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與績效_第1頁
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與績效_第2頁
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與績效_第3頁
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與績效_第4頁
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與績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與績效杜 康內容摘要企業國際化戰略是公司在國際化經營過程中的發展規劃,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國際化進程,決定企業國際化的未來發展態勢。然而好的戰略要有有效地績效來衡量和反應出來,本文通過闡述評判績效的相關理論和列舉一些知名企業的股價走勢圖來說明企業指定的國際化戰略與績效的關系。從而證明股價走勢也可以作為評判和衡量企業國際化戰略績效的指標之一。關鍵詞國際化 績效 股價走勢Abstract: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is in an international company in the process of busines

2、s development plan,will significantly impact on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cided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e great strategy to have effective performance to measure and reaction comes out,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evaluation of th

3、e performance of the related theory and lists some well-known enterprise's share price to explain enterprises designated deep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To prove that stock price movements can also act as a judge and measure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4、 strategy performance indexes.Key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 Performance Price Movement企業的國際化是指企業在國內發展壯大后將業務、市場推向國外乃至全球的方式,或是在發展的途中遇到了機遇想借此機會進一步的發展壯大企業自身的行為。企業要進行國際化就得制定良好的發展戰略,以便更好地在國際化進程中前進,更好地銷售公司的產品或服務。然而如何評判總結一個良好的國際化戰略所產生的績效也是目前學術進行研討的問題。本文粗淺的就目前國際化的現狀進行探討,同時通過幾個案例來簡單的說明一下企業國際化中的戰略與績效。一、國際化戰略的動

5、機與國際化戰略(一)國際化動機國際化戰略是指通過在本國市場以外,銷售公司產品或服務的戰略。企業能夠有效地實施國際化戰略的一個主要原因國際市場存在著新的潛在的機會。如果一個公司在本國市場上推出了一項新產品,其他國家可能對這項產品也有需求,于是企業對該產品進行大量生產,將本地區制造的產品出口到需求的國家。當國外市場的需求增長到一定程度,特別是當國外廠商也開始生產這種產品并滿足當地增長需求時,本國公司就會直接投資到國外市場直接開辦工廠,用于生產該產品。其目的就是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或是獲取更大的利潤。1進行跨國經營的另一個動機就是要確保企業有充足的所需資源。在一些行業中,重要原材料的供應,特別是礦物

6、和能源的供應對于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例如鋁制產品的生產商需要大量的鋁土礦,輪胎公司需要橡膠而石油公司需要在全球探索石油礦產。還有一個動機就是確保地的生產成本。在一些行業中,技術驅使企業國際化,其原因是可以將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的規模經濟,經常要求比滿足內地市場需求更多的投資。韓國主要的汽車制造商大宇、現代、起亞一定會發生這樣的事實,相應的,他們應該尋求在美國或其他國家、地區以增強其運作能力。2(二)國際化戰略企業通常選用一種或兩種基本的國際化戰略:業務層國際化戰略和公司層國際化戰略。業務層國際化戰略包括: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集中低成本戰略,集中差異化戰略或整合低成本戰略。公司層國際化戰略

7、包括:跨國本土化戰略、全球化戰略和跨國化戰略。3二、國際化的績效理論及存在的問題國內外對國際化和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已經進行了30多年的廣泛研究。研究者們著重考察了績效和國際化程度之間的關系,試圖從實證角度證明企業在財務(金融)上的成功是國際擴張的先決條件。早期的研究(1970s,1980s)僅僅把國際化的利益作為先決條件,得出了國際化程度和企業績效之間的正相關線性關系的假設。然而這一研究結果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一些有影響的研究認為早期的理論研究框架只關注國際化的利益而忽視了國際化的風險,因而得出的結果是模棱兩可的。90年代的研究承認由于在國際化程度很高的條件下,成本會超過收入,因此得出國際化既有

8、收益也有成本,國際化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是一個曲線線性關系,類似一個倒立的J曲線的結論,他們認為企業擴張過程存在一個“國際化拐點”,從這一點開始,國際化的復雜性會超越管理和組織能力所能企及的范圍。隨著國際化程度增高,企業的績效有下降趨勢的結論隱含這樣一種解釋:企業最多可能針對一個特定的產業,按照盡可能大于國內收益的比率從國外業務中獲利。但不久這一理論對國際化拐點的靜態的、不加區別的描述也受到質疑,批評者指出:表面上看不考慮跨國公司的戰略類型的企業財務績效和國際化之間的決定性關系的假設本身就具有“先知先覺的管理”的不足。進一步的統計分析顯示:國際化和企業績效的關系起碼有一個“會合、下降、再定位、

9、會合的周期”特征,而且最近的發現也證實存在這樣一種水平的S型的國際化-績效關系。4關于國際化與績效之間的關系的最新研究結果是由瑞士的瑞格若克教授和戴姆勒-克來斯勒國際管理協會的瓦格勒博士得出的。他們用多種統計方法對1993-1997五年間的84家德國制造業跨國公司的國際化績效進行了分析,得出國際化與績效之間呈標準的U型關系的結論,具體解釋是:跨國公司以很高的財務績效水平開始國際化進程,隨后公司的贏利性下降,之后利潤增長的走勢又顛倒過來,從下降到快速增長。這似乎符合蘋果公司最近幾年的發展,但從長期來看也不會照這個規律發展下去。在國際化程度較高的曲線的凹處說明一旦企業度過了這個分水點,就會趕上快速

10、增長的勢頭,從這一點我們可以推斷,一旦有效地適應了環境,跨國公司就處在一個有利的地位,隨著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公司獲利的能力會不斷增強。5考慮到成本效率和經營績效,在對外擴張的初期,經營成本不可能減少,來自廉價的原材料和低勞動力成本的利益只有那些國際化程度很高的企業才能開發得到,而且企業不得不花一定的學習時間來調整組織結構和流程,開發不完善的國外要素市場。瑞格若克和瓦格勒認為,所謂國際化的成本在某一點(拐點)必然超過贏利的觀點并不能得到證實,相反他們的研究結果提出,跨國公司在高的國際化程度下就考慮開發優良財務績效,通過內部重組經歷了組織的學習過程,公司在調整過程中會有相對長時間的績效損失,這可

11、以用來解釋為什么很多公司在到達拐點之前最終認輸或放棄國際化。在這里引入股價走勢來反應國際化的績效,也可以和國際化拐點聯系起來。當股價在底部的時候可以看做是國際化拐點的形成。如果企業的國際化戰略實施有效,則績效明顯肯定要提升,這時企業將度過拐點,股價也相應的向上爬升。這樣通過用股價走勢來反應跨國企業的績效也順理成章。6三、對聯想、青島海爾、蘋果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與股價走勢相關分析(一)聯想集團的國際化戰略與股價走勢分析1、簡單有效的戰略:保衛+進攻在全球運營的戰略制定和執行上,聯想也不是一帆風順。楊元慶事后這樣反思2009年之前的戰略困局:“我接手以后重點拓展的這些業務新興市場的業務、消費性的業務

12、,而那個時候也有這個方向,但是見不到成果,為什么呢?因為只有方向,沒有落實的具體的措施和資源的保障。新興市場要市場份額,再跟人家講不能虧損,而事實是當你什么都想要的時候,什么都得不到,所以我們幾年沒有進展。往深里面去想,這主要是一個職業經理人的心態,我要保證我這個季度的業績,才能有飯碗?!倍S后到來的經濟危機把這些戰略執行和落實的不足都暴露出來經濟危機一發生,成熟市場和商用市場都大受影響,聯想的主要收入來源大受影響;而當時消費市場和新興市場還是挺好的,但是聯想沒有準備。從財務指標來看,中國市場所貢獻的收入一路走高從2007財年第三季度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38%到2009年同期的45%,但盡管如此

13、仍然難挽聯想虧損的頹勢,在2009年柳傳志重回聯想的前一個季度虧損達9700萬美元。在2009年聯想管理層調整后,楊元慶向董事會遞交了一份4年計劃:“我們跟董事會溝通,通過裁員擠出來的錢,我們不希望把它變成當年的利潤,而需要進行投資投入在新興市場和消費性業務。所以董事會在看我的業績的時候,我希望不要只看我2009年的業績,我給你一個4年的財務計劃,在頭兩年的時間里我更關注的是那些戰略業務的拓展,更關注的是增長,然后到后面兩年的時候,就有更大的利潤回報。”這個計劃,就是現在非常有名的“保衛+進攻”的雙拳戰略。歷史上,所有有效的戰略都是簡單的,雙拳戰略也是如此楊元慶要保衛的是聯想的兩個核心業務,一

14、個是中國市場,一個是全球的企業客戶,所謂保衛就是要賺錢,要盈利。有了來自于保衛方面的利潤,才能夠去進攻。進攻的目標就是在全球的新興市場(例如俄羅斯、巴西、印度、東南亞、東歐、拉丁美洲)以及成熟市場的消費類業務。對于進攻的目標,聯想管理層關注的焦點不是利潤,而是成長。過去聯想在這些領域的市場份額很小,需要快速地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而不把利潤放在第一位,甚至在很多新興市場,聯想是先投入、出現虧損也要搶占市場份額。雙拳戰略的推出,體現了聯想對于國際化業務更深刻的理解,把每個業務單元的目的講得很清楚,所以每個單元行動起來目標非常明確的。“此前對于所有的業務單元,管理層的要求幾乎都是一致的,就是看財務報

15、表,看利潤和營業額是不是達到預算。這是運營型的管理方式,而不是戰略型?!睏钤獞c說。這套戰略聽起來并不復雜,但是在楊元慶看來聯想之所以能在近兩年取得這樣的成績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雙拳戰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市場一轉去年的頹勢,在整個市場下滑4%的時候聯想北美銷售額卻取得了30%的增長,盈利較去年增加幾千萬美元。在該市場聯想主要采取保衛關系型即商用大客戶的利潤,中小企業及個人消費則采取進攻策略,這一做法使得聯想盈利有所增加,同時上一季度消費市場份額方面也獲得了7%的增長。目前聯想在發達國家市場,已經實現全部盈利。在進攻的方式上,聯想采取的策略也略有不同,新興市場的攻城略地主要是依靠聯想自身在中國市

16、場取得的成功經驗作為指導,快速構建起供應鏈、渠道等一整套產業鏈,迅速搶占市場。要把聯想中國的業務模式復制到新興市場,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就是供應鏈,新興市場國家散落在各個大洲,而聯想的核心供應鏈在中國,國際產業供應鏈也是連通成熟市場和發達國家的,陳紹鵬要做的第一個工作就是把全球PC工業的物流體系修通,整個新興市場包括150多個國家,經過優化后目前已經有49條線路,在新加坡、非洲和東歐都擁有了自己的物流分銷中心。因為要平衡時間和成本,因此這項工作相當具體和細致,經過大量的供應鏈梳理工作,使得聯想新興市場較偏遠的國家海運周期從平均大概8到10周縮短到現在的4到6周。雖然這項工作很艱苦但是陳紹鵬認為很值

17、得也很必須:除了能夠提升效率,使得聯想一下對那個市場的反應速度加快了,隨著發貨量的增加將來還會顯現出更大的效應。72、股價走勢分析圖表 1聯想國際化之前的股價走勢圖表 2聯想國際化之后的股價走勢圖一是從09年之前聯想集團的股價走勢分析圖。從圖可知聯想集團的股價基本上在3.5元左右,就2007年開始股價開始爬升,到2008年又回落。這是因為07年是股市的大牛市,可以看到的是雖然股價是向上爬升的,可是都是以陰線上升的。同時在07年年末左右這個階段,股價就開始下降了,這也就是牛市變熊市了,其股價自然而然就掉下來了。這就說明在這幾年的戰略與業績表現中聯想并不是很理想,其實質原因還是沒有一個較好的企業戰

18、略來引導企業向更好地方向發展。下面來看圖二:圖二是聯想在2009年后至今的股價走勢。可以清楚地看到正好從09年開始聯想集團的股價走勢慢慢穩定向上爬升,這也正好符合了聯想集團在最近幾年實施的戰略所體現出來的績效的轉變。其平均股價也在5左右,在并購了IBM的PC業務后,2009年初,聯想集團進行了管理層的大調整,成立了一個以楊元慶為首的中西合璧的班子聯想執委會 LEC (Lenovo Executive Committee)。LEC會議會選擇在聯想近期戰略中的重要區域城市舉行,每月一次,會期一周,2009年之后聯想所有重大的決策都是出自LEC。同樣也是09年,聯想的股價開始上升,到了2010年,2

19、010年股價走勢有些平緩,因為剛剛合并了IBM所以需要對企業的內部機制和相關方面進行融合,以便更好地發展。兩個企業的內部融合是個漫長的過程,有時需要1年,有時甚至更多。從2011年年末可以看到股價又有了開始爬升的趨勢,所以可以認為一個企業所實施的戰略,尤其是在國際化進程中所體現的效果與績效可以通過該企業的相關財務數據再配合該企業的股價走勢圖來衡量,判斷該戰略是否是好的戰略是否是適合該企業發展的戰略。(二)青島海爾的國際化戰略與股價走勢分析1、國際化戰略簡介企業國際化戰略是企業產品與服務在本土之外的發展戰略。隨著企業實力的不斷壯大以及國內市場的逐漸飽和,海爾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本土以外的全球海外市

20、場。在這一階段,海爾產品銷往全球主要市場,同時開始營建自己的海外經銷商與售后服務網絡。海爾的國際化戰略經過了播種、扎根、結果三個階段:播種階段通過出口創牌,創海爾國際市場知名度。扎根階段通過“三位一體”本土化實現扎根,創海爾國際市場信譽度。所謂“三位一體”,就是指產品的設計、制造、營銷都做到當地化。結果階段通過“三融一創”,創海爾國際市場美譽度。創本土化名牌,是國際化海爾的最終體現。惟有如此,才能做到超前滿足當地消費者不斷變化的個性化需求。海爾國際化進程主要戰略海爾十多年的國際化道路的實踐也形成了具有海爾特色的一整套國際化理論和實踐經驗:(1)本土化戰略在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過程中,海爾在海外設

21、立了10個信息站、6 個設計分部和2個工業園,專門開發適合當地人消費特點的家電產品,建立海外營銷公司。到美國投資建廠雖然付出了很高的成本,但可以獲得需要的技術和人才,最先設計出適合美國消費者的產品,并獲得最新的行業信息。同時,在海外設廠可以有效規避國際貿易中的非關稅壁壘,還可以解決國外對中國企業的反傾銷問題。(2)“先難后易”戰略首先,在進入國際市場時,海爾采用的是“先難后易”戰略,即首先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而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勢進入發展中國家,并把使用海爾品牌作為出口的首要前提條件。海爾冰箱能擺在自己的老師家門口德國,靠的是揭下商標、打擂臺的形式建立起的海爾產品高質量的信譽。2002年海

22、爾洗農機在巴基斯坦海爾工業園開始投產。目前海爾集團在全球建立了10個工業園,在海外建成了22個工廠及制造基地。海爾的產品打破地域的限制,以58個大類,9000個規格品種,20000多種基本功能模塊,技術人員、經銷商和消費者可以在這個個性化平臺上,根據當地的消費習慣和風格設計出有針對性滿足當地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為實現“全球定制”提供可能。(3)“三位一體”戰略為了實現海爾開拓國際市場的三個三分之一的目標,海爾在海外設立10個信息站6個設計分部,專門開發適合當地人消費特點的家電產品,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96年開始,海爾已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美國等地建立海外生產廠。1999年4月份,海爾

23、在美國南卡州的生產制造基地的奠基標志著海爾集團在海外第一個“三位一體本土化”,即設計中心在洛杉磯、營銷中心在紐約、生產中心在南卡州。2001年6月從海爾并購意大利當地冰箱工廠開始,海爾也在歐洲真正實現了“三位一體”的本土化經營。2、股價走勢分析圖表 3海爾國際化之前的股價走勢圖表 4海爾國際化之后兩年的股價走勢青島海爾是在90年代中期進行國際化的,我們來看圖三:圖三是海爾在90年代初的股價走勢圖,平均股價在4.5元左右。而且其走勢有向下的趨勢。這時海爾并沒有走國際化路線,當然其在國內的發展業績是較好的,從股價走勢圖上也可以看出來。股價一開始從12元左右開始向下,在94年最低2.6元,又開始上升

24、到7.5元左右。可是到94年中期其股價走勢一直趨于平穩。因為國內市場已經發展成熟,海爾也正在醞釀著國際化的路線。從圖四股價走勢圖上來看似乎在1996年開始股價就開始飆升了,之前青島海爾基本上沒什么好的業績的表現,雖然海爾開展國際化路線在中國市場來說是很早的了。從上面海爾實施的戰略分析來看,96年開始,海爾已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美國等地建立海外生產廠,其業績也是有目共睹,導致了其股價在兩年之內達到了34.5元。 我們國家的股票市場起步較晚,發展的并不全面,并不是很有效,還帶有一些主觀色彩。但是在國外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比如美國,日本,英國等等,這些國家的股票市場是很有說服力跟代表性的。

25、這些國家的股票市場就是經濟市場的縮影,甚至可以說是全球經濟的晴雨表。比如說以蘋果公司在09年推出的戰略與09年到今的股價走勢圖來說。(三)蘋果公司的國際化戰略簡介與股價走勢分析1、蘋果公司的國際化戰略簡介從產品公司到平臺公司戰略,蘋果公司不僅是個用戶體驗高手,也是一個戰略制定的高手,其戰略演變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優質優價戰略.喬布斯曾經甚至底氣十足的說:“我們的目標并不是制造出市場上最廉價的產品,而是制造出最優質的產品。如果這意味著麥金塔系列產品有時必須比別人貴上百分之十至十五,就讓他比別人貴吧。”第二階段:“硬件+軟件”的吸金組合拳戰略。先是以優質優價吸引蘋果粉絲。2001年IPO

26、D剛推出時價格高達399美元,隨后容量更大的ipod推出,定價499美元。隨后推出衍生周邊產品,比如ipod hi-fi。更厲害的吸金手段是軟件,比如蘋果的itunes、app商店。這個吸金組合拳是逐步完善的。蘋果接下來推出的讓“果粉”如癡如醉的iphone、ipad等明星產品,都重復了類似的吸金路線。第三階段:平臺公司戰略。平臺公司戰略是喬布斯對蘋果公司做的最大的貢獻,可以說是吧蘋果公司從一個消費電子公司升級為一個平臺公司,以硬件來帶動平臺,再以平臺來擴大新的平臺需求。蘋果公司自從2009年在40家優質大店中開設“蘋果店中店”。09年“五一”黃金周期間,首批正宗的“蘋果店中店”率先走進了五家

27、五星級門面店,分別是南京、無錫、蘇州、杭州和常州的無大賣場。09年蘋果公司與聯通公司合作推出了iphone3G,盡管價格高昂但是也很受消費者的歡迎。其公司績效也就自然而然的向上爬升,蘋果公司以強大的創新意識和前瞻性的市場洞察力,不斷地推出新產品,為消費者創造產品,這也達到了作為一個企業的最高水平。2、股價走勢分析這是一張蘋果公司最近五年的股票價格走勢圖,我們就不列舉其全部的股價走勢圖了,也沒有必要對其國際化之前的與國際化之后的股價走勢圖進行了分析了。因為我們主要是研究證明股價走勢圖可以反應企業的國際化戰略所產生的績效的。通過上面對戰略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其股價從2009年開始就有了上升的趨勢,直到2012年四月份達到最高。而股票市場本來就有預見性與提前性。所以蘋果公司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