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實驗教案_第1頁
斜塔上的實驗教案_第2頁
斜塔上的實驗教案_第3頁
斜塔上的實驗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斜塔上的實驗教案斜 塔 上 的 實 驗 教學目的 理解課文涉及到的相關知識,豐富知識背景。 學習文章巧妙的構思。 學習伽利略擅長探究、勇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涉及到的相關知識,豐富知識背景。 學習伽利略擅長探究、勇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方法 實驗法、點撥交流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 統復備 1、導入 用多媒體展示比薩斜塔的圖片,提問塔的名稱、所在國家以及誰在上面做實驗,由此導入對伽利略的介紹,從而導入新課。 2、導學 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生字詞 簡介作者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主張研究自然界必須進展系統的觀察和實驗。通過屢次反復試驗研究,他推翻了被當時人們奉為權威的

2、亞里士多德的“物體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學說,建立了落體定律。他還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拋體運動規律,并確定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他還是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獲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發現月球外表凸凹不平、木星有4個衛星、太陽黑子、銀河由無數恒星組成等等,有力地證明了哥白尼的地動說。后因發表文章反對地心體系,支持和開展地動說,而遭到羅馬教廷異端裁判所判罪管制。最終,羅馬教廷宣布取消對伽利略的審訊,伽利略得到平反。 明確教學目的 速讀課文,總體理解課文內容 文章開頭和結尾寫了伽利略的哪兩個發現?中間寫的又是什么呢? 17寫伽利略發現自然的節奏原那么。 8記敘伽利略的孩提和學生時代的情況

3、。 1319寫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 分析文章17節 速讀后考慮: 1.伽利略的發現受什么啟示? 2.第2小節中的“覺得和兩個“似乎能去掉嗎? 做單擺的演示實驗 注意觀察并考慮討論: 1.做這項實驗需要什么條件? 2.你發現繩的擺動有什么特點? 3.實驗的結果怎樣? 4.這一發現如今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應用? 5.通過此事,你受到什么啟發? 研讀課文8 讓我們為孩提和學生時代的伽利略畫個像,看看他身上有哪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 研讀課文1319 介紹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薩城內。建于1174年。塔體共8層,高54.5米。該塔建至第3層時,發現地基開場傾斜。當整座塔體完工后,塔頂中心線

4、已偏離塔體垂直中心線2米左右。由于該塔“斜而不塌,名聲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體試驗,比薩斜塔更加有名了。 考慮: 1.當時有什么困難? 2.寫觀者隊伍的浩大和觀眾的“興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3.實驗的結果如何? 討論.探究 1.作者是采用先寫趣事,再寫小時候,最后寫斜塔上的實驗的順序進展寫作,這樣寫好還是按時間順序寫好? 課文構思巧妙。寫人物傳記一般是按時間順序,從小時候寫起,但課文卻首先描寫了伽利略發現擺的規律的經過,寫得引人人勝,這就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然后再回過頭略寫伽利略孩童和學生時的情況,接著再重點寫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的情況。這樣構思全文,不僅使讀者清楚地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兩個重大發現,而且讀來感到波瀾起伏,興趣盎然。 2.學習了這篇文章,你能否從伽利略的事跡中總結出幾條關于知識創新的經歷,并用恰當的語句表達出來。 拓展.遷移 古今中外,像伽利略這樣受生活中自然現象的啟發而有所創造創造的科學家是大有人在,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嗎? 3.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描繪了伽利略發現擺的規律、自由落體定律的經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