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球菊苣生產_第1頁
芽球菊苣生產_第2頁
芽球菊苣生產_第3頁
芽球菊苣生產_第4頁
芽球菊苣生產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芽球菊苣以肉質直根經軟化栽培后形成的芽球供食,富含胡蘿卜素、鉀、鈣和VC。因含有馬栗樹皮素、野萵苣苦素而略帶苦味,具有清肝利膽之功效。芽球菊苣作為一種優質、高檔、保健蔬菜,在歐洲、北美洲等發達國家備受消費者青睞。據記載,荷蘭種植菊苣約在1616年,以后歐洲的其他國家也陸續開始種植。最早人們只是食用菊苣的嫩葉,并把這種食葉的菊苣稱為綠葉菊苣,后來將其肉質根放在黑暗中生成軟化產品芽球菊苣(比利時菊苣)供食用。芽球菊苣葉球疊抱,頭部鵝黃色,下部奶白色,直徑約5cm,長1012cm。這種新穎的蔬菜在市場上一經出現,立刻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歐洲國家的蔬菜市場隨時可以見到一箱箱碼放整齊的芽球菊苣,當地人稱這

2、種蔬菜為Chicory。    1荷蘭早期芽球菊苣栽培    荷蘭較大規模種植芽球菊苣始于1945年,早期均采用土壤栽培。農戶將收獲的肉質根進行窖藏,在原菊苣肉質根栽培田旁挖寬2.0m、深0.5m的栽培槽,長度依需要而定。將肉質根整齊碼放在栽培槽內,在栽培槽上方架設預制瓦楞薄鐵板遮光、保溫。收獲時將鐵板掀掉,采收芽球。    2荷蘭芽球菊苣生產現狀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荷蘭芽球菊苣生產開始向機械化、工廠化方向發展,目前已全部實現現代化生產,每年播種面積約

3、1600hm2,產量10萬t左右。    2.1品種選擇選用優良品種是生產優質芽球菊苣的重要保證。荷蘭對芽球菊苣品種的選育起步較早,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育成了早、中、晚熟配套品種,如STOKA(早熟)、BLANCA(晚熟)、TRILOF(中早熟)等。在荷蘭,芽球菊苣生產多采用F1種子,如ZOOMF1、MIDEKAF1、PaxF1、KodiakF1等,具有產量高,產品整齊、形狀好、商品率高,抗細菌性病害等優良特性,產品質量達到特級、一級標準的90%以上。    2.2肉質根栽培在荷蘭,一般農戶管理土地面積2025公頃,耕地、旋耕、起壟、播

4、種、澆灌、施肥、除草、收獲等均采用機械化操作,不但節省了勞動力,而且也使操作技術更加規范化。芽球菊苣肉質根采用壟上栽培,土地經過機械深翻、旋耕后,使用專用機械起壟,機械構造并不復雜,但效率極高,非常實用。播種采用機械精細播種,每公頃用種量525600g,是常規手工播量的1/4。由于種子精良,播種精確,所以出苗極為整齊。肉質根收獲時用聯合收割機將地上部葉片切除,從地下25cm處掘出肉質根,通過傳送裝置送到運輸車上,運到冷庫進行前期冷藏。機械收割保證了標準的肉質根收割長度,避免了手工操作造成的損傷。    2.3肉質根周年貯存芽球菊苣肉質根采用一年一季栽培、冷庫貯存的

5、技術,以保證周年生產。收獲后的肉質根需進行前期冷藏,經一段時間低溫處理即可進行軟化生產。其余的肉質根可在03條件下周年貯存。    3荷蘭芽球菊苣生產工藝    早期荷蘭芽球菊苣生產多為土壤栽培,現已實現工廠化立體無土箱槽式水培,溫、濕度等管理均采用自動化控制。    3.1立體無土箱槽式水培立體栽培槽多為木制,長寬均為1.2m,深15.0cm。槽中央裝有排水管,供水循環使用。栽培槽可疊放,一般放67層,層間距50cm。木制栽培槽質量較重,移動時需使用電動叉車進行裝卸。   

6、  3.2溫、濕度自動化控制在荷蘭,芽球菊苣周年生產溫度控制主要是夏季降溫。根據生產廠房的大小,生產場地配有相應的制冷設施。水培生產,栽培槽內的水需要定時進行循環,水溫、pH、EC、營養液及水中含氧量均需嚴格控制,并進行調節。完成上述控制需要一套復雜的管網系統,由傳感器采集相應的技術參數,輸入計算機后完成調控。    3.3自動化采收、包裝合格的肉質根只需2530d(天)即可生成肥碩的芽球。為了節省勞力,較大型的水培工廠多采用自動化采收、包裝。將長有芽球的肉質根從栽培槽中取出,放在切割、包裝自動線上,自動線由光電控制,計算機操作完成整個工作程序。

7、0;   4產品    4.1產品等級、規格荷蘭將芽球菊苣產品分成特級、一級、二級3個等級,特級產品要求抱球緊實,外葉長不小于整球長的3/4;一級、二級產品外葉長不小于整球長的1/2。芽球長均在1012cm,顏色為黃白色。    4.2包裝芽球菊苣采用紙箱包裝,每箱碼放兩層,為防止芽球見光變綠,每層上蓋有紫色或藍色不透光塑料膜。包裝好的芽球菊苣在34條件下可存放15d(天)。(中國蔬菜,張德純,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00081)一、品種選擇 Pax(派克斯):荷蘭引進,雜交一代品種,整齊度高,生長快,耐抽

8、薹,栽培容易,芽球圓柱狀,黃色重,貨架期長。 吉康一號: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培育,植株直立,板葉,葉片較寬,芽球圓柱狀,淺黃色,貨架期較長。 二、播種育苗 1種子的準備 菊苣種子的千粒重為1215克。軟化白菊苣的種子的芽率應在80以上,直播用種150克,育苗用種30克。 2播種育苗期 軟化菊苣適宜秋季栽培,春季栽培易抽苔不能形成良好的根株。北京地區宜7月10日20日播種。 3播種 菊苣宜直播,育苗移栽易形成彎根或歧根。但直播用種量大大增加,否則易出現缺苗斷壟。彎根,叉根對軟化產量品質影響不大。可采用穴盤育苗,提前測定發芽率,按發芽率和田間苗密度確定種子用量。田間直播宜按35倍育苗用種量進行播種,開

9、溝撒播或開穴點播皆可,覆土0510厘米(與白菜播種相似),鎮壓后即可澆水,4天即可出苗。 三、定植 1整地、施肥、作畦 培育理想的根株,是獲得高產高質的關鍵。宜選擇耕層深厚的 壤土或砂壤土為宜,根據土地的情況,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5000公斤,長效復合肥100公斤,平整土地,作成南北走向80厘米寬(溝對溝)高畦,畦高15厘米左右。注意應施入腐熟的有機肥,否則,易產生蠐螬,危害根部,蠐螬發生嚴重的地塊盡量避免種植或加以防治。 2定植及留苗密度 育苗栽培的可在8月上旬定植,80厘米寬高畦定植兩行,寬窄行、壟上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每畝定植1萬株,直播的經過2次間苗,選優去劣,留苗株數1萬株。

10、3定植后管理 (1)前期:8月上旬天氣仍然較熱,仍應加強水份管理,此期可施用2次氮肥促進植株生長,每畝每次施入尿素3公斤。 (2)中期:9月份陽光充足,氣候適宜,正是菊苣的旺盛生長期,地上地下均在旺盛生長。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佳,每次水宜澆足。封壟前進行中耕培土,增強土壤的透氣性和保水性。 (3)后期:10月天氣漸涼,10月初根葉已基本形成,控制澆水。除上旬可澆12次水外,中下旬不再澆水。葉部噴施03KH2P04二次,促使養分向根部運轉,使根內的干物質增加,水分減少,以利下階段的貯藏和軟化栽培。 四、根株收獲 北京地區在10月底,11月初即可收獲根株。收根株時用鐵鍬或機械應盡量將根全部挖出,整

11、理時自根的上部向上留46厘米葉用刀切斷,如果留的太長貯藏時容易腐爛。留的太短容易傷及生長點而不能形成商品芽球。掰掉外部的黃葉、爛葉,放到02的庫中或窖中貯存,分期分批地進行菊苣的軟化栽培,結合根的貯存,可使菊苣的供應期大大的延長。標準的菊苣的根應是直的沒有叉根,直徑35厘米,重約99127克,根粗超過5厘米,易形成側芽。 五、軟化栽培 1土培法 一般在地上進行,北京地區可在大棚和溫室中加鋪地熱線進行,先挖寬15米深25厘米的槽子,長度依場地而立,下鋪地熱線上復土3厘米。把根株稍加整理(掰掉爛葉,根長按14厘米18厘米切斷)就可以在槽子一個挨一個地碼好,一畦碼好后,上面撒土68厘米待上面的土彌入

12、根的縫隙中,停止澆水。上留30厘米以上的空間,復黑膜或用其它遮光物均可。前期溫度保持1618左右時,后期溫度12,收獲前2天溫度10左右,并夜間全部揭開防風,20天左右即可收獲芽球。 2水培法 規模化、工廠化種植者用專供軟化用的有木制或鐵制帶有4條腿的槽子在恒溫庫中進行立體栽培,機械操作,生產效率很高。還可以在室內或溫室中進行,少量栽培可以利用高4050厘米的容器中進行,或使用高30厘米高的槽子。不論在何地用何種容器進行水培,都必須避光,保持黑暗的栽培環境。用水液栽培時,要注意把根先要洗凈,爛葉、外葉先掰掉,水位應在根的12以下l3以上,循環水,干凈水為最佳。前期溫度保持1618左右時,后期溫度12,收獲前2天溫度10左右,并夜間全部揭開防風,20天左右即可收獲芽球。 六、病蟲害防治 菌核病:軟化栽培階段,黑暗條件小,菌核病容易發生,一般在根株上不長滿白色菌絲,菌絲生長快,向附近根株傳染,應每天檢查生長情況,發現有病株,立即拔掉,少量的清除一次即可。如果病害較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