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學復習重點_第1頁
植物生物學復習重點_第2頁
植物生物學復習重點_第3頁
植物生物學復習重點_第4頁
植物生物學復習重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植物生物學復習重點1.1細胞結構細胞器英文名稱備注膜結構功能質膜plasma membrane細胞膜單層凝脂雙分子層流動鑲嵌模型調節物質進出原生質體,控制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調控細胞壁微纖絲的合成與集聚,質膜上的纖維素合酶復合體催化纖維素的合成(纖維素微纖絲的沉積方向收到膜內微管分布方向的制約)。質膜上的受體傳導環境、激素等信號,從而調控新陳代謝以及細胞生長和分化。細胞質cytoplasm質體plastid植物特有,分為葉綠體、有色體、白色體葉綠體chloroplast光合器雙層雙層膜,有類囊體(片層)基質中:暗反應;類囊體:光反應。有色體chromoplast雙層合成類胡蘿卜素的,

2、積累脂質,依其所含色素種類的差異顯示不同顏色,從而吸引昆蟲傳粉或吸引動物協助散布果實和種子。白色體leucoplast普遍存在于植物的貯藏細胞中雙層積累淀粉(造粉體或淀粉體)、蛋白質(蛋白體)、及脂肪(造油體)。線粒體mitochondria雙層外膜平整光滑,內膜向內折入形成嵴(cristae)。內膜上分布著許多帶柄的小球,成ATP合成酶復合體。細胞呼吸及能量代謝的中心。內膜表面:電子傳遞ATP合成酶復合體:ATP合成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um,ER單層由一層膜構成的許多片狀扁囊腔或管狀腔,彼此相連的網狀系統粗面內質網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3、,RER糙面內質網單層膜的表面附有核糖體參與蛋白質的合成和運輸滑面內質網smoooth endiplasmic reticulum,SER光面內質網單層膜上沒有核糖體參與多種脂質和蛋白質的合成高爾基體Golgi body高爾基器(Golgi apparatus);高爾基復合體(Golgi complex)單層由一些(通常是48個)排列較為整齊的扁囊堆疊而成,扁囊的直徑多在1m左右,扁囊的邊緣有小泡和穿孔。高爾基體具有極性,扁囊彎曲呈凸起的一面稱為形成面或順面,扁囊彎曲呈凹陷的一面稱為成熟面或反面。參與細胞的分泌活動溶酶體lysosomes含多種水解酶單層由單層膜包裹形成的小囊泡狀細胞器催化蛋白

4、質、多糖、脂質以及DNA和RNA等大分子的降解,消化細胞中的貯藏物質,分解細胞中收到損傷或失去功能的細胞結構的碎片微體microbody單層由一層單位膜構成的球狀細胞器液泡vacuole單層含有多種溶質,如無機鹽、氨基酸、有機酸、糖類、生物堿、色素及酶類等復雜成分細胞骨架cytoskeleton包括三種蛋白質纖維:微管、微絲、中間纖維保持細胞形狀,分隔固定細胞內部結構,物質運輸,信號傳遞,參與細胞的運動、分化、增殖,調節基因表達等微管microbules細胞分裂期間胞質微管消失,微管出現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期的紡錘絲和成膜體中;細胞分裂后,胞質微管又重新出現由球狀的微管蛋白亞基聚合組裝而成,每圈

5、有13個亞基。微管事兒解聚為亞基,時而又重新組裝成完整的微管。低溫可使微管解聚。與含有細胞壁物質的小泡向細胞壁運送物質有關,與植物有絲分裂的染色體運動有重要的關系。維持細胞的形狀,與某些細胞的鞭毛、纖毛的運動有關 微絲microfilament實心纖維,直徑47nm。由肌動蛋白(actin)、肌球蛋白(myosin)和肌動蛋白結合蛋白(actin-binding protein,ABP)組成。中間纖維intermediate filament骨架功能,信息功能核糖體ribosome核糖核蛋白體無膜由一個大亞基和一個小亞基組成合成蛋白質細胞核nuclear雙層控制新陳代謝核膜nuclear en

6、velope雙層染色質chromatin由DNA和蛋白質組成遺傳信息的載體核仁nucleolus細胞分裂時,核仁消失,分裂完成后,兩個子細胞核中分別產生新的核仁。核仁富含蛋白質和RNA。核糖體中的RNA(rRNA)來自核仁。核基質nuclear matrix纖維狀的網,布滿于細胞核中,網孔中充以液體,網的成分是蛋白質。核基質是核的支架,染色質附著在核基質上。細胞壁包含纖維素、果膠質和半纖維素,還有蛋白質類、酶類等。植物體內不同細胞的細胞壁組成不同,是由于在由多糖組成的細胞壁中加入了其他的成分,如木質素,不親水的角質、木栓質和蠟質等。支持和保護。細胞壁限制了細胞過度吸水被脹破,而緊張的植物細胞能

7、使植物體具一定的緊張度而保持伸展的姿態。胞間層inteercellula layer又稱中層(middle layer)主要成分是果膠使相鄰的細胞彼此粘連初生壁primary wall是細胞生長過程中和細胞停止生長前于胞間層內側形成的細胞壁都是初生壁含有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質也豐富,還含有糖蛋白。使得細胞壁有延展性,使細胞壁能隨細胞生長而夸大。次生壁secondary wall細胞不再生長,細胞壁繼續發育增厚形成果膠質極少,基質是半纖維素的,也不含有糖蛋白。常含木質素增強機械強度初生紋孔場primary pit field細胞的初生壁上有一些較薄的區域,稱初生紋孔場。初生紋孔場上有一些小孔,

8、其中有胞間連絲穿過胞間連絲plasmodesmata直徑40nm的小管狀結構,這種通道的周圍襯有質膜,通道中的質膜與相鄰細胞的質膜相連胞間連絲能允許大、小分子從中通過。一些大分子的蛋白質和核酸可以經胞間連絲傳遞。一些植物病毒也是通過保健連死而擴大感染的紋孔pit相鄰兩細胞之間的紋孔多成對存在,稱,紋孔對(pit pair)存在于次生壁上,既可在初生紋孔場上形成,也可在細胞壁無初生紋孔場處發育細胞學說闡明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是細胞,指出動物和植物在細胞說明上的統一性,還提出限制的細是通過分裂產生的,不能從無生命的物質自然發生流動鑲嵌模型膜的流動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側向移動。膜蛋白分布的不對稱性,球

9、形蛋白質有的鑲嵌在膜的內或外表面,有的嵌人或橫跨脂雙分子層。 思考:細胞如何依靠其不同結構組分實現其防御、營養、信號傳導、物質運輸、物質合成、分泌與貯藏的?1.2細胞增殖1、 Cell cycle 細胞周期在有絲分裂中,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有絲分裂結束到下一次有絲分裂結束所經歷的全過程,稱為細胞周期。2、 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過程差別及意義3、 植物細胞全能型對于人類的實際意義人造種子快速繁殖用植物器官培育成為完整植株1.3植物組織1、 植物的分生組織位于什么位置?它們一直都具有分裂能力嗎? 在植物的胚胎發育階段,所以的細胞都可以分裂;當植物體形態建成后,分生組織僅分布于植物體的特定部位,如根、

10、莖頂端處。有些分生組織處于潛伏狀態,只在條件適宜時才活躍起來,如腋芽內的分生組織。2、 掌握各種組織的特點、分布位置及功能。組織特點分布位置功能分生組織原生分生組織根莖生長點最頂端,能長期保持旺盛分裂能力.頂端初生分生組織由原分生組織分裂出的細胞群,緊接原分生組織的后方。具有分裂能力,細胞已經開始分化。頂端,居間次生分生組織由原分生組織分裂出的細胞群,緊接原分生組織的后方。具有分裂能力,細胞已經開始分化。側生與根莖的加粗和重新形成保護組織有關。成熟組織保護組織表皮:細胞排列緊密,細胞質少,液泡大,有的外有角質層,葉表皮有氣孔。周皮:取代表皮的次生保護組織,存在于有加粗生長的根莖表面,由木栓形成

11、層發育而來。木栓形成層向外分裂分化形成木栓層,向內分裂分化形成栓內層,三者共同構成周皮。初生保護組織:表皮(Epidermis)次生保護組織:周皮 (Periderm)薄壁組織皆由薄壁細胞組成,也叫基本組織。植物中最多的組織。壁薄,一般只有初生壁,質少,液泡較大。細胞排列松散,細胞間隙較大,多有細胞間液。同化組織 assimilating tissue;貯藏組織 storage tissue;儲水組織 agueous tissue;通氣組織 aeranchyma;傳遞細胞 transfer cell進行各種代謝的主要組織。機械組織細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起機械支持的作用細胞多成束存在,且排列緊密

12、,起加固的作用厚角組織(活細胞具分裂功能):莖、葉柄、葉片和花柄等部位的表皮下,有時具葉綠素;厚壁組織(死細胞):石細胞(莖、葉果實和種子)韌皮纖維、木纖維對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組織。輸導組織。管胞和導管都是長管狀死細胞,厚的木質化次生壁。壁上有紋孔。木質部:導管、管胞、木纖維、木薄壁細胞韌皮部:篩管分子或篩胞、伴胞、薄壁細胞、韌皮纖維等。擔負物質長途運輸。木質部:運輸水和溶于水中的物質。途徑單向,即從根部經莖而到葉。韌皮部:雙向運輸有機物質。分泌組織外分泌結構:腺表皮、腺毛、蜜腺、排水器等。內分泌結構:分泌細胞、分泌腔或分泌道、乳汁管等。植物中能合成、排出、貯藏或運輸一些特殊物質的結構。分內

13、分泌結構和外分泌結構。分泌糖類、揮發油、有機酸、生物堿、丹寧、樹脂、油類、蛋白質、酯、殺菌素、維生素、無機鹽等。2.1種子萌發一、種子的基本構造1、 出土萌發和留土萌發的種子應如何播種?出土萌發:不宜深播留土萌發:深播2、 種子萌發的條件經過休眠或解除休眠,適宜條件萌發過程:種子吸漲種皮軟化酶活動加強養料分解胚細胞分裂 體積增大胚根生長突破種皮胚軸生長 推出胚芽2.2根1、 根尖四分區根冠:由薄壁細胞組成,保持帽狀結構,處在脫落和補充的動態中。分泌黏液減少根在伸長 時的阻力,具有保護功能。根冠可以感受重力,控制根的向地性生長:根冠前端細胞中含有淀粉體,起著“平衡石”的作用,保證根的向地性生長。

14、除淀粉體外,內質網、高爾基體也與根的向地性反應有關分生區:也叫生長點、生長錐。由分生組織細胞組成,不斷分裂增生細胞細胞特點:1) 具有分生組織的特點 2)最前端的原分生組織分裂活動具有分層性伸長區:位于分生區和成熟區之間細胞特點靠近分生區細胞處于分裂狀態增數靠近成熟區細胞處于分化狀態增加體積細胞顯著沿根的長軸方向伸長根毛區:具有根毛,又叫成熟區。多數已分化成熟,形成初生結構。由外至內為表皮、皮層 和維管柱根毛:是由根表皮細胞向外突出的頂端密閉的管狀結構根毛特點:壁薄而膠粘,核位于前端,有效吸收根毛區特點:全長幾毫米幾厘米,密被根毛、面積增大,有效吸收水和無機鹽,是根中吸收能力最強的部位2、 根

15、莖的初生結構三要素表皮(epidermis):保護作用, 防止水分喪失皮層(cortex):外皮層:最外層排列整齊,無胞間隙的薄壁細胞組成中皮層:多層薄壁細胞組成內皮層: 皮層最內的層細胞組成,細胞排列緊密,沒有細胞間隙,細胞兩側徑向壁和上下壁有木化、栓化的帶狀加厚區域凱氏帶(casparian strip)維管柱(vascular cylinder 或中柱):中柱鞘 初生木質部 初生韌皮部 薄壁細胞 髓(有的有)3、 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根的初生結構區別單子葉雙子葉凱氏帶單子葉植物內皮層常為5面加厚,通過內皮層的薄壁通道細胞進行物質轉運原型至少六原型或以上,稱多原型二至六原型髓一般有一般沒

16、有4、 根瘤與菌根根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有密切的關系, 有些微生物進入根內形成特定結構, 共同生活, 彼此互利, 這種關系稱為共生。 根中的共生有兩種類型: 根瘤和菌根1. 根瘤(root nodule)根上由根瘤菌侵入皮層形成的瘤狀突起。形成過程: 根瘤菌由根毛侵入根的皮層內, 其分泌物刺激皮層細胞迅速分裂, 使細胞數目增多體積增大, 同時根瘤菌也大量繁殖, 結果在根表面形成根瘤。根瘤菌具有固氮能力。除豆科植物外, 還發現100多種植物能形成根瘤, 如木麻黃、羅漢松、楊梅、鐵樹、沙棘等2. 菌根(mycorrhiza)種子植物和真菌共生。真菌菌絲從根中吸收營養物質,幫助植物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無機

17、鹽,還可產生一些植物激素和維生素B等,促進根生長。植物供給真菌糖類、氨基酸等有機養料。能形成菌根的高等植物2000多種,如側柏、毛白楊、銀杏、小麥、蔥等外生菌根:真菌的菌絲在根的表面形成菌絲體包在幼根的表面,有時也侵入皮層細胞間,但不進入細胞內,此時以菌絲代替了根毛的功能,增加了根系的吸收面積,如松等內生菌根:菌絲通過細胞壁侵入到表皮和皮層細胞內,加強吸收機能,促進根內的物質運輸,如柑橘、核桃等5、 根的主要變態類型肉質直根主要由主根發育而來;根的增粗主要是在次生生長以后,木質部或韌皮部的薄壁細胞恢復分裂能力成為副形成層,由副形成層產生三生木質部和三生韌皮部之故。塊根由不定根或側根發育而來,增

18、粗過程也出現三生結構支柱根莖節上長出的一種具有支持作用的變態根呼吸根生活在海灘地帶的許多紅樹植物的根系會產生相當多的向上生長的支根,這些根伸出泥土表面以幫助植物體進行氣體交換,因此稱為呼吸根。攀援根如常春藤、凌霄花和絡石等的莖細長、不能直立,上生許多很短的氣生根,能分泌粘液,固著于其他物體之上,借此向上攀援生長寄生根也稱吸根。有些寄生植物, 如桑寄生和菟絲子等,它們的不定根常發育為吸器,可以 鉆入寄主的莖內,以吸取寄主的營養為生。6、 側根的內起源主要起源于中柱鞘,內皮層也參與。 側根發生于根的內部組織的這種方式稱為內起源側根形成過程:側根原基側根根尖 穿過母根的 內皮層、皮層和表皮 形成側根

19、根初生結構的特點: 1.表皮特化產生根毛; 2. 內皮層特異性的加厚,形成凱氏帶; 3. 維管柱:包括中柱鞘、初生維管組織,有的植物的根有髓; 4. 中柱鞘具有潛在的分裂能力; 5. 初生木質部與初生韌皮部相間排列; 6.初生木質部與初生韌皮部均為外始式發育方式,原生在外,后生在內; 7.原、后生木質部導管(或管胞)類型有差別。7、 根的次生生長過程在植物木本雙子葉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莖中,在初生生長完成后,由于側生分生組織的活動,不斷產生各種次生組織,使植物根莖加粗的生長方式。1、維管形成層的產生與活動(1)產生部位 a初木、初韌之間保留的原形成層 b正對木質角的中柱鞘細胞恢復分裂能力產生的(

20、2)分裂活動 產生次生木質部、次生韌皮部及射線2、木栓形成層產生與活動(1)產生部位 中柱鞘細胞恢復分裂能力產生的(2)周皮的發生 木栓形成層分裂向外產生木栓層,向內產生栓內層, 三者共同構成周皮2.3莖1、 莖的分枝類型單軸分枝monopodium:主莖頂芽占優勢,形成直立主軸,側枝較不發達。以后側枝又以同樣方式形成次級分枝,但各級側枝的生長均不如主莖的發達。合軸分枝sympodium:頂芽活動到一定時間后,生長極慢甚至死亡,由靠近頂芽的腋芽發展為新枝,代替主莖的位置。以此類推假二叉分枝false dichotomous branching:對生側芽發展成兩個相同外形的分枝。屬于合軸分枝。二

21、叉分枝dichotomous branching:是頂端分生組織本身分裂為二,多見于低等植物。禾本科植物的分蘗:分枝集中發生在接近地面或地面以下的分蘗節上。是由地面下和近地面的分蘗節上產生腋芽,以后腋芽形成具有不定根的分枝。2、 如何區別植物根與莖的初生結構根莖表皮根的表皮上有根毛莖表皮細胞的外向壁經常角質化或具有角質層。莖的表皮上無類似于根毛的結構,但分布有氣孔和各種表皮毛。皮層鄰近表皮的一層皮層細胞稱為外皮層,當表皮脫落時能接替表皮細胞起保護作用,與維管柱相鄰的一層皮層細胞稱為內皮層,其徑向壁和橫向壁上常有栓質化和木質化增厚成帶狀的結構,稱凱氏帶。緊貼表皮的一至數層皮層細胞常為厚角組織,對

22、莖有支持作用。大多數植物的莖不存在有內皮層結構,僅有少數植物在相當于內皮層處的細胞內,富含淀粉粒,稱為淀粉鞘。維管柱最外為中柱鞘細胞,具有潛在的分生能力,維管形成層的一部分、木栓形成層、不定芽、側根和不定根由此產生。根的維管柱初生維管組織由初生木質部和初生韌皮部組成,二者各自成束,相間排列,且二者的成熟方式都為外始式,即原生木質部和原生韌皮部在外,后生木質部和后生韌皮部在內。莖的維管柱不存在中柱鞘,由維管束、髓和髓射線構成。維管束由初生木質部和初生韌皮部組成,木質部的成熟方式為內起式,而韌皮部的成熟方式為外始式。3、 如何區分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莖的初生結構雙子葉單子葉表皮細胞多為長方形或方

23、形,無明顯長細胞和短細胞之分由長細胞和短細胞組成,前者角質化,后者栓質化和硅質化皮層和髓的分化情況具有明顯皮層和髓的分化,皮層由厚角組織(有時具有葉綠體)和薄壁組織組成無明顯皮層和髓區分,統稱基本組織,由厚壁組織和薄壁組織組成,有時具有同化組織維管束的排列具明顯維管柱,由維管束、髓、髓射線組成,維管束排列成一輪,為無線維管束維管束散生在基本組織中或排成兩輪,為有限維管束。4、 年輪,年輪線,心材,邊材年輪:一個生長季內形成的次生木質部,包括早材和晚材共同組成一輪明顯的同心環層,稱年輪。年輪線:春季或濕季維管形成層形成的次生木質部細胞大而壁薄,冬季或旱季形成的細胞小而壁厚。前一年的晚材和后一年的

24、早材之間形成明顯的界限,就是年輪線。 心材:靠近中央部分的木材顏色較深,稱為心材 (heart wood),是較老的次生木質部,全為死細胞,無輸導和貯藏的功能。邊材:靠近樹皮部分的木材是近幾年形成的次生木質部,顏色較淺,有活的木薄壁組織,有效地擔負輸導和貯藏的功能,稱為邊材(sap wood)。5、 裸子植物與木本被子植物莖的結構區別裸子植物莖的結構:(由外到內)表皮皮層基本組織(無髓)木本植物莖的結構:(由外到內)樹皮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髓6、 莖的主要變態類型(一)地上莖的類型1.莖刺(stem thorn)山楂、皂莢等2.莖卷須(stem tendrill)葡萄、黃瓜等3.肉質莖(fles

25、hy stem)仙人掌等4.葉狀莖(phylloid)如文竹、天門冬等(二)地下莖的類型 根狀莖如竹、蓮等 塊莖如馬鈴薯 鱗莖如百合、洋蔥、蒜等 球莖如荸薺等。2.4葉1、 如何區別復葉與枝條?復葉枝條腋芽無有頂芽無有托葉小葉片處無葉柄處有葉序復葉總葉柄上的小葉形成一個平面枝條上的單頁之間不形成一個平面落葉總葉柄隨小葉而脫落葉脫落,枝條不脫落2、 葉片的結構(1) 雙子葉植物葉的結構 表皮(epidermis) 分上表皮和下表皮。上有氣孔和表皮毛。 葉肉(mesophyll)異面葉中分為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等面葉中沒有明顯的兩種組織分化。 葉脈維管組織組成葉脈(vein)。(二)單子葉植物葉的

26、結構(以禾本科植物為例)表皮葉細胞排列整齊,常是一個長形表皮細胞與兩個短細胞(即一個硅質細胞和一個栓質細胞)交互排列。含有泡狀細胞或運動細胞。葉肉葉為等面葉。葉肉無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分化。維管束平行排列,外有維管束鞘。3、 然后從解剖結構區分C3和C4植物的葉片?C3C4維管束鞘細胞由兩層細胞構成由1層大的薄壁細胞組成,與相鄰葉肉細胞組成“花環”狀結構。維管束鞘細胞葉綠體含葉綠體少含葉綠體大薄壁細胞多層C4植物相鄰維管束之間的薄壁細胞一般少于4列。4、 裸子植物針葉的結構針葉特點:表皮細胞壁較厚,角質層發達,氣孔下陷在表皮下的下皮層中。葉肉細胞壁常內凹成褶皺,葉肉中有樹脂道,內皮層明顯,里有

27、一個或兩個維管束。5、 葉的變態類型1. 苞片和總苞 2. 鱗葉 3. 葉卷須 4. 葉刺 (ps:莖刺和葉刺的區別:葉刺葉腋處有芽。)5. 葉狀柄 6. 捕蟲葉第3章一1. 營養繁殖,無性繁殖,有性生殖的概念 . 營養繁殖是指植物營養體的一部分與母體分離或者不分離而直接形成新個體的繁殖方式. 無性生殖是指植物在生長生殖階段,植物體上產生具有生殖功能的細胞-孢子,由孢子直接發育成新個體的繁殖方式. 有性生殖是通過兩性細胞的結合形成新個體的一種繁殖方式.2 舉例說明植物天然的營養繁殖.無性繁殖,有哪些? 營養繁殖:單細胞藻類植物以細胞分裂的方式新的個體;多細胞的藻類植物體發生斷裂,每一裂片形成

28、一個新個體;有些被子植物植株上的營養器官具有再生能力,能生出不定根和不定芽,發育成新個體;還有些被子植物形成適應繁殖的營養器官,如塊根,塊莖,鱗莖,根狀莖.等.無性生殖: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主要通過產生大量的孢子來增加植物個體的數量 3有性生殖的三種類型. 同配,異配,卵式生殖 4 世代交替的概念. 世代交替生活史中交替出現二倍體的孢子體階段(無性世代)和單倍體的配子體階段(有性世代)。二 1花的組成花柄?;ㄍ小?花被-(1)花萼(由萼片組成) (2)花冠(由花瓣組成) 雄蕊群(花絲花藥) 雌蕊群(由心皮構成)2辨認花的子房位置和胎盤類型邊緣胎座:單雌蕊,子房1室。胚珠著生于腹縫線。 側膜胎座

29、:復雌蕊,1室,胚珠著生于相鄰心皮的腹縫線處。 中軸胎座:復雌蕊,多室,心皮結合成中軸,有隔膜。特立中央胎座:復雌蕊。胚珠著生在中央短柱上。 頂生胎座:雌蕊由2心皮構成,子房1室,胚珠著生在子房的頂部呈懸垂狀態,如桑等植物的胎座式。 基生胎座:雌蕊由2心皮構成,子房1室,胚珠著生在子房的基部。如向日葵等菊科、莎草科植物的胎座式。子房上位:子房位置高于花瓣、花萼及雄蕊,子房不與花杯結合子房下位:子房低于花瓣、花萼及雄蕊著生點,子房上部可形成花托3 無限花序,有限花序 無限花序:特點: 花序軸可繼續生長 開花順序是花序軸基部或邊緣的花先開,頂部花或中間花后開 花序軸無分枝 類型總狀花序 傘房花序傘

30、形花序穗狀花序 葇荑花序 肉穗花序頭狀花序 隱頭花序有限花序:頂花先開放,限制花軸生長。(1)單歧聚傘花序 (2)二歧聚傘花序 (3)多歧聚傘花序4 離生雄蕊,二體雄蕊,聚藥雄蕊,四強雄蕊,二強雄蕊 二體雄蕊:花絲聯合成兩束如蝶形花科植物 聚藥雄蕊:花藥聯合而花絲分離如菊科植物 四強雄蕊:十字花科有6枚雄蕊,外輪2個較短,內輪4個較長如十字花科植物 二強雄蕊:四枚雄蕊,2枚較長,2枚較短如唇形科和玄參科5單雌蕊,復雌蕊1朵花中僅由1枚心皮組成 多枚心皮但是心皮聯合離生雌蕊:有多枚心皮,并且心皮彼此分離三1 花藥,小孢子及雄配子體發育的過程花藥:(1)發育初期:由頂端分生組織形成雄蕊原基。(2)

31、四棱形花藥期(3)孢原細胞:分化為初生壁細胞和造孢細胞 (4)花藥幼期:由表皮,藥室內壁細胞,中層細胞,絨氈層組成(5)花藥成熟期小孢子:孢原細胞花粉母細胞四分孢子四個小孢子(單核花粉粒)成熟花粉粒雄配子體 :見課件。 2花藥發育幼期和成熟期時,花粉囊的結構變化3 2-細胞花粉粒 3-細胞花粉粒二細胞型花粉粒含一個營養細胞和一個生殖細胞。其生殖細胞的分裂在花粉管中進行。三細胞型花粉粒含一個營養細胞和2個由生殖細胞分裂形成的精細胞(精子,也叫雄配子)。 4 胚珠的結構胚珠由珠柄、珠心、珠被和珠孔幾部分組成。珠心中央是胚囊,珠心基部與珠被匯合的部位為合點。 6 成熟胚囊的結構 胚囊(embryo-

32、sac):是被子植物的雌配子體,7細胞8核,由1卵細胞、2助細胞、2極核(1個中央細胞)和3反足細胞組成的結構。四 1 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的植物需要滿足什么條件自花傳粉成熟花粉落在同朵花的柱頭上。 兩性花,雌蕊和雄蕊同時成熟,柱頭不抑制本花花粉粒萌發 。閉花傳粉和閉花受精 如豌豆、落花生 異花傳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頭上的傳粉方式. 雌雄異株,形成單性花,雌雄異長或異熟,柱頭對接受自花傳粉有生理障礙。2 傳粉的媒介有哪些?各自的花有什么特點?媒介:風,昆蟲,鳥,水力特點:風媒花:花密集,花粉多 ?;ǚ哿8稍铩⒐饣?、質輕 雌雄異株或異花 。柱頭膨大蟲媒花 :以色澤、氣味、蜜腺等吸引昆蟲

33、花粉粒大,粗糙 花結構與昆蟲相互適應鳥媒花:鳥對顏色敏感,喜歡黃色或紅色的花 。但鳥對氣味不敏感,所以鳥媒花常無氣味。 鳥媒花制造更多的花蜜。花粉粒大而硬。蜂鳥傳粉的花常有長管狀花冠。5 雙受精的過程及意義花粉中的2個精細胞中的1個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合子,另一個與中央細胞的兩個極核結合形成受精極核(胚乳母細胞)過程見課本230頁 意義 (1)雙受精不僅是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也是植物系統進化與高度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2)精卵融合,形成了具雙重遺傳特性的合子,其后代保持了物種遺傳的相對穩定性。(3)由于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聯會或染色體片段互換,因此,在此基礎上分裂產生的精、卵細胞的遺傳物質

34、已出現新的變異,物種的適應性增強。 (4)精子與中央細胞融合,形成了三倍體的初生胚乳核,生理上更活躍,為胚的發育提供更適宜的營養,使子代的適應性、生活力更強。五1 雙子葉植物胚的發育經歷那幾個過程?合子球形胚心形胚魚雷胚子葉胚 2 胚乳的三種發育方式核型胚乳,細胞型胚乳,沼生目型胚乳3 區別胚乳,外胚乳,種皮,假種皮 受精極核-3n 發育為胚乳 4 區別孤雌生殖,無配子生殖,無孢子生殖卵細胞不經受精發育成單倍體胚孤雌生殖。 助細胞、反足細胞發育為胚無配子生殖 無孢子生殖珠心細胞發育為二倍體胚囊再發育為胚。六 1 區別真果,假果;干果,肉果;聚花果,聚合果果實可由子房形成真果 如桃子由子房及花托

35、、花萼、花序軸等參與形成假果 如梨聚合果由一朵花中的多數離生雌蕊發育而成 聚花果由一個花序發育而成 如鳳梨 肉果:果皮肉質化。 (1)漿果、柑果、瓠果 (2)核果 (3)梨果 干果:果皮成熟時干燥。 (1)裂果類 (蓇葖果、莢果、蒴果、長角果、短角果等) (2)閉果類 (瘦果、穎果、翅果、堅果、雙懸果等) 2 舉例說明瓠果,柑果,核果,梨果,莢果,蓇葖果,蒴果,角果,瘦果,穎果,堅果核果:桃,杏,梅 梨果:蘋果,梨 莢果:大豆,豌豆,刺槐,花生,合歡,含羞草 瓠果:黃瓜,冬瓜,西瓜 柑果:橘,柚,檸檬 蓇葖果:梧桐,牡丹,八角 蒴果:棉,紫花地丁,明開夜合,曼陀羅,罌粟,馬齒莧 角果:白菜,蘿

36、卜,薺菜,擬南芥 瘦果:白頭翁,向日葵,蕎麥, 穎果:玉米,小麥,水稻 堅果:櫟屬,栗屬生物多樣性1 生物多樣性的4個層次物種,生態,遺傳,景觀多樣性2 中國高等植物生物多樣性的特點高等植物種類僅次于馬來西亞和巴西,居世界第三。約30 000種。 特有性高 珍稀和孑遺植物較多,生物區系起源古老 經濟物種很豐富3 自然分類法的原則和目的-反映植物親緣關系和系統發育 4 植物分類的7大階元 界,門,綱,目,科,屬,種5 雙名法的構成及書寫方式物種的學名 = 屬名(拉丁文) +種名(拉丁文) +命名人名 6 區別孢子植物與種子植物,低等植物與高等植物,無維管植物與維管植物5原核藻類1、 藍藻的主要特

37、征:細胞壁、光和色素、光和產物、繁殖方式。細胞壁:成分為肽聚糖,壁外有膠質外鞘。光和色素:有葉綠素a、類胡蘿卜素和藻膽素(藻藍素、藻紅素、別藻藍素)。光合產物:藍藻淀粉。繁殖方式:(1)營養繁殖為主,直接分裂、斷裂,形成藻殖段等。 (2)孢子生殖(外生孢子、內生孢子、后壁孢子) 注:無有性生殖。2、 絲狀藍藻異形胞的2個功能。(1) 異形胞將藻絲細胞分隔成段殖體(藻殖段)進行繁殖;(2) 細胞內含固氮酶,可直接固定大氣中氮。3、 藍藻水華的危害。(1) 藍藻很難消化,加劇水質污染。(2) 消耗氧氣,造成魚蝦等的死亡。(3) 一些藍藻產生毒素。6真核藻類1、真核藻類的三種繁殖類型和三種生活史的類

38、型。(1)營養繁殖:細胞分裂、藻體斷離、繁殖小枝(2)無性生殖:產生無性孢子游動孢子、不動孢子等(3)有性生殖:同配生殖-衣藻異配生殖-空球藻卵式生殖-團藻、輪藻、海帶、紫菜合子或受精卵脫離母體,產生新藻體合子或受精卵不發育成胚注:三種生活方式圖見課本3173182、綠藻門、輪藻門、硅藻門、褐藻門、紅藻門的主要特征及代表物種。綠藻門:藻類最大的一門,8600余種。 形態多樣。有單細胞、絲狀體、群體、葉狀體等。 90%分布在淡水中,10%分布在海里。 具葉綠素a和b,葉綠體中有淀粉核,貯藏物質為淀粉。 兩層細胞壁,內層纖維素,外層果膠質 游動細胞有2-4條頂生的等長的尾鞭型鞭毛。分類:綠藻綱(C

39、hlorophyceae)和接合藻綱。代表種:衣藻、石莼、水綿。輪藻門:1.植物體分枝多,以無色假根固著于水底,主枝有“節”和“節間”,側枝的節上又可輪生分枝,稱為“葉”。 2.有性生殖時,葉上生有卵囊球(nucule),其下生有精囊球(globule)。 生殖器官為多細胞結構。3.卵式生殖,不產生孢子囊和無性孢子。合子減數分裂。·注:色素、光合作用的產物與綠藻類似。常見類型:輪藻屬、麗藻屬。硅藻門:多為單細胞。 細胞壁由2個套合的硅質半片組成。殼面有花紋。 含葉綠素a,c,墨角藻黃素等 繁殖方式:細胞分裂。到一定時候,靠有性生殖產生復大孢子恢復大小。褐藻門:多細胞體。有的有組織分化

40、。色素:含大量葉黃素(墨角藻黃素)貯存養分:褐藻淀粉、甘露醇細胞壁中含褐藻糖膠。含碘。絕大多數海產,常呈褐色。多數生活史中有明顯的世代交替。代表種:海帶紅藻門:特點: 紅色至紫色。多數為多細胞體。無鞭毛。 貯存養分為紅藻淀粉和紅藻糖。 有性生殖為卵式生殖,多數種的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現象。注:藻膽素多余葉綠素,所以成紅色??衫盟{色光,所以能生活在深海。4、 衣藻(322)、石莼(325)、水綿(325)、海帶(334)、甘紫菜(336)的生活史。5、 赤潮和水華。 赤潮(red tide)是富營養化海域浮游生物大量增殖,引起海水顏色變化。危害:水體缺氧,產生毒素。中國沿海赤潮生物約40種,19種

41、是甲藻,18種硅藻。水華(water bloom)淡水水體中藻類異常增值現象。真菌1、真菌五個亞門的主要繁殖方式,無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代表物種。亞門菌絲特點有性生殖無性生殖代表植物接合菌亞門無隔接合孢子孢囊孢子根霉菌、匍枝根霉鞭毛菌亞門無隔同配,異配,卵式游動孢子水霉菌子囊菌亞門有隔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出芽生殖青霉、酵母菌、蟲草半知菌亞門有隔無發現分生孢子稻梨孢擔子菌亞門有隔擔子,擔孢子節孢子,分生孢子,芽殖木耳、蘑菇2、 蘑菇的形態結構及生活史。蘑菇分菌蓋、菌褶、菌環、菌柄。注:生活史見課本4903、 地衣的主要構成。地衣中共生的真菌絕大多數為子囊菌亞門的盤菌類和核菌類,少數為擔子菌亞門的幾個

42、屬,極少數為半知菌亞門。藻類為藍藻和綠藻,最多的為念珠藻屬、共球藻屬和橘色藻屬。(四)7苔蘚植物1、 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配子體形態、生活史類型、生殖器官、有胚植物、孢子體結構、原絲體等)1. 小型多細胞的綠色植物,具假根與類似莖、葉的分化,無維管組織。2. 生活史中具明顯的世代交替,配子體世代占優勢,孢子體寄生于配子體上。3. 雌雄生殖器官分別稱頸卵器和精子器,由生殖細胞和器官壁細胞組成。4 受精卵(合子)發育成胚(幼孢子體),胚發育成孢子體,經減數分裂產生子。 5孢子萌發經絲狀體(原絲體)階段,原絲體上發育出新的配子體,產生精子 , 和卵,精子具鞭毛,受精需要水。2、 苔綱、蘚綱和角苔綱的

43、代表物種,其孢子蒴結構特點。蘚綱:配子體為莖葉體,直立叢生,具多細胞假根。莖分化為表皮、皮層和中 軸。有的葉具中肋。 孢子體結構復雜,蒴柄細長堅挺,孢子成熟后孢蒴蓋裂,裂口處常有蒴齒,幫助散發孢子。 原絲體發達,每一原絲體常形成多個植株。 代表植物葫蘆蘚苔綱:營養體(配子體)為背腹式,葉狀體或莖葉體。 孢蒴內有孢子和彈絲。 原絲體階段不發達。代表植物地錢角苔綱 :葉狀體,叉形分瓣。細胞內含1個或23個大形、圓盤狀的葉綠體,有蛋白核。精子器和頸卵器著生葉狀體上表皮下的組織內。孢子體無蒴柄,孢蒴長角狀。具有假彈絲與孢子混生。成熟時縱裂。代表種:角苔注:孢子蒴見3538蕨類植物1.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44、:孢子體結構,微觀組織、根莖葉分化;生活史類型;有性生殖器官。 1. 陸生、淡水生和附生。2.植物體(孢子體)有根、莖、葉的分化,內有維管組織。3.有明顯的世代交替現象,孢子體比配子體發達,均能獨立生活。4.無性生殖產生孢子,有性生殖器官為精子器和頸卵器。1、 石松亞門、楔葉亞門、真蕨亞門的代表植物及其孢子葉特點。亞門代表植物孢子葉特點石松亞門石松、卷柏小型葉,具1 條葉脈楔葉亞門問荊小型葉,鱗片 狀,輪生,彼此 聯合,1葉脈真蕨亞門蕨屬大型葉,各種 脈序,單葉或復葉2、 蕨的生活史(368頁)9裸子植物1、 裸子植物的六項基本特征。孢子體全為木本植物。胚珠裸露,種子由三個不同世代組成。孢子葉

45、聚生成花球(或孢子葉球)有明顯的世代交替現象,配子體寄生在孢子體上,雌配子器保留頸卵器(少數高等類群除外)傳粉時花粉直達胚珠,珠孔常分泌傳粉滴,協助傳粉過程的完成,鏡子靠花粉管傳達。種子具有多胚現象。2、 松屬植物的生活史。(391)3、 裸子植物各綱的代表植物及其孢子葉特點。各綱代表植物孢子葉特點鐵樹綱蘇鐵孢子葉球頂生銀杏綱銀杏大笑孢子葉球均生于短枝的葉腋,小孢子葉球呈柔夷花絮狀松柏綱油松、銀杉、雪松等孢子葉球單性,球果狀。紅豆杉綱紅豆杉孢子葉球單性異株,稀同株買麻滕綱草麻黃、百歲蘭孢子葉球有類似于花被的蓋被也稱假花被。4、 裸子植物的雄配子體特點。小孢子囊內的小孢子母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4個小孢子(花粉粒)小孢子在小孢子囊內發育為雄配子體,后者有四個細胞,兩個退化成葉原細胞, 1個管細胞和1個生殖細胞。10被子植物1、 從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解釋被子植物為何是現代植物最高級、最繁茂和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1 孢子體更加發達 2. 配子體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