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練習題_第1頁
三角形練習題_第2頁
三角形練習題_第3頁
三角形練習題_第4頁
三角形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知識點:1.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推論為:;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2.三角形的三邊關系:。3.n邊形的內角和為:;外角和為:。;如果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等于這條邊的一半,那么這個三角形是;在直角三角形中,300的銳角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5.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9.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角平分線的判定定理。10.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判定定理。11.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相交于一點,這一點叫做三角形的;三角形的三條邊的垂直平分線相交于一點,這一點叫做三角形的;三角形的三條高線相交于一點,這一點叫做三角形的;三角形的三條角中線相

2、交于一點,這一點叫做三角形的。二、練習題:(一)選擇題:1.(2010無錫)下列性質中,等腰三角形具有而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具有的是()A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B有一個角的平分線垂直于這個角的對邊C有兩個銳角的和等于90°D內角和等于180°2(2010長沙)下列每一組數據中的三個數值分別為三角形的三邊長,不能構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3、4、5 B6、8、10 C、2、D5、12、133.(2010荊門)給出以下判斷:(1)線段的中點是線段的重心;(2)三角形的三條中線交于一點,這一點就是三角形的重心;(3)平行四邊形的重心是它的兩條對角線的交點;(4)三角形的重心是它的中線的一

3、個三等分點。那么以上判斷中正確的有( )個。(A)1(B)2 (C)3 (D)44.(2010濟寧)若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比為234,那么這個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銳角三角形C.鈍角三角形 D.等邊三角形 5.(2010山西)現有四根木棒,長度分別為4cm,6cm,8cm,10cm.從中任取一根木棒,能組成三角形的個數為( )個。(A)1 (B)2 (C)3 (D)46.(2010萊蕪)一個邊長為2的正多邊形的內角和是其外角和的2倍,則這個正多邊形的半徑是( )A2BC1D7.(2010蕪湖)下列命題是真命題的是( )A對角線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邊形是正方形;B有兩邊和一角對應相

4、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C兩條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D兩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8.(2010義烏)下列長度的三條線段能組成三角形的是( )B4、5、9C20、15、8D5、15、89.(2010河北)如圖,在ABC中,D是BC延長線上一點,B = 40°,ACD = 120°,則A等于( )A60°B70°C80° D90°10.(2010寧波)如圖,在ABC中,ABAC,A36°,BD、CE分別是ABC、BCD的角平分線,則圖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個。A5B4 C3 D211

5、(2010濟南)如圖,在ABC中,CD是ACB的平分線,A = 80°,ACB=60°,那么BDC=()A80°B90°C100°D110°12.(2010株洲)如圖所示的正方形網格中,網格線的交點稱為格點已知、是兩格點,如果也是圖中的格點,且使得為等腰三角形,則點的個數是( )DABC第11題CABDE第10題ABCD40°120°9題圖A6 B7 C.8 D9 第12題圖13.(2010寧德)如圖所示,如果將矩形紙沿虛線對折后,沿虛線剪開,剪出一個直角三角形,展開后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則展開后三角形的周長是(

6、)3410A2 B22 C12 D1814.(2010黃岡)如圖,過邊長為1的等邊ABC的邊AB上一點P,作PEAC于E,Q為BC延長線上一點,當PACQ時,連PQ交AC邊于D,則DE的長為()ABCD不能確定15(2010濟南)如圖所示,矩形ABCD中,AB=4,BC=,點E是折線段ADC上的一個動點(點E與點A不重合),點P是點A關于BE的對稱點在點E運動的過程中,使PCB為等腰三角形的點E的位置共有( )個。A2 B3 C4 D5ABCDPE第15題圖DBE第16題圖CA16.(2010煙臺)如圖,等腰 ABC中,AB=AC,A=20°。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交AB于D,交AC于

7、E,連接BE,則CBE等于( )A、80°B、70°C、60°D、50°17.(2010蘇州)如圖,已知A、B兩點的坐標分別為(2,0)、(0,2),C的圓心坐標為(1,0),半徑為1若D是C上的一個動點,線段DA與y軸交于點E,則ABE面積的最小值是( )A2 B1 C D18.(2010益陽)如圖,已知ABC,求作一點P,使P到A的兩邊的距離相等,且PAPB下列確定P點的方法正確的是( )P為A、B兩角平分線的交點;P為A的角平分線與AB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P為AC、AB兩邊上的高的交點;P為AC、AB兩邊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19.(2010義烏)如

8、圖,直線CD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P為直線CD上的一點,已知線段PA5,則線段PB的長度為( )A6 B5 C4 D320.(2010義烏)如圖,將三角形紙片ABC沿DE折疊,使點A落在BC邊上的點F處,且DEBC,下列結論中,一定正確的個數是( )A1B2C3D4BDF是等腰三角形;DEBC;四邊形ADFE是菱形; ABCDEF(二)填空題:1.(2010紅河自治州)如圖3,D、E分別是AB、AC上的點,若A=70°,B=60°AED的度數是.2.(2010無錫)如圖,ABC中,DE垂直平分AC交AB于E,A=30°,ACB=80°,則BCE=

9、76;。3.(2010郴州)一個直角三角形紙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個四邊形,則。4.(2010天津)如圖,已知,點A、D、B、F在一條直線上,要使,還需添加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可以是。第4題圖ACDBEF第3題(第2題)5.(2010畢節)三角形的每條邊的長都是方程的根,則三角形的周長是6(2010昆明)在ABC中,點D、E、F分別是AB、BC、CA的中點,若ABC的周長為10cm,則DEF的周長是cm7.(2010寧德)如圖,在ABC中,點E、F分別為AB、AC的中點若EF的長為2,則BC的長為_.8.(2010年安徽)如圖,AD是ABC的邊BC上的高,由下列條件中的某一個就能推出ABC是等腰

10、三角形的是_。(把所有正確答案的序號都填寫在橫線上)BADACD BADCADAB+BDAC+CD AB-BDAC-CD9.(2010河南)如圖,RtABC中,C=90°,ABC=30°,AB=6點D在AB邊上,點E是BC邊上一點(不與點B、C重合),且DA=DE,則AD的取值范圍是_(第9題)ABCEF第7題圖(三)解答題:1.(2010北京)已知:如圖,點A、B、C、D在同一條直線上,EAAD,FDAD,AE=DF,BCADEFAB=DC。求證:ÐACE=ÐDBF。2(2010金華)如圖,在ABC中,D是BC邊上的點(不與B,C重合),F,E分別是A

11、D及其延長線上的點,CFBE. 請你添加一個條件,使BDECDF (不再添加其它線段,不再標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給出證明(1)你添加的條件是:;ACBDFE第2題圖CEBFDA3.如圖,已知點在線段上,請在下列四個等式中,ABDE,ACBF,AD,ACDF選出兩個作為條件,推出并予以證明(寫出一種即可)已知:,求證:4(2010潼南)如圖,四邊形ABCD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點G是BC延長線上一點,連結AG,點E、F分別在AG上,連接BE、DF,1=2,3=4(1)證明:ABEDAF;(2)若AGB=30°,求EF的長B D CAEF5.(2010寧德)(本題滿分8分)如圖,已知AD

12、是ABC的角平分線,在不添加任何輔助線的前提下,要使AEDAFD,需添加一個條件是:_,并給予證明.6.(2010年鎮江市)推理證明:如圖,在ABC和ADE中,點E在BC邊上,BAC=DAE,B=D,AB=AD。(1)求證:ABCADE;ECDAB(2)如果AEC=75°,將ADE繞著點A旋轉一個銳角后與ABC重合,求這個旋轉角的大小.C1EDBA327.(2010蘇州如圖,C是線段AB的中點,CD平分ACE,CE平分BCD,CD=CE(1)求證:ACDBCE;(2)若D=50°,求B的度數8.(2010珠海)如圖,在梯形ABCD中,ABCD.(1)用尺規作圖方法,作DAB

13、的角平分線AF(只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和證明)DFEBAC(2)若AF交CD邊于點E,判斷ADE的形狀(只寫結果)9.(2010長沙)在正方形ABCD中,AC為對角線,E為AC上一點,連接EB、ED(1)求證:BECDEC;(2)延長BE交AD于F,當BED=120°時,求EFD的度數AFDEBC10(2010昆明)如圖,點B、D、C、F在一條直線上,且BC = FD,AB = EF.FABCDE(1)請你只添加一個條件(不再加輔助線),使ABCEFD,你添加的條件是;(2)添加了條件后,證明ABCEFD.11題圖11.(2010宜賓)如圖,分別過點C、B作ABC的BC邊上的中線A

14、D及其延長線的垂線,垂足分別為E、F求證:BF=CE12題圖12.(2010宜賓)已知:如圖,在RtABC中,C=90°,過點B作BDAC,且BD=2AC,連接AD試判斷ABD的形狀,并說明理由13(2010德州)如圖,點E,F在BC上,BECF,AD,BC,AF與DE交于點ADBEFCO第13題圖O(1)求證:ABDC;(2)試判斷OEF的形狀,并說明理由14.(2010年常州)22.(本小題滿分5分)如圖,在ABC中,點D、E分別在邊AC、AB上,BD=CE,DBC=ECB.求證:AB=AC.15(2010潼南)畫一個等腰ABC,使底邊長BC=a,底邊上的高為h(要求:用尺規作圖,保留作圖痕跡,寫出已知,求作,不寫作法和證明)已知:求作:已知:線段a、h;求作:一個等腰ABC使底邊BC=a,底邊BC上的高為h。畫圖(保留作圖痕跡圖略)16.(2010玉溪)平面內的兩條直線有相交和平行兩種位置關系.(1)AB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