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設計山東教育出版社六年級_第1頁
2020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設計山東教育出版社六年級_第2頁
2020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設計山東教育出版社六年級_第3頁
2020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設計山東教育出版社六年級_第4頁
2020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設計山東教育出版社六年級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山東教育出版社) 六年級 第一單元尚德修身 ,、教學目的 1、學習先賢為人處世之道,崇尚道德的優良傳統。 2、領略自然之美,感悟中華美德的滋養。 :、重點難點: 保持崇尚道德的優良傳統,感悟中華美德的滋養。 1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教學目標: 1、了解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的由來 2、明白做人的道理 二、重點難點: 明白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的道理 三、課前準備:聽相關故事。 四、教學過程: (一)、說文解字 1、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2、解字: (二)、故事引導 1、講關于薛仁貴的故事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德才兼備的故事 (三)、熟讀

2、成誦 1、開火車讀文 2、小組讀文 3、開展小組背誦比賽 (四)、情景明理 1、情景表演,辨析: 小明成績優秀卻瞧不起別人,班干部競選落選了,他很苦惱。 2、說一說,小明落選的原因是什么?他應該怎么做才能重新贏得同學們的信任? 4、小結道理:一個人只有品德高尚,在言語行為中小心謹慎,講信用,對人真誠才會是一個受人歡迎的人。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大體理解課文的意思。 3、能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換位思考,體諒他人的品質。 二、重點難點:能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換位思考,體諒他人的品 質。 三、課前準備:在家讀文。 四、教學過程: 1、導入:今

3、天我們學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范讀課文。以鄰為壑 3、教讀課文。 朗讀課文,邊學習邊指名學生朗讀。 4、明道喻理:周處改過自新 5、拓展活動: 出示知行合一 1 )引領學生讀文。 2 )說說這種做法的正誤及判斷理由。 6、自我評價 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作出相應的評判 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朗讀課文,在熟讀的基礎上逐步達到背誦。 2、在教師引導下,能夠大體理解課文的意思。 3、能夠結合實際懂得為人處事的做法,知道怎樣注重修養自己大度 的品性。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熟練朗讀課文并逐步達到背誦。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含義,結合實際懂得怎樣注重修養自己的

4、做法。 三、課前準備:練習朗讀課文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入 1預習:小組合作學習(出示自學要求) (1)練習朗讀課文(2)熟練朗讀課文(3)學習“古語今說”理解 大體意思(4)練習背誦課文。 (二)學習新課 1、小組合作學習認讀生字,練習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學習狀況:集體朗讀、學生領讀、分組讀。 3、師生認讀生字,教師范讀并糾正讀音。 4、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課文。 5、指名朗讀課文,集體朗讀課文 6、小組合作學習古語今說 7、學生自由讀8、指名說一說課文的大體意思。 9、讀明道喻理:人不知而不慍的孔子 想一想孔子有哪些品德 (三)拓展延伸 知行合一思考:你會怎樣做?4海納

5、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一、教學目標: 1、對照解析理解欣賞主題。 2、正確熟練背誦 二、重點難點: 1、重點難點:正確熟練背誦,領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 仞,無欲則剛u的意思。 三、課前準備:讀主題句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解詩題 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檢查學生課下收集的資料) (二)、檢查預習:(課前提出預習要求) 1、檢查識字情況。 2、自由讀,讀準字音。 3、指名讀。(檢查讀的情況。看是否讀通、讀順、讀準。) (三)初讀感知: 1、課前,老師已經布置了一個預習要求。現在老師想請同學你的理 解來給我們講講意

6、思?在講給我聽之前,請先把你的理解,把講給你 們小組的人員聽。 2、指名說意思。 (四)再讀理解:古語今說 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A指名讀 B請你們同桌之間說說這句話的意思。指名說說。解決學生的相關疑問。 C試著體會一下,再讀讀。 D指名讀。 3、教師:誰能把這句的意思說一說。 (五)明道喻理林則徐為自己寫對聯的目的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知行合一 讀一讀。想一想你怎樣化解他們的矛盾?5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一、教學目標: 1、對照解析理解欣賞領會意思。 2、正確熟練背誦句子 二、重點難點: 1、重點難點:正確熟練背誦句子,領悟句子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出示學習

7、目標,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合作,認讀句子 2、練習朗讀句子 二、結合解析,練習背誦 1、簡明了解句子出處 2、總體把握句子的古語今說 3、明道喻理齊威王是怎樣做到兼聽則明的 三、拓展延伸:讀知行合一想一想遇到這種情況你認為家長應該怎么做?6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 敗 一、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2、在背誦的基礎上能夠熟練背誦。 二、重點難點: 1、重點難點: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入 (二)、課文分析詳細過程: 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1、簡明了解出處 2、總體把握古語今說。 3明道喻理:螳螂捕

8、蟬 9三)拓展延伸:知行合一小 麗應該怎樣勸爸爸不喝酒?7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 一、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 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聯系生活實際,弄明白課文的意思。 二、重點難點: 能夠聯系生活實際,弄明白課文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 天人一也。 (二卜借助拼音讀課文。 1、自由讀,指名讀。指導。 2、邊讀邊想: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 天人一也。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古語今說。 (三卜明道喻理。 1、自由讀。 2、你

9、從中懂得了什么? 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四)、拓展活動 知行合一:說一說人類怎樣對待自然。 8落霞與孤鷲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一、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 在老師的引導下,弄明白課文的意思,體會詩文中的自然之美。 二、重點難點: 能夠聯系生活實際,弄明白課文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介紹作者王勃及滕王閣序 (二)、借助拼音讀課文。 1、自由讀,指名讀。指導。 2、邊讀邊想:落霞與孤鷲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3、小組討論,交流“落霞與孤鷲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描繪的景色。 4、全班交流,古語今說。 (三卜明道喻理。 1、自由讀。 2、你從

10、中懂得了什么? 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四)、拓展活動 知行合一:以“走進四季”為主題,舉辦一次尋訪大自然的活動 9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一、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 在老師的引導下,弄明白課文的意思,體會詩文中的自然之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重點難點: 能夠聯系生活實際,弄明白課文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介紹作者王羲之蘭亭集序 (二)、借助拼音讀課文。 1、自由讀,指名讀。指導。 2、邊讀邊想:詩文描繪的雅集場景 3、小組討論,交流描繪的景色。 4、全班交流,古語今說。 三)、明道喻理。 1、自由讀。 2、欣賞蘭亭集序書法作品

11、,感受書法之美 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四)、拓展活動 知行合一:欣賞大自然,舉辦一場雅集活動。 第二單元砥礪品學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品德和學識是奠定人生的基石。 2、以先賢為師,虛心好學,汲取寶貴的精神食糧。 二、重點難點: 知道品德和學識是奠定人生的基石。 10有志者事竟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聯系生活實際,弄清課文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初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1、讓學生自由讀 2、小組討論意思 二、了解句子出處 三、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四、明道喻理臥

12、薪嘗膽說一說自己的理想。 五、拓展活動知行合一:制定自己的奮斗目標,想想說說自己為了 實現目標又該付出哪些努力? 11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并能在實際生活中樹立高 遠的志向,并為志向而努力。 二、重點難點: 學生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并能在實際生活中樹立高遠的志向 三、課前準備: 自己有怎樣的志向。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你有怎樣的志向? 二)、學習新課 1、范讀。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鴻鵠之志,陳勝吳廣起義,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 四)、知行合一:你認為什么樣的志向是“燕雀小

13、志”,什么樣的志向 是“鴻鵠大志”? 12尊師不論其貴賤貧富矣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并能在實際生活中以尊師 之人為榜樣學習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你見到的老師是怎樣為人處世的? 成長過程中怎樣做的尊師? 二)、學習新課 1、范讀。師者,人之模范也。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讀漢明帝尊師的故事。 你讀懂了什么?談談你的收獲。 四)、知行合一 假如有一天,你的地位成就都超過了老師,你是否還會尊師?為什么? 13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雖有至道,弗學,不

14、知其善也。 一、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2、在背誦的基礎上能夠熟練背誦。 二、重點難點: 1、重點難點: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入 (二)、課文分析詳細過程: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1、簡明了解出處 2、總體把握古語今說。 3明道喻理:孫權勸學,呂蒙發奮 三)拓展延伸:知行合一 想想小學階段我們都學習了哪些課程?學好這些課程能為我們帶來 什么?將來你還想學習哪些知識呢? 1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 行之 一.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

15、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二)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讀“名句賞析”理解應該如何對待自己不懂的東西,學習的幾 個層次分別是怎樣的。 四)、知行合一 說一說了解了小敏是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她的“博學之,審問之, 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經驗和做法讓你有什么反思和收獲? 15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年華。 2、培養學生酷愛學習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

16、: 使學生知道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年華。培養學生酷愛學習的思 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二)、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讀“崔鴻借月讀書”理解是怎樣讀書的。 四)、知行合一 讀一讀課文,想一想你會給她怎樣的建議? 1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二

17、)、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讀“錢惟演、宋綬惜時讀書”,理解錢惟演、宋綬是怎樣讀書的 四)、知行合一讀一讀要求,完成感受一分鐘的活動并交流 17報任安書 ,、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2、在背誦的基礎上能夠熟練背誦。 二、重點難點: 1、重點難點: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入、復習上一課的知識 二)、課文分析詳細過程: 1、簡明了解出處 2、總體把握古語今說。 3明道喻理:讀“司馬遷發憤著史記”想一想司馬遷在怎樣的 情況下寫成史記?交流感想 三)拓展延伸:知行合一我們

18、應該怎樣面對困難?18終日乾坤,與時偕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終日乾坤,與時偕行。 二)、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讀“歐陽修惜時讀書”談一談你的理解。 四)、知行合一讀一讀要求,進行調查并交流第三單元孝慈齊家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孝慈是維系親情的紐帶。 2、培養學生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 知道孝慈是維系親情的紐帶,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