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4001-XXXX環境管理體系培訓(共47張)_第1頁
GBT24001-XXXX環境管理體系培訓(共47張)_第2頁
GBT24001-XXXX環境管理體系培訓(共47張)_第3頁
GBT24001-XXXX環境管理體系培訓(共47張)_第4頁
GBT24001-XXXX環境管理體系培訓(共47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環保能源,用心制造原創PPT設計GB/T 24001 環境管理體系培訓目 錄 標準概況第一部分 環境術語第二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第三部分 標準各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第四部分第一部分 標準概況 第一版環境管理體系標準GB/T24001-1996 最新版環境管理體系標準GB/T2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2005年5月15日實施 等同采用ISO14001-2004(2004年11月15日發布)修改后: 標準每個條款的要求表述更加清晰明確; 強化了法律法規要求, 明確了環境因素的控制是體系的核心任務; 增強了與GB/T 19001-2000的相容性 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

2、標準的產生第一部分 標準概況環境問題國際貿易競爭環境管理標準產生背景第一部分 標準概況人類面臨的十大環境問題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第一部分 標準概況標準總目的支持環境保護和污染預防,協調環境與社會和經濟需求的關系。天宏目的改善企業的環境行為,降低環境、法律風險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員工環境意識提高企業社會形象及競爭力,利于企業長期發展降低能源消耗第一部分 標準概況GB/T24001-2004精神實質強調最高管理者的承諾、意識和作用;強調全體員工的意識和積極參與;必須符

3、合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并堅持污染預防和持續改進的原則;系統化、程序化和必要的文件支持。第一部分 標準概況GB/T 24001-2004 GB/T 24001-2004 標準結構環境管理體系4.1 總要求4.2 環境方針4.3 策劃4.3.1 環境因素4.3.2 法律法規和 其他要求4.3.3 目標、指標和方案4.4 實施與運行4.5 檢查4.5.1 監測和測量4.5.2 合規性評價4.5.3 不符合、糾正措施 和預防措施4.5.4 記錄控制4.5.5 內部審核4.6 管理評審4.4.1 資源、作用、職責和權限4.4.2 能力、培訓和意識4.4.3 信息交流4.4.4 文件4.4.5 文件

4、控制4.4.6 運行控制4.4.7 應急準備和響應第一部分 標準概況環境管理體系模式APDCP策劃D實施C檢查A改進 APDCAPDC循環前進、階梯上升循環前進、階梯上升第一部分 標準概況適用范圍本標準適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組織: a) 建立、實施、保持并改進環境管理體系; b) 使自己確信能符合所聲明的環境方針; c) 通過下列方式展示對本標準的符合: 1) 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聲明; 2) 尋求組織的相關方(如顧客)對其符合性予以確認; 3) 尋求外部對它的自我聲明予以確認; 4) 尋求外部組織對其環境管理體系進行認證/注冊。第二部分 環境術語環境環境環境因素環境因素環境影響環境影響環境方針

5、環境方針環境目標環境目標環境指標環境指標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內部審核審核員審核員相關方相關方組織組織污染預防污染預防環境績效環境績效持續改進持續改進文件文件記錄記錄程序程序不符合不符合糾正措施糾正措施預防措施預防措施環境 environment 組織 運行活動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氣、水、土地、自然資源、植物、動物、人,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注:從這一意義上,外部存在從組織內延伸到全球系統。環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個組織 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環境 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環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夠產生重大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環境影響 enviro

6、nmental impact全部或部分地由組織的環境因素給環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變化。 第二部分 環境術語第二部分 環境術語環境因素與環境影響的關系活動/產品/服務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廢水BOD、COD、SS的超標排放污染水體、威脅魚類生存垃圾NH3、H2S釋放、固體廢物景觀、土壤廢油BOD、COD、SS的超標排放污染水體、土壤燃煤鍋爐運行粉塵、煙塵排放SO2、NOx、CO2排放粉煤灰、廢渣排放污染大氣、危害人的健康酸雨、溫室效應占有土地、土壤污染汽車運輸尾氣排放污染空氣建筑打樁噪聲超標影響人體健康環境方針 environmental policy 由最高管理者就組織的環境績效正式表述的總體意

7、圖和方向。 注:環境方針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環境目標和環境指標提供了一個框架。環境目標 environmental objective 組織依據其環境方針規定的自己所要實現的總體環境目的。 環境指標 environmental target由環境目標產生,為實現環境目標所須規定并滿足的具體的績效要求,它們可適用于整個組織或其局部。 第二部分 環境術語第二部分 環境術語環境方針環境目標環境指標第二部分 環境術語環境方針環境方針環境目標環境目標環境指標環境指標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減少含粉塵廢氣的年排放總量2005年車間粉塵的排放量比上年減少13%2005年車間粉塵的排放濃度比上年減少13%減少有害

8、物質的揮發量減小乳膠漆VOC的含量;減小強化木地板中甲醛的含量內墻乳膠漆VOC含量低于國家規定200 g/L強化木地板中甲醛的含量低于國家規定1.5mg/L節能降耗減少電能的消耗量2005年電能消耗量比上年減少4%環境管理體系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組織管理體系的一部分,用來制定和實施期環境方針,并管理其環境因素。 注:1、管理體系是用來建立方針和目標,并進而實現這些目標的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要是的集合。2、管理體系包括組織結構、策劃活動、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內部審核 inter audit 客觀的獲取審核證據并予以評價,以判定組織對其設定的環境

9、管理體系審核準則滿足程度的系統的、獨立的、形成文件的過程。 審核員 auditor有能力實施審核的人員 第二部分 環境術語相關方 interested party 關注組織的環境績效或受其環境績效影響的個人或團體。組織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職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團公司、商行、企事業單位、政府機構、社團或其結合體,或上述單位中具有自身職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無論其是否具有法人資格、公營或私營。 第二部分 環境術語污染預防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為了降低有害的環境影響而采用(或綜合采用)過程、慣例、技術、材料、產品、服務或能源以避免、減少或控制任何類型的污

10、染物或廢物的產生、排放或廢棄。 環境績效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組織對其環境因素進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測量結果。 持續改進 continual improvement不斷對環境管理體系進行強化的過程,目的是根據組織的環境方針,實現對總體環境績效的改進。 第二部分 環境術語文件 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載媒體。 記錄 record闡明所取得的結果或提供所從事活動的證據的文件。程序 procedure為進行某項活動或過程所規定的途徑。 第二部分 環境術語不符合 未滿足要求。 糾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為消除已發行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預防措施 p

11、reventive action為消除潛在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第二部分 環境術語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GB/T 24001-2004 GB/T 24001-2004 標準結構環境管理體系4.1 總要求4.2 環境方針4.3 策劃4.3.1 環境因素4.3.2 法律法規和 其他要求4.3.3 目標、指標和方案4.4 實施與運行4.5 檢查4.5.1 監測和測量4.5.2 合規性評價4.5.3 不符合、糾正措施 和預防措施4.5.4 記錄控制4.5.5 內部審核4.6 管理評審4.4.1 資源、作用、職責和權限4.4.2 能力、培訓和意識4.4.3 信息交流4.4.4 文件4.4.5 文

12、件控制4.4.6 運行控制4.4.7 應急準備和響應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4.1 總要求 組織應根據本標準的要求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確定如何實現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組織應界定環境管理體系的范圍,并形成文件。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4.2 環境方針 最高管理者應確定本組織的環境方針,并在界定的環境管理體系范圍內,確保其: a) 適合于組織活動、產品和服務的性質、規模和環境影響; b) 包括對持續改進和污染預防的承諾; c) 包括對遵守與其環境因素有關的適用法律法規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諾; d) 提供建立和評審環境目標和指標的框架; e) 形成文件,付諸實施,并予以保持

13、; f) 傳達到所有為組織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員; g) 可為公眾所獲取。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4.3 策劃 組織應建立、實施并保持一個或多個程序,用來 a) 識別其環境管理體系覆蓋范圍內的活動、產品和服務中它能夠控制或能夠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此時應考慮到已納入計劃的或新的開發、新的或修改的活動、產品和服務等因素; b) 確定對環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響的因素(即重要環境因素)。 組織應將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時更新。 組織應確保在建立、實施和保持環境管理體系時,對重要環境因素加以考慮。4.3.1 環境因素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三種狀態正常異常緊急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將來八種類型向大氣排放

14、向水體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資源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釋放廢物和副產品物理屬性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組織應建立、實施并保持一個或多個程序,用來: a) 識別適用于其活動、產品和服務中環境因素的法律法規要求和其他應遵守的要求,并建立獲取這些要求的渠道; b) 確定這些要求如何應用于它的環境因素。 組織應確保在建立、實施和保持環境管理體系時,對這些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和其他要求加以考慮。4.3.2 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組織應對其內部有關職能和層次,建立、實施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環境目標和指標。 如可行,目標和指標應可測量。目標和指標應與環境方針相一致,并包括對污染預防、持續

15、改進和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及其他要求的承諾。 組織在建立和評審環境目標時,應考慮法律法規要求和其他要求,以及它自身的重要環境因素。此外,還應考慮可選的技術方案,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以及相關方的觀點。 組織應制定、實施并保持一個或多個旨在實現環境目標和指標的方案,其中應包括: a) 規定組織內各有關職能和層次實現環境目標和指標的職責; b) 實現目標和指標的方法和時間表。4.3.3 目標、指標和方案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管理者應確保為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提供必要的資源。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專項技能、組織的基礎設施、以及技術和財力資源。 為便于環境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應當對

16、作用、職責和權限做出明確規定,形成文件,并予以傳達。 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任命專門的管理者代表,無論他(們)是否還負有其他方面的責任,應明確規定其作用、職責和權限,以便: a) 確保按照本標準的要求建立、實施和保持環境管理體系; b) 向最高管理者報告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表現以供評審,并提出改進建議。4.4 實施與運行4.4.1 資源、作用、職責和權限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組織應確保所有為它、或代表它從事組織所確定的可能具有重大環境影響的工作的人員,都具備相應的能力。該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訓,或經歷。組織應保存相關的記錄。 組織應確定和它的環境因素和環境管理體系有關的培訓需求并提供培訓,或

17、采取其他措施來滿足這些需求。應保存相關的記錄。 組織應建立、實施并保持一個或多個程序,使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員都意識到: a) 符合環境方針與程序和符合環境管理體系要求的重要性; b) 他們工作中的重要環境因素和實際的或潛在的環境影響,以及個人工作的改進所能帶來的環境效益; c) 他們在實現環境管理體系要求方面的作用與職責; d) 偏離規定的運行程序的潛在后果。4.4.2 能力、培訓和意識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組織應建立、實施并保持一個或多個程序,用于有關其環境因素和環境管理體系的: a) 組織內部各層次和職能間的信息交流; b) 與外部相關方聯絡的接收、形成文件和回應。 組織應決定是否

18、與外界交流它的重要環境因素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流,并將決定形成文件。如決定進行外部交流,就應規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實施。4.4.3 信息交流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4.4.3 信息交流 自下而上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左右之間的信息交流自上而下和左右之間的信息交流.1、管理層向全體員工公布并解釋組織的環境方針、管理層向全體員工公布并解釋組織的環境方針,使員工理解并熟記方針的內使員工理解并熟記方針的內涵和要點涵和要點,將其作為環境管理工作的指針。將其作為環境管理工作的指針。2、各級管理者要使員工明確本崗位活動中存在環境因素、各級管理者要使員工明確本崗位活動中存在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和相關環境環境影響和相關環

19、境職責職責,掌握相關的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文件的要求以及必要的操作技能。掌握相關的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文件的要求以及必要的操作技能。3、要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要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上下級關系融洽上下級關系融洽,鼓勵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并獻計獻策鼓勵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并獻計獻策;樹立員工環境保護意識樹立員工環境保護意識,建立獎懲建立獎懲,表揚先進表揚先進,批評落后批評落后,鼓勵創新并加強監督。鼓勵創新并加強監督。4、定期向員工發布有關組織環境目標和指標實施進展情況的信息、定期向員工發布有關組織環境目標和指標實施進展情況的信息,定期交流定期交流,共共同分析原因同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定期通報員工組織取得環

20、境績效及內部審核提出整改措施。定期通報員工組織取得環境績效及內部審核管理管理評審結果。評審結果。5、各部門之間保持良好的信息溝通、各部門之間保持良好的信息溝通,相互了解之間工作分工相互了解之間工作分工,工作銜接。工作銜接。內部信息內部信息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4.4.3 信息交流1、積極向外部展示環境方針的承諾、積極向外部展示環境方針的承諾,接受公眾和社會輿論的監督接受公眾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展示環境績效展示環境績效方面所取得成果方面所取得成果;2、定期向環保主管部門匯報組織遵守法律法規的情況、定期向環保主管部門匯報組織遵守法律法規的情況,了解法律法規及其它要了解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變化求變化

21、;3、應向供方、應向供方合同方合同方顧客等相關方及時通報環境管理體系要求顧客等相關方及時通報環境管理體系要求;4、應包救援聯絡、應包救援聯絡.外部信息外部信息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應包括:a) 環境方針、目標和指標;b) 對環境管理體系的覆蓋范圍的描述;c) 對環境管理體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關文件的查詢途徑;d) 本標準要求的文件,包括記錄;e) 組織為確保對涉及重要環境因素的過程進行有效策劃、運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記錄。4.4.4 文件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應對本標準和環境管理體系所要求的文件進行控制。記錄是一種特殊的文件,應依據4.5.4的要求進

22、行控制。 組織應建立、實施并保持一個或多個程序,以規定: a) 在文件發布前進行審批,以確保其適宜性; b) 必要時對文件進行評審和更新,并重新審批; c) 確保對文件的更改和現行修訂狀態做出標識; d) 確保在使用處能得到適用文件的有關版本; e) 確保文件字跡清楚,易于標別; f) 確保對策劃和運行環境管理體系所需的外部文件做出標識,并對其發放予以控制; g) 防止對過期文件的非預期使用。如須將其保留,要做出適當的標識。4.4.5 文件控制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組織應根據其方針、目標和指標,識別和策劃與所確定的重要環境因素相關的運行,以確保其通過下列方式在規定的條件下進行: a)建立

23、、實施并保持一個或多個成文的程序,以控制因缺乏程序文件而導致偏離環境方針、目標和指標的情況; b) 在程序中規定運行準則; c) 對于組織使用的產品和服務中所確定的重要環境因素,應建立、實施并保持程序,并將適用的程序和要求通報供方及合同方。4.4.6 運行控制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組織應建立、實施并保持一個或多個程序,用于識別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的潛在的緊急情況和事故,并規定響應措施。 組織應對實際發生的緊急情況和事故做出響應,并預防或減少隨之產生的有害環境影響。 組織應定期評審其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必要時對其進行修訂,特別是在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后。 可行時,組織還應定期試驗上述程序。4.

24、4.7 應急準備和響應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組織應建立、實施并保持一個或多個程序,對可能具有重大環境影響的運行的關鍵特性進行例行監測和測量。程序中應規定將監測環境績效、適用的運行控制、目標和指標符合情況的信息形成文件。 組織應確保所使用的監測和測量設備經過校準和檢驗,并予以妥善維護且應保存相關的記錄。4.5 檢查4.5.1 監測和測量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規的承諾,組織應建立、實施并保持一個或多個程序,以定期評價對適用環境法律法規的遵循情況。 組織應保存對上述定期評價結果的記錄。4.5.2.2 組織應評價對其他要求的遵循情況。這可以和4.5.2.1 中所要求的評價

25、一起進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分別進行評價。 組織應保存上述定期評價結果的記錄。4.5.2 合規性評價4.5.2.1 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組織應建立、實施并保持一個或多個程序,用來處理實際或潛在的不符合,采取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程序中應規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 識別和糾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減少所造成的環境影響; b) 對不符合進行調查,確定其產生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再度發生; c) 評價采取預防措施的需求;實施所制定的適當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發生; d) 記錄采取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的結果; e) 評審所采取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的有效性。 所采取的措施應與問題和環境影響的嚴重程度相符。

26、 組織應確保對環境管理體系文件進行必要的更改。4.5.3 不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組織應根據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記錄,用來證實對環境管理體系及本標準要求的符合,以及所實現的結果。 組織應建立、實施并保持一個或多個程序,用于記錄的標識、存放、保護、檢索、留存和處置。 環境記錄應字跡清楚,標識明確,并具有可追溯性。4.5.4 記錄控制第三部分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組織應確保按照計劃的間隔對環境管理體系進行內部審核。目的是: a) 判定環境管理體系 1) 是否符合組織對環境管理工作的預定安排和本標準的要求; 2) 是否得到了恰當的實施和保持。 b) 向管理者報告審核結果。 組織應策劃、制定、實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