封。每次每次3、檢查電測轉速表裝置,并作好記錄。雙小4 、檢查電壓、電流表、轉速表、速度表裝 置,寫明檢修有效日期,并作好記錄。雙小5 、檢查校對電測溫度表、電測壓力表及其 傳感器,寫明檢修有效

46、日期,并作好記錄。雙小6 、檢查校對溫控繼電器及其傳感器,寫明 有效日期并作好記錄,檢查更換不良油壓繼電 器連接膠管,并作好記錄。雙小7 、檢查校核油壓繼電器,并作好記錄。每次每次蓄 電 池-一-蓄 電 池 組 檢 查l 、檢查畜電池門活頁、栓、拉桿、防脫卡 狀態良好,蓄電池滾輪無破損、滾動靈活。檢 查蓄電池箱內清潔狀態,殼體不許裂損,封口 填料完整,無泄漏,出氣孔暢通無阻。每次每次2、檢查各連板,極柱的螺栓狀態,去除其 氧化物,并涂上凡士林油,其有效導電面積不 小于90%每次每次3、測量各單節電壓不低于2.0V,比重在1.231.27之間,液面咼度為525mm并做好 記錄。每次每次4、更換2

47、4V蓄電池有24V直流電源變換器 的機車除外。雙小組 別順號工程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輔修小修蓄 電 池-一-蓄 電 池 組 檢 查5、測量其對地絕緣電阻 RX,測量時須用內阻3X 10KQ量程為150 V的電壓測量,其值小修互換時不低 于8000 Q,不互換時不低于 3000 Q。對地漏電電流不 超過40mA計算公式:蓄電池端電壓RX= 1 X 30000 Q正端對地電壓+負端對地電壓每次每次3.4走行局部序號部位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一-牽引裝置1、檢查車鉤裝置狀態,鉤舌與鉤鎖接觸面須平直,其咼度不 少于40mm,防跳及緩沖作用良好,3號和改良型3號下作用式車鉤防跳為515mm, 13號下作

48、用式車鉤防跳為 522mm , 鉤舌銷與銷孔間隙為 14mm。每次2、車鉤中心距軌面咼度在平直軌道上為820890mm。每次3、測量車鉤開度在最小處所測量,鎖閉位時為112130mm , 開啟位為220250mm。檢查車鉤狀態良好。每次4、車鉤防跳裝置作用良好,防跳穿銷無變形,鏈條焊接良好。每次5、車鉤的鉤舌、鉤舌銷進行探傷,應無裂紋。每次6、牽引桿機構安裝牢固,無松脫現象;每次7、牽引桿機構各桿件應無裂紋及變形外觀檢查。每次-二二車體附件1、排障器安裝牢固,底面與軌面距離為80100mm ,每次2、掃石器膠皮距離軌面為2030mm。掃石器架距軌面 7080mm。每次3、構架上的掃石器支架及其

49、支撐板焊縫探傷小修序號部位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三轉向架及 旁承1、構架及各焊縫不許有裂紋;每次2、砂箱及砂管安裝牢固,連接良好、無泄露;每次3、旁承的帆布套、油堵是否齊全良好,體部是否有裂漏;每次4、檢杳車架與構架側擋狀態,兩側間隙總和為2832mm。每次四彈簧及減 振裝置1、軸箱彈簧無折斷、裂紋,安裝座無錯位,橡膠墊不得有老 化和變形。每次2、油壓減振器安裝牢固,接頭處無漏油,橡膠墊無老化和變 形。每次五軸箱1、各軸箱無漏油,緊固螺栓無松動,螺栓緊固后必須裝防緩 鐵絲。每次2、軸箱拉桿外觀良好,橡膠件無破損及嚴重變形。拉桿芯軸 與座兩側面接觸良好,頂部間隙為0.55mm。每次3、軸箱開蓋檢

50、查,軸承不得有燒傷、缺油、剝離和油脂變質, 軸承內圈不得竄動,油封狀態良好,軸承保持架狀態良好。檢 查完畢,各螺絲均緊固,防緩裝置均恢復。1X3X5X4、輪對落修時,檢查軸箱止擋,磨耗超過1毫米時須焊修恢復原形;輪對落 修時5、更換輪對或軸箱軸承時,檢查軸箱后蓋及防塵圈,偏磨嚴 重那么需更換;更換輪 對或軸 箱軸承 時6、頂輪檢測軸箱軸承雙小六輪對1、踏面擦傷、剝離、磨耗和輪緣厚度,應在限度之內,輪箍 不得有緩和現象,標記要清晰、正確。每次2、輪對落修時,檢查從動齒輪,不得有緩慢、橫竄及磨耗超 限現象,抱軸頸拉傷須修復或更換;軸箍超探,軸身及從動齒 輪磁探;輪對落 修時3、軸頭超聲波探傷3X4、帶裂紋車軸進行跟蹤探傷;小修5、輪箍超聲波探傷小修6、DJ89、90及以前的輪芯探傷每次序號部位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修程七抱軸瓦及齒輪箱檢查1、抱軸瓦蓋、齒輪箱、電機懸掛裝置狀態良好,緊固螺栓、 拉桿不得松動喪失,防塵圈良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