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板外墻外保溫技術規程DB21∕T12712003_第1頁
EPS板外墻外保溫技術規程DB21∕T12712003_第2頁
EPS板外墻外保溫技術規程DB21∕T12712003_第3頁
EPS板外墻外保溫技術規程DB21∕T12712003_第4頁
EPS板外墻外保溫技術規程DB21∕T1271200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DB21遼 寧 省 地 方 標 準 DB21/T12712003 J102992003 E PS板外墻外保溫技術規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terior Wall Outer Thermal lnsulation Based on EPS board 20031101 發布 20031201實施 遼寧省建設廳 聯合發布 遼寧省質量技術監督局1 總 則 為適應遼寧省節能建筑的建設需要,規范EPS板外保溫體系,使其設計與施工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和確保質量,特制定本規程。 本規程適用于非抗震設計和設防烈度6度至8度抗震設計的新建、擴建、改建的采暖建

2、筑,且房屋總高度不超過100m。 EPS板外保溫體系,必須進行節能設計和抗風設計。 EPS板外保溫體系采用的各種材料應配套供應。對材料和施工質量的特別要求,應在設計文件上注名。 EPS板外保溫體系的設計與施工除應執行本規程外,尚應遵守現行國家及遼寧省的有關標準的規定。2 .術語和符號2.1 術語 2.2 符號 3 材料 3.1 一般規定 EPS板外保溫體系所選用的材料應付合公家現行產品標準的規定,并應有出廠合格證。 EPS板外保溫體系所選用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指標應經法定檢測機構檢測確定,并應復合設計要求。 膠粘劑應有與所接觸材料的相容性試驗報告。玻纖網應有成分化驗報告和保質年限證明。 3.2

3、EPS板 EPS板的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下列要求:1 表觀密度不應小于18/m3;2. 導熱系數不應大于0.041W/m·K;3. 氧指數不應小于30;4. 體積吸水率不應大于6;5.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強度試驗值不應小0.1Mpa。 EPS板的厚度不應小于30mm,標準規格板的平面尺寸為 1200mm×600mm,其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的要求。 表 尺寸允許偏差(mm)項 目允許偏差厚 度50±1.550±2.0寬 度±1.0長 度±2.0對角線±3.0板邊平直±2.0板面平整度±1.0 EPS板出廠前

4、,應在自然條件陳化42d,或60蒸汽中陳化5d。 3.3 膠粘劑 膠粘劑的拉伸粘接強度試驗值應符合表3.3.1的規定。表 膠粘劑的拉伸粘接強度試驗值項 目拉伸粘接強度(pa)備 注與水泥砂漿粘接(14d)原強度0.60耐 水0.40與EPS板粘接(14d)原強度0.10破壞界面在板上EPS耐 水0.10 膠粘劑的可操作時間不應小于2h,不易大于4h。 3.4 錨 栓 錨栓應有塑料釘或具有防腐性能的金屬螺釘和帶園盤的塑料膨脹套管構成。 金屬螺釘應采用不銹鋼或經過表面防腐處理的金屬金屬制成。塑料釘和帶園盤塑料膨脹塑料套管應采用聚酰氨、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不得采用回收的再生材料制作。錨栓的規格應復合

5、下列要求:1 外經工程直徑為8mm;2 進入基層墻體的有效錨固長度不小于25mm;3 錨栓長度等于EPS板的厚度與錨固長度之和;4 塑料園盤的直徑宜為50mm。 單個錨栓的抗拉承載力標準值不應小于0.30kN。3.5 抹面膠漿 配制抹面膠漿用的水泥基材料,宜選用425硫鋁酸鹽水泥或32.5、42.5強度等級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并應分別符合國家建材行業標準快硬硫鋁酸鹽水泥JG714和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的規定。 抹面膠漿與EPS板粘接時,其拉伸粘接強度(包括耐水和耐凍)不應小于0.1Mpa。 抹面膠漿應具有良好的柔韌性。用水泥基材料配制的抹面膠漿,其抗壓強度與抗折強度的比值不應大

6、于3;用非水泥基配置的抹面膠漿,其開裂應變值不應小于1.5。 抹面膠漿的操作時間不應小于2h,且不宜大于4h。3.6 玻纖網及其他 玻纖網的性能除應滿足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JC/T841的規定外,尚應符合表3.6.1的要求。飾面層涂料的性能應符合外墻建筑涂料的相關標準要求。 EPS板外保溫體系所用的附件(包括密封膏、蜜蜂條、包角條、包邊條、蓋口條等)應分別符合相應產品標準要求。 表 玻纖網的性能指標項 目性能指標標準網加強網網孔中心距(mm)46510單位面積質量(g/m2)160300耐堿斷裂強力(經、緯向)N/50mm10001800耐堿斷裂強力保留率(經、緯向)50斷裂應變(經、緯向)5.

7、04 設計要求 4.1 一般規定 EPS板外保溫體系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EPS板外保溫體系應與基層墻體粘(錨)固牢,在自重、溫度、收縮、風載及主體結構正常變性等各種作用下應保持穩定。 EPS板外保溫體系的各組成部分應具有無力、化學、穩定性,所有材料應互相相容。 EPS板外保溫體系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且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的有關規定。不采暖樓梯間隔墻不應采用EPS板外保溫體系。 根據EPS板保溫體系可能受到碰撞的概率和沖擊能量,其抗沖擊性能按表4.1.5劃分為三個使用等級,設計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表 抗沖擊性能使用等

8、級使用等級部 位沖擊能量抗沖擊水平I不可能受到撞擊的部位3標準抗沖擊II門窗口邊、維修設備需要支靠部位5中度抗沖擊III房屋底層、經常有人通過的戶外墻面10高度抗沖擊 EPS板外保溫體系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1.6的要求。 表 EPS板外保溫體系性能指標項 目性 能 指 標吸水量 ( g/m3)500耐凍融表面無裂紋、空鼓、水蒸氣濕流密度(g/m2.h)0.85不透水性試樣防護層內側無水滲透耐候性表面無裂紋、粉化、剝落現象 注:EPS板外保溫體系性能試驗應按本規程附錄A的規定執行。 EPS板外保溫體系應在下列部位設置變形縫:1 基層結構設有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處;2 預制墻板相接處;3 保溫體

9、系與不同材料相接處;4 結構可能產生較大變形的部位。 變形縫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 變形縫最大間距應不大于18m;2 變形縫的寬度宜為20mm; 3 變形縫處及其兩側的EPS板應按第條規定設計。 EPS板外保溫符合墻體的傳熱系數應符合遼寧省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實施細則(采暖居住部分)DB21/1007的要求,其熱工性能應符合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規定。 EPS板外保溫節能住宅的客廳內宜設機械排風換氣井管,臥室的外窗或外墻上應設置能關閉的進氣窗(孔),該窗(孔)下緣距樓(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2m. 4.2建筑節能計算 EPS板外保溫建筑節能設計應按照遼寧省規定的標準執行。 EPS

10、板外保溫建筑的節能設計應根據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規定的圍護結構各部分的傳熱系數,結合本地區的氣候條件和建筑物的實際情況,經建筑熱工計算確定EPS板的厚度。對以240mm厚燒結多孔磚和190mm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為圍護結構、節能率為50和65的EPS板外保溫節能建筑,其EPS板的最小厚度可按附錄B表B.0.1采用。 EPS板外保溫復合墻體的平均傳熱系數應按式(4.2.3)計算。Km ()式中 Km平均傳熱系數 ( /2.)計算單元中外墻主體部位的傳熱系數 ( /2.) 計算單元中外墻主體部位的傳熱面積 ( 2) KB1, KB21 KBi計算單元中外墻熱橋部位的傳熱系數 ( /2.) 計算EPS板

11、外保溫復合墻體的平均傳熱系數時,宜以一個開間和層高的定位線圍合的外墻為計算單元。外墻上的門窗洞口面積不應計入外墻面積。 建筑熱工計算時,應考慮保溫板在安裝敷設中受損、受潮、雨淋的影響,EPS板的導熱系數應進行修正,其修正系數可按1.2采用。 EPS板外保溫復合墻體應根據地區氣候條件合室內熱環境設計指標,按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有關規定,進行內部冷凝受潮驗算。采暖期EPS板內部冷凝受潮而增加重量濕度應小于15,否則應設隔氣層。 4.3 抗風計算 作用于EPS板外保溫體系上的風荷載標準應按式(4.3.1)進行計算: K=qzzsWo ()式中:作用EPS板外保溫體系上的風荷載標準值(

12、kN/)qz 高度z處陣風系數,可取2.25;z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 應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的規定采用; s 風荷載體型系數。垂直體系外表面可按±1.5采用,其他情況可根據實際情況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的采用,當建筑物進行了風洞試驗時,可根據風洞試驗結果確定。WO基本風壓,(kN/),應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采用或按本規程附錄C采用。. 按第4.4節規定采取構造措施的EPS板外保問體系,當符合下列條件時可不進行抗風計算:1 基本風壓不大于0.45kN/;2 基本風壓不大于0.55kN/;且距室外地面的高度不超過60m;3 基本風壓不大于0.65N/,且

13、地面的高度不超過40m。 在風壓作用下EPS板與基層現混凝土墻體粘結面積應符合下式要求:W ÀCE/À (-1)式中:W風荷載設計值(kN/)WWWk; (-2)式中:W風荷載分項系數,取W1.4;Wk風荷載標準值(kN/),按公式(1)計算;膠粘劑與EPS板粘結垂直拉伸強度設計值(MPa),0.3m;m膠粘劑與EPS板粘結垂直拉伸強度試驗平均值,m不應小于0.1MPa ,m0.1 MPa時,應取m0.1MPa ;折減系數采用點式粘結法,取0.5;采用條式粘結法 ,取0.4;ACE 一塊EPS板與基層墻體粘接的面積,ACE不應小于0.3A ,當ACE0.8A時,應取ACE0

14、.8A;A 一塊EPS板的面積()。 4.4 構造要求 EPS板外保溫體系各層厚度應符合表4.4.1的規定。 表 各層厚度限值(mm)項目基層找平層粘接層保溫層保護層高、中度抗沖擊標準抗沖擊厚度2558計算確定5.07.03.05.0 EPS板鋪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 豎縫應錯開; 2 豎縫距外墻外側和門窗口邊的距離不應小于600; 3 結構變形縫處EPS板之間應留不小于20mm的間隙。 4.4.3 EPS板與基層墻體宜采用點條式粘結法,并符合下列要求:1 每塊EPS板周邊宜為條式粘結法,并符合下列要求:2 每塊EPS板內為點式粘結,粘結點宜為均勻布置,直徑宜為50100mm,中心不應大于30

15、0mm。3 每塊EPS板與基層墻體的粘結面積率不應小與30。 EPS板外保溫體系的錨栓宜符合附錄D表D.0.1的要求(見P51)。 玻纖網的鋪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 EPS板外側應設標準網增強抹面層,標準網應位于抹面層中間部位; 2 相鄰標準網應相互塔接,其塔接長度左右不應小于100mm,上下不應小于80mm; 3 墻角處不允許塔接,標準網的塔接處據墻角不應小于200mm; 4 中度抗沖擊部位應增設一層標準網,高度抗擊部位應增設一層加強網,增設的加強網應設在緊靠EPS板外側的低層。 門窗洞口的角部應沿45 o 角方向增設200mm×400mm的標準網;外墻轉角應增設一層標準網。 EP

16、S板外保溫體系的起端和終端(包括門窗洞口處、管道或其他設備穿墻洞口處;勒角、陽臺、雨蓬、女兒墻等盡端變形縫;基層不同構造、不同材料處;裝修造型部位)應做好包邊保護、密封和防水構造設計。包邊標準網壓進EPS板下的寬度不應小于100mm,位于板外的寬度不應小于200mm。 5 施工準備 6 施工技術 7 質量標準 8 工程驗收 建筑節能計算1 外墻的平均傳熱系數和平均熱惰性指標1、小砌塊外墻的平均傳熱系數Km和平均熱惰性指標Dm,是考慮了外墻熱橋部位的傳熱損失和熱穩定性,而需要進行計算的兩個熱工性能指標。2、外墻的平均傳熱系數Km和平均熱惰性指數Dm,一般是以一個開間層高和定位軸線圍合的外墻為計算

17、單元。3外墻圍護結構的平均傳熱系數Km按公式(4.2-1)計算。 (1)式中Kp外墻主體部位的傳熱系數,W/m2·K;Fp外墻主體部位面積,m2;KB1,KB2,KBi外墻周邊熱橋部位的傳熱系數,W/m2·K;FB1,FB2,FBi外墻周邊熱橋部位的面積,m2;4、外墻熱橋影響的平均熱惰性指數Dm按(4.2-2)計算。 (2) 式中Dm外墻主體部位的熱惰性指數;Fp外墻主體部位的面積,m2;DB1,DB2,DBi外墻周邊熱橋部位的熱惰性指數;FB1,FB2,FBi外墻周邊熱橋部位的面積,m2。2 建筑物耗熱量指標和采暖耗煤量指標 耗熱量指標應按下式計算:qH = qH

18、83;TqINFqI·H ()式中 qH建筑物耗熱量指標(W/); qH·T單位建筑面積通過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W/); qINF單位建筑面積的空氣滲透耗熱量(W/); qI·H單位建筑面積的建筑物內部得熱(包括炊事、照明、家電和人體散熱),住宅建筑取3.80(W/); 單位建筑面積通過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應按下式計算:qH·T(tite)()/A0 ()式中 ti全部房間平均室內計算溫度,一般住宅建筑16取; te采暖期室外平均溫度(),應按本細則附錄A附表A采用(p45); i圍護結構傳熱系數修正系數,應按本細則附錄B附表B.1采用(p47); Ki圍護結構傳熱系數 W/ (·K),對于外墻應取其平均傳熱系數,計算方法見本細則附錄C( p49); 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