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鼻竇解剖生理及癥狀學,緒論_第1頁
鼻、鼻竇解剖生理及癥狀學,緒論_第2頁
鼻、鼻竇解剖生理及癥狀學,緒論_第3頁
鼻、鼻竇解剖生理及癥狀學,緒論_第4頁
鼻、鼻竇解剖生理及癥狀學,緒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緒論.2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概況 臨床二級學科臨床二級學科是研究耳、鼻、咽、喉、氣道、食道是研究耳、鼻、咽、喉、氣道、食道臨床二級學科及其相鄰器官的解剖臨床二級學科及其相鄰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現生理和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現象的臨象的臨床科學。床科學。 .3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的學科分類 鼻科學鼻科學 耳科學耳科學 咽喉科學咽喉科學 氣管食管學氣管食管學 頭頸外科學頭頸外科學.4臨床鼻科學臨床鼻科學( (鼻科學基本臨床鼻科學基本臨床) )變態反應變態反應 ( (粘膜炎癥粘膜炎癥) )鼻外科學鼻外科學(傳統鼻、鼻竇手術)(傳統鼻、鼻竇手術)鼻眼相關外

2、科鼻眼相關外科(視神經、淚囊、眶疾病)(視神經、淚囊、眶疾病)鼻神經外科鼻神經外科(顱底、顱內疾病)(顱底、顱內疾病)鼻內鏡外科鼻內鏡外科(鼻(鼻- -鼻竇,鼻眼與顱底)鼻竇,鼻眼與顱底)(一)鼻科學.5(二)耳科學臨床耳科學臨床耳科學( (耳科基本臨床耳科基本臨床) )聽力學聽力學( (聽力、聽覺生理聽力、聽覺生理, ,平衡與眩暈平衡與眩暈, ,耳聾康復耳聾康復) ) 語言病理學語言病理學( (言語康復言語康復) )耳外科學耳外科學( (普通耳外科、耳顯微外科普通耳外科、耳顯微外科) )耳神經外科學耳神經外科學( (耳進路顱底與顱內手術)耳進路顱底與顱內手術).6(三)咽喉-頭頸外科學咽喉科

3、學咽喉科學 臨床咽喉科學臨床咽喉科學(基本臨床)(基本臨床)嗓音醫學嗓音醫學(語音病理、藝術嗓音)(語音病理、藝術嗓音)咽喉腫瘤咽喉腫瘤睡眠呼吸障礙睡眠呼吸障礙鼻咽癌鼻咽癌 氣管、食管學氣管、食管學 保障通氣、氣管食道異物保障通氣、氣管食道異物 頸部科學頸部科學 修復外科修復外科.7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的主要疾病分類先天性與遺傳性疾病先天性與遺傳性疾病(先天性聾啞、腦膜腦膨出、(先天性聾啞、腦膜腦膨出、.).)變態反應性疾病變態反應性疾病(變應性鼻炎、鼻息肉(變應性鼻炎、鼻息肉.).)炎癥性疾病炎癥性疾病( (鼻炎、咽喉炎、中耳炎鼻炎、咽喉炎、中耳炎.).)腫瘤性疾病腫瘤性疾病( (鼻咽癌

4、、喉癌、下咽癌、鼻竇癌、垂體與鞍區腫瘤鼻咽癌、喉癌、下咽癌、鼻竇癌、垂體與鞍區腫瘤.).)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 (鼻出血、假性動脈瘤、頸靜脈球體瘤鼻出血、假性動脈瘤、頸靜脈球體瘤.).)外傷性疾病外傷性疾病(開放傷、閉合傷、顱底骨折、聽損傷(開放傷、閉合傷、顱底骨折、聽損傷.).)呼吸障礙性疾病呼吸障礙性疾病( (呼吸道梗阻、頸部外傷、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呼吸道梗阻、頸部外傷、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聽覺平衡障礙性疾病聽覺平衡障礙性疾病(聽神經瘤、耳硬化癥、梅尼埃病(聽神經瘤、耳硬化癥、梅尼埃病.).)言語聲音障礙性疾病言語聲音障礙性疾病(聲帶麻痹、息肉、腫瘤(聲帶麻痹、息肉、腫瘤.)嗅覺障

5、礙性疾病嗅覺障礙性疾病(各類鼻腔鼻竇、顱底的炎癥、腫瘤)(各類鼻腔鼻竇、顱底的炎癥、腫瘤)血管神經性疾病血管神經性疾病(血管運動性鼻炎、耳鳴、聲嘶(血管運動性鼻炎、耳鳴、聲嘶.).).8(一)鼻科疾病外鼻病外鼻病(外傷、感染)(外傷、感染)鼻腔病鼻腔病(解剖變異、先天性疾病、出血、變應性與非變(解剖變異、先天性疾病、出血、變應性與非變應性炎癥)應性炎癥)鼻竇病鼻竇病(急、慢性鼻竇炎及其并發癥)(急、慢性鼻竇炎及其并發癥)鼻腫瘤鼻腫瘤(鼻腔(鼻腔- -鼻竇鼻竇- -眶眶- -顱底良、惡性腫瘤、肉芽腫)顱底良、惡性腫瘤、肉芽腫)過敏病過敏病(變應性鼻炎、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鼻息(變應性鼻炎、變應性

6、真菌性鼻竇炎、鼻息肉肉.).)檢查法檢查法(鼻內鏡檢查,功能檢查、影像學檢查)(鼻內鏡檢查,功能檢查、影像學檢查)治療法治療法(激光、冷凍、微波、低溫等離子消融(激光、冷凍、微波、低溫等離子消融.).).9(二)耳科疾病先天病先天病(中耳畸形、先天性耳聾、人工耳蝸與語訓)(中耳畸形、先天性耳聾、人工耳蝸與語訓)外耳病外耳病(感染、外傷)(感染、外傷)中耳病中耳病(各類中耳炎及其并發癥、耳硬化癥、周圍性面(各類中耳炎及其并發癥、耳硬化癥、周圍性面癱)癱)內耳病內耳病(突發性耳聾、梅尼埃病、噪聲性聾、藥物性聾、老年突發性耳聾、梅尼埃病、噪聲性聾、藥物性聾、老年性聾性聾)耳腫瘤耳腫瘤(外耳、中耳、顳

7、骨各類腫瘤、聽神經瘤(外耳、中耳、顳骨各類腫瘤、聽神經瘤.)免疫病免疫病(聽神經病、免疫性聾)(聽神經病、免疫性聾)聽力學檢查聽力學檢查(純音、阻抗、言語、電反應測聽、自由聲(純音、阻抗、言語、電反應測聽、自由聲場、眼震場、眼震).10(三)咽喉-頭頸外科疾病炎癥性疾病炎癥性疾病(扁桃體炎、咽炎、喉炎、會厭炎、息肉與(扁桃體炎、咽炎、喉炎、會厭炎、息肉與小結、職業性聲嘶)小結、職業性聲嘶)呼吸性疾病呼吸性疾病(睡眠呼吸障礙、咽喉、氣管、食道異物,(睡眠呼吸障礙、咽喉、氣管、食道異物,喉外傷、急性喉阻塞、)喉外傷、急性喉阻塞、)腫瘤性疾病腫瘤性疾病(喉癌、下咽癌、鼻咽癌及各類良惡性腫瘤)(喉癌、

8、下咽癌、鼻咽癌及各類良惡性腫瘤)傳染性疾病傳染性疾病(結核、白喉、乳頭狀瘤、(結核、白喉、乳頭狀瘤、AIDS).11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當代研究的重點領域 聾病防治與聽力語言重建聾病防治與聽力語言重建 毛細胞再生與聽功能重建毛細胞再生與聽功能重建 重大惡性腫瘤流行病學、遺傳學、發病機制、臨床綜合防重大惡性腫瘤流行病學、遺傳學、發病機制、臨床綜合防治治 上呼吸道變應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及臨床防治上呼吸道變應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及臨床防治 上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癥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和綜合治療上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癥性疾病的發病機制和綜合治療 上、下呼吸道炎癥性疾病的相關性上、下呼吸道炎癥性疾病的相關性 微創手術與

9、功能重建技術微創手術與功能重建技術 睡眠呼吸障礙的綜合性治療睡眠呼吸障礙的綜合性治療 微創顱底外科微創顱底外科.12鼻的應用解剖及生理鼻的應用解剖及生理.13鼻的應用解剖鼻的應用解剖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竇三部分組成.14外 鼻 外鼻的名稱.15 外鼻的支架: 軟骨支架:鼻外側軟骨、大翼軟骨 骨性支架:鼻骨、額骨鼻部、上頜骨額突 .16 皮膚特點:鼻尖、鼻翼處厚,連接緊密, 有豐富汗腺及皮脂腺 靜脈回流:經內眥、面靜脈匯入頸內靜 脈 危險三角: 內眥靜脈經眼上、 下靜脈與海面竇相通, 面部靜脈無靜脈瓣.17鼻 腔 鼻腔分為鼻前庭及固有鼻腔 鼻前庭:皮膚與軟骨緊密連接 有鼻毛 富有皮脂腺及汗腺 固有

10、鼻腔(臨床稱為鼻腔) 前界為鼻內孔、后界為后鼻孔 有內、外、頂、底四壁.18外側壁外側壁: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篩隱窩有蝶竇開口上鼻道:后組篩竇開口中鼻甲:篩板的一部分 中鼻道: 鉤突、篩泡、半月裂,篩漏斗及額隱窩 額竇、前組篩竇、上頜竇開口下鼻甲:后端1.01.5遠處咽鼓管咽口 下鼻道:鼻淚管開口、上頜竇穿刺進針點、 .19.20鼻道竇口復合體: 中鼻甲、鉤突、 篩泡、半月裂、 篩漏斗,額竇、 前組篩竇、 上頜竇開口.21內側壁(鼻中隔): 由鼻中隔軟骨、篩骨正中板(篩骨 垂直板)和犁骨構成 前下為易出血區(Littles area) 總鼻道、嗅溝(嗅裂).22頂壁:篩骨水平板 (篩板)與 顱前

11、窩 相隔底壁:硬腭與口腔 相隔.23鼻腔的血管動脈:頸內動脈的眼動脈: 篩前和篩后動脈頸外動脈的上頜內動脈: 蝶腭、眶下、腭 大動脈 Littles area區.24靜脈:鼻中隔前下克氏靜脈叢(Kiesselbach plexus)下鼻道外側近鼻咽部的 鼻咽靜脈叢(Woodruffs plexus).25鼻腔的淋巴和神經淋巴: 前1/3匯入耳前淋巴結、腮腺淋巴結、 頜下淋巴結 后2/3匯入咽后淋巴結、頸深上淋巴結群.26神經:嗅神經感覺神經:眼神經的分支鼻睫神經分出 篩前和篩后神經 上頜神經分出 蝶腭神經、 鼻腭神經植物神經:交感的巖深神經 和副交感的 巖淺大神經 組成翼管神經.27鼻 竇 鼻

12、竇有上頜竇、篩竇、額竇及蝶竇 左右成對,共4對 前組鼻竇:上頜竇、前組篩竇及額竇 開口于中鼻道 后組鼻竇:后組篩竇,開口于上鼻道 蝶竇,開口于蝶篩隱窩 .28.29上 頜 竇 最大,13ml 前壁: 尖牙窩、眶下神經 后外壁:與翼腭窩、顳下窩毗鄰 內側壁:上頜竇自然開口 上壁:眼眶底壁 底壁:牙槽突,第二雙尖牙、第一、 二磨牙關系密切.30篩 竇 篩迷路,分為前、后兩組 外側壁:眼眶內側壁,有淚骨、紙樣板 內側壁:鼻腔外側壁,附有上、中鼻甲 頂壁:與篩板連接,眶頂延續,顱前窩毗鄰 下壁:中鼻道外側壁,溝突、篩泡和篩漏斗 后壁:蝶篩板,與蝶竇毗鄰 后組篩竇與視神經管、頸內靜脈毗鄰 視神經結節,

13、Onodi 氣房(蝶篩氣房).31額 竇 前壁(外壁):額骨外骨板、含有骨髓 后壁(內壁):為前顱窩一部分、導靜脈 底壁:為眼眶和前組篩竇頂壁,很薄 內壁:額竇中隔.32蝶 竇 外側壁:與顱中窩、海綿竇、頸內動脈 和視神經管毗鄰 頂壁:蝶鞍(顱中窩底) 前壁:鼻腔頂后段和篩竇后壁(蝶篩板) 后壁:厚,毗鄰枕骨斜坡 下壁:后鼻孔上緣和鼻咽頂.33鼻 腔 粘 膜 嗅區粘膜(1/3): 鼻腔頂中部、鼻中隔 及鼻腔外側壁上部 呼吸區粘膜(2/3): 除嗅區以外的部分.34 鼻粘膜血管的特征: 1.內皮基膜不連續 2.毛細血管與小動脈形成海綿狀血竇 3.小動脈壁缺乏彈力層.35鼻 腔 生 理 呼吸功能:鼻阻力、加溫、加濕、清潔 和過濾 嗅覺功能 共鳴功能 反射功能:鼻肺反射、噴嚏反射 免疫功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