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新云南呼喚教育公平_第1頁
幸福新云南呼喚教育公平_第2頁
幸福新云南呼喚教育公平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幸福新云南呼喚教育公平云南省第九次黨代會的主題提出“努力建設開放富裕和諧 幸福新云南”的目標, 省委書記秦光榮在省委九屆一次全會上的 講話也緊緊圍繞“全心全意為云南人民謀幸福”的主旨, 進一步 明確指出: 推動云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根本目的就是 要讓全省各族群眾過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這樣的幸福, 體現 在教育問題上,就在于要落實云南省第九次黨代會報告所做 出的有關教育工作部署,即“教育是民生之基繼續加大投 入,穩步推進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公平。進一步鞏固“兩基” 成果,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推動邊遠地區中小學逐步實現相 對集中辦學。 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提高家庭

2、困 難寄宿學生生活費補助標準, 擴大覆蓋面”這里, 如果把教 育公平當做教育現代化的理想追求, 教育公平就更加被突出地當 做幸福新云南的必備要素了。同樣,教育與幸福的關系也被明確提出, 成為近幾年教育研 究的一個重要主題,吸引眾多研究者從不同方面提出各自的主 張。從教育對幸福的作用、教育是幸福的手段、幸福是教育本身 所具有的特質三個方面來看,諸多主張可以相應概括為: (1) 教 育可以培養人的幸福品質; (2) 教育可以開啟個體人生幸福的可 能性,增進人的幸福; (3) 教育就是人生一個階段的幸福生活。教育與其說是在召喚幸福, 毋寧說是在與幸福牽手。 教學活動應 該是童年生活的享受, 學生應該

3、享受人生最初階段屬于兒童的歡 樂。對于兒童,校園生活才是他生命的確證,學校才是他憧憬的 福地。孩子每天走進學校,參與教學過程,不僅僅是為明天的輝 煌做好準備, 而且也是今天童年精神生活的需要。 在這些就一般 意義上理解并探究教育與幸福之關系的基礎上, 教育學意義上的 探究提出“幸福感是人在學校日常教育實踐中的成長獲得與滿 足”;而最簡單明了的說法還是“學生樂學、教師樂教、學校樂 辦、家長樂意、社會樂助”,這樣的教育本身就是幸福的,并關 乎幸福本身。從宏觀實踐看, 中央財政已經在努力確保落實“ 4%”的總目 標,云南省財政也在總量和結構上認真落實對教育的財政支持。 2011 年云南省財政民生支出

4、占地方一般預算支出的比重為 71.6%,比 2010 年高 2.6 個百分點;新增支出進一步向基層傾斜, 省以下各級財政新增財政支出占全省財政增支總額的82.7%;其中教育投入 483 億元,比上年增長 29%。可以說,我們的教育公 平已經在宏觀層面上得到了重大改善。 但就微觀而言, 教育公平 的實現還任重道遠,許多具體細微的工作還有待認真落實。筆者因工作安排, 進駐一個村委會當一年的新農村建設工作 指導員, 有機會直接了解農村的基礎教育情況。 幾個十幾歲的男 孩常到村委會場院玩, 他們也常常成群結隊地在村里的公路上打 鬧。時間久了,就慢慢和他們熟悉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 了解,才發現他們

5、已經輟學,有的已經輟學很久。其中一個 13 歲男孩讀到小學二年級就輟學了,至今已近 5 年。有一次,我在 村委會廚房煮面條, 他進來說要幾塊錢買東西吃, 我說不能給他 錢亂用, 但可以教他一起煮面條吃, 這樣我就慢慢和他建立起關 系。之后我問他,他說是因為父母離婚,母親帶弟弟出走;父親 在家時常常喝酒打他, 他就跑出來在村子里, 后來他父親長期在 外,不供給他生活需要,還常常把門鎖上,他就在村子里和別人 家吃住,他也就不能去上學。為此,我們把他父親叫到村委會來 作思想工作,臨走給了他一桶油, 他父親后來就給他鑰匙和糧油。 有幾個村民說曾經見他進到他們家里,問他,他說是找飯吃;但 他們家里丟失了

6、錢,懷疑是他偷的。后來我問他,他說自己沒有 偷過東西,不參加打架,不抽煙也不喝酒。他說他想繼續學習, 我就答應幫助他聯系學校,讀到 16 歲就去工作。但我問村里的 小學時,他們說當時是因為他太搗亂了,會帶壞其他學生,而且 學校的教室太擁擠,客觀上也需要減少人數,就叫他“轉學”, 因為現在是不允許開除的。我就此展開更多調查了解, 才發現村委會附近就有十多個輟 學兒童是這樣的, 其他村民小組也還有這個情況。 幾個老師說這 是現在學校處理“問題學生”的可行辦法, 很多地方都會這樣做 的。而且撤點并校后, 學校非常擁擠, 客觀上有減少人數的壓力。 例如:學校的廁所已經是嚴重危房, 再過一段時間就無法繼

7、續正 常使用,而且空間低矮、狹小,蹲位嚴重不足,男廁蹲位10 個,女廁蹲位 5 個,根本不能滿足男師生 340人,女師生 240人的需要,時常形成師生排隊上廁所的局面, 嚴重影響了正常課休時間最嚴重的情況是,學生宿舍低矮、非常擁擠,一間 17 平米的宿 舍,競塞有 6 張床,共住 30余名學生,出入都只能側身而過; 全校 53張床共住 233名學生,每張床住 5 人。有幾名學生輟學 所提的理由是“沒有床睡覺, 沒有桌子讀書”可見, 校舍等硬件設施的超載、 師生比的反差、 老師對“問題學生”的無奈等 情況, 形成了學生輟學的校方壓力; 厭學等原因構成學生輟學的 動力;家長的放任則最終造就了這些失學兒童。這是筆者按照定性研究的基本要求, 通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