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5春《水利工程實驗(一)》實驗報告答案_第1頁
大工15春《水利工程實驗(一)》實驗報告答案_第2頁
大工15春《水利工程實驗(一)》實驗報告答案_第3頁
大工15春《水利工程實驗(一)》實驗報告答案_第4頁
大工15春《水利工程實驗(一)》實驗報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姓 名: 報名編號: 學習中心: 層 次: 高起專 (高起專或專升本)專 業: 水利水電建筑 實驗一:混凝土實驗一、實驗目的: 熟悉混凝土的技術性質和成型養護方法;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測定和評定方法;通過檢驗混凝土立方體的抗壓強度,掌握有關強度的評定方法。 二、配合比信息:1基本設計指標(1)設計強度等級 C30 (2)設計砼坍落度 (30-50)mm 2原材料(1)水泥:種類 復合硅酸鹽水泥 (P·C) 強度等級 32.5 (2)砂子:種類 河砂 細度模數 2.6 (3)石子:種類 碎石 粒 級 5-31.5 連續級配 (4)水: 潔凈淡水或蒸餾水 3配合比:(kg/m3)材料

2、水泥砂碎石水水灰比砂率1m3用量(kg)47560011252000.4235%稱量精度±0.5%±1%±1%±0.5%-15L用量(kg)7.1259.016.87530.4235%三、實驗內容: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測定和評價1、實驗儀器、設備: 電子稱、量筒、 坍落度筒、搗棒、拌鏟、小鏟、抹灰刀、拌合板,金屬底板 。 2、實驗數據及結果工作性參數測試結果坍落度,mm40粘聚性粘聚性良好保水性保水性良好第2部分:混凝土力學性能檢驗1、實驗儀器、設備: 邊長為150mm立方體標準試模、振動臺、壓力試驗機 2、實驗數據及結果試件編號1#2#3#破

3、壞荷載F,kN713.5864.0870.2抗壓強度,MPa其中(,A=22500mm2)31.738.438.7抗壓強度代表值,MPa38.4四、實驗結果分析與判定:(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滿足設計要求。 坍落度為40mm,在設計范圍(30-50)mm內,且粘聚性、保水性良好,故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滿足設計要求。 (2)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滿足設計要求 。 C30 混凝土試配強度為38.2MPa,, 而試件強度為38.4MPa ,大于38.2 MPa,故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 實驗二:全站儀的認識與使用一、全站儀

4、的特點:(1) 有大容量的內部存儲器。 (2) 有數字自動記錄裝置 (電子手簿)或相匹配的數據記錄卡 。 (3) 具有雙向傳輸功能。不僅可將全站儀內存中數據文件傳輸到外部電腦,還可把外部電腦的數據文件或程序傳輸到全站儀 ,或由電腦實時控制全站儀工作。 (4) 程序化。存儲了常用的作業程序,如對邊測量、懸高測量、面積測量、 偏心測量等,按測序進行量測,在現場立即得出結果。 二、全站儀的構造: 全站儀的構造如圖1所示:提手,提手固定螺旋,粗瞄準器,物鏡,顯示屏,電池,下對點器,水平制動螺旋,水平微動螺旋,顯示屏上得按鍵,基座,調焦手輪,目鏡,豎盤制動手輪,豎盤微動手輪,顯示屏。這是長水準器,圓水準

5、器,三個腳螺旋。 三、全站儀的安裝: 將對點器的圓圈中心對置測站點中心,接著用圓水準器進行粗略整平,使圓水準氣泡居中的方法是 ,先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 ,同時對向旋轉一對角螺旋, 使氣泡移動到第三個腳螺旋與圓水準器中心的連線上,然后再旋轉第三個腳螺旋,使氣泡居中。 四、全站儀的測量結果測量項目測試結果角度測量儀器測試結果顯示水平角及目標B垂直角距離測量距離測量的結果有兩種:一為斜距測量,一為高差/平距測量坐標測量HR: 129°59 30HD:64.222m 實驗三:水準測量實驗一、實驗目的:(1) 利用S3BZ型自動安平水準儀測定地面兩點間的高差。 (2) 通過測得的高差計算出測站點

6、的高程。 (3) 本儀器每千米往返測高差偶然中 誤差不應超過±3毫米。 二、實驗原理: 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 測量兩點間的高差,從而由已知點高程推算出未知點的高程。 三、實驗內容:1、實驗儀器、工具: A、水準儀的組成:望遠鏡(物鏡、目鏡、十字絲) 、水準器( 圓水準器、水準管)、基座。 B、 水準尺,主要有單面尺,雙面尺和塔尺 。 C、尺墊、放在轉點上,以防水準尺下沉。 2、水準儀的操作程序: 粗平-瞄準-精平-讀數。 粗平:調節腳螺旋、使圓水準氣泡局中 。 規律:氣泡移動方向與左手大拇指運動方向一致。 方法: 對向轉動腳螺旋-使氣泡居中。 3、實驗數據及結果水準測量記錄表

7、測站編號點號后尺下絲前尺下絲標尺讀數(m)后尺-前尺(m)高差中數(m)高差改正(m)高程(m)上絲上絲后視距前視距后尺前尺視距差d11.2870.9921.3531.077+0.276+0.275-0.00113.6501.4221.16113.516.91.2340.960+0.274-3.4-3.420.8391.4560.9141.530-0.616-0.618-0.00113.0310.9911.60415.214.80.8231.442-0.6190.4-3.031.6691.2151.7521.284+0.468+0.470-0.00113.501.8421.35717.314.

8、21.6381.166+0.4723.10.141.1681.2901.2461.372-0.126-0.124013.3741.3241.45315.616.31.1351.257-0.122-0.7-0.61-0.003-0.00313.650輔助計算d=62.2 fh=h測=0.275-0.618+0.470-0.124=0.003(m)=3(mm)實驗四:水力學滲流電模擬實驗一、實驗目的: 了解水電滲流的水電比擬法試驗原理;熟悉整個試驗滲透流的操作過程;利用網流求滲流速度和滲透流量。 二、實驗設備簡圖三、實驗數據1、已知數據(1)滲透系數k = 6×10-5 cm/s(2)上

9、、下游水頭差H = 50 cm2、實測數據與計算數據(1)數據記錄(見附表1 實驗數據記錄表。部分數據須同學們自己在所給的流網中讀出,并將附表1補充完整)(2)流網圖(見附圖1 流網圖)(3)計算結果網格單寬滲流量:總的單寬滲流量:(m-1)=3.75××(6-1)=1.875×四、實驗結果分析及回答思考題1、實驗盤為何要求水平?答:實驗時,實驗盤要求水平是為了避免產生勢差,影響實驗結果 。附表1 實驗數據記錄表等勢線987654321測點坐標xyxyxyxyxyxyxyxyxy1-4.814-4.611.6-4.610.2-4.44.5-4.312.40.2152.815.04.514.5514.82-9.612.7-9.39.2-7.36.8-4.34.40.86.21.59.3513.37.211.210.212.83-14.511-14.15.6-8.74.2-4.91.0-0.21.43.44.78.94.0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