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第16章章 城市綠地規劃城市綠地規劃1 城市綠地的功能城市綠地的功能2 城市綠地的類型和建設標準城市綠地的類型和建設標準3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城市綠地的定義城市綠地的定義 所謂城市綠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為主要存在形態的城市用地。 它包含兩個層次的內容: 一是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用于綠化的土地; 二是城市建設用地之外,對城市生態、景觀和居民體閑生活具有積極作用、綠化環境較好的區域。(建設部頒布了新的城市綠地分類標準被批準為行業標準,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 )1 城市綠地的功能城市綠地的功能l生態功能生態功能l社會經濟功能社會經濟功能2 城市綠地的類型和建設標準城市綠地
2、的類型和建設標準2.1 城市綠地的分類城市綠地的分類 根據建設部頒布的城市綠地分類標準(CJJT85-2002 、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 )該標準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混合編碼的形式,將城市綠地分為5個大類、13個中類、11個小類。l五大類: G1公園綠地、G2生產綠地、G3防護綠地、G4附屬綠地、G5其他綠地。l十三中類: 公園綠地中的G11綜合公園、G12社區公園、G13專類公園、G14帶狀公園、G15街旁綠地;附屬綠地中的G41居住綠地、G42公共設施綠地、G43工業綠地、G44倉儲綠地、G45對外交通綠地、G46道路綠地、G47市政設施綠地、G48特殊綠地。l十一小類: 綜合公
3、園中的G111全市性公園、G112區域性公園;社區公園中的G121居住區公園、G122小區游園;專類公園中的G131兒童公園、G132動物園、G133植物園、G134歷史名園、G135風景名勝公園、G136游樂園、G137其他專類公園。城市綠地分類規劃城市綠地分類規劃 l公園綠地(公園綠地(G1)G1)規劃規劃1、公園綠地組成 根據城市綠地分類標準(CJJ/85-2002),公園綠地包括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專類公園、帶狀公園以及街旁綠地。它是城區綠地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生態環境、市民生活質量、城市景觀等具有無可替代的積極作用。(1 1)綜合公園()綜合公園(G11G11)和社區公園()和
4、社區公園(G12G12) 各類綜合公園綠地內容豐富,有相應的設施。社區各類綜合公園綠地內容豐富,有相應的設施。社區公園為一定居住用地內的居民服務,具有一定的戶外游憩公園為一定居住用地內的居民服務,具有一定的戶外游憩功能和相應的設施。二者所形成的整體應相對的均勻分布,功能和相應的設施。二者所形成的整體應相對的均勻分布,合理布局,滿足城市居民的生活、戶外活動所需。合理布局,滿足城市居民的生活、戶外活動所需。(2 2)專類公園()專類公園(G13G13) 除了綜合性城市公園外,有條件的城市一般還設有除了綜合性城市公園外,有條件的城市一般還設有多個專類公園,如兒童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科學公園、多個專
5、類公園,如兒童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科學公園、體育公園、文化與歷史公園等。體育公園、文化與歷史公園等。(3 3)帶狀公園()帶狀公園(G14G14) 以綠化為主的可供市民游憩的狹長形綠地,常常沿以綠化為主的可供市民游憩的狹長形綠地,常常沿城市道路、城墻、濱河、湖、海岸設置,對緩解交通造城市道路、城墻、濱河、湖、海岸設置,對緩解交通造成的環境壓力、改善城市面貌、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顯著成的環境壓力、改善城市面貌、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顯著的作用。帶狀公園的寬度一般不小于的作用。帶狀公園的寬度一般不小于8 8米。米。(4 4)街旁綠地()街旁綠地(G15G15) 街旁綠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對獨立成片的
6、街旁綠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對獨立成片的綠地。在歷史保護區、舊城改建區,街旁綠地面積要求綠地。在歷史保護區、舊城改建區,街旁綠地面積要求不小于不小于10001000平方米,綠化占地比例不小于平方米,綠化占地比例不小于6565。街旁綠。街旁綠地在歷史城市、特大城市中分布最廣,利用率最高。地在歷史城市、特大城市中分布最廣,利用率最高。公園綠地的選擇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公園綠地的選擇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l應選用各種現有公園、苗圃等綠地或現有林地、樹叢等加以應選用各種現有公園、苗圃等綠地或現有林地、樹叢等加以擴建、充實、提高或改造,增加必要的服務設施,不斷提高擴建、充實、提高或改造,增加必要的
7、服務設施,不斷提高園林藝術水平,適應改革開放與人民群眾的需要。園林藝術水平,適應改革開放與人民群眾的需要。l要充分選擇河、湖所在地,利用河流兩岸、湖泊的外圍創造要充分選擇河、湖所在地,利用河流兩岸、湖泊的外圍創造帶狀、環狀的公園綠地。充分利用地下水位高、地形起伏大帶狀、環狀的公園綠地。充分利用地下水位高、地形起伏大等不適宜于建筑而適宜綠化的地段,創造豐富多彩的園林景等不適宜于建筑而適宜綠化的地段,創造豐富多彩的園林景色色。2、公園綠地的用地選擇與布局、公園綠地的用地選擇與布局l可以選擇名勝古跡、革命遺址,配植綠化樹木,既能顯出可以選擇名勝古跡、革命遺址,配植綠化樹木,既能顯出城市綠化特色,又能
8、起到教育廣大群眾的作用;或者結合城市綠化特色,又能起到教育廣大群眾的作用;或者結合舊城改造,在舊城建筑密度過高地段,有計劃拆除部分劣舊城改造,在舊城建筑密度過高地段,有計劃拆除部分劣質建筑,規劃、建設綠地、花園,以改善環境。質建筑,規劃、建設綠地、花園,以改善環境。l充分利用街頭小塊地,充分利用街頭小塊地,“見縫插綠見縫插綠”開辟多種小型公園,開辟多種小型公園,方便居民就近休息賞景。方便居民就近休息賞景。 城市綜合公園和社區公園的合理服務半徑城市綜合公園和社區公園的合理服務半徑 公園類型 面積規模 規劃服務半徑(米)居民步行來園所耗時間(分鐘) 市級綜合公園 20公頃 2000-3000 25
9、-35 區級綜合公園 10公頃 1000-2000 15-20 居住區公園 4公頃 500-800 8-12 小區游園 0.5公頃 300-500 5-8 公園綠地服務半徑分析圖公園綠地服務半徑分析圖 公園綠地系統規劃圖公園綠地系統規劃圖 l生產綠地(G2)規劃 1、生產綠地組成 生產綠地(G2)作為城市綠化的生產基地,其重要職能是加強苗圃、花圃、草圃等基地建設,通過園林植物的引種、育種工作,培育適應當地條件的具有特性、抗性優良品種,滿足城市綠化建設需要,保護城市生物多樣性。 由于它一般占地面積較大,受土地市場影響,現在易被置換到郊區。城市生產綠地規劃總面積應占城市建成區面積的2以上,苗木自給
10、率應滿足城市各項綠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80以上。 當前,不管是否為園林部門所屬,只要是為城市綠化服務,能為城市提供苗木、花卉、草皮和種子的各類圃地,均應作為園林生產綠地。2、生產綠地的用地選擇與布局l苗圃、花圃等生產綠地,一般應布置在城市近郊,要求土壤及灌溉條件較好,以利于培育及節約投資費用。l大城市的園林苗圃,應比較均勻地分布在市區周圍,以便就近出圃,縮短運輸距離,提高苗圃成活率。l生產綠地的布局應綜合考慮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中,近期建設與遠期建設發展的結合,遠期要建立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等綠地,均可作為近期的生產綠地,這類生產綠地的設置既可充分利用土地、就地育苗,又可熟化土地、改善環境,為遠期的
11、建設創造有利條件。l園林苗圃的規模一般按其用地性質劃分,大型苗圃20公頃上,中型苗圃面積320 公頃,小型苗圃面積在3公頃以下。各城市應該依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大、中、小苗圃相結合,合理布局,為城市園林綠化提供優質苗木。l防護綠地(G3)規劃1、防護綠地組成 防護綠地(G3)的主要特征是對自然災害或城市公害具有一定的防護功能,不宜兼作公園使用。 (1)衛生隔離帶 衛生隔離帶用于阻隔有害氣體、氣味、噪聲等不良因素對其他城市用地的騷擾,通常介于工廠、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站、殯葬場地等與居住區之間。(2)道路防護綠帶 道路防護綠地是以對道路防風沙、防水土流失、皆以農田防護為輔的防護體系,是構筑城市網絡
12、化生態綠地空間的重要框架,同時,道路防護綠帶還可以改善道路兩側景觀。不同的道路防護綠地,因使用對象的差異,防護林帶的結構應有所差異。(3)城市高壓走廊綠帶 城市高壓走廊一般與城市道路、河流、對外交通防護綠地平行布置,形成相對集中、對城市用地和景觀干擾較小的高壓走廊,一般不斜穿、橫穿地塊。 高壓走廊綠帶是結合城市高壓走廊線的規劃,根據兩側情況設置一定寬度的防護綠地,以減少高壓線對城市的不利影響,如安全、景觀等方面,特別是對于那些沿城市主要景觀道路、主要景觀河道和城市中心區、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范圍等區域內的供電線路,在改造和新建時不能采用地下電纜敷設時,宜設置一定的防護綠帶。(4)防風林帶 防風
13、林帶主要用于保護城市免受風沙侵襲,或者免受6米秒以上的經常強風、臺風的襲擊。城市防風林帶一般與主導風向垂直。(5)城市組團隔離帶 為使城市各個組團避免相互干擾,而在組團間設隔離帶。城市組團隔離帶在空間上劃分城市各個區,成為各個功能區的邊界,起到隔離作用;在生態、社會、形象服務功能上又為相鄰片區提供過渡軟連接,發揮聯系作用。其內部功能分化,需根據兩側相鄰城市功能區的性質來決定組團隔離帶兩側的功能。 城市防護綠地的布局與結構規劃應遵循整體性原則,在進行防護城市防護綠地的布局與結構規劃應遵循整體性原則,在進行防護綠地布局、結構的規劃時必需使防護對象和防護綠地聯系起來,組成綠地布局、結構的規劃時必需使
14、防護對象和防護綠地聯系起來,組成一個層次分明的整體。一個層次分明的整體。 防風林防風林應選城市外圍上風向與主導風向位置垂直的地方,以利阻應選城市外圍上風向與主導風向位置垂直的地方,以利阻擋風沙對城市的侵襲;擋風沙對城市的侵襲; 衛生防護林衛生防護林按工廠有害氣體、噪音等對環境影響程度不同,選定按工廠有害氣體、噪音等對環境影響程度不同,選定有關地段設置不同防護林帶;有關地段設置不同防護林帶; 農田防護林農田防護林選擇在農田附近、利于防風的地帶營造林網,形成長選擇在農田附近、利于防風的地帶營造林網,形成長方形的網格(長邊風向垂直);方形的網格(長邊風向垂直); 水土保持林帶水土保持林帶選河岸、山腰
15、、坡地等地帶種植樹林,固土、護坡,選河岸、山腰、坡地等地帶種植樹林,固土、護坡,涵蓄水源,減少地面徑流,防止水土流失涵蓄水源,減少地面徑流,防止水土流失。2、防護綠地的用地選擇與布局、防護綠地的用地選擇與布局 生產防護綠地規劃圖生產防護綠地規劃圖 附屬綠地(G4)規劃 1、附屬綠地組成(1)居住區綠地(G41) 居住區綠地屬于居住用地的一個組成部分。居住用地中,除去居住建筑用地、居住區內道路廣場用地、中小學幼托建筑用地、商業服務公共建筑用地外,就是居住區綠地。 它具體包括居住小區游園、宅旁綠地、居住區內公建庭園、居住區道路綠化用地等。(2)公共設施綠地(G42) 指公共設施用地范圍內的綠地。如
16、行政辦公、商業金融、文化娛樂、體育衛生、科研教育等用地內的綠地。(3)工業綠地(G43) 工業綠地是指工業用地內的綠地。工業用地在城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城市約占到20-30,工業城市還會更多。 工業綠化與城市綠化有共同之處,同時還有很多固有的特點。由于工業生產類型眾多,生產工藝不相一致,不同的要求給工廠的綠化提出了不同的限制條件。工業綠地應注意發揮綠化的生態效益以改善工廠環境質量,調節和改善工廠小環境。 工業綠地應從樹立企業品牌的角度,治理臟、亂、差的環境,樹立綠色的環保的現代工業形象。(4)倉儲綠地(G44) 城市倉儲用地內的綠地。(5)對外交通綠地(G45) 對外交通綠地涉及飛機場
17、、火車站場、汽車站場和碼頭用地。它是城市的門戶,汽車流、物流和人流的集散中心。 對外交通綠地除了城市景觀和生態功能外,應重點考慮多種流線的分割與疏導、停車遮蔭、人流集散等候、機場驅鳥等特殊要求。(6)道路綠地(G46) 道路綠地指城市道路廣場用地內的綠化用地,包括道路綠帶(行道樹綠帶、分車綠帶、路側綠帶)、交通島綠地(中心島綠地、導向島綠地、立體交叉綠島)、停車場或廣場綠地、鐵路和高速公路在城市部分的綠化隔離帶等。不包括居住區級道路以下的道路綠地。 道路綠地在城市中將各類綠地連成綠網,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緩解熱輻射、減輕交通噪聲與尾氣污染、確保交通安全與效率、美化城市風貌。(7)市政設施綠地(
18、G47) 包括供應設施、交通設施、郵電通訊設施、環境衛生設施、施工與維修設施、殯葬設施等用地內部的綠地。(8)特殊綠地 包括軍事用地、外事用地、保安用地范圍內的綠地。2、附屬綠地規劃內容 附屬綠地規劃主要通過對不同用地類型和不同單位提出的不同綠地率規劃指標來控制,作為各單位搞好附屬綠地的規劃與建設的指導性標準。 綠地率控制圖綠地率控制圖 根據根據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以及功能需求、環以及功能需求、環境要求及用地條件,一般情況下境要求及用地條件,一般情況下: : 新建居住區綠地新建居住區綠地占居住區總用地比率不低于占居住區總用地比率不低于3030, 單位附屬綠地面積
19、單位附屬綠地面積占單位總用地面積比率不低于占單位總用地面積比率不低于3030,其,其中工業企業、交通樞紐,倉儲、商業中心等綠地率不低于中工業企業、交通樞紐,倉儲、商業中心等綠地率不低于2020; 產生有氣體及污染工廠的綠地率產生有氣體及污染工廠的綠地率不低于不低于3030,并根據國家,并根據國家標準設立不少于標準設立不少于50m50m的防護林帶;的防護林帶; 學校、醫院、療養院所、機關團體、公共文化設施部隊等學校、醫院、療養院所、機關團體、公共文化設施部隊等單位單位的綠地率不低于的綠地率不低于3535。 道路綠地的綠地率,按照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CJJ75-97)規定, 園林景觀路的綠
20、地率不得小于40; 紅線寬度大于50米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30; 紅線寬度在40-50米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25; 紅線寬度小于40米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于20。 種植喬木的分車綠帶寬度不得小于1.5m; 主干路上的分車綠帶寬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樹綠帶度不得小于1.5m。道路綠地系統規劃圖道路綠地系統規劃圖 1、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指標 城市綠地指標是反映城市綠化建設質量和數量的量化方式。城市綠地指標是反映城市綠化建設質量和數量的量化方式。目前,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和國家園林城市評定考核中主要目前,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和國家園林城市評定考核中主要 控制的控制的三大綠地指標三大綠地指標為:為
21、: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平方米人)、城市綠地率()和綠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平方米人)、城市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化覆蓋率()。 根據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建城1993784號)和城市綠地分類標準CJJT85-2002,城市綠地指標的統計范圍和計算公式為:城市綠化建設標準城市綠化建設標準(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平方米人)=城市公園綠地面積(G1) 城市人口數量(2)人均綠地面積(平方米人)=城市建成區內綠地面積之和 城市人口數量 式中:城市建成區內綠地面積包括城市中的公園綠地G1、生產綠地G2、防護綠地G3和附屬綠地G4的總和。(3)城市綠化覆蓋率(%)=(城市內全部綠化種植垂直投影面積城
22、市的用地面積)100% 城市建成區內綠化覆蓋面積應包括各類綠地(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以及附屬綠地)的實際綠化種植覆蓋面積(含被綠化種植包圍的水面)、屋頂綠化覆蓋面積以及零散樹木的覆蓋面積,喬木樹冠下的灌木和地被草地不重復計算。(4)城市綠地率(%)=(城市建成區內綠地面積之和城市的用地面積)100 式中:城市建成區內綠地面積包括城市中的公園綠地G1、生產綠地G2、防護綠地G3和附屬綠地G4的總和。(1)城市用地標準 中國各類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人均城市建設用地中國各類城市,特別是大城市,人均城市建設用地十分有限。在十分有限。在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
23、GB50137-2011GB50137-2011中在對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和修訂時,人均中在對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和修訂時,人均單項用地綠地指標單項用地綠地指標10.010.0平方米平方米/ /人,其中公園綠地人,其中公園綠地8.08.0平方米平方米/ /人。人。2、國家有關城市綠地規劃的指標要求、國家有關城市綠地規劃的指標要求 19931993年,根據年,根據城市綠化條例城市綠化條例第九條,為加第九條,為加強城市綠化規劃管理,提高城市綠化水平,國家建強城市綠化規劃管理,提高城市綠化水平,國家建設部頒布了設部頒布了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建(建城城199378419937
24、84號)文件,提出了根據城市人均建設用號)文件,提出了根據城市人均建設用地指標確定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指標(地指標確定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指標(p434p434)。)。(2)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1993年)年) 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國家園林城市標準針對不同城市規模以及考慮到南北方針對不同城市規模以及考慮到南北方差異,在人均公共綠地率、綠地率、綠化覆蓋率方面提出了不差異,在人均公共綠地率、綠地率、綠化覆蓋率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指標要求(表)。同的指標要求(表)。 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對其他相關的指標也作出了相應的對其他相關的指標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例如街道綠化普及率
25、達規定:例如街道綠化普及率達95%95%以上,城市街道綠化按照道路以上,城市街道綠化按照道路長度普及率、達標率分別在長度普及率、達標率分別在95%95%和和80%80%以上,市區干道綠化帶面以上,市區干道綠化帶面積不少于道路總用地面積的積不少于道路總用地面積的25%25%,各城區間的綠化指標差距逐年,各城區間的綠化指標差距逐年縮小,城市綠化覆蓋率、綠地率相差在縮小,城市綠化覆蓋率、綠地率相差在5 5個百分點、人均公共綠個百分點、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差距在地面積差距在2 2平方米以內。平方米以內。3、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國家園林城市綠化指標要求國家園林城市綠化指標要求 100萬以上人口
26、城市 50-100萬以上人口城市 50萬以下人口城市 人均公共綠地率(%) 秦嶺淮河以南 7.589秦嶺淮河以北 77.58.5綠地率(%) 秦嶺淮河以南 313335秦嶺淮河以北293134綠化覆蓋率(%) 秦嶺淮河以南 363840秦嶺淮河以北343638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設計的基本概念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設計的基本概念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城市性質、發展目標、用地布局等規定,科學制定各類城市綠地的發展指標,合理安排城市各類園林綠地建設和市域大環境綠化的空間布局,達到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優化城市人居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1)城市綠地系統
27、專業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階段的多個專業規劃之一,屬城市總體規劃的必要組成部分,該層次的規劃主要涉及城市綠地在總體規劃層次上的統籌安排。(2)城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也稱“單獨編制的專業規劃”,它是對城市綠地系統專業規劃的深化和細化。該規劃不僅涉及城市總體規劃層面,還涉及詳細規劃層面的綠地統籌和市域層面的綠地安排。城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是對城市各類綠地及其物種在類型、規模、空間、時間等方面所進行的系統化配置及相關安排。(3)還包括城市綠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綠地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城市綠地設計;城市綠地的擴初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等。l(1)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 根據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綱要的要求,城市綠
28、地系統規劃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城市園林行政主管部門共同負責編制,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成果應包括:規劃文本、規劃圖則、規劃說明書和規劃基礎資料四個部分。 l規劃文本的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規劃目標與指標、市域綠地系統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結構、布局與分區、城市綠地分類規劃、樹種規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建設規劃、古樹名木保護、分期建設規劃、規劃實施措施及附錄。l規劃圖則的主要內容包括城市區位關系圖、現狀圖、城市綠地現狀分析圖、規劃總圖、市域大環境綠化規劃圖、綠地分類規劃圖(含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和其他綠地規劃圖等)、近期綠地建設規劃圖,要求圖紙比例與城市總體規劃圖基
29、本一致,一般采并標明風玫瑰,綠地分類現狀和規劃圖如生產綠地、防護綠地和其他綠地等可適當合并表達。l規劃說明書包括概況及現狀分析、規劃總則、規劃目標、市域綠地系統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結構布局與分區、城市綠地分類規劃、樹種規劃、生物(重點是植物)多樣性保護與建設規劃、古樹名本保護、分期建設規劃、實施措施及附錄、附件。l基礎資料匯編包括城市概況、自然條件、經濟及社會條件、環境保護資料、城市歷史與文化資料、綠地及相關用地資料、技術經濟指標、生產綠地的面積、苗木總量、種類、規格、苗木自給率、古樹名木的數量、位置、名稱、樹齡、生長情況等、園林植物、動物資料及管理機構、人員狀況、資金與設備、城市綠地養護與管理情況等。即點狀、環狀、網狀、楔狀、放射環狀、帶狀、指狀。(2)布局形式與要求)布局形式與要求 l點狀布局:主要出現在舊城改建中,利用一些點狀布局:主要出現在舊城改建中,利用一些寶貴的空間進行綠化。寶貴的空間進行綠化。l環狀布局:綠地和城市用地由市中心一層一層環狀布局:綠地和城市用地由市中心一層一層分布出去。分布出去。l網狀布局:由城市中的道路、水系等一些線形網狀布局:由城市中的道路、水系等一些線形要素的綠化相互交織而成的。要素的綠化相互交織而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電梯安裝施工合同范本
- 2025股權轉讓合同轉讓合同
- 2025綜合租賃合同示范文本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赤峰第四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期中生物試題 含解析
- 2025屆遼寧省遼南協作體高三下學期第三次模擬物理試卷
- 降壓藥物護理
- 普通心理學(第2版)課件 第十二章 人格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檢測題
- 2025年醫患溝通學試題
- 初三畢業班中考前家長會班主任發言稿模版
- 換藥術課件完整版本
- 中考歷史-世界近現代國際關系復習課件
- 報價單模板及范文(通用十二篇)
- 乘法運算定律復習課1課件
- 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第一課時課件
- 幼兒繪本故事:什么都行的哈力船長
- DB23∕T 1019-2020 黑龍江省建筑工程資料管理標準
- 高考減壓講座通用PPT課件
- 高考考前指導(班主任)心理方面、應試復習方面等
- 網絡銷售授權合同范本
- ABAQUS時程分析法計算地震反應的簡單實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