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課題研究報告(崔小敏)_第1頁
小課題研究報告(崔小敏)_第2頁
小課題研究報告(崔小敏)_第3頁
小課題研究報告(崔小敏)_第4頁
小課題研究報告(崔小敏)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課題研究報告永吉縣小學語文漢字魔方工作坊 崔小敏研修主題:小學中年級字理識字的教學方法的研究研究背景:1.漢字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漢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識字寫字兩個部分,是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能力,關鍵是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好的閱讀習慣又是以高效.快速.大量的識字為前提的。如果識字教學不能過關,會直接影響著語文的教學質量,進而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另外,小學生識字教學向來也是教學研究和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所以,識字的重要性不容置疑。2.小學漢字教學達不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

2、字的習慣,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規范.整齊.美觀的漢字。小學六年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會寫。可是實際上學生經過小學六年的學習,卻存在太多的出口有誤,提筆有錯的現象。3.教師本身的教學知識技能和教育理念落后。漢字的音形義之間原本存在一定的理據。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卻是漠視漢字文化,讓學生機械的識記,背離漢字文化的特性尋求趣味性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講解枯燥乏味,效率低,單純的寫字形,講字義,使得漢字教學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個又一個積淀著豐富民族文化內涵的漢字被作為簡單的記錄語言形體的符號來對待,寫字也僅僅是為了鞏固對字形的認識,而沒有看到漢字中所蘊含的中國文化傳統,

3、也不去揭示這種傳統文化。研究目標:1.確定小學中年級識字教學方法。2.通過對漢字的追根溯源,減少書寫錯誤率,更好地識記漢字。研究方式:(線上線下混合式研修)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課堂實踐)、案例研究法、問卷調查法、經驗總結法。1、 文獻研究法:學習小語漢字魔方工作坊的研修計劃與方案,借鑒有關字理教學專著以及網絡資源,把握本年段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研究的有效性。2、 行動研究法:增強備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發揮一線教學優勢,將反思貫穿教學始終。在研究過程中不斷解決問題,提高教學設計水平。3、 案例研究法:以在字理教學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為內容,撰寫案例,交流研討,總結經驗,完善問題解決策略。4

4、、 問卷調查法:通過調查問卷,征集學生和老師的意見,明確研究的方向性。5、 經驗總結法: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寫教學反思和教學隨筆,教學論文等??偨Y經驗,形成研究成果。 研究部署:本專題從2015年12月14日起到2016年3月31日止,設計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15年12月15日2016年1月10日)分析學情,確定小課題,制定研究方案。第二階段:研究過程(2016年1月11日2016年3月20日)按照計劃劃分兩個研究時段實施研究工作。時段一(2016年1月11日1月31日)1、 學習有關字理教學的文獻與專著。2、 聽取專家指導。3、 通過字源網,漢典網,以及字理教學手冊學習字理知識。

5、4、 分析本年段識字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 時段二(2016年2月1日2016年3月20日) 1、了解識字的重要性,指導學生掌握識字技巧,激發學生識字的欲望和興趣。 2、抓住課文中識字教學文章,在識字活動中交流感受,總結識字方法。 3、通過閱讀課本和校本教材進行識字訓練。 4、走進生活中識字。 5、撰寫小專題階段性總結。 第三階段:結題階段(2016年3月21日2016年3月31日)整理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完成小課題結題工作。 研究結果:通過近四個月的實踐研究,對于中年段的字理識字教學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識字,不僅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而且識字更容易,更有效了。最明

6、顯的表現就是平時錯別字明顯減少。通過實踐研究,我總結出以下幾種方法:演示法。即用動作、實物、游戲等表示字理,主要用于會意字。如教“擦”字,可用人手拿著抹布擦桌子的動作演示,加上“察”的字理結構講解;教“坐”字,可讓兩位學生在地上做席地而坐的姿態來理解字理。這種方法既能鞏固生字,又能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圖示法。即用圖畫(如掛圖、卡片、投影、簡筆畫、光盤等)追溯漢字的本源,主要用于象形、指示和會意字。如教“木”字,就展示樹木圖;教“林”字,就展示樹林圖,因為“林”字是由兩個“木”字并排在一起構成的?!蔼毮静怀闪帧庇辛藘蓚€木便可以表示有較多樹木的地方就是“林”了。又如教“休”字,就展示一個人在樹

7、木旁小憩圖。通過形象生動的圖像,使學生興趣盎然,為漢字的構形規律感嘆不已。這種方法既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也讓學生學得滿懷信心。 遷移法。即將學過的甲字的字理用于學習乙字。主要用于會意字和形聲字。如學了“人”字后,在會意字和形聲字中再遇到部件“人”就可以想到它與人有關。如“從”是與人的行動有關,表示前面有一個人在走路,后面有一個人跟從;當出示“眾”字時,學生自然就領悟到有三個人,稍加點撥,告訴他們“眾”字的意思是很多人,也有眾多的意思。又如學了“火”字后,出示“炎”字,指導學生運用遷移法,并展開奇特的想象,從中體會到“炎”字由兩個“火”字疊加而成,使學生知道兩把火在一起就是很熱的意思。當出現“災

8、”字時,學生就會想到房子里面著火了,意思就是發生災難了。這種方法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激發,語言發展了,對字形與字音、字義的認識也深刻了。 比較法。即把字形大體相同,但有一兩筆不同的字放在一起比較。怎樣比較才能有效呢?比較要有條件,它依賴于學生對比較的兩個字中其中一個一定要掌握,在比較中特別要強調不同點。如當學生鞏固了“鳥”字后,再與“烏”字比較時,可告訴學生:“如果飛鳥沒有眼睛,就一片烏黑看不見?!边€可以這樣告訴學生:“小鳥和烏鴉都是鳥類,可是烏鴉全身都是烏黑一片,眼睛就不明顯了。一眼看去,好像沒有眼睛一樣”。又如認識“坡”和“波”兩字時,可根據這兩個字的字形、字義的不同編一句話進行比較:“有土堆成坡,有水連成波。”通過這樣比較,學生們就能舉一反三地認會許多常用字。 歌訣法。即用顯淺、朗朗上口的歌訣認識字形。如教“畫”字,用兒歌“一塊豆腐分四塊,放在鍋里蓋上蓋”來認識字形;教“原”字,用順口溜“廠里住個白小孩兒”來識記;教“雷”字,用順口溜“雷聲隆隆響連天,大雨落到田里邊”來識記。實踐證明,學生對這種方法尤其喜愛,他們還能自編歌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