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_第1頁
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_第2頁
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相關資源:影響教師心理問題的個人因素分析 在相同的壓力情景之下,有些教師可能會出現心理問題,有些則能維持健康的心理狀態,這些差別與個人因素有關。 (一)自我概念的發展水平 研究表明,教師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概念的發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相關。 一般來說,自我概念越積極,心理越健康。自我概念水平較高的教師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對自己有較多肯定性的評價,即使面對失敗的情境也常常能較全面地分析主客觀原因,不輕易否定自己,能夠很好地調整、控制各種不良情緒,保持健康的心態。自我概念水平偏低的教師則不能自我肯定,常常懷疑自己的能力,特別容易在失敗的情境中否定自己、體驗自卑,把本來微不足道的小事視為是自己失敗和無能的結

2、果。他們經常在意別人的看法,特別是對校長的評價很敏感,非常在乎校長對自己的認可,聽到一些負面評價時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能正視自己,認為自己被傷害,怨天尤人,怨恨自己不如人。還有的教師過分關注自我形象及自我身份,經常會感到孤獨、寂寞,缺少安全感,對自己缺乏信心,因而拼命工作,以此來提高自己在別人眼里的地位。也有的教師過分自我譴責,常常會把一些實際上超出控制范圍的事情堅持認為是自己的責任,認為自己應該對突發情況有先見之明,應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應更多地承擔義務,應工作得再勤奮一些等,從而深陷于焦慮、抑郁、無望和痛苦之中,影響心理健康。  (二)教師自身的認知特點 

3、; 教師某些自身認知特點也會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根據艾里斯的合理情緒理論(ABC理論),在人們情緒產生的過程中有三個重要因素,就是誘發情緒發生事件(activating events)、人們對所發生事件的相應信念、態度和解釋(beliefs)以及由此產生的人們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consequences)。在這三個因素中,最關鍵的是人們的信念、態度和解釋,也就是說,人們的認知會影響情緒的發生。一些教師對于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以及在個人成長過程中遭遇過的挫折失敗,存在認知上的偏差,存在不恰當的價值觀、人生觀、金錢觀,導致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發生。  有的教師沒有很好的解決心理上的問題

4、,對人生中的生活事件進行了錯誤的總結,并用錯誤的結論作為指導自己生活行為的準則及信條。總認為社會不應該有不良的條件,應該順利,把困難歸屬別人;對事情總認為“應該如何如何”,一旦不合意,便怨天尤人。有極少數教師心理承受能力低,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稍遇困難,就灰心喪氣。有的教師不能客觀認識自我和現實,人生目標不切實際,理想和現實差距太大,有過于強烈的自我實現和自尊需要。還有的教師沒有把工作學習看成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對人生、工作、學習沒有積極的態度,對一個人最基本的行為準則是什么不清楚、不明確,自我中心,自私自利,行為不檢點。有類似認知特點的教師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三)教師的

5、個體成長過程與經歷的生活事件  每一位教師都有一個獨特的成長過程:有的教師在童年時期曾經被寄養,受到過虐待;有的教師在家庭、學校、社會生活過程中受到過不公正的對待,精神受到創傷,如被人欺辱;還有的教師經歷了一些重大生活事件,家庭中出現了創傷性事件、災難性事件、意外事故等,如父母早逝、父母離異、父母再婚,喪偶、失去親人;有的教師家庭生活有矛盾,感情生活遭遇挫折,婚姻出現危機等;還有的教師本人就是獨生子女。這些因素都會對教師造成心理壓力,引起情緒、思維、行為各個方面的改變,最終影響教師的人格發展,甚至使有些教師出現人格上的缺陷。  (四)缺乏職業規劃,不恰當

6、的職業發展目標  在中小學教師中很多人從沒有進行過職業規劃,工作只是既定的程序,以后會做什么,想做什么,毫無頭緒;日復一日地重復相同而瑣碎的事務,長期處于一種機械性的忙碌之中,有一種被掏空的感覺,對于未來迷茫無措,沒有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不清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是什么,盲目追求個人事業發展的頂峰;再加上理想主義及完美主義的心理特點,有相當多的教師習以為常地把社會中的最高目標認同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有的教師習慣于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經常盲目地為自己制定過高的目標,這些目標往往不切實際,遠離自己的實際能力;而且急于求成,認為只要“努力工作”,目標就一定能達到。事實上,由于目

7、標過高,非自己能力所及,長此以往,“努力的工作”并沒有帶來愉快的情緒體驗,反而經常感受挫折,產生一些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比如覺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進而就會出現身心疲憊的情況。  (五)對健康和生命的漠視與不健康生活方式  英才早逝雖是個案,但也反映出部分教師對健康和生命的忽視。中小學教師保健意識之差也令人擔憂,“無病即健康”的觀念根深蒂固。有些教師沒有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善于把握生活節奏,不注意鍛煉身體,不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不能定期體檢。很多疾病都是在慢慢侵蝕、消耗身體的機能,如果不細心觀察和定期體檢,這些變化很難被發現,一旦發作,后果會很嚴重。&#

8、160; (六)對教師身份的認知障礙  有些教師對教師職業不認可,看不起教師職業,認為教師是“高級保姆”,做教師沒地位、沒出息,不愿意跟別人提及自己的教師身份;對教師工作的價值、意義認識不足,僅僅把做教師看成是謀生之道。有的教師認為自己從事的是一種天底下最痛苦的職業,備課、上課、改作業、輔導、解決學生糾紛,既是消防隊長又是派出所長,既是領導又是保姆,講得口干舌燥,累得腰酸背痛,一天到晚疲于奔命,有時還要面對學生和家長的無理取鬧,如果有機會選擇,下輩子再也不當教師了。有的想換工作,離開學校。  (七)性別和年齡原因  目前在中

9、國的中小學校里面教師的性別大都是女性,幾乎可以占到80-90%以上,一般來說,女性情緒易波動、敏感,遇事容易情緒化,控制情緒的能力弱。  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的教師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點,同時也面臨著不同的問題。  青年教師剛結束學生時代走向社會,正處于成家立業的轉折時期,精力旺盛,感知敏銳,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抱負遠大,進取心強,對個人前途充滿信心,但因角色的轉換難度大而感到無所適從,有較強的壓力感、挫折感,容易出現職業適應不良。  中年教師處于成熟穩定發展階段,精力充沛,年富力強,求知欲望依然強烈,處于事業發展的鼎盛時期,具有強烈的成就事業的愿望,要求在政治上、業務上受到更多的信任,但工作和家務負擔重,壓力大,工作滿意度會逐漸下降,進而懷疑對教師職業的選擇,對教師職業感到厭倦。  50歲以上的老教師日趨接近退休年齡,事業發展達到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