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三國鼎立導學案_第1頁
第18課三國鼎立導學案_第2頁
第18課三國鼎立導學案_第3頁
第18課三國鼎立導學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8 課 三國鼎立導學案第 18 課三國鼎立 - 導學案自主學習: (用 15 分鐘時間閱讀課文,找出下列問題并記憶。 )曹操: 1、政治上控制了皇帝挾天子以令諸侯。 2、經濟上招募流民屯田,組織士兵耕天,實力增強。 3、軍事上招賢納士,采納別人的正確意見,火燒烏巢。一、知識體系1、官渡之戰時間:地點:袁紹:在兵力上占有絕對的優勢但他驕傲輕敵的情緒,拒絕采納謀士的正確建議。雙方:結果:曹操能以少勝多,打敗袁紹,影響:曹操為統一北方奠定基礎劉備:依附荊州,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孫權: 占據江東, 周瑜火攻 2、赤壁之戰:時間:曹操: 1,曹軍來自北方,不習水戰; 2,曹操的驕傲自滿情緒; 3,孫劉

2、聯軍正確的戰術。最根本的是,當時統一的客觀條件尚未成熟。地點:雙方:結果:影響:奠定三國鼎立局面 3、三國鼎立國家時間開國皇帝都城范圍經濟魏蜀吳精講點撥: 1、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公元 208 年發生的赤壁之戰,是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 2、三國鼎立局面是東漢末年以來軍閥混戰的結果,也是從分裂割據走向逐步統一的過渡階段。 3、三國時期,并存的三個政權為了戰勝對方,都采取一系列恢復和發展生產的措施,這就為日后的統一準備了物質條件。4、怎樣評價曹操?曹操是東漢末年的一個軍事集團首領,雄才大略多謀善斷,很有眼光,是地主階級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是

3、對的:1 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政治上的優勢;招賢納士善于用人; 2 經濟上招募流亡農民墾荒,組織兵士耕田實力不斷增強; 3 軍事上打敗袁紹取得官度之戰的勝利為統一北方奠定基礎,說明曹操在東漢末年對推動歷史進步起了一定作用;在赤壁之戰中由于驕傲輕敵被孫劉聯軍打敗不敢輕易南下,為三國鼎立奠定基礎,說明曹操的歷史作用也是有限的。曹操是亂世只奸臣不太正確: 1 東漢后期群雄割據是豪強地主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2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順應了當時人們的封建觀念的需要是統一安定的需要。5、怎樣看待三國時代?( 1)三國是各自范圍內的統一,未改變國家分裂、政權割據的狀況。 ( 2)但由于這種局部統一較之東漢

4、末年眾多軍閥割據混戰,各自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對安定的環境; 3 統治者都重視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因此三國是一個分裂但又孕育生機的時代 6從東漢統一政權到三國鼎立歷史是進步嗎?談談你的看法。從東漢統一政權到三國鼎立歷史是進步的。 1 東漢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政治十分黑暗,軍閥混戰生產破壞。2 魏蜀吳統治者在軍閥混戰中脫穎而出完成了各自境內的相對統一,并采取了一些穩定社會和發展生產的措施,人民生產生活狀況有所好轉。3 從東漢統一政權到三國鼎立既有利于統一局面的重新出現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會的發展。達標檢測1. 三國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是在()A.211 年B.222 年c.220

5、年D.263 年 2. 下列人物沒有生活在三國時期的是() A. 劉備B. 曹操c. 諸葛亮D. 孫權 3. 杜甫的詩句“功蓋三分圖,名成八陣圖”贊揚的是A. 劉備B. 孫權c. 曹操) A. 臺灣B. 海南島cx 藏D. 廣州 5. 三國鼎立形成的標志是()A. 曹操劫漢獻帝到許, 挾天子以令諸侯B. 官渡之戰曹操戰敗c. 赤壁之戰結束后D. 魏蜀吳三個政權的建立6 吳國都城建 . 業在今() A. 江蘇省境內 B. 湖北省境內 c. 江西省境內 D.安徽省境內 7曹操的詩句“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反映的是_時期的我國北方的歷史情況A. 西漢末年B. 東漢末年c. 三國時期D. 西晉末年八

6、王之亂時8. 奠定了曹軍統一北方基礎的戰役是()A. 巨鹿之戰B. 肥水之戰c. 官渡之戰D. 赤壁之戰 9. 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重要戰役是()A. 巨鹿之戰B. 長平之戰c. 官渡之戰D. 赤壁之戰 10. 下列事件發生在三國鼎立時期的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諸葛亮治蜀衛溫到達夷洲,加強了內地與臺灣地區的聯系A. B. c. D. 11. “三顧茅廬”主要講述的是以下哪兩個人之間的故事?()A 孫權與劉備B 諸葛亮與劉備c 曹操與諸葛亮D 劉備與曹操12. 下列典故與赤壁之戰無關的是()A 周瑜打黃蓋,一個原打,一個愿挨B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c 曹操赤腳迎許攸D 連環計 13. 下列人物中,沒

7、有稱帝的是()A 劉備B 曹操c 孫權D 曹丕14. 東漢末年,河南、河北諸侯割據混戰,其中占據河南一帶的軍閥是A、袁紹B、曹操c、劉備D、孫權 15. 三國建立的順序是()A 蜀吳魏B 吳蜀魏c 魏蜀吳D 魏吳蜀 16. 公元 207 年,曹操曾寫詩明志: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結合所學知識判斷,當時曹操“志”在何處()、消滅袁紹、廢漢稱帝、建立魏國、統一天下17. 某小組同學在學習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時展開討論,總結出兩次戰爭的一些共同點:都是三國鼎立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戰役都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都與曹操有關都為三國鼎立局面的最終形成奠定基礎戰爭中都設計采用火攻都是正

8、義的一方獲勝。其中分析不正確的觀點是()A、B、c、D、 18.祖國大陸到達夷洲的第一支船隊是A. 蜀國船隊B. 魏國船隊c. 吳國船隊D. 東漢船隊19. 在下列人物中,沒有稱帝的是A. 劉備B. 孫權c. 曹操D. 曹丕 20. 官渡之戰的交戰雙方是和;赤壁之戰的交戰雙方是和。 21.后,曹操消滅了的殘余力量, 又陸續消滅一些軍閥,基本上統一了北方。208 年,曹操率軍南下,想要統一南北。孫劉組成聯軍,在一帶和曹軍對峙。指揮聯軍用火攻的辦法, 大敗曹軍, 曹操逃回北方。 22年,曹操的兒子廢掉漢獻帝,自稱皇帝,國號,定都,東漢結束;年,劉備在稱帝,國號,史稱;年,孫權稱王,國號,后定都。至

9、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了。23.200 年,以少勝多大敗袁紹,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之戰,為統一奠定了基礎。 24.230 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等到達,加強了內地和臺灣地區的聯系。25. 材料分析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1、詞中的“三國”指哪三國?2、這首詞與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哪一著名戰役有關?3、這一戰役爆發前,曹操已基本上統一了北方。曹操統一北方的關鍵性戰役是?26. 知識拓展( 1)“曹操在公元207 年,寫了一首詩 龜雖壽,其中有幾句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10、壯心不已。表達了作者的遠大抱負。 ” 閱讀材料回答:他的“壯心”是什么?他的“壯心”有沒有實現?為什么?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2)材料二:兩軍交戰,相持不下,袁紹的一個謀士勸袁紹說: “袁將軍,烏巢乃屯糧重地,不可不用心提防。我勸將軍派一支部隊駐扎在屯糧處外側,以防曹軍偷襲。 ” 袁紹傲慢地說: “我籌策已定,你休操心! ”這時,另一謀士許攸拿著搜獲來的曹操催糧書信,徑直來見袁紹說: “袁將軍,曹操主力屯兵官渡,與我相持已久,后方必定空虛。現在,若分一軍,星夜偷襲許昌,不但可把許昌連根拔起,而且還可生擒曹操。如今,曹操糧草已盡,正可乘此機會,兩路擊之。”袁紹說: “曹操詭計極多,此書乃誘敵之計

11、也。 ” 許攸氣憤地出來,恨恨地說: “忠言逆耳,豎子不足與謀! ” 許攸見袁紹驕傲輕敵,注定失敗,就去投奔曹操。曹操聽說許攸來了,高興得連鞋都來不及穿,就光著腳跑出來迎接,還拍著手笑道: “您遠道而來,我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了。請先生教我破紹良策。 ”許攸說:“攸有一策,不過三日,使袁紹百萬之眾,不戰自破。 ”曹操高興地說: “愿聞良策。 ” 許攸說:“袁紹軍糧輜重,盡積在烏巢。公可選精兵詐稱袁將蔣奇領兵到彼護糧, 乘機燒其糧草輜重, 則紹軍不出三日,將不戰自亂。 ”曹操大喜。隨后,曹操率 5000 騎兵,襲擊袁軍屯糧處烏巢,火燒全部糧草,袁軍軍心動搖,曹操趁勢進攻,大敗袁軍。在我國民間戲劇里,曹操被演成白臉奸臣,而對諸葛亮幾乎是近乎神的傳揚,學習了這一課,你同意這種傳統的看法嗎?我們應該怎樣正確評價這兩個歷史人物?我們應該從他們身上學習哪些精神?27. 材料一:南陽武侯祠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